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雎如何实现“远交近攻”?切断魏国黄河两岸领土,将韩截成三段

范雎如何实现“远交近攻”?切断魏国黄河两岸领土,将韩截成三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75 更新时间:2024/2/5 1:48:54

[var1]

望着如狼似虎的秦军,韩桓惠王彻底崩溃了,马上派阳城君入秦,请求献出上党以与秦讲和。随后,韩桓惠王又派阳城君通知上党太守,把上党献给秦国。不想,上党太守却当面拒绝服从命令:“人们常说,‘即便是只有小智慧的人,也知道看守器物不应丢失。’大王先前用下臣为太守,大王和您都曾担心我无法守住上党。现在下臣请求发动全部守卫来与秦兵对抗,如果守不住,那么下臣就将为国战死!”

见太守不愿献出上党,阳城君急了,赶忙返回国都,将此事报告给了韩桓惠王。韩桓惠王听了,并没有为拥有如此忠心的大臣而高兴,反倒是忧心忡忡地说:“我已许诺应侯献出上党,现在不给,就是欺骗他!”说完,他果断以冯亭取代了现任上党太守!

为什么韩国大臣还想拼死抗争,韩王就已彻底崩溃,再也不敢与秦国抗衡了呢?

事情还得从九年前说起。

范雎入秦后,空等了一年多,却始终没有等来秦昭王的召见。直到魏冉攻打齐国刚(今山东宁阳北)、寿(今山东郓城),公然扩充自己的封邑陶后,秦昭王这才意识到舅舅私心太过膨胀,该找人来替代他了。

[var1]

恰恰此时,范雎上书一封,秦昭王看后觉得极为符合心意,忙派专车去接范雎入宫。范雎到了后,秦昭王在朝廷上迎接,有些抱歉地对他说:“寡人应该早点接受您的教诲,可刚巧碰上义渠国战事紧急,天天要向太后请命。现在义渠国战事已经结束,寡人这才能来亲身领教。寡人私下自认办事糊涂而且愚钝,现在以宾主之礼来接见您!”

虽然是客套话,可秦昭王这么解释迟迟未见范雎的原因,却也不是借口。秦昭王三十五年时,宣太后在甘泉宫诱杀了情人义渠王,然后秦国起兵消灭了义渠国。范雎等待的这一年多时间里,秦国确实在对义渠开战。

见秦王这么客气,范雎连忙辞谢不敢当。

两人寒暄完毕,秦昭王就支开了左右随从,整个宫廷里除了他们两个,再无别人。这时,秦昭王才跪在地上请教道:“先生想用什么来教导寡人呢?”

在魏国时,范雎几乎被迫害至死;得秦王召见是他复仇的唯一希望,此时不畅所欲言,更待何时?

[var1]

可范雎只是含糊其辞地“好,好!”两声后,就再也不说话了。一连三次都是如此,秦昭王急了,长跪之后问:“先生终究不肯指教于我吗?”

这时,范雎才满是歉意地回答:“不敢这样。我不过是一位客居的臣子,与大王的交往并不密切。可我要陈述的,却是要匡正国君的事情;在您的骨肉至亲之间,要陈述下臣的愚忠之言,却不知道大王的心意,所以大王追问了三次都没有回答!”

解释完毕后,范雎又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忠心:“这不是因为害怕才不敢说,就算是今天说完明天就被诛杀,我也不敢怕死。大王如果相信我所说的,我死也不足为虑。任何人都难逃一死,只要能有益于秦国,我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我所害怕的是,我死后,天下人看到我尽忠而死,因此再也没人敢到秦国来了!”

听到这,秦昭王赶紧安抚范雎:“先生这是什么话!秦国地处偏远,寡人愚笨而又缺乏才干,幸而先生来到这里,这是上天要让我来打扰先生,以保存我先王的宗庙。现在事情不论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一律指教,不要再有顾虑了!”

