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诡事录:卢凌风竟是姜子牙后人

唐朝诡事录:卢凌风竟是姜子牙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002 更新时间:2024/1/26 15:50:30

金吾卫中郎将卢凌风

唐朝诡事录中苏无名和卢凌风,一文一武。苏无名为狄仁杰弟子,而卢凌风又是李元芳(元芳后化名裴坚,担任吏部侍郎)女婿,前文谈过苏无名,今天来说说卢凌风和他背后的家族。

武艺高强的卢凌风出场时不到三十岁,便已官至金吾卫中郎将,位居正四品,金吾卫是唐朝十六卫之一,分左右金吾卫,管理宫城、京城巡逻,各设有正三品大将军一人,从三品将军二人,中郎将则是仅次于大将军和将军的高级武官。年纪轻轻的卢凌风便身居高位,要知道长他十余岁的苏无名此时还是个从八品的小县尉,苏无名还是狄仁杰弟子,可以推测这和卢凌风的出身范阳卢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剧中,多次提到范阳卢氏为高门望族,在石桥案众人想阻止苏无名开棺查看案情时,卢凌风报出范阳卢氏名头震慑众人。那么这范阳卢氏到底是何来头呢?

齐太公姜子牙

范阳卢氏先祖为春秋齐国首任国君吕望,也就是太公姜子牙,姜太公的七世孙齐文公之子公子高以卢地为封邑,因此后世子孙以卢为姓。

尚书卢植

后来到了战国时期,田氏代齐,卢氏搬迁到燕国和秦国一带,再到秦朝的时候,卢氏搬迁到范阳郡涿县。如果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对涿县这个地名应该很熟悉,它就是三国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家乡,刘备年少时和公孙瓒拜师卢植,卢植正是开创范阳卢氏家族的奠基人。他是东汉大儒,后被征召为官,先后担任侍中、尚书等皇帝身边的要职,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后,卢植又被任命为北中郎将,统帅军队多次打败张角义军,后东中郎将、并州刺史董卓控制朝政后,卢植卸甲归田,于192年去世。

历经百余年,东汉分为三国,三国又统一于西晋,西晋末年发生五胡之乱,卢植玄孙卢谌出仕后赵,官至侍中、中书监。

在三百余年的南北朝乱世中,卢氏家族逐渐分成两支,卢谌长子卢勗后裔一支称为南祖,卢谌四子卢偃一支称为北祖。至卢谌曾孙卢度世,官至北魏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固安侯,卢度世四子,长子卢渊官至秘书监,后裔称为北祖大房;次子卢敏官至北魏议郎,称为北祖二房;三子卢昶,官至散骑常侍、镇西将军、雍州刺史,称为北祖三房;四子卢尚之,官至光禄大夫,称为北祖四房。

北周

另有卢谌玄孙、卢度世堂侄卢靖官至北魏太常丞,其子卢景裕为北齐文宣帝高洋的老师,卢辩为西魏恭帝的老师,其子卢光为北周武帝宇文邕的老师,这一支称为北祖帝师房,其中卢光学生宇文邕治下的北周更是奠定了后来大一统王朝隋唐的基础,隋唐皇室的先祖皆为北周重臣,唐高祖李渊之父在北周为唐国公,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为随国公。

魏晋南北朝数百年,卢氏家族先后在各个朝代都官至高位,自卢植起,数百年不衰,至北魏太武帝时已经是“卢崔郑王”四姓高门之一。

长安古意

到了唐朝,卢氏出了八位宰相,一百余位进士,亦有名传千古的著名诗人。与王勃、骆宾王、杨炯并称“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出身范阳卢氏北祖,他的千古名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七言诗《长安古意》)、“常恐秋风早,飘零人不知”(五绝《曲池荷》到今日亦为人熟知。

中唐时期,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诗人卢纶亦出自范阳卢氏北祖,尤记得他那首初中课本上的著名边塞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五绝《塞下曲 其三》)

自卢植奠定卢氏基础,自东汉至唐代,虽然朝代变迁了很多个,范阳卢氏却屹立不倒,真可谓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这也是卢凌风年纪轻轻就能位居四品的原因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武王灭商后,为何又封纣王的儿子-武庚,做商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纣王之子武庚,武庚的实力,周武王为什么要讨伐商纣

