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明君李世民是孝子吗?三件事告诉你真相……

一代明君李世民是孝子吗?三件事告诉你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23 更新时间:2024/1/22 5:15:47

唐太宗李世民的形象非常光辉,他开创“贞观之治”,有魏征这面镜子,还有他留下的各种虚心纳谏的故事,简直是“万世帝范”有没有?李世民是有道明君没错,可是在个人私德上,就不怎么经得起封建伦理的推敲。为什么呢?首先他得位不正,他的皇位是建立在兄弟的尸骨上的,做掉李建成李元吉,逼宫父亲李渊,他才登上了九五至尊之位。其次,他对待父亲不孝顺,李渊被逼退位之后,当了九年的太上皇。在这九年的退位生涯中,简直就跟坐牢一样,李世民并没有给老父多少关怀。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李世民在位时通过涂抹史书,把自己的形象倒腾得挺漂亮的。可是,历史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映射出来的真相让人唏嘘不已。

1500多年前,一位慈爱的父亲在今西安市鄠邑区留下了为儿子祈福的造像记,李某的《为子祈疾疏》写道:“郑州刺史李渊,为男世民因患,先于此寺求佛。蒙佛恩力,其患得捐。今为男敬造石碑像一铺,愿此功德资益弟子男及阖家大小,福德具足,永无灾鄣。弟子李渊一心供养。大业二年正月八日立。”

大业是隋炀帝杨广的年号,那时候比较流行在寺庙里造像替亲人祈福。大业二年也就是公元606年,李渊官任郑州刺史,当年李世民只有八岁,估计是害了什么重病,所以李渊在户县草堂寺为他造像祈福。说来李世民是他第二个儿子,这里面包含一位父亲的拳拳爱心。

只可惜,20年后的武德九年,李世民完全忘记户县草堂寺这段往事。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大哥李建成,囚禁父亲李渊,他登上梦寐以求的龙椅,李渊变成太上皇后,在太安宫中度过最后孤寂的九年。

史书对李渊生命中最后九年语焉不详,除了贞观八年大宴西突厥使臣于两仪殿这一节,被史官粉饰成父慈子孝的温馨场面。其实真实的情况是,李世民或许是明君但并非是孝子,他非但没有着意修补与父亲之间的感情裂痕,还对老父颇多疏忽。退位之后的李渊,过得非常凄凉。

贞观六年,监察御史马周曾经上书李世民,指责他不孝。李世民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相比起来对待老父非常马虎。当时太子李承乾的东宫宅邸被安排在宫城之内,修建得颇为舒适;而年迈的太上皇独具的太安宫,不仅是在宫城外面,而且狭窄潮湿。明眼人都看出来,皇帝对太上皇不怎么上心。马周就敢指责李世民,说他很长时间没有去探望太上皇,“陛下眼下正兴致勃勃地准备去九成宫避暑,却没有想过留在湿热的太安宫里备受煎熬。”

这番尖锐的进谏,估计李世民暗地里脸早红了。他似乎早就忘记当年父亲是如何疼爱他的,他年幼生病为他祈福造像,他成年之后封王给他跟太子一样的权力。李渊没错是个十足十的慈父,但是李世民肯定不是个孝子。马周刺耳的谏言,李世民算是听进去了。他邀请李渊跟自己道九成宫一起避暑,李渊拒绝了。理由是隋文帝杨坚就是死在九成宫的,这样的回答相当不给李世民面子。其实也不怪李渊,李世民恐怕在登基之后就把老父忘到后脑勺了,更别提晨昏定省的尽孝。

这可不是李渊第一回不给面子,在某次李渊也出席的仪式上,李世民为了给天下臣民作孝悌表率,提出要下马给太上皇李渊扶辇。李渊当即就不肯,他肯定会觉得,这悖逆篡位的小子作秀都作到姥姥家了,不需要他惺惺作态。李世民没有办法,只有让长子李承乾代替自己扶辇,这才在臣民面子圆了这事。

或许马周的提醒让李世民有些不安,他下令建造太明宫,专门为太上皇避暑用。可是,太明宫没建好,太上皇就驾崩了。李渊是郁郁而终,他死后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李世民替他修建的献陵特别小,还没赶上为长孙皇后修建的昭陵气派。当然,昭陵后来也成了李世民的陵寝,当然是要大修特修的。

还有一件事情,比较能看出李世民对父亲的感情。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在宫中修筑高台,还邀请魏征一起登台眺望昭陵的位置。他对长孙皇后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只可惜魏征和马周一样刺了李世民:“臣以为陛下爬这么高,是为了眺望献陵呢。”

问题出在哪里?古代以孝悌为重,太上皇李渊和长孙皇后先后去世,身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看上去对老父几无眷恋,倒是对亡妻感情深厚。魏征不愧是诤臣,他力主拆掉眺望昭陵的高台,李世民乖乖照办了。倒不是他有多听从魏征的谏言,更有可能是他意识到公然思妻不念父,可不是给自己留下不孝的话柄吗?即便拆掉了眺望台,也掩盖不了他的不孝。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抓捕观音,观音为何不生气?你看他前世是谁,管着哪些神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观音献什么给唐太宗,观音为什么叫观音,观音前世慈航道人

