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平乐》中的苗心禾,其历史原型是否受到宋仁宗宠爱?

《清平乐》中的苗心禾,其历史原型是否受到宋仁宗宠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166 更新时间:2024/1/19 6:50:41

苗心禾品性娴静如水,温润如

玉。她温柔体贴,与世无争,就连自己最心爱的女儿福康公主下嫁给志趣不投的驸马玮,她都选择默默承受,从不给仁宗赵祯添堵。

面对柔情似水的苗心禾,仁宗赵祯流露出的更多的是亲人般的疼爱,而不是像给予张贵妃那般的宠爱。

苗心禾的历史原型就是仁宗赵祯的苗贵妃。那么,在历史上,苗贵妃是否得宠呢?

据史籍记载,苗贵妃的母亲许氏曾为仁宗赵祯的乳母。一般,皇帝幼时与乳母感情是比较深厚的,赵祯也不例外。而且因为赵祯特殊的身世(被刘妃强占,生母不敢相认),养母刘妃对其要求非常严格,所以赵祯对乳母更多了份依恋。

但在真宗天禧初年,许氏因为得罪了宫人,被宫人栽赃陷害,赶出了宫廷。这时的赵祯只有七、八岁。

许氏出宫后,嫁与苗继宗,生下了女儿苗氏,便为后来的苗贵妃。

仁宗赵祯在乾兴元年(1022年)登基即位。

仁宗的乳母许氏时来运转。在仁宗即位两年后,许氏咸鱼翻身,进入了皇宫。

许氏被封为当阳郡夫人,她的老公苗继宗也跟着老婆沾光,成为右班殿直,做了仁宗的侍卫官。

而他们的女儿苗氏,因为容貌俊美、品行淑良,也被仁宗纳入后宫,成为仁宗的御侍,这是宋代最低级的后宫嫔妃。

虽然在后宫中的地位很低,但苗氏因性情淑均,仁宗并没有落她。

在1038年,苗氏就生下了女儿福康公主。在福康公主出生的前一年,仁宗喜得长子赵昉。可是赵昉在出生后即夭折,令仁宗无限哀伤。

福康公主的到来令仁宗不胜欣喜。福康公主的生母苗氏母凭女贵,也被仁宗晋封为美人。

在生下福康公主的次年,苗氏又为仁宗诞下次子赵昕。这令久无子嗣的仁宗心花怒放,苗氏自然更深得圣心,被晋封为昭容。

从苗氏生育的频率分析,苗氏应该是很受仁宗宠幸的。两年生育两子,这在平常人家也就罢了,可对于拥有三宫六院的皇帝来说,这样的生育频率已是够高的了。

但不幸的是,次子赵昕在三岁时夭折,再次令仁宗心痛不已。

此后,朱才人为仁宗生下的三子赵曦也在三岁时早亡。而仁宗的十三个女儿也只存活了四人。

随着子女的不断凋零,仁宗对福康公主越发宠爱。爱屋及乌,仁宗对苗氏自然不会冷落。

但长女福康公主的婚姻是苗氏一生的痛。

由于仁宗在生母李氏生前,未能与其相认,这成了仁宗心底对母亲永远的亏欠。

为了补偿母亲,仁宗对舅舅李用和大加封赏,给予高官厚禄。但李用和由于入仕前只是一个卖纸钱的,所以,虽然李用和身居高位,依然被士大夫们侧目。

仁宗为了提高舅族身价,成全自己对母亲的孝心,就把长女福康公主赐婚给了李用和的次子李玮。

在福康公主与李玮订亲后,苗氏因此又进位为淑仪。

温婉的苗氏并不在意自己品阶的高低,她在意的是女儿一生的幸福。

李玮木讷寡言,出身低微,与福康公主并不是一路人。

但仁宗的这个决定,却得到朝野的广泛赞誉,都为仁宗的孝心所感动。苗氏对女儿的这桩婚姻也无能为力。

嘉祐二年,仁宗为年满二十岁的福康公主举行宋朝开国以来的首次册封礼。福康公主被封为兖国公主,福康公主的母亲苗氏,也上位为贤妃。

苗氏的母族三代以内都被封赐官爵,其中苗氏的母亲许氏被封为崇国夫人。

福康公主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夫妻疏远、婆媳不和,终至福康公主出走公

主府,夜扣宫门。

由于仁宗努力维系这段婚姻,面对女儿的不幸婚姻,除了心伤,苗氏又能做些什么呢?

为了早日结束女儿的痛苦,娴淑的苗氏也曾痛下杀心,毒死李玮。但这是说说罢了,宠幸舅族的仁宗又怎么会同意她这么做呢?

