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国徽不用康乾线条,用汉唐线条?林徽因:到霍去病的墓前看看

为何国徽不用康乾线条,用汉唐线条?林徽因:到霍去病的墓前看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901 更新时间:2024/1/19 19:18:04

留给后人凭吊的,唯有一部部史册,以及那些名胜古迹。

中华文明,是世界人类文明中,硕果仅存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至今为止,还没有消亡,并且日益强大的古国。

古代的中国,曾经不止一次攀登上这个世界的最高峰,开创过不止一次万国来朝的空前盛况。

可是,近代中国史,却是一部,落满了前人血泪的屈辱史。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百年苦难辉煌,赶走了欧美列强,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打跑了国民党反动派。

一个崭新的国家即将诞生,新的国旗,国徽,政府的名字,这一切都需要全国有识之士一起协商,提出方案。

在有关国徽线条的讨论中,众人便因此而产生了分歧。

康乾盛世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盛世,用代表康乾盛世的线条,做新中国的国徽,不也寓意着开创一个富强鼎盛的新时代吗?

林徽因女士却只对与会众人说了一句话:“到霍去病墓前去看看。”

那么到底霍去病的墓藏着什么秘密?又为何会跟国徽的设计牵扯上关系呢?

国徽设计小组

新中国建国之初,全国上下各项事宜百废待兴。

国徽,国旗和国歌,皆是一个新生国家的重要象征,看似简单的一枚徽章,一面普通的旗帜,以及一首歌曲。

可是,当这三样东西的含义,上升到了代表国家的高度时,他们本身所代表的就不再只是徽章或旗帜本身,而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和精神。

更何况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中华,对于细节方面的要求,更是达到了极致。

关于国旗和国歌,大家都知道,后来选用了五星红旗的图案,而国歌也是选用了义勇军进行曲。

各有其不同的含义,不尽相同的是,中国不再是以前那个四分五裂,任凭列强肆意欺凌的弱国。

凤凰涅槃,便是新生。

这个古老的国家,自那一日起,便开始了锐意进取,奋发图强的改革发展。

可是在建国前夕,国徽的方案却迟迟没能定稿,之前面向全国各界,乃至旅居海外的侨胞,征集国徽的方案图稿。

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各式不同的稿件方案,便足足有112种之多。

但可惜的是,这些方案都被一一否决,原因无他,国徽同国旗一样重要,必须是要能够向外输出国家精神内涵的图案,才能够被选作新中国的国徽。

但是,当年因为时间紧迫,国徽最终也没有能够定稿,错过了在开国大典上亮相的机会。

开国大典之后,国徽设计小组的成员却没有丝毫的懈怠,反而越发努力的创思设计。

既然没有能够赶上开国大典,那么就让新国徽,在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节前,呈现给全国人民,作为国庆节的贺礼。

设计小组的成员中,许多都是当时国内顶尖的艺术家。

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梁思成这个名字,大家听着或许有些陌生,不过他却是出身名门,其父便是近代中国鼎鼎大名的梁超先生。

至今让国人耳熟能详的名作:《少年中国说》。就是梁启超先生的名作。

后来,通过设计小组的不懈努力,国徽的图案终于定稿。

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天安门为主体,下方有谷穗和齿轮。

这个图案简洁大气,充分地体现了新中国,是以天安门象征的民主共和政权为,主体的国家特征。

其次,天安门还意味着当年的五四运动,一场真正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对于中国而言,其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而谷穗和齿轮,所代表的就是,新生的中国,是以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新国家。

不过,当林徽因的学生们,把国徽定稿的图案拿来和林徽因汇报时,当时身体抱恙的林徽因在看过国徽的设计后,对于三大主体的构造倒是十分满意。

但是对于一个细节,却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就是国徽上采用的线条样式。

学生们对林徽因提出的问题自然疑惑不解,不就是线条吗?用什么的不行,况且两根线条,就真的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吗?

他们不信邪,就依照林徽因所说的,来到了霍去病的墓前考察,当两千年前的历史文物出现在他们眼前时,学生们却忽然恍然大悟,原来林徽因所说的大有深意。

强汉盛唐

纵观古今,霍去病都是不世出的一代名将,他的墓穴修建所采用的线条工艺,更是独具一格,不同于后世。

质朴而雄浑,古拙却又带着豪放,一股锐意开拓的进取精神,仿佛透过线条,穿越了悠悠两千年的岁月沧桑,呈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诚然,康乾盛世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盛世。

可是,这个盛世到底有几分的含金量呢?清朝闭关锁国,对内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禁锢人民思想。

一个关起国门粉饰太平的朝时代,又怎么能和强汉盛唐做比较呢?