[var1]

眼见秦昭王这么恳切,范雎这才放心大胆地说开了:“大王的国土,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水、渭水,右边是陇坻、蜀道,左边是函谷关、蒲坂,拥有战车千乘,猛士近百万。以秦国将士的英勇、车马之众,去攻打天下诸侯,就像是猛犬捕捉跛脚兔子一样,霸业早应大定。可如今反倒是闭关自守而不敢向山东诸国用兵,这是穰侯的谋划不够忠心,而大王您也有失策之处!”

说秦国闭关自守不敢向山东用兵,范雎这明显是夸大其词。以夸大之词来指责魏冉、甚至还牵连到秦昭王,范雎果然是胆大包天!

可秦昭王并没有因此而不高兴,反倒诚恳地说:“希望能听听我失误的地方。”

[var1]

范雎不再犹豫,开始畅所欲言:“大王出兵,跨越韩、魏二国去攻打齐国,这就失算了。从前,齐国曾联合韩、魏去攻打楚国,大破楚军而得地一千里,都给了韩、魏,自己却没能得到寸土。难道是齐国不想要土地吗?这是齐国远离楚国的地理环境决定的。后来,诸侯看到齐军疲乏不堪,君臣又不和睦,就出兵攻打齐国,让齐闵王大败出走,成了天下人的笑话!因此,大王不如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那样得一寸就是大王的一寸土地,得一尺就是大王的一尺土地。现在舍弃这一方略而去远攻他国,这不就是错误吗?现在韩、魏二国处在中原,好比是天下的枢纽。大王如果想称霸诸侯,一定要亲近中原各诸侯国,再以它们为枢纽去威慑其它强国。其它强国都归附秦国后,那么韩、魏二国就一定可以灭亡了!”

垂沙(今河南唐河)一战,齐匡章大胜楚军,杀死了楚将唐眛。后来,却是韩、魏二国获得了齐军侵占的楚国土地。

听范雎这么一分析,秦昭王不由得连连点头,说:“寡人是想亲近魏国,但魏人狡诈多变,寡人无法亲近。该怎样亲近魏国?”

范雎这次投秦,就是在魏国受到了迫害;他最想报复的国家,也是魏国。可此时,范雎不敢表露出任何异常的神色,平静地回答:“用谦逊的言辞和贵重的礼物去侍奉它,肯定不行;割地来贿赂它,也不行;还是得出兵去讨伐它!”

[var1]

在范雎提议下,秦昭王于公元前268年派兵去攻打魏国的怀(今河南武陟西南)。赵、楚等国想出兵营救,可阏与之战的功臣赵奢却坐山观虎斗,在一旁看着秦军攻打而不出手,最终秦国攻占了怀邑。公元前266年,秦军再次出动,攻占了魏国邢丘(今河南温县东)。怀与邢丘被占之后,秦军就彻底切断了魏国黄河两岸的领土。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军,魏安釐王终于扛不住了,不得不向秦求和,请求归附。

仅仅两三年时间,范雎的“远交近攻”就彻底征服了魏国。

征服了魏国,韩国自然就成为下一个目标。秦、韩二国领土,彼此犬牙交错;长期以来,秦人始终长期视韩国为心腹之患——虽然韩国在七雄中最早归附秦国,却每每在关键时刻背叛秦国——该如何臣服韩国呢?

范雎建议兵分两路:“只要大王兴兵去攻打荥阳,那么成睪(今河南荥阳西北)的道路就不通了;同时,出兵北上抢占太行山的道路,上党的兵力就下不来。这样,整个韩国就被截成三段,韩人眼看国家即将灭亡,哪里还敢不依从呢?一旦韩国依从,那么大王的霸业就可望成功了!”

[var1]

抢占太行山道和荥阳后,韩国的上党、南阳(太行山以南一带)、国都新郑被切割成成了三段,韩国还不投降?听到这,秦昭王也不由得大赞:“太好了!”