    人有贵贱,仙有尊卑。在任何世界,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壁垒,谁要是坏了规矩,对比自己尊贵的仙不尊重,就要受到严惩。比如,如来是佛祖,是灵山的最高首领,他讲课所有的佛和菩萨都要危襟正坐,不时地点头,做出心领神会状。在知识点上,要立即拿出笔来,在本本上做一些笔记。可是,金蝉子呢?他竟然在打哈欠。这在如来眼中是

  • 李世民打猎时差点被野猪伤害,大臣跳下马与野猪搏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武功高超的皇帝,他戎马一生,征战无数,是一位皇帝,也是一位将军。李世民是汉化鲜卑人,自然有游牧民族的骁勇善战基因,李世民最擅长射箭,这也是他们家的家传,贵族子弟自然要学习六艺,这射便是其中之一。因此,李世民非常喜欢狩猎,当了皇帝以后,由于无仗可打,即使有,他也不能随便御驾亲征,他骑

  • 揭秘李世民从未碰过武则天,究竟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和武则天的关系,刘晓庆武则天李世民吻戏,武则天范冰冰李世民

    武则天是唐朝的美女,因为容颜俏丽,很早就有美名。14岁的小女子被召入宫。武则天进入李世民后宫后,正式职称是“才人”。此职是内宫女官的之一,在后宫嫔妃中“才人”的主要职责是记录妃嫔们的饮食起居和蚕桑之事,向皇帝报告她们一年中的收获情况。在皇帝与宠爱的女人就寝时,才人有时还要替皇帝更衣,作起居注。甚至还

  • 宠妃36无所出,皇帝:借你侍女肚子一用!成与吕雉武则天齐名贤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雉囚禁宠妃,戚姬初见吕雉,吕后遇到宠妃的孩子

    然而在宋朝时期却有这样一个女人,出生微寒,被丈夫“买入”,36岁还一无所出,没有吕雉武则天的恶毒,却成为与吕雉武则天齐名的贤后,此人便是宋真宗皇后刘娥! 刘娥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刘延庆曾任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是嘉州刺史,可惜的是刘娥幼年丧父,母亲无奈,只能带着她回娘家,生计所迫,刘娥从小学习击鼗,

  • 李世民当了23年皇帝,手下只出了1个奸臣,大唐江山断送在他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是如何当上皇帝的野史,李世民当皇帝了为什么还带兵打仗,李世民身边有几位大臣

    在众多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是其中出类拔萃之辈。李世民文才武略冠绝一代,还有个最大的长处,几乎无人可比。这个长处就是善于识人用人。可以说,大唐江山的开创,“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形成,都与他的这个长处密不可分。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时间,朝廷中无论文臣武将,绝大多数都能尽忠职守,忠心报国,众正盈朝,朝廷风

  • 安禄山比杨贵妃大十多岁,还做其干儿子,这门亲事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安禄山杨贵妃情史,杨贵妃认安禄山为义子,杨贵妃和安禄山被宫女看见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美人,杨贵妃可是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她风姿绰约的身影和姣好的面容使得李隆基宁愿不理朝政也要与他终日厮混。本来杨玉环独受皇帝恩宠,日子过得真是滋润,但是一个人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份美好。 在朝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凭着自己溜须拍马的功夫受到了唐玄宗的厚爱,他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安禄山

  • 安禄山敢抓破杨贵妃酥胸,却直言最怕一大奸臣,此人不死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安禄山是突厥人后裔,本名轧荦山,连个姓都没有,后来与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名禄山! 长大后的安禄山是一个很出色的业务员,通晓六国语言,为人圆滑,左右逢源,后来因为偷羊被抓,阴差阳错投身军旅,凭借过人军事才能和逢迎巴结的本事,竟一路高升,直做到节度使! 安禄山有多会巴结逢迎人?为了巴结杨贵

  • 大诗人李白为何一生穷困潦倒?原因出在他的这3首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白写过的最难十首诗,解读中国十大诗人李白,诗仙李白的坎坷一生

    李白这样的奇才却落魄江湖,成为时代的弃儿,到底是谁之过?一般都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唐玄宗为代表的朝廷高层风气败坏,不识人才。这个解释乍一看有一定道理,毕竟“怀才不遇”是从古到今很多人才都曾经历的共同遭遇。然而如果换个角度想一想,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李白自身是不是也有某些原因呢?

  • 大臣杀了三千头猪让百姓吃肉,当上唐朝宰相,结果被千年唾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宰相有姓徐的吗,赞皇县唐朝六任宰相,唐朝宰相朱敬则

    《新唐书》记载,卢杞“既居相位,忌能妒贤,迎吠阴害,小不附者,必致之于死,将起势立威,以久其权”,是个阴狠毒辣、心胸狭隘的奸佞之臣。卢杞身为宰相,治国安邦的才能一般,却善于排除异己,拉帮结派,对于不肯依附自己的大臣,必定要千方百计置之于死地。故此郭子仪才对他心存忌惮。《旧唐书》记载,郭子仪重病不起

  • 因为皇后的1个嗜好,皇帝被乱箭射死,乾隆说这个皇帝像唐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废皇后野史记载,乾隆皇帝对唐朝皇帝的评价,历史上被清大臣坑死的皇帝

    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李存勖,是唐末大军阀李克用之子,是唐朝末年有名的父子英雄。李存勖秉承父亲一统河山的遗愿,征战四方,屡败强敌,胆识才干皆为一时翘楚,最终开创后唐,史书称之为唐庄宗。但他称帝之后的表现,与打天下时判若两人,昏庸无能,最后因皇后的一个嗜好而身死国灭。 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