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军事家权臣宰相杨素

隋军事家权臣宰相杨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858 更新时间:2024/1/26 9:00:41

有人依据小说、评书说杨素与隋文帝杨坚是亲兄弟关系。其实这是以讹传讹。其实他们都姓杨,都是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而已。隋文帝杨坚是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有鲜卑血统。杨坚的父亲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鲜卑曾赐姓为普六茹,隋文帝小字那罗延,杨坚掌权后才恢复杨姓。但如果从他们共同先祖汉太尉杨震算起,说他们是远房兄弟也没有错,只是门头相隔太远了。这一点我们不去说他。

杨素小时候就与众不同,相貌堂堂,平素不拘小节,有远大的志向,喜欢钻研学问,涉猎广博,与当时名人、安定人牛弘(后任隋朝礼部、吏部尚书)志趣相投。小时候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他,杨素的堂叔祖、西魏朝的尚书仆射(宰相)杨宽认为他很不一般,经常对这些子孙说:“处道(杨素的字)不是一般的人,他日一定会出类拔萃,无与伦比的,不是你们所能赶得上的”。长大后,被北周大冢宰(丞相)宇文护发现,当时宇文护把持朝政,招聘杨素为中外记室(相当于文书和翻译),后逐步升为礼曹(礼部尚书),加大都督职位。

北周天和七年(572年)三月,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诛杀了权臣宇文护,亲自掌握朝政,杨素因曾受过宇文护的重用,所以遭到了株连。杨素的父亲杨敷为北周汾州刺史,因北周与北齐作战,汾州(今山西隰县)被北齐所围,杨敷守节而死,但北周武帝不予追封。杨素上书为父亲申辩,惹恼了宇文邕,命左右将杨素推出斩首。杨素临危不惧,大声说:“臣侍奉无道的天子,死是很自然的事情”!宇文邕见杨素很有胆识,就放了他,并破格升任他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也就是“相当于”三司(太尉、司徒、司空)的从一品的散职。并追赠其父为大将军,谥号“忠壮”。一次,北周武帝命杨素起草诏书,杨素不假思索,下笔成章,且文词华丽。宇文邕大加称赞,对他说:“好好干,不要担心没有荣华富贵的”,但杨素却正色回答说:“臣只怕富贵来逼臣,臣却无心谋取富贵”!

建德四年(575年)七月,宇文邕亲自率军攻伐北齐。杨素随军出征,请求自己率其父旧部为先锋,武帝应允,并赐他一条竹鞭说:“我正要驱使天下,你是我的鞭,所以我把这件东西赐给你”。杨素跟随齐王宇文宪在河阴和齐军交战,因战功显赫被封为清河县子,食邑5百户。同年授司城大夫。后杨素多次随宇文邕出兵作战,杨素常有战功,逐渐崭露头角,成了北周时的名臣名将。北周周宣帝宇文赟(yūn)大象元年(579年),杨素随上柱国韦孝宽攻陈朝淮南(泛指今淮河以南地区)。其中,杨素独自率军攻克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大象二年(580年),相州(今河南安阳南)总管尉迟迥(jiǒng)造反,正赶上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周静帝宇文阐年幼,由外祖父、左丞相杨坚专政。命杨素等出兵讨伐获得了平息。由此,杨素为杨坚所赏识。这里顺带说一下,杨坚为什么会喜欢杨素呢?主要有一下几点:

第一,前面说了,他们都是弘农郡华阴同乡,又是远房家门,双方父、祖都是高官,杨坚比杨素大三岁,年少时就相互认识。北周时期,杨坚、杨素同朝为臣,彼此相互照应。杨坚喜欢杨素的胆量和军事才能;杨素欣赏杨坚的组织和领导才能。双方交往多了,关系自然亲近、要好了。杨坚打算篡北周自立,当然需要杨素这样的人支持和拥护;杨素看出杨坚有取代北周之意,自然愿意为这样的领导效力、舍命。