公元前265年,秦军大举伐韩,攻克了韩国的少曲(今河南济源东北的沁水弯曲处)、高平(今河南孟州市西),断绝了南阳与太行山以北及黄河南岸的联系。公元前264年,秦昭王又派白起攻占了陉城(今山西曲沃西北),并在汾水边筑城,切断了临汾盆地与上党盆地之间的通道。就在白起攻打陉城过程中,韩国曾屡次表示愿意献出南阳以求和,可秦昭王始终都没答应。次年,白起又率军攻入南阳,抢占了太行孔道,把韩国上党彻底孤立起来。

眼见万事俱备,秦昭王终于在公元前262年下出了致命的一招棋,让秦军兵分两路:一路由五大夫贲率领,攻打荥阳;另一路则由白起领军,攻打野王(今河南沁阳)。九年前范雎定下的“远交近攻”四字策略,至此终于实施完成。

[var1]

在秦国征服韩国的这四年间,没有哪个诸侯国敢再出兵救韩,足见秦国“远交”策略的成功。而秦国的成功,就是韩国的绝望:没了诸侯国的救援,韩国又怎么能与强大的秦国对抗?经历了四年的打击后,韩桓惠王已被彻底击垮,只求苟延残喘,再也不敢与秦国强硬对抗了。所以,他才会不顾群臣反对,一再坚持要献出上党!

令人意外的是,韩桓惠王新任命的上党太守冯亭依然不愿意归附秦国,转身就把上党献给了赵国。冯亭此举,不想却诱发了一场秦、赵大决战:三年艰苦鏖战之后,“战神”白起擒杀了赵括,四十万赵军死在长平战场,赵国从此一撅不振!

“远交近攻”仅仅四字,可为了实现这一策略,秦国前后花费了九年时间才彻底臣服了韩、魏二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远交近攻”临近尾声时,又钓上了赵国这条大鱼,让秦国东扩进程大大加快,难道这是天佑秦国?

[var1]

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策略后,秦国推动其一步步落地的过程长达九年。这九年中,山东诸侯基本没有对魏、韩二国实施有效救援,这从侧面印证了秦国“远交”的成功。可如果不是秦国一枝独秀,山东诸国又怎么会坐视秦军切断魏国黄河两岸领土,再将韩国截成三段?退回二十多年前,合纵之势早就风起云涌了。

人们常常把外部环境的有利变化当作是上天垂青,误以为“国运”将从此改变。可没有商鞅变法为秦国打下的坚实基础,秦国吞并六国的道路上就不会获得如此多的幸运。所以说,秦国能成为最后胜利者,证明内部如果没有彻底的变法图强,就没有所谓的“国运”大变。

更多文章

  • 为何国徽不用康乾线条,用汉唐线条?林徽因:到霍去病的墓前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留给后人凭吊的,唯有一部部史册,以及那些名胜古迹。中华文明,是世界人类文明中,硕果仅存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至今为止,还没有消亡,并且日益强大的古国。古代的中国,曾经不止一次攀登上这个世界的最高峰,开创过不止一次万国来朝的空前盛况。可是,近代中国史,却是一部,落满了前人血泪的屈辱史。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 虎狼诞生之日-浅谈秦国军功爵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春秋初期诸候国公元前627年,东出偷袭侵郑国的秦国,因郑国商人弦高的计谋无功而返。然而归国途中的秦军,却在崤山受到晋军伏击而全军覆没。实力大损的秦国丧失了争霸天下的实力,只得依托坚固的函谷关自保。[var1]崤山之战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礼乐崩坏”的标志性事件,向天下宣示着战国时代的到来

  • 《大秦帝国》:白起,你若在月宫,嫦娥便是你的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帝国》是著名历史小说家孙皓晖先生历经16年完成的鸿篇巨著。作品从公元前362年少梁之战秦献公中毒箭身亡、21岁的秦孝公嬴渠梁临危受命继任国君讲起;到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秦三世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结束,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以小说形式呈现出来。几年前