泱泱大汉,巍巍盛唐,不仅是盛世,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伟大时代。

那时候的中华民族,就如同是东升旭日一般,将伟大的文化像太阳的光芒一般,洒向整个世界。

汉武帝时期,马踏漠北平匈奴,征南越,定朝鲜,打通河西走廊,经略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可谓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汉唐之所以是汉唐,不仅在于他们强大的国力,更在于他们锐意进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广阔胸怀,所以才开创了万国来朝的盛况。

新生的中国,所要效仿的自然是汉唐,而不是闭关锁国的清王朝。

所以,国徽的设计采用汉唐线条,从细节上便能说明一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虎狼诞生之日-浅谈秦国军功爵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春秋初期诸候国公元前627年,东出偷袭侵郑国的秦国,因郑国商人弦高的计谋无功而返。然而归国途中的秦军,却在崤山受到晋军伏击而全军覆没。实力大损的秦国丧失了争霸天下的实力,只得依托坚固的函谷关自保。[var1]崤山之战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礼乐崩坏”的标志性事件,向天下宣示着战国时代的到来

  • 《大秦帝国》:白起,你若在月宫,嫦娥便是你的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帝国》是著名历史小说家孙皓晖先生历经16年完成的鸿篇巨著。作品从公元前362年少梁之战秦献公中毒箭身亡、21岁的秦孝公嬴渠梁临危受命继任国君讲起;到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秦三世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结束,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以小说形式呈现出来。几年前

  • 连横之父到底有多牛?他是如何改变战国格局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合纵为什么斗不过连横,张仪的连横为何能破合纵,连横合纵代表人物

    有一日,楚相宴请门客们喝酒,喝到兴头的楚相将和氏璧拿出来炫耀,结果传来传去,稀世珍宝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因为张仪长相猥琐,楚相宾客都怀疑是张仪偷得,楚相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张仪暴打拷问,但张仪死不承认,此事才不了了之,张仪因此特别痛恨楚国!张仪一看楚国混不下去了,就来到了秦国,凭借自己的才能很快得到了秦惠

  • 《南明祭》:张献忠终究不是第二个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位张献忠同志,他可是比李自成还要早参加造反的“老革命”,只不过李自成后来居上才把他的风头盖过去了。即便如此那也是天下第二造反大势力,只不过“革命意志”没有李自成坚定,曾几次向明军投降,当然最后都“反了他娘的”。但终究是污点,也正因如此,他的口碑也远不如李自成、事业也没有李自成做得那么大。尤其是

  • 秦国能够强大,商鞅功不可没,为什么最后却身死族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膑评价商鞅,嬴驷为什么临死后悔杀商鞅,商鞅五马分尸

    [var1]卫国宗室的后人卫鞅,最初想在魏国寻找展示才华的舞台,魏国相国公叔痤也有意向魏惠王举荐他。但是,因为公叔痤生病了,所以没有来得及推荐卫鞅。公叔痤去世后,卫鞅听说秦孝公正在招纳人才,就到秦国去了。他以霸道游说秦孝公,得到了秦孝公的认可,于是秦孝公就让卫鞅主持变法。[var1]公元前359年后

  • 三国时期-云台二十八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一、蜀汉云台二十八将1.诸葛亮:功盖三分,官至丞相、益州牧、封武乡侯,谥号忠武。2.关羽:威震华夏,官至前将军、汉寿亭侯,谥号壮缪。3.张飞:气盖万夫,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谥号桓。4.马超:负勇狙戒,官至骠骑将军,封斄阳侯,谥号威。5.黄忠:勇冠三军,官至后将军,封关内侯,谥号刚。6

  • 为什么秦始皇嬴政能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嬴政为什么统一六国,秦始皇嬴政的简介,秦始皇嬴政的格局有多大

    1,商鞅变法后让秦国拥有强大的实力,经济连年飞速发展,粮食充足,劳动力充盈,士气高昂2,军功制的实施使秦军士气高涨,底层人有了奋斗之路,通过军功改变自己,实现最早的军国主义,发挥全部战力投入统一3,秦国的军队战斗方式完善成熟,战斗力强大,军队改革,制式武器普及4,秦国的宏观战略思想正确:远交近攻,利

  • 为何中原大国无法重创楚国,吴国却能攻下楚国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国为什么不能灭掉楚国,吴国楚国在哪些地方,吴国攻打楚国的故事

    漫长而密集的小规模战争吴楚之战,一共持续了八十多年,其中,小规模战争持续了六十年。[var1] 晋楚百年争霸,实际上大部分时间是“代理人战争”,真正的晋楚双雄之间的直接接触,像城濮之战这样的战役很少。吴楚之战则不同,他们长期直接接触,从一系列小规模战争到最后的大规模“灭国战争”,长期激战。 由于楚国

  • 为何吕后死后,吕氏一族被清算,而武则天死后,武家却没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与吕后下场,武则天吕后慈禧谁更厉害,吕雉和武则天治国水平对比

    想当初,刘邦还是沛县的一个小亭长,吕家则是当地的一个大户。吕太公有一个女儿吕雉,是他的掌上明珠,十里八乡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吕家的门槛都要被踩断了,可吕太公一个都没有看上。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吕太公结识了刘邦,认为这人足以成就大业,便将女儿吕雉许配给了刘邦。事实证明,吕太公在看人方面,确实颇有见地,刘

  • 五代十国汉高祖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高祖刘邦传奇,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汉高祖纪录片

    刘知远小时候,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且多病多灾,难养得很。大了之后,长成一副异相,面色紫红,眼睛多白,有凝重之态。他家境贫寒,迫于生计,为人牧马,有天,马践踏了庙田,僧人恼怒,将他绑起来揍了一顿。面对这个战争连绵不断的世界,刘知远为改变自己的前途,走上了当兵吃粮的道路,投在李嗣源的手下。他上阵打仗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