第二,杨素拥有出色的用兵统兵才能,从北周时期的攻灭北齐、攻打突厥、平定陈国到隋朝建立后再次带领水军讨伐陈国,杨素拥有大功。杨坚作为丞相,掌握着北周实权。杨素的这些成绩,杨坚都自然看在眼里。加上杨素很会来事,主动与杨坚联系,时间久了,杨坚因此对杨素器重,后来提拔其为汴州(今河南开封)刺史等职。

第三,杨素精于计算,善于揣度他人,他摸准了杨坚的心思,当然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讨好他,杨素前期经常依仗功高而骄傲跋扈。此时反而小心谨慎,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朝廷的事情,特别是杨坚的决策,杨素抢着去做,而且做得非常漂亮。因此很得杨坚的欢心。

第四,杨素八面玲珑,知道让杨坚欢心还不够,便暗地极力讨好杨坚的妻子独孤伽罗,处处提前为独孤伽罗安排妥当,对其钟爱的次子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更是关照有加,因此慢慢获得了独孤氏的信赖。杨坚有些惧内,独孤伽罗信任杨素,自然也就更得杨坚的欢喜。后来,杨素利用独孤皇后和晋王杨广等人,通过诋毁和造谣除掉了隋文帝杨坚最信任的大臣、宰相高颎。自己坐上了相位。不过这是后话。

杨素担任汴州刺史,在上任途中行至洛阳时,方知相州(治邺城)总管尉迟迥等举兵反杨坚。尉迟迥原为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外甥,名望地位素来很高。杨坚害怕他另有图谋,就命令尉迟迥的儿子魏安公尉迟惇(dūn)带去诏书,以安葬北周宣帝宇文赟的名义征调尉迟迥前来悼唁。随即命郧公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赴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取代尉迟迥。大象二年(580年)夏六月,尉迟迥认为杨坚当政,图谋篡位,于是谋划起兵,让自己的儿子尉迟惇留在相州而不接受征召。荥州刺史宇文胄据武牢关(又称汜水关,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以响应尉迟迥,拦住杨素使其无法前行任职。

同年(580年)孟秋七月,杨坚调发关中兵,令韦孝宽为行军元帅,杨素与郕国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陇西公李询等为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尉迟迥。杨坚又派高颎急驰督战。相州、邺城方面:尉迟迥命儿子尉迟惇率领十万人入据武德(约在今河南温县东北武德镇),驻扎在沁水东岸。韦孝宽等人率领各军,隔水相峙。北周名将韦孝宽乘尉迟惇后退,鸣鼓齐进,尉迟惇大败。韦孝宽乘胜进抵邺城城下。尉迟迥与儿子尉迟惇、尉迟祐又出动全部兵力,共十三万人,在城南列阵。北周名将高颎、李询则则早有准备,从城北侧后发起攻城,尉迟迥兵败自杀,其子尉迟勤、尉迟惇等向东逃跑时被捉,后被处死。荥阳方面:杨坚任命杨素为大将军,命其领河内之兵攻打宇文胄,将其斩杀,平定了荥阳。杨素因功改任徐州总管,进位柱国,封清河郡公,邑2千户。其弟杨岳则袭封临贞公。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也就是隋开皇元年二月,杨坚受禅登基,是为隋文帝,隋朝建立,改元开皇。隋文帝杨坚非常器重杨素,加封杨素为上柱国,参与隋朝法律的修定工作。杨素的老婆郑氏是个有名的悍妇。有一次与杨素拌嘴,杨素顺口说了一句:“我若当了天子,一定不会让你做皇后的”。没想到被其妻告发,杨素因此获罪,差一点毁了前程。杨素免官后并没有闲着,数次献伐陈之策。好在隋文帝比较信任杨素,此刻正准备消灭陈朝,统一中国,杨素因此再被用。开皇五年(585年)冬十月,隋文帝任命其为信州(今重庆奉节)总管,经略长江上游,并兼领建造战船之责。杨素不孚众望、圆满完成了任务。杨素在永安(属当时的巴东郡,今属重庆奉节)负责建造“五牙”、“黄龙”等战船,据说一艘就可容纳战士约8百人,杨素加强训练水师,作灭陈准备,获得了朝廷好评。