嘉祐七年,仁宗再一次加封苗氏为德妃

仁宗于1063年驾崩后,英宗即位。英宗为仁宗的堂侄,自四岁起领养于宫中,由苗氏抚育。因此,英宗即位后,封苗氏为贵妃。

福康公主与驸马李玮的婚姻有名无实。1070年,历尽波折的福康公主郁郁而终,年仅三十三岁。

白发人送黑发人,苗氏失去了最后一位亲人,肝肠寸断。

孤寂的苗氏活到了哲宗年间。

元祐六年(1086年),六十九岁的苗氏。哲宗为此辍朝,谥“昭节”。

苗氏虽然没有像张贵妃一样,受到仁宗的盛宠,但她以低级的御侍起步,直到被仁宗封为正一品、第三位的德妃,可见也是很受仁宗恩宠的。

但可悲的是,苗氏的女儿福康公主也成为了仁宗成全自己孝心的牺牲品。女儿的早逝,是苗氏一生的至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第一位权宦王振,是如何以一己之力,让明朝从巅峰走向深渊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靖难之役之后,明成祖朱棣为了表彰有功的宦官,开始对宦官进行重用,宦官参政由此在明朝出现。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之后,进一步加强了宦官的权力,他在宫中设置内书堂,让翰林学士教宦官读书,并完善了司礼监,让宦官代替自己在奏章上“批红”,宦官干政由此变得合法化。司礼监,作为内廷二十四衙门中最重要的一个机构,不但是

  • 妲己相貌复原图,究竟多美?果然不愧为“狐狸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复原图大家大家都应该认识,那可是著名的狐狸精,在神话故事中她一直充当狐狸精的角色接近的纣王,我们都知道,妲己是个不可一见的美人,纣王为了她荒废朝政言听计从,古装剧中的妲己无一例外都非常美艳,专家对她面容进行了复原,那么,他到底是有多好看呢?妲己是苏氏的公主,原本就很高贵,在国语中记载,封神演义里也有

  • 中路财神爷王亥,以及其他商朝恢宏的14代先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王亥~上甲微~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商太祖成汤。 关于上面几代人,咱们前面说了很多,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契 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丘任命为司徒,赐“子”姓,因久居于殷,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昭明 契之子。昭明成为商

  • 考古学界在河南偃师发现夏朝遗址,他们的文明及文化相当的发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上世纪初有很多中国历史受到西方史学影响,西方认为要想一个朝代在需要有几个特点,比如:首先需要有文字记载,需要有考古发掘,有一些文物能够实物来例证;当时中国历史学家就受到时政历史观影响开始质疑中国是不是有夏代? 后来考古学界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夏朝的遗址,发掘出了很多青铜器,发现夏朝在中国中原地带,

  • 西周是因烽火戏诸侯灭亡的吗?西周的灭亡是必然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周灭亡的原因有哪些,西周灭亡的历史,西周时期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另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军事改革措施,那就是“作戎车”。别小看这一项举措,这是作战工具的革新。从此,宣王的战功开了挂,“三年,王命大夫仲伐西戎。五年夏六月,尹吉甫帅师伐皞狁,至于太原。秋八月,方叔帅师伐荆蛮。六年,召穆公帅师伐淮夷。王帅师伐徐戎,皇父、休父从王伐徐戎,次于淮。王归自伐徐。”短短几年间,宣

  • 这批战国竹简,揭示了“烽火戏诸侯、美女褒姒覆国”是个杜撰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真知新坐标#“烽火戏诸侯”是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西周幽王为了博取高冷的爱妃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烽火,戏弄诸侯们赶来救驾。后来犬戎攻打西周国都镐京时,幽王点燃烽火告急,而诸侯们已不相信,结果幽王被攻杀、亡国。随即,幽王的儿子把国都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始了东周时期。这个故事透露了明确的

  • 重新定义上古史:夏朝挑战三星堆神权,西周颠覆三星堆神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朝兵力多少万人,夏朝的历史完整版,三星堆和夏朝的关系

    夏朝挑战三星堆神权,西周颠覆三星堆神权。正如本文标题所言,关于“三星堆是夏都”的猜测可以到此终结了。夏后启家天下,挑战三星堆神权夏启家天下,于三星堆而言,是坏规矩,于夏朝而言是变革。看看欧洲,英国女王继位,要由教皇行加冕礼,才算合规,王权神授。规则人定,人创造神,神权社会。家天下就相当于,英国女王一

  • 西周分封诸侯到东方和北方的意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周武王克殷以后,因为殷贵族势力在商代原有王畿内还很强大,为了安抚他们,继续分封商王后裔武庚,“俾守商祀”,又分封姬姓诸侯作为“三监”,“俾监殷臣”(《逸周书·作雒解》)。武王去世,管叔、蔡叔联合武庚反叛,并发动东方夷族参加叛乱。等到周公东征胜利,平定叛乱,接受这个教训,就对殷贵族改用分散迁移的办法,

  • 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周幽王只不过是个背黑锅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而周王却自废武功,削减周王室的军队,同时还默认了诸侯对占领领土的合法权,不节制诸侯,只要上贡就承认他所占领的领土。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诸侯的势力急剧增长,直接威胁到了周王。当周王在想要遏制诸侯的时候,几乎是不可能了,已经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西周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丧失自己的统治权。而诸侯的实力却在逐渐扩张

  • 西周兴衰-周公姬旦盛德,成王年幼,后将王位还给成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周的周公为啥是摄政王,西周周公封邑,西周初期成王分封的诸侯国

    周公旦是武王的弟弟,文王的次子。武王姬发的时候,行仁政,而尚武德。被称为武王,建立了周王朝,武王东征西讨,尚未安定天下。不久,武王病了。姬旦,也就是周公,向上天祈祷,写下祷文,想要用自己的性命代替武王的性命,代替武王去死。武王的病有所好转,但是最终还是去世了。他的儿子诵继承王位,叫成王。周公姬旦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