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自作孽还是天注定?你熟知的商纣王,其实并不昏庸

自作孽还是天注定?你熟知的商纣王,其实并不昏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49 更新时间:2024/2/1 12:46:49

河南北部,鹤壁市治下,淇县。

这一西枕太行山,常住人口不过三十万的小县城,在如今并不起眼。但众所周知,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芽之地,每一个如今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在历史上都曾上演着无数精彩的故事。淇县也是如此,在近三千三百年前,它有另一个名字:朝歌。

衰落之时

彼时已是商朝末年,来自江淮地区,即今天安徽,江苏一带的部落“夷”日渐壮大,已经侵入了中原,即河南地区。而商朝国力,则日渐衰弱了。

关于如何理解商的衰弱,固然可以归结为几代君王的碌碌无为,但是笔者在这里,提出另一个角度,供大家欣赏。

河南,古称“豫州”。在《吕氏春秋》有记载说,当时商人驯服大象来作为战争兵器与东夷抗衡。在上世纪初的种种考古学调查也佐证了这一点,即当时河南南部,竟然有大象生存。

如今,亚洲象多在云南出现。我们知道,大象是一种热带生物。而亚洲象更是习惯于生活在炎热潮湿地区。这显然说明,在遥远的三千至四千年前,河南潮湿炎热,与如今云南地区不相上下。

而我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也是最为强大的农耕文明。气候炎热潮湿,意味着丰收,而丰收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口,更强盛的国力。

但是,在各种考古发现中,学者们却发现,商朝末年,关于“求雨”的内容越来越多。当时炎热潮湿的河南理应不缺降雨,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求雨”相关的祭祀呢?

无论原因为何,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一点,那就是商朝末年,气候不知为何变得干旱,降雨也大幅减少,令商人不停地祈祷,希望有大雨降下。

雨对于农田收成的影响极大,我国古代的农民对气候的观察也最细致入微。降雨量的减少就意味着农田收成的减少,而农田收成的减少就意味着,饭不够吃了。

在如此内忧之下,位于江淮的东夷部落又步步紧逼,甚至推进到了河南。而在西边的陕西,在与来自甘肃的西戎频繁交战过程中逐渐强大的周也开始蠢蠢欲动,可谓是真正的“内外交困”。

纣王来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名为帝辛的商君继位了。他是上一任帝乙的小儿子,也是嫡长子。他哥哥因为母亲地位不高而无法继位。他还有个更著名的称呼:商纣王

纣王继位时,商已面临内忧外患。为了提防周并方便对东夷用兵,他将国都从殷(今安阳)迁到了南边的朝歌,即淇县。

他相当强势,发动了对东夷长年累月的战争。在长达十余年几场战争中,农田荒废,本来就因农田欠收而粮食不足的商更是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纣王虽然赢了数场战争,但是输了民心。

而在内政上,纣王在持续的内斗中消耗了国力。首先,他任用了大量的“非贵族”人士当官,引发了世家大族的不满。此外,他还在“祭祀”上做文章,降低了祭祀的频率,还缩小了祭祀神灵的范围。

在那个奴隶制社会,所有人都十分迷信。人们认为降雨量的减少,农田的欠收是因为自己得罪了上天,因此祭祀的频率大幅增加。要知道,祭祀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而是属于”世家大族”的权力。贵族们通过成为百姓与“上苍”之间沟通的桥梁来稳固自己的地位。纣王此举,加剧了自己与贵族们的矛盾

纣王推行的政策在如今看来或许可以被称之为“变革”,但在当年,如此做法不仅不得民心,还让商内部离心离德。

另外,纣王在建设国度朝歌上的举动更是被史学家口诛笔伐。他在那个内外凋敝的时期不仅没有以身作则的勤俭节约,反而大量搜刮钱财,大兴土木,逼迫百姓建设朝歌城。著名的“鹿台”就是此时建成,据史书记载,这一大工程耗时七年,劳民伤财。

周的强盛

当时,位于陕西的周部落在周侯姬昌的带领下逐渐强大了起来。周与商的矛盾由来已久,周侯姬昌的父亲就是因为商君的忌惮而被囚死在殷。等到纣王结束了对东夷的战争后,他又因忌惮而囚禁了姬昌。不过,在周的游说和进贡下,纣王还是放了姬昌。

周文王姬昌

如此世仇,周和商已经不共戴天。在姬昌病逝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在一段时间的韬光养晦之后,见商积贫积弱,离心离德,他知道,机会来了。

周两代明君的治理下,早已是西方最大的部族,是陕西与山西境内各诸侯之长。姬发一经号召,诸侯应和。他们组成了人数高达五万的联军,联合伐纣。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史称“牧野之战”,也是古中国史关键的转折点。

姬发以替天行道之名,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纣王动用了许多奴隶和东夷战争中抓来的俘虏为自己的军队充数,却完全没有战斗力,还临阵投降,把自己手里的兵戈对准了商。这就是“临阵倒戈”的由来。可以看出纣王有多不得人心。