    牧野之战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败商纣王,一举攻克商都,迫使商纣王自焚而死,从此开启西周时代。但是,周武王却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重新封为商王,并让管叔和蔡叔,即他的两个同胞兄弟辅助其管理国事。至于他本人,则带领军队回到了大本营——镐京(今陕西西安)。这让小编颇感疑惑。因此,今天就这件事同大家说道说道,

  • 外国人为什么一直不承认夏朝的存在?承认夏朝的存在就这么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老梁讲夏朝完整版,商朝为何没记录夏朝,夏朝遗址在广东

    二里头时代出土的有陶礼器分布第一,缺少商朝之前的文献记载。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而甲骨文一直被认为是商朝才开始出现的,夏朝一直缺少当时朝代的文献记载,文献的记载是证明一个朝代十分重要的一点。但是,从已经出土发现的甲骨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商朝的甲骨文已经非常成熟了,而发展成为这么成熟的文字,

  • 商朝历史人物:周王朝的奠基人“公亶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公亶父简介:公亶父,又称古公亶父,姬姓,名亶(dǎn),商朝武乙时期周部落首领,周文王的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后人追谥他为“周太王”。公亶父奠定了周人礼教文化和灭商的基础,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历史上著名的贤王。主要事迹:1、迁周于岐公亶父执政时,正是商朝武乙时代,他继承了周祖

  • 周朝官职序列、工资标准和农民收入-孟子·万章下·第2章抄后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朝官职排名一览表,西周时期财务职位,周朝的赋税制度

    关于西周的官职序列、工资标准,直接的文献已经找不到了,这是孟老夫子根据他的见识口述的,对与不对已经不好考证,想孟老夫子没必要在这事上撒谎,他的口述应该代表西周官职序列和工资收入的大概。还请各位看官明鉴。抄写原文书归正传。卫国人北宫锜(qí)问道:周朝制定的官爵和俸禄的等级制度是怎样的呢?孟老夫子答道

  • 大禹老婆夏朝之母涂山到底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看了一下地图,搜了一下网络信息,发现有两处地方,一个是安徽蚌埠的涂山。2013年经过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60多位专家深入考古论证,最终达成共识,确认蚌埠就是“禹会诸侯”之地。由此烘托出“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性。涂山风景区文化积淀深厚。四千多年前,大禹借助与涂山氏女的

  •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0本书揭秘10个王朝的兴衰更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杜牧,在著名的《阿房宫赋》中留下了让人深省的警世恒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后来人总是为秦朝灭亡感到惋惜,但是却从来没有吸取秦亡的教训,导致陷入兴衰更迭的历史循环。本期书单关键词:【兴衰书单】,透过10本历史好书,跳出历史教科书的陈规旧律,揭秘

  • 周武王之后周朝实际统治者-周公旦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朝周公旦简介,周公旦年龄,周公旦的故事主要内容

    周公旦,姓姬名旦(约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谥文公。因采邑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封于曲阜(鲁国),留朝执政,长子伯禽就封。摄政6年,周公制礼作乐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称王的第七年,周公把王位彻底交给了成王。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

  • 历史荣耀与文物传承下的西周诸侯国—邢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635年,卫灭同宗,开启了春秋无义战的篇章。”这里的同宗之国指的便是周朝53个姬姓封国之一的邢国。然而,历史上的邢国,远非上述短短一句话所能概括。其渊源之长,也远非其他诸侯国所能比拟。西周分封示意图邢国是商周时的国家,古称邢(井方国)。《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这里提到的商代祖乙

  • 历史上没有记载,至今也无考古挖掘,所以夏朝并不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夏朝存在的考古证据,夏朝有历史记录么,夏朝考古纪录片

    夏朝是确实存在的,很多人因为夏朝时期的文献缺乏而否定夏朝的存在,这是不对的。殷商之前肯定有一个朝代,但是迄今没有找到作为这个朝代证据的考古挖掘,而且这个朝代是否就叫做“夏”也是有疑问的。如果中国像印度一样没有历史记载,胡夏和西夏没有文献,也没有历史记载,今天也会被人质疑是否存在,而且仅靠考古,也没有

  •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自称是姜子牙后裔,祖籍在山东,从小背族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其中所需要的耐力可不是一点两点,而他不管军事、政治还是经济思想,都有卓越的贡献。大抵也正是因着全能,姜子牙才会被人们想象成神,还是神主。这么一个人的后代,自然是会受到关注的,然而有一个韩国人却称姜太公是他的祖宗,这是怎么回事?这个自称姜太公后人的韩国人身份还不简单,他就是韩国第6任总统——卢泰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