隋开皇八年(588年)三月,隋文帝发布檄文,列举南陈后主罪行,将其暴敛、罪恶列举了二十条,十月,又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设淮南行台省,隋文帝任命其子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元帅,主管灭陈之事务。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上柱国杨素、秦王杨俊为行军元帅,与大将贺若弼、韩擒虎等率隋军50余万人,分8路攻陈。隋军浩浩荡荡杀向江南,杨素当时指挥水军主力,出巴东郡,顺流东下,负责消灭长江及沿岸南陈水陆联军。

据史说杨素戎马一生,征战无数,既擅长陆战,又精通水战。同年(588年)腊月,杨素按照杨坚的部署:采取水陆协同、分进合击的战术,自巴东(今湖北巴东)沿江而下,在狼尾滩(今湖北宜昌西北)与南陈大将戚昕部遭遇。狼尾滩地势险要,水急浪高,易守难攻。杨素暗地命令其部将王长袭等人率陆师趁夜色悄悄爬上南岸,与大将军刘仁恩军相互配合,他们杀散了南陈守军,砍断了栏江铁索,攻开了水营寨栅。杨素军战船则乘机顺江而下,直接攻击南陈戚昕、吕忠肃的大营,戚昕等不曾提防,被杀得大败。戚昕被迫放弃营寨,连夜狼狈向东逃走。陈军投降无数,杨素则加以安抚说:只要他们不再与隋为敌,就可以全部予以释放。这对后来陈军的抵抗起到了巨大地瓦解作用。

次年(589年)正月,杨素击败了陈军,率领水、陆隋军顺江东下,大小战船绵延铺满了江面,旌旗盔甲在阳光下闪耀飘扬。杨素体魄雄健魁伟,端坐在大船之上,陈国人望而生畏地说:“清河公(杨素)乃长江之神啊”!战后,杨素因功勋卓著被封为郢国公。封其子杨玄感为仪同、杨玄奖为清河郡公。

隋灭陈统一中国后,南方士族豪强因对隋实行的限制政策不满,便利用民间对隋欲移民关中流言的惊恐心理,乘机煽动叛乱。隋开皇十年(590年)冬月,婺州(wù今浙江金华)人汪文进、越州(治今浙江绍兴)人高智慧、苏州人沈玄侩(kuài)等举兵反隋,他们自称天子,设置百官。另还有蒋山(今南京钟山)人李忮(zhì)、乐安人(今浙江仙居西)蔡道人、温州人沈孝彻、泉州(治今福州)人王国庆等人也随机起兵反叛,他们自称大都督或太守,举兵攻陷当地州县,叛乱几乎遍及原陈属地。其规模大者有数万人,小者也有数千人。他们互相策应,残杀隋派去的官吏。杨坚面对严情,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平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朝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刘骜,诞生多个历史之最,汉王朝走向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汉成帝何许人也,是汉元帝的儿子,汉宣帝最宠爱的一个孙子。而汉成帝刘骜的诞生诞生了许多个之最,其中便要说到他最幸运。有一次汉元帝最宠爱的一个妾死去了很伤心,汉宣帝看自己儿子整日这样也不是办法,于是让几个宫女去服侍太子。而当时的汉元帝由于皇帝命令不敢不从,就堂而皇之的挑选了一个最近的宫女叫王政君。第二年

  • 魏征被李世民称为人镜,为何在其死后不久,李世民将他墓碑推倒?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魏征最初是李密的部下,后在李建成麾下任职,多次劝谏李建成将李世民外放。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帝召见魏征,询问魏征为什么要离间他们兄弟。魏征面对高高在上的李世民,直接回答说:太子要是按我说的做,就没有今日之事了。李世民见魏征这样直爽,便赦免魏征,并任其为詹事主簿。而魏征也从此刻开始了他的劝谏之路,成为

