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包青天御前铡刀真的存在吗?没有先斩后奏之权!揭秘宋朝司法制度

包青天御前铡刀真的存在吗?没有先斩后奏之权!揭秘宋朝司法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85 更新时间:2023/12/6 20:52:47

考虑到中国式人情和道德观念,为了避免“官官、官商相护”。在司法层面就必须以史为鉴,合乎人间正道!所以,我们就必须知道古代中国的司法体系。

最不具“人情”的大宋

各位皆知,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不论你是:孩子上学也好、父母看病也好、商路坦途也罢,要想获得特权,先人一步!离不开两个字:关系。关系如何而来自不必多讲,但也正是这种“特权”却让位高权重、富甲一方者更加肆无忌惮,而让贫苦百姓蒙受不白之冤,公理何在?

宋朝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在司法体系上是费了一番苦功夫的!首先,自陈桥兵变起,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建立大宋朝。唐朝原有的司法体系,也自然而然的顺承下来了。

中央的司法机构:刑部(复核)、大理寺(审理)、御史台(监察),经过宋太祖的改良,将原有的御史台改为审刑院,专门供皇帝裁断。自此三大司法机构分权制衡,司法流程变得更加严谨。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审判流程也变得较为复杂,才让投机取巧、颠倒黑白之人有所收敛。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维护宋朝司法公正的几大制度。

第一,鞫谳 [jū yàn]分司制。那什么叫做:鞫谳?《宋史·职官志五》中提到 :“﹝大理寺﹞元丰官制行,置卿一人……卿掌折狱、详刑、鞫讞之事。”其实就是:审议断绝(审理)之意。分司就是:分权制衡之意。

从中央到地方的司法断决,每一个流程都有专门的负责人员,并且要保证他们之间没有过多的来往和利益纠葛。更何况,各个职位的官员只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尽职,没有过问其他流程的权利。就比如说:负责现场勘探的没有权利指定“事实结果”,而负责审断的官员也没有权利过问“侦察者”的现场勘探结果。

第二,翻异别勘制。这制度的使用人群主要是:死刑犯。当犯人被判处死刑后,只要在屠刀还未落下之际,称自己的案件为“冤假错案”或者是要“翻供”。司法机关就必须重视这一情况,再次对这一案件进行重新审理。

一般来讲,重新审理的案件,不得由原来机关再次进行审判,需移交其他官员或者是司法机关。当然,别堪肯定是有最大的限制次数的,3次或者5次为最大。

第三,司法官禁止会面制。这个制度就很容易理解,在整个审判、断决过程中,职责不同的官员要懂得避嫌,不得会面、不得相互交流、更不能相互干扰。

第四,“推驳” [bó]制。这个制度主要针对:辅佐长官判决的低级官吏。如果在审判过程中,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影响了公平正义。负责该案件的“低级官吏”如能及时纠正,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在“翻异别勘”中同样适用:及时纠正者,给予奖励。

大宋就是这样一个极具正义感的王朝,在这里只讲法理,不通“人情”。所以,才会出现像包拯这样公正清明的好官,‘人情往来’在铁面无私的黑脸面前只能沦为“刀下亡魂”!

正史中的包青天

每一个历史人物,之所以流传,离不开他所做的某一件事情。而我们所讲的这位包拯,在人间百姓的眼中,他就是在世青天。铁面无私断案,不讲升官发财,不讲人情往来,也不管所审之人是否手眼通天,一心只维护公平正义!御前三铡[zhá],上可铡为非作歹的皇亲国戚,下可铡欺压百姓的市井盲流,事实真的如此吗?

包拯的权利真的有这么大吗?《铡美案》中负心汉陈世美的不堪往事,就真的被包拯告之天下了吗?

在诸多历史文案当中,包青天是没有这“龙、虎、狗”三口铡刀的。最早出现的版本是清朝时期,石玉坤所写的民间武侠小说《三侠五义》中出现的。当时包拯被派到灾区放粮振灾,让皇帝讨要权利,宋仁宗赐他“御札三道”,公孙策和包拯将其改为“御铡三道”,这才有了之后的故事。

不论是小说还是演绎当中的尚方宝剑或者是“御前三铡”,都没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大家都清楚,封建王朝最大的特点就是专制,家天下,就是一家人,一个人说了算 。

在现实中,如果一位臣子。还未等到皇帝号令,就肆意行使赏罚大权,让皇帝威严何在?

当然,我们不能说包拯,离开了这些先斩后奏的权利,就不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好官。跟演绎小说中所记载的并不相同,包拯一旦发现有侵害百姓利益的事情。一般都是通过纠正或者是改造,在法律权限之内,谨慎处理问题,并不会先斩后奏,更不会铡刀落地,人头滚滚。

其中有许多为民做主的实情,就比如:包拯在开封府做府尹的时候,想要疏通惠民河,却发现惠民河时常涨水为患。通过调查得知,当时有许多达官显贵在河岸两边修建的私庐住宅过多,随即经过测量,勘探,验证以及审核,发现了许多违规建筑,随即向皇帝汇报。请求拆除跨河所修建的楼台花园等等违建建筑。

所以,我们可以看见在司法体系初具规模,但并不完善的宋朝依然出现了诸如包拯之类的清官、好官。由此,我们更要深刻的感悟历史,实践当下

以史为鉴,方知真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理论研究期刊中,有一位作者曾经是这样写的:酌以人情,参考法意。这篇文章从多个角度论证了中国古代司法和现代实践如何紧密连接的意义。