几乎是摧枯拉朽的击败商后,周成为了新的天下共主,姬发从周侯变成了周王,史称周文王。而纣则被流放,郁郁而终。

结语

纣王昏庸吗?他对外战争连战连捷,对内为了对抗世家大族打击迷信,任用庶人,确实算不上无能。然而,他的做法并没有挽救商。他耗空国库,大兴土木,得罪了百姓;打击迷信,任用庶人,得罪了贵族。最终,商水到渠成的被灭,他也成了最知名的昏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红颜祸水,妲己是什么样的人?探究妲己妖魔化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妲己和商王的故事无人不知。不过,人们眼中的妲己常是“一代妖后”,无论在正史还是野史,妲己从不曾以正面形象存在过。从春秋时期的《尚书》到明朝的《封神演义》,妲己的形象越发趋向妖魔,最后甚至演变为狐妖。历史上的妲己是什么样的?她为什么会被妖魔化?一、关于妲己的考证有关妲己的历史记载和神话传

  • 西周历史人物:第三任君主“周康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西周第四代天子周康王,周康王封唐叔,周康王出生时间

    周康王简介:周康王,姬姓,名钊,周朝第三任君主,周武王姬发的孙子,周成王姬诵的儿子。周康王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先王们的政策,使周朝国势进一步发展,同时对外征服鬼方,使周朝西北边境安定。主要事迹:1、 继承王位周成王在位时,已将姬钊立为太子。周成王临终前,担心太子姬钊不能胜任王位,于是命

  • 神秘的夏朝史,孔甲养龙,养的到底是什么生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孔甲养龙说明什么道理,夏朝养龙是真的吗,夏朝历史上的孔甲

    孔甲,夏朝的第十四代国君。属于夏朝历史上比较戏剧性的一个君主,这个戏剧性从他的继位大统和生平都可以窥见一二。本来他的父亲不降死后应该由他来继位的,但是他的父亲却把帝位禅让给了弟弟扃,也就是孔甲的叔叔。孔甲的叔叔扃死后,扃的儿子廑又继位,按照正常逻辑,这个帝位距离孔甲好像越来越远。但是世事就是这么出人

  • 纣王无道与妲己无关,妲己背了千年的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但其实纣王的昏庸无道和妲己无关,甚至在很早之前就有显现了。纣王早期的时候就非常的暴虐纣王在出生的时候就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家庭,自幼生活在奴仆成群,一呼百应的生活当中,再加上他的母后对他十分宠溺。所以在纣王的眼里,这些奴婢都不是人,只是他的玩物,所以自小他就养成了刚复自用、刻薄寡恩、狠毒残暴的性格。商代

  • 西周历史人物:实行军政改革的第六任君主“周共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共王简介,西周皇帝统治时期,西周初期周天子与百姓的关系

    周共王简介:周共王,姬姓,名繄扈(yī hù),周朝第六任君主,上任君主周穆王之子。主要事迹:1、 灭亡密国有一次,周共王在泾水边上游玩,当时密国国君密康公跟随着周共王。恰逢有三位女子来投奔密康公,密康公的母亲说:“你一定要把她们献给君王。野兽够三只就叫‘群’,人够三个就叫‘众’,美女够三人就叫‘粲

  • 汉字的起源,最早出现在皇帝?夏代?殷商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字产生的标志是殷商后期形成的,殷商的汉字起源,汉字最早可追溯到哪个朝代

    仓颉像第一个理论是“仓颉造字说”。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创制了“书契”。 “书契”是指刻在陶坯或甲骨上的文字。原始文字的起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是“八卦”、“结绳”、“书契”。 因此,在众多汉字起源学说中,“仓颉造字”影响较大。 《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也肯定了“

  • 为什么武王姬发能号令神仙帮自己打仗?主要有这3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周武王姬发!点击看完整视频武王伐纣,带头冲锋的竟然是一众道教神仙。这不仅是神话小说封神榜里面的故事,还是很早就有的民间传说,那么,为什么这些神仙们都愿意听武王姬发的差遣呢?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天命。“殷商气数已尽,商周更迭必然发生”,这是贯穿始末的灵魂纲领,是上天的指示,每个人都应该坚信不疑

  • 花费数万条人命,汉武帝为中国攻下了两个大省,如今却发现真英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我国实现大一统局面,从秦始皇开始。但历史上还有一个皇帝很厉害,他不仅以武力扫平周边反抗势力,而且还拓展我国领土,他就是有名的汉武帝。汉武帝开拓领土的目标之一就是西域。汉王朝对西域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有值得重视的意义。正如张维华的《论汉武帝》中所说:“张骞通西域,不仅对于中国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 东汉末日:孙坚轻进战死岘山,董卓势盛大建郿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公孙瓒部下有一骁将,姓赵名云,表字子龙,乃是常山郡真定人氏。本属冀州管辖,袁绍据住冀州,士多趋附;独赵云往依公孙瓒。公孙瓒且喜且嘲道:“闻贵州人多愿从袁氏,君独何心,乃来依我?”赵云答道:“天下汹汹,未知孰是,百姓方苦倒悬,但得仁政所在便当依托,正不必计及远近呢!”公孙瓒闻言大悦,留居麾下,款待颇优

  • 三星堆拯救夏商周断代工程:关于武王克商年研究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牧野之战昨天有位网友在帖子里回言,非常有意思。从回帖内容看,这位网友非常专业,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和报告里的相关数据也非常熟悉,很大可能当年曾参与过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这个网友在文章中介绍了当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关于武王克商年的一些论证方法,也希望我能认可官方结论,不要自己随便臆造结论。说实话,我是非常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