  • 追剿武则天群雄大战定海城,薛葵锤震铜头太岁白文豹银锤再建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铁头太岁扬威】夺下长安城之后,薛刚将罗克汗与几十万西凉军兵送走了,此时的唐军已经兵强马壮,二十万精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而手下这些战将都是能征善战的英雄人物,面对接连败阵的周军,薛姣与薛葵、白文豹也没有把他们放在眼中,秦文与邱奇、罗英在后军押运粮草,派出了窦希杰、邱燕辰、李大勇三将为开路先锋,率领

  • 汉景帝的皇后不简单,原来是二婚,看她如何一路逆袭成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王娡曾经嫁过人,并且生过一个女儿,她能入宫还是因为她的母亲,本来王娡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但束手无措她有一个非常强势且有心机的母亲,她的母亲曾经给王娡占卜,并且知道了王娡未来可能会生下天子,所以她的母亲会想王娡如果能进宫的话必定能成为皇后,所以王娡母亲强硬的让王娡分手,并把她送去了太子府。其实王娡母亲的

  • 汉景帝朝的4大能人,2位名将1位帝师,还有1位是车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景帝有哪些厉害大臣,汉景帝的四大能人,汉景帝一生有哪些功绩

    他是一个很有名的将军,他曾经帮助景帝消灭了吴楚叛军,稳定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周亚夫的爸爸是著名的功臣周勃,父子两代都是名将,而且都为刘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周亚夫这个人性格太耿直,而且没有政治天赋,虽然立功很多,但是在朝堂上多次犯错。周亚夫最终得罪了汉景帝,导致丢了官职,而且还被皇帝针对,最终被抓紧监

  • 马嵬驿之变,李隆基逃跑路上的至暗时刻,一代帝王为求生牺牲爱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唐明皇李隆基就是这样一位。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王朝还处在安史之乱的时期,这一年的6月初,叛军攻破长安的险要猛虎潼关,使得长安城无险可守。此时的朝廷内阁上下一片惊慌失措。在权臣杨国忠的劝诫下李隆基准备逃离长安。作为一国之君,一贯高调做事的唐玄宗这次却不得已低调了一回,毕竟一个

  • 汉明帝取经,带回一样东西,增加了佛教在百姓之间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三藏皇帝取经,听起来好像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提到皇帝和佛教,大家应该能想到很多故事,比如最为败家的皇帝,南北朝的时期的梁国皇帝萧衍,先后四次出家,大臣们为了从寺庙里把他赎出来,基本上掏空了国库,导致了梁朝被灭,所以萧衍被后人称为自己打下的江山,一定要自己败光的皇帝。西游记清朝时期有个皇帝出家,这个故

  • 阿房宫真的存在吗?大家都被杜牧骗啦!阿旁宫不过是一栋烂尾楼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杜牧真的去过阿房宫吗,阿房宫现在存在吗,西安投资400亿重建阿房宫

    这一讲我们进入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年)。扩建咸阳蒙恬修直道的事情前边已经讲过。直道那边还在堑山堙谷当中,工程量惊人。同一时段,北方在伐匈奴,修长城,南方在修灵渠,平百越,大秦帝国纷纷扰扰,自从天下一统之后竟然从来没让老百姓过上几天安生日子。但在秦始皇看来,帝国万象更新,民力还远远不曾用到极限。这

  • 揭秘汉武帝和李元昊对待女人的方式,冷酷无情和赶尽杀绝让人心寒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曾经有人说汉武帝冷酷寡情,对自己女人非常的绝情,他处理与自己爱过的女人的方式就是冷战、冷处理,冷到让人打寒战的那种,但是相对来说他还是有一丝丝温度,在遇到非原则性问题的时候,处理的结果还是略有余地;当然也有人说汉武帝这些女人都算好的,过得更差的而是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女人,他对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赶

  • 隋炀帝,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似乎所有的标签都表示着一个“坏”字,真实应了那句话,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坏透了。就是这么一个大坏蛋,也颇有文学才能的,他留在位时也是有所功绩的。1、平定南陈,结束了自三国以来近四百年的战乱纷争,令分裂了近二百年中国重新实现大一统,后来李渊叛隋建立唐朝,几代后唐朝统治者便出现政策错误,唐玄宗时出现安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