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盛世革新,嘉庆打着“咸与维新”旗号的复旧和集权

盛世革新,嘉庆打着“咸与维新”旗号的复旧和集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17 更新时间:2024/1/22 19:57:08

清朝虽然在乾隆手中达到了顶峰,但是在他好大喜功的折腾下也变得破败不堪。国库收入不足、人口膨胀土地矛盾尖锐、官员贪腐横行、河患频繁发生,波及多省的白莲教大起义也已持续多年……

为挽救危局,嘉庆也祭出了改革的大招,打出了“咸与维新”的旗帜。但是历史证明,盛世的幻境还是破灭了,是嘉庆的方法不行么?

嘉庆提倡“崇俭黜奢、勤政务实”,并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他在做皇子时就很节俭,太上皇驾崩后他又谕令各地停止进贡玉、瓷、字画、古玩等物件,并颁发一系列谕旨,严刹乾隆朝后期形成的奢靡之风。

对于朝堂因迎合乾隆而形成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风,嘉庆也非常反感,逮住机会他就要打压整治一番。

例如嘉庆四年,久旱的浙江下了一场雨,浙江巡抚玉德照常上奏朝廷拍皇帝马屁。诸如仰皇帝圣德,天降甘露云云。嘉庆训斥其“此等奏报,不可粉饰”。第二年云南部分地区水灾,巡抚江兰对灾情避而不谈,却拿其它地方的收成吹嘘说事。嘉庆将其革职,并谕令各省督抚再有粉饰太平者必予以严惩 ……

在日常处理朝政上,嘉庆也和那个当甩手掌柜的太上皇完全不同。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奏折,早膳后例行召见军机大臣询问国事并处理重要政务,然后继续批阅奏折 …… 颇有点雍正复生的味道。

除此之外嘉庆还裁减冗官、严查地方钱粮亏空、治河赈灾、体察民情(完善京控制度)、减免赋税等等。但是最重要,也最能说明嘉庆新政目的的还是“惩办和珅”。

嘉庆对于乾隆宠臣以及权臣和珅的恨,是不用过多说明的。但是他最恨和珅的地方却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并不是贪腐。

在太上皇在世,嘉庆还拿和珅没办法的时候,他就问过军机大臣吴熊光,“和珅可有不臣之心”。吴熊光却劝嘉庆放心,他认为和珅没这想法。因为想谋朝篡位的人必然要收买人心,和珅只顾捞钱而且捞得天下怨声载道,所以他不会谋反。

嘉庆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和珅针对皇权切过“一刀”。

军机处是清朝的一个特色机构,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皇帝更为高效的行使皇权。最初朝堂的奏折首先送达皇帝处,皇帝批阅后将自己的意见告知军机。军机处再将皇帝的旨意完善并具体化,最后通过“廷寄”和“谕旨”这两种方式来具体实现皇帝的意图。

和珅执掌军机处后,要求奏折在上呈的同时誊抄副本送至军机处。提前获知相关信息,既可以尽早准备相关事宜,协助皇帝更高效地处理政务;也可以揣摩圣意,给出迎合乾隆意图的建议。另外尽早知道相关信息,提前准备也便于在乾隆面前邀功或避祸。

虽然这么做会让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更为轻松(这也是乾隆默许和珅违规的原因)。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军机处的权力被扩大了,或者说皇帝被分权了。

还有个让嘉庆愤怒或者说害怕的地方是,和珅利用军机处权力挟制官员为自己谋利。

军机处处理奏折不同于朝堂其它部司政务流程的一个地方是“保密”。原则上在针对奏折形成“廷寄”或者“谕旨”前,军机处不得向外泄露任何消息。但是很多事情,对于相关责任人来说,提前获知朝廷、皇帝态度又是事关官运甚至性命的。

例如任内亏空或失职,被动等待皇帝发怒和提前请罪补上亏空、上缴议罪银,其结果是完全两样的。

和珅则利用自己掌握军机处以及掌握信息的优势,通过这些机密事项从官员们身上牟利。以至于军机处外常常活跃着各色官员,他们以禀报公务为由,前来探听、“购买”消息。到了乾隆后期很多奏折,皇帝都还没有批阅,朝堂官员们已心知肚明了。

另外官员们也会通过行贿军机的方法,让军机在某些事情上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建议”,进而去影响皇帝的处理态度。