宋朝官员是从天理,国法,人情三个角度分别切入到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灵活运用并谨慎处置。

明辨是非,公平正义,情绪冲突三种方面的考量需要有一个度,以何种方式,何种答案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才能完美的平衡。是宋朝司法一直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在历史中直到湮灭的结论。

这份答卷为我们现代以及未来,该如何走好法制社会现代化,司法程序公正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作者:小白 校稿:川川

更多文章

  • 色厉内荏的齐灵公:挑衅晋国却被晋军吓得临阵脱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晋国齐灵公,齐灵公的性格怎么样,齐灵公有多少个儿子

    公元前573年,晋国上卿栾书和中行偃弑君,姬周即位为国君,是为晋悼公。同年,郑国跟随楚国进攻宋国,攻占其彭城。次年春季,晋国率领诸侯围攻彭城,收复彭城,还给了宋国。接着,晋军进攻齐国,因为这次晋国召集诸侯出兵进攻彭城,齐国没有出兵。齐灵公此时还没有信心对抗晋国,就将太子光送去晋国为质,以作认错和服软

  • 岳飞的“不合时宜”,他猜对开头,却赌输了结局,让后世悲痛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以民族英雄的形象存在,但这位民族英雄的最后结局让人悲痛了上千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担心将领像他一样拥兵自重,也自编自导搞一出黄袍加身,而定下了抑武崇文的国策。导致在金军犯境时,大好河山遭蹂躏,山河破碎。岳飞在国家危难之际横空出世,救社稷于累卵之危,挽生灵于倒悬之急。他对理想坚

  • 秦始皇能够完成大一统,秦国的几个优势,其他六国根本比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大一统的意义,秦国大一统的作用,秦国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是什么

    秦王嬴政在位的第26年,秦国完成大一统。这不是偶然,而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单就从技术层面来说,秦国所拥有的能力,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有些甚至连现代都比不上。[var1]水利开发除了郑国渠之外,秦国还修建了都江堰和灵渠,秦人早就意识到,水利对他们的重要性,是农业发展的关键。郑国渠长达三百余里,是当时中

  • 展览 | 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展览 火热在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火热在线展览简介纵观五千年华夏文明史,千年前的宋朝,疆域上不及汉唐明清,军事弱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然宋朝在国家治理、商品经济、文化艺术、百姓生活等方面都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如陈寅恪先生言:“中华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社会地位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催生出大批文人士大夫

  • 康熙帝作为清朝皇帝,为什么要跪拜明朝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要讲的是康熙帝作为清朝皇帝,为什么要跪拜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圣祖康熙皇帝是明清两代十分有作为的两位帝王,那么,明清两朝有着灭国之恨,康熙作为清朝皇帝为什么要对明朝皇帝朱元璋磕头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史书上记载,康熙皇帝曾经六下江南,每次在江南,都要

  • 管仲,春秋时期名相,操作手段精准干练,影响后世两千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谋生,管仲很小就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到处赶集做起来小摊小贩的生意。在那个时期商人的身份在社会中相对是比较卑微,就连管仲自己也是很看不起这个营生,然而为了生活也只得就此“屈驾”了。后来也算是小有成绩,生意越做越大,就开始联合自己的好友鲍叔牙一起做生意游历四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都尽收眼底,虽然后

  • 《满江红》是不是岳飞写的?90年前历史学家提出质疑,至今无定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剧中的说法,岳飞临死前,在狱中题下了这首词。民间传闻岳飞有遗作,但只有最后见到他的人看到了这首词。这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实际上,这一首词确实不是岳飞明明白白写出来并且直接拿给别人看的,确实仅能依靠别人的转述流传下来。因此,史学界甚至为此产生了争议,那就是这首词到底是不是真的由岳飞创作。奇怪了,

  • 看看春秋时的鲁国是怎么解决国民在国外遇到困难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时期鲁国,青岛属于齐国还是鲁国,鲁国废除井田制的影响

    [var1]子贡赎人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收起了欢愉的笑容,一脸严肃,非常生气的对子贡说:“你真是愚蠢啊!”子贡很是疑惑,不懂孔子为什么责怪他。孔子说:“你不明白。你只看到了眼前小的声誉,却看不清大的方面。鲁国人被人赎回,赎人者领取应得的本金和奖赏。奴隶获救,救人者也被人称赞,既能得到称赞又能得到报酬

  • 宋朝流放地“沙门岛”在哪?很少人能生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韩茂莉指出,《宋史‧刑法志》记载,“罪人贷死者,旧多配沙门岛,至者多死。”在当时许多罪犯都被流放到叫作“沙门岛”的地方,且很少有人能生还。让 宋朝罪犯闻风丧胆的“沙门岛”,位于渤海和黄河之间的交界处,现今称作“庙岛群岛”,是由30多个小岛屿组成的群岛,和陆地

  • 让秦国强大并统一六国的“商鞅变法”,为什么商鞅却最后遭了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一次危机来源于立足西北的秦国。秦国的立国要晚于楚国,东周时代犬戎进攻周王室之际,秦人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感激涕零的周平王封为诸侯。[var1]这个秦国和齐、晋、鲁等老牌诸侯国相比,秦的历史整整少了一个西周时代,也就是少了270余年。因此,和楚国一样,边疆小国秦国根本没有机会参与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