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促进大唐开放自信,子民自由不羁,生活惬意舒适

玄武门之变促进大唐开放自信,子民自由不羁,生活惬意舒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001 更新时间:2024/2/7 12:43:11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给大唐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让百姓的生活从隋唐大战中稳定了下来,随后又发展农业,促进唐朝初期的经济复苏,为全盛时期的大唐奠定了基础,李世民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使得百姓休养生息。

如此开明、优秀的皇帝,他的一生中却有一个不可触碰的逆鳞: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对整个唐朝和李世民本身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李世民以及玄武门之变。

一、玄武门的事件概述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朝建立初期,李世民当时被封为秦王,长子李建成贵为太子,玄武门之变主要是为了推翻李建成,这场战斗李世民以常人所不能及的决心与狠辣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建立唐朝的时,李建成和李世民他们随父征战,在战场上为父亲出谋划策、奋勇杀敌。虽然当时在战场中配合默契,但为何会落得骨肉相残的地步呢?

其实兄弟俩的矛盾是在大唐建立以后,才逐渐恶化的,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李世民是领兵打仗的一把好手,他的军事才能是所有兄弟中最强的,当时已经被封为太子的李建成本应该高兴,可是他却对这个比他优秀的兄弟十分嫉妒。

害怕李世民与自己争夺皇位,于是便联合李元吉等人一起想要除掉李世民,在一次次的排挤和陷害中,李世民终于忍不住了,在看清李建成的目的之后。

他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在玄武门设计困住了兄长李建成,并且亲手弯弓搭箭,射死了自己的亲哥哥,李世民的手下出手也相当果断,他们斩杀了太子的党羽。

其中也包括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在内这一次政变,最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几个儿子也都被灭口,这件事过后,李世民背上了为了上位弑兄杀弟罪名。

二、李世民修改玄武门之变的史料

就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当上了太子。没过多久,唐高宗李渊自动退位,李世民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即位后的李世民非常注重自己的帝王形象。

同样也非常介意别人说他为了当上皇帝杀害自己手足兄弟,也很担心自己后世的名声,于是他就动了修改史书的念头。

众所周知,史官的责任就是把最真实的事情记录下来,以便后世参考借鉴,所以能够作为史官的大多都是刚正不阿的性格,史官拒绝让李世民看史册。

这种被史官拒绝的情况一直持续到贞观十六年,李世民才看到史官的记载,在史官笔下,玄武门之变被描写的非常真实,李世民的所作所为也被原原本本的记录在册,这就让李世民很生气,所以要求史官重新编写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在史料之中,刻意的去黑化李建成的所作所为,不断放大李建成得过错,将玄武门之变变成了被迫、无奈之举。同样地,史料中所记载李建成的功劳大部分被抹去,或者将这些功劳归结于李世民自己头上,这样的恶意篡改导致史料记载混乱。

对于后世的研究造成很大的困扰,李世民在发动政变时,对同胞兄弟以及同宗子侄痛下杀手是不争的事实,这个事实已经引起了人们很大的不满,又在之后公然修改了史料的记载,这一行为比发动玄武门之变更令人愤怒。

三、为求心安,追封兄弟

李世民登上皇位的第二年,由于坊间流言蜚语仍然不断,为了巩固皇位、提升自己的帝王形象,所以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都追封了谥号,将他们安葬。

这一举动安抚了民众,也同样也舒缓了李世民的焦躁情绪。对于安葬李建成,李世民的部下曾向他推荐以“戾”为谥号,“戾”这个字在谥号中是极其不好的一个字。

李世民的部下提出这样想法有溜须拍马之意,希望通过这个字来表明李建成是因为戾气太盛。对于这些大臣的建议,李世民思索再三。

还是认为不妥,便改“戾”为“隐”,追封李建成为隐王,这一举动一方面表明了李世民对于李建成有兄弟之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体现帝王宽宏的气度。

虽然前太子李建成得到了安葬,但是对于李世民来说,李建成仍然是他不愿意多提起的人。李建成的墓志铭上面只记载了李建成的名字、谥号、死亡时间以及下葬的地点,这也是李世民想要在历史上抹去李建成这个人物。

希望人们可以忘掉李建成,这样人们也就能够淡忘他所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晚年的时候,李世民非常迷信鬼神之说,对于自己曾经做下的错事害怕不已。

担心会有鬼魂来向他索命,于是便让自己手下的两个大将——尉迟恭秦琼守护在自己的寝殿门口,正是因为二位将军的守护,李世民才能安枕入眠。

于是,坊间纷纷将两位将军画成画像,贴于自家门前,也希望起到镇压邪祟的作用,这二位将军被人们称为“门神”,“贴门神”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李世民在位期间非常的注重民意,对于臣子们的意见也都虚心接受,是一个非常善于纳谏的帝王,身为皇帝他多次御驾亲征,保卫着大唐的安定与和平,深受百姓爱戴。

作为皇帝他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他的上位过程却是他一生都不能抹去的痛点,不知道李世民对于自己发动的这场血腥的政变有没有过后悔呢?