这不仅仅是损害了朝廷、皇帝的威权,不少事务由于官员们提前知情并串联、准备,常常被折腾的不了了之,这实际上也降低了皇帝对官员们的掌控,损害了皇权。

因此嘉庆所谓的“咸与维新”,实际目的是想重新收拢在乾隆手中变得有点松散的皇权。

在擒拿和珅的当天,嘉庆发布上谕要求各部官员以及各省督抚,今后奏折不得再提前送至军机处,“俱应直达朕前,俱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并且嘉庆多次警告官员们,不得将所奏之事提前告知军机大臣。

嘉庆五年,扳倒和珅的功臣广兴在投递奏折时另行咨送到了军机处。嘉庆就一点面子也没给,将他降为四品京官并取消了他直接上奏的权力。

同时嘉庆也再次强调了军机处保密的重要性,“军机处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首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泄露”。不过嘉庆也明白靠说是管不住的,为此他弄出了老方法“互相监督”。

嘉庆派御史至军机处坐镇,专职监视军机大臣、章京们是否泄密,发现问题随时都可以上奏。同时军机处的人也负有监视这些御史们是否守则、守职、窃密的义务。

规范了军机处日常工作的细则。例如要求军机大臣只可处理当日谕旨、其它部司官员不得前往军机处回事或问询、不得将文件带回家中处理等等。

嘉庆也不动神色的降低了军机大臣对军机处的控制。主要方法是将招纳军机章京由军机大臣推荐改为考试选拔,以此弱化军机大臣对众章京的影响。另外将具体书写“谕旨”的权力划给了军机章京,军机大臣只负责向皇帝提供建议。

嘉庆四年,以容易滋生弊端为由,将刚进军机处帮忙的成亲永瑆又赶出了军机处,并就此弄出了王公不得入军机的祖制。这么折腾的目的就一个,弱化军机大臣的地位。

嘉庆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将皇权再次重聚于皇帝手中,然后嘉庆就心满意足了。因为他的执政理念其实不是“维新”,而是“守成”。

早在乾隆四十八年,还是皇子的嘉庆随乾隆巡福陵时就写了不少守成为主题的诗,“守成继圣王,功德赡巍峨”、“尝祭思开创,时巡念守成”、“展礼珠丘思不匮,守成常念拓基难”……

嘉庆六年二月,嘉庆在上谕中称“列圣旧章,自当恪守”。嘉庆十六年,天子亲作《守成论》系统的阐述了他的守成思想,这一思想也发展成了其后道光咸丰时期的国策。嘉庆守成的原因很复杂,概括下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成规都是先辈殚精竭虑而得的经验教训,后世子孙没有道理不恪守,而且“新政”实际效果不见得就比成规强。二,唐宋以来的历史证明,倡导改革的君主都没有好下场。三,“守成”是敬天法祖、勤政爱民。

在嘉庆看来守成很符合儒家“法先王”的传统,而搞“革新”首先就是不把创立规制的先祖们放在眼里,心中若有此念,哪里还有不亡国的?

其实嘉庆很理智的发现了问题,两千多年来各皇朝最多也只能对自己修修补补,而没有能力去真正“革新”。因为皇朝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加强皇帝集权,各皇朝沉淀下来的规章制度(祖制)也都是为这个服务的。

变革这些旧制、祖制实际是在变革皇帝和他的集权,而自己“革”掉自己,这基本是不可能做到的。既然“革新”不现实,那么选择守成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但此思想主导下的新政,无论怎么折腾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因为这意味着官吏选拔、政务处理制度、国库管理、农商政策等等全部都不能变革。无论做什么都只能治标,涉及“本”的都是不能改变的。因此嘉庆的“新政”也就不能迟滞清朝大步走向衰落的步伐。

其实嘉庆还算是好的了,他的儿子道光那才是真“辛苦”。殚精竭虑三十载,衣服都打补丁又能如何呢?虽然皇权稳固,但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皇朝跌入深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满江红》里岳飞打的金人,真的是今天的东北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飞的满江红是什么水平,满江红岳飞原文,满江红作者是岳飞吗

    春节档的几部大片里,张艺谋的《满江红》目前票房领先,许多人赞它是一部近年不可多得的佳片。有轻松的喜剧元素,有激昂的家国情怀;有英雄人物的悲剧,也有小人物的前赴后继。因为《满江红》电影的大火,网上出现了不少热门梗。比如,很多北方的朋友调侃:“看了《满江红》,热血沸腾,想像岳飞一样抗击金人。结果一查,我