  • 连横之父到底有多牛?他是如何改变战国格局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合纵为什么斗不过连横,张仪的连横为何能破合纵,连横合纵代表人物

    有一日,楚相宴请门客们喝酒,喝到兴头的楚相将和氏璧拿出来炫耀,结果传来传去,稀世珍宝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因为张仪长相猥琐,楚相宾客都怀疑是张仪偷得,楚相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张仪暴打拷问,但张仪死不承认,此事才不了了之,张仪因此特别痛恨楚国!张仪一看楚国混不下去了,就来到了秦国,凭借自己的才能很快得到了秦惠

  • 《南明祭》:张献忠终究不是第二个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位张献忠同志,他可是比李自成还要早参加造反的“老革命”,只不过李自成后来居上才把他的风头盖过去了。即便如此那也是天下第二造反大势力,只不过“革命意志”没有李自成坚定,曾几次向明军投降,当然最后都“反了他娘的”。但终究是污点,也正因如此,他的口碑也远不如李自成、事业也没有李自成做得那么大。尤其是

  • 秦国能够强大,商鞅功不可没,为什么最后却身死族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膑评价商鞅,嬴驷为什么临死后悔杀商鞅,商鞅五马分尸

    [var1]卫国宗室的后人卫鞅,最初想在魏国寻找展示才华的舞台,魏国相国公叔痤也有意向魏惠王举荐他。但是,因为公叔痤生病了,所以没有来得及推荐卫鞅。公叔痤去世后,卫鞅听说秦孝公正在招纳人才,就到秦国去了。他以霸道游说秦孝公,得到了秦孝公的认可,于是秦孝公就让卫鞅主持变法。[var1]公元前359年后

  • 三国时期-云台二十八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一、蜀汉云台二十八将1.诸葛亮:功盖三分,官至丞相、益州牧、封武乡侯,谥号忠武。2.关羽:威震华夏,官至前将军、汉寿亭侯,谥号壮缪。3.张飞:气盖万夫,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谥号桓。4.马超:负勇狙戒,官至骠骑将军,封斄阳侯,谥号威。5.黄忠:勇冠三军,官至后将军,封关内侯,谥号刚。6

  • 为什么秦始皇嬴政能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嬴政为什么统一六国,秦始皇嬴政的简介,秦始皇嬴政的格局有多大

    1,商鞅变法后让秦国拥有强大的实力,经济连年飞速发展,粮食充足,劳动力充盈,士气高昂2,军功制的实施使秦军士气高涨,底层人有了奋斗之路,通过军功改变自己,实现最早的军国主义,发挥全部战力投入统一3,秦国的军队战斗方式完善成熟,战斗力强大,军队改革,制式武器普及4,秦国的宏观战略思想正确:远交近攻,利

  • 为何中原大国无法重创楚国,吴国却能攻下楚国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国为什么不能灭掉楚国,吴国楚国在哪些地方,吴国攻打楚国的故事

    漫长而密集的小规模战争吴楚之战,一共持续了八十多年,其中,小规模战争持续了六十年。[var1] 晋楚百年争霸,实际上大部分时间是“代理人战争”,真正的晋楚双雄之间的直接接触,像城濮之战这样的战役很少。吴楚之战则不同,他们长期直接接触,从一系列小规模战争到最后的大规模“灭国战争”,长期激战。 由于楚国

  • 为何吕后死后,吕氏一族被清算,而武则天死后,武家却没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与吕后下场,武则天吕后慈禧谁更厉害,吕雉和武则天治国水平对比

    想当初,刘邦还是沛县的一个小亭长,吕家则是当地的一个大户。吕太公有一个女儿吕雉,是他的掌上明珠,十里八乡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吕家的门槛都要被踩断了,可吕太公一个都没有看上。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吕太公结识了刘邦,认为这人足以成就大业,便将女儿吕雉许配给了刘邦。事实证明,吕太公在看人方面,确实颇有见地,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