参考文献:《唐书》

更多文章

  • 一代明君李世民是孝子吗?三件事告诉你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一代明君李世民晚年,李世民是明君吗,李世民算明君吗

    唐太宗李世民的形象非常光辉,他开创“贞观之治”,有魏征这面镜子,还有他留下的各种虚心纳谏的故事,简直是“万世帝范”有没有?李世民是有道明君没错,可是在个人私德上,就不怎么经得起封建伦理的推敲。为什么呢?首先他得位不正,他的皇位是建立在兄弟的尸骨上的,做掉李建成和李元吉,逼宫父亲李渊,他才登上了九五至

  • 唐太宗抓捕观音,观音为何不生气?你看他前世是谁,管着哪些神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观音献什么给唐太宗,观音为什么叫观音,观音前世慈航道人

    人有贵贱,仙有尊卑。在任何世界,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壁垒,谁要是坏了规矩,对比自己尊贵的仙不尊重,就要受到严惩。比如,如来是佛祖,是灵山的最高首领,他讲课所有的佛和菩萨都要危襟正坐,不时地点头,做出心领神会状。在知识点上,要立即拿出笔来,在本本上做一些笔记。可是,金蝉子呢?他竟然在打哈欠。这在如来眼中是

  • 李世民打猎时差点被野猪伤害,大臣跳下马与野猪搏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武功高超的皇帝,他戎马一生,征战无数,是一位皇帝,也是一位将军。李世民是汉化鲜卑人,自然有游牧民族的骁勇善战基因,李世民最擅长射箭,这也是他们家的家传,贵族子弟自然要学习六艺,这射便是其中之一。因此,李世民非常喜欢狩猎,当了皇帝以后,由于无仗可打,即使有,他也不能随便御驾亲征,他骑

  • 揭秘李世民从未碰过武则天,究竟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和武则天的关系,刘晓庆武则天李世民吻戏,武则天范冰冰李世民

    武则天是唐朝的美女,因为容颜俏丽,很早就有美名。14岁的小女子被召入宫。武则天进入李世民后宫后,正式职称是“才人”。此职是内宫女官的之一,在后宫嫔妃中“才人”的主要职责是记录妃嫔们的饮食起居和蚕桑之事,向皇帝报告她们一年中的收获情况。在皇帝与宠爱的女人就寝时,才人有时还要替皇帝更衣,作起居注。甚至还

  • 宠妃36无所出,皇帝:借你侍女肚子一用!成与吕雉武则天齐名贤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雉囚禁宠妃,戚姬初见吕雉,吕后遇到宠妃的孩子

    然而在宋朝时期却有这样一个女人,出生微寒,被丈夫“买入”,36岁还一无所出,没有吕雉武则天的恶毒,却成为与吕雉武则天齐名的贤后,此人便是宋真宗皇后刘娥! 刘娥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刘延庆曾任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是嘉州刺史,可惜的是刘娥幼年丧父,母亲无奈,只能带着她回娘家,生计所迫,刘娥从小学习击鼗,

  • 李世民当了23年皇帝,手下只出了1个奸臣,大唐江山断送在他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是如何当上皇帝的野史,李世民当皇帝了为什么还带兵打仗,李世民身边有几位大臣

    在众多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是其中出类拔萃之辈。李世民文才武略冠绝一代,还有个最大的长处,几乎无人可比。这个长处就是善于识人用人。可以说,大唐江山的开创,“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形成,都与他的这个长处密不可分。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时间,朝廷中无论文臣武将,绝大多数都能尽忠职守,忠心报国,众正盈朝,朝廷风

  • 安禄山比杨贵妃大十多岁,还做其干儿子,这门亲事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安禄山杨贵妃情史,杨贵妃认安禄山为义子,杨贵妃和安禄山被宫女看见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美人,杨贵妃可是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她风姿绰约的身影和姣好的面容使得李隆基宁愿不理朝政也要与他终日厮混。本来杨玉环独受皇帝恩宠,日子过得真是滋润,但是一个人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份美好。 在朝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凭着自己溜须拍马的功夫受到了唐玄宗的厚爱,他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安禄山

  • 安禄山敢抓破杨贵妃酥胸,却直言最怕一大奸臣,此人不死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安禄山是突厥人后裔,本名轧荦山,连个姓都没有,后来与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名禄山! 长大后的安禄山是一个很出色的业务员,通晓六国语言,为人圆滑,左右逢源,后来因为偷羊被抓,阴差阳错投身军旅,凭借过人军事才能和逢迎巴结的本事,竟一路高升,直做到节度使! 安禄山有多会巴结逢迎人?为了巴结杨贵

  • 大诗人李白为何一生穷困潦倒?原因出在他的这3首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白写过的最难十首诗,解读中国十大诗人李白,诗仙李白的坎坷一生

    李白这样的奇才却落魄江湖,成为时代的弃儿,到底是谁之过?一般都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唐玄宗为代表的朝廷高层风气败坏,不识人才。这个解释乍一看有一定道理,毕竟“怀才不遇”是从古到今很多人才都曾经历的共同遭遇。然而如果换个角度想一想,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李白自身是不是也有某些原因呢?

  • 大臣杀了三千头猪让百姓吃肉,当上唐朝宰相,结果被千年唾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宰相有姓徐的吗,赞皇县唐朝六任宰相,唐朝宰相朱敬则

    《新唐书》记载,卢杞“既居相位,忌能妒贤,迎吠阴害,小不附者,必致之于死,将起势立威,以久其权”,是个阴狠毒辣、心胸狭隘的奸佞之臣。卢杞身为宰相,治国安邦的才能一般,却善于排除异己,拉帮结派,对于不肯依附自己的大臣,必定要千方百计置之于死地。故此郭子仪才对他心存忌惮。《旧唐书》记载,郭子仪重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