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至4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四川彭山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共出水各类文物3万多件,包括属于张献忠大西政权的金封册,“西王赏功”金币银币,以及铭刻着“大西”国号和年号的银锭等。此外,还有属于明代藩王府的金银封册,来自贵族和民间的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和铁刀铁剑等兵器。这些出水文物,用实物证明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历史传说。
那么张献忠是何许人物?为什么拥有这么多宝藏?怎么会沉在江口这个地方?
张献忠,是明末清初与李自成齐名的农民起义领袖。1644年在成都建立政权,称大西,改元大顺。起义军沿陕西,过河南、河北,入湖北、湖南,再进四川的过程中,一路抢杀达官显贵,所获财宝不可计量。据史料记载张献忠曾在成都举办斗宝大会,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富有——24间屋子摆满奇珍异宝、金锭银锭,令人瞠目结舌。有历史学家粗略估算,张献忠至少拥有白银数千万两。按明末一两白银折合现在的购买力600元人民币计算,他在当时拥有相当于现代数百亿人民币财富。
1646年初,清朝派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和吴三桂等统率满汉大军,全力向大西农民军扑来。在清军与南明小朝廷夹击下,大西政权辖地相继失去,成都日趋孤立。为了争取主动,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北上陕西抗击清军。大西军十余万将士,舟船千百艘,满载珍宝玉帛及军需物资沿府河南下。
当时囤兵彭山的南明参将杨展获得消息,预先在江口两岸布置重兵,设下埋伏。正当大西军出江口即将进入岷江时,杨展率军队发动突然袭击,大西军毫无防备,被迫仓促应战,一时间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在两军混战之际,杨展又秘密派遣一些小船,满载火器,攻击大西军船队。时值春天,火借风势,瞬间烈焰冲天。大西军船只着火,一片混乱,纷纷掉头返回府河。但是江岸狭窄,各船争先。江面壅塞,进退不得,全面溃败,自相践踏、落水者甚多。大西军将士损伤过半,眼睁睁看着各类船只被烧毁殆尽,金玉珠宝及军需物资全部沉入江底。此战,张献忠元气大伤,无力再战,被迫退回成都后再次弃城而去。
而当时沉入江底的无数金银珠宝也在众人的口中逐渐演变成为张献忠宝藏之谜,几百年来吸引了无数人一探究竟。今天,借助着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国家的开发,相信笼罩这些珍宝头上的面纱很快会被完全揭去,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将彻底呈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