  • 曾国藩经典六幅对联,处处彰显儒家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充海阔天高之量;养先忧后乐之心。上联言度量。上联的“充”,乃扩大、发扬之意。上联言度量。上联的“充”,乃扩大、发扬之意。下联讲心志:“先忧后乐”,意谓先忧苦而后得安乐,或谓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这是曾国藩平生喜爱的一副对联,他常将此联书赠亲友弟子。联面的

  • 煮酒读书:岳飞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编者按: 《岳飞之死》这篇文章是在十三年前写的。当时不仅阅读了大量文献,而且亲自到江西、河南、杭州等地走访了有岳飞遗迹的地方。我现在还记得,到河南汤阴故里拜 谒岳飞庙的时候天正下雪,那两天里白天看庙,晚上读书喝酒,喝的是70度的烈酒。2023年春节期间张艺谋执导的新片《满江红》爆红,在此重发这篇旧作

  • 康熙公然辱骂岳父佟国维是无耻小人,只是为了一个汉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他说,张廷玉是奸臣。康熙反问道:张廷玉怎么就成了奸臣了?佟国维也是破罐子破摔了,立即说到,当初废黜太子的时候,他为什么不阻止皇上,而如今却上奏推举废太子,实则阳奉阴违,这样就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皇上身上了,而他却落下个与人为善的美名,其用心可谓是险恶至极。其实这话骂的也很有技巧,仔细一听说的都非常在理

  • 维扬书生:用鞋底打“秦桧”,不是爱国是愚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维扬书生1月27日,一则视频显示河南周口淮阳区太昊伏羲陵景区游客排起了长队,在岳武忠祠打秦桧跪像,甚至有人用鞋抽打。(1月29日澎湃新闻)千百年来,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广为传颂,遍布各地的岳王庙或岳武忠祠里,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等四大奸臣的雕像成了游客发泄的对象,排队打秦桧甚至成

  • 淳儿和雍正竟如此“不知廉耻”,还让甄嬛知道,真是太讨厌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淳贵人十四岁进宫,由于太过稚嫩,便被安排留在宫里慢慢长大。想来淳儿的年纪和雍正的大公主一般,却一个是庶母,一个是格格,这在宫中却是常态,此为后话。淳贵人和甄嬛的关系十分要好,两人十分亲昵,以姐妹相称。甄嬛喜欢淳儿身上的活泼与单纯,而淳儿也认为甄嬛身上没有其他妃嫔的俗气,两人一拍即合,甚至后来淳儿要求

  • 韩国出土20枚中国宋代钱币,我国古代常见的货币形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原始社会,人们主要通过物物交换的形式来获取自己需要的物品,比如用粮食换取水果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数千年。我国发现的最早的货币是一种贝壳。考古人员在商代妇好的墓中出土了几千枚贝币,还发现了一些有关贝币的文字记录。除了天然的贝壳,商周时期还有用石头、铜等材料仿制的

  • 洪秀全病逝后,为何女兵们宁愿战死也不投降清军?和此人关系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据资料揭露,太平天国的大部分女兵,其实将生死置之度外,她们唯一想做的就是建立一个男女平等的太平盛世。我们大家都知道,后来太平天国内部出现了一些男叛徒,背叛天国投降清廷,然而却几乎没有听说过投降清廷的女兵。坦白来说,洪秀全在定都天京之后,由于大权旁落,导致最终爆发了著名的天京事变,使得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 少年不愁滋味,当懂已不再是少年!辛弃疾年少干过经历丰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辛弃疾但是,直到我们的晚年,辛弃疾还是没有实现。遗憾的是,他写了这首《丑牛仔不知愁滋味,爱上了故事》。新词强说担心的小男生不知道担心自己是什么意思,让他们把自己的担心尝个精光。如果他们想谈论它,他们会休息一下,但这将是凉爽的,直到一个良好的秋天。这句话真是别出心裁。痛苦的悲伤,不能说欲哭无泪,而是突

  • 曲折发展:18世纪暹罗吞武里王朝与清朝及缅甸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段历史中,分别分为清朝与吞武里王朝关系的曲折发展、中缅战争结束、缅泰斗争几个部分。清朝与吞武里王朝关系的曲折发展1767年12月28日,年仅33岁的郑信建立了吞武里王朝,被臣民拥立为王。当时的清政府还弄不清楚泰国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吞武里王朝是在击退缅甸侵略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连年的战争,同样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