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皇帝,几乎个个都明白1个道理,崇祯却不明白,结果走上绝路

明朝皇帝,几乎个个都明白1个道理,崇祯却不明白,结果走上绝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487 更新时间:2024/2/9 11:35:00

众所周知,明朝皇帝有两大恶行,历来为人所诟病。第一是大肆运用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严酷管制,二是重用和纵容宦官,使得明朝被视为为历史上阉祸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这两大恶行的存在,成为明朝历代皇帝难以抹去的污点。锦衣卫与东厂西厂,已经被公认为是朱明王朝弊政,但明代宦官专权的问题,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历史上的宦官专权问题,由来已久。明朝之前的汉朝、唐朝,都曾因宦官专权引发惨烈阉祸。明朝也先后出现过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四大权阉,气焰之嚣张、危害之严重,也是千古罕见。但明朝的宦官专权,比之汉唐时期有一个显著差别。汉唐时期的宦官专权,直接夺取皇权,甚至可以任意废立皇帝,完全与皇帝占到了对立面上。

而明朝时期宦官专权,无论表面看上去如何气焰熏天,举止如何疯狂,只要皇帝一道旨意,他们立即束手就擒,引颈待戮,毫无反抗之力。换而言之,一切尽在皇帝掌握中,他们不过都是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他们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作为皇帝的代言人,替皇帝执行一切得罪人或者挨骂的“脏活”。这也是他们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有了宦官这只恶犬在手中,明朝皇帝可以办成很多不好办的事。

臭名昭著的魏忠贤,在天皇帝手下时红极一时,荣宠之盛天下无双,作威作福把持朝政。其实,他的一切威风都来源于身后的天启皇帝。比如征收矿税、工商税等老大难问题,大大缓解明朝财政危机,但因为触及出身江南地主阶层的东林党核心利益,而遭强力抵制,魏忠贤出面,不择手段地硬是执行下去。贪婪苛酷的骂名自然顶在他头上。

明朝有些文臣清流,为标榜气节,一度流行跟皇帝对着干,终日空发议论唱高调,互相攻击扯皮推诿,实则使得朝廷机器效率低下,一事无成。魏忠贤阴毒狠辣,偏能摆平这些骜不驯“文臣清流”,保证明朝行政机器高效运转,而不是在终日扯皮的口水战中一事无成,陷害忠良的恶名自然也由魏忠贤来背。

可惜崇祯却不明此理。他杀掉魏忠贤没错,一朝天子一朝臣,历来如此。问题是他没有扶植一个自己的魏忠贤。于是,很多事关重大的关键之事,因为没有魏忠贤这样的人,而不得不被迫终止。事关明朝经济命脉的矿税、工商税等征收,崇祯上台后全面停止,明朝逐渐陷入严重财政危机不可自拔,转而被迫向本已困苦不堪的农夫们继续加税,导致李自成张献忠们揭竿而起。

因为没有了魏忠贤这样的狠毒角色镇场面,明朝文臣中唱高调、扯皮之风重新炽盛,明朝朝廷机构效率就这样在无休止的扯皮中消耗掉。崇祯因为苦于两线作战,准备先对关外皇太极议和,腾出手来集中力量消灭李自成。这本是明朝救亡图存的不二之选。但文臣清流们却炸了锅,“丧权辱国”、“奇耻大辱”的大帽子满天飞,崇祯被迫收手。

李自成即将打进京师,崇祯考虑迁都,这也是延续明朝的正确选择。但在文臣们“祖宗陵寝不可抛”的迂腐论调下,迁都被迫停止。崇祯被困死在紫禁城。很多时候,崇祯完全知道该怎样做,但他身边缺一个强有力的执行人。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真的是这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宋北宋是一家吗,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良相,北宋南宋纪录片

    从表面来看,北宋时期确实出了很多名相。比如寇准、韩琦、司马光、王安石、富弼、文彦博、吕蒙正等,在北宋历史中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世之人所称赞。而说起北宋的名将,可就数北宋初年荡平南方的曹彬、潘美等人了。南宋时期缺恰恰相反,乃是名将辈出、奸相横行,如岳飞、韩世忠、孟珙、吴玠、刘锜等都是战功赫赫的不世

  • 朱元璋给明朝女子制定1条法令,违者重打四十棍,女子们根本不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下令放归军中女子,朱元璋夜巡被小兵处死,明朝朱元璋禁止随地大小便

    朱元璋对朝廷大臣控制力度,较之历朝历代都明显加强。首先他直接把沿袭千百年的丞相制度直接废除,来了个事无巨细一把抓。所以有种说法,朱元璋是活得最累的古代皇帝。对权力的贪婪,使得他宁肯累死也不肯假手于人。其次他开创臭名昭著的锦衣卫制度,对朝野臣民至于特务眼线的严密监控之下,并由此衍生出日后的东厂、西厂等

  • 朱元璋定了一条不人道的规矩,虽说苦了单身女子,士兵却拍手叫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定下一条规矩,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朱元璋二儿子朱樉

    口说无凭,举个例子吧。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代明君,从小吃过苦,知道民间疾苦,投身军旅后也能体察百姓之苦,但为了大胜仗,为了结束战乱,他制定的军规有些也相当残忍。古代行军打仗,军队士气是大胜仗的保障之一,只有士气高涨的军队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而如何提升军队的士气,这就需要将领们绞尽脑汁了。大部分将领会选择

  • 明朝皇帝为什么大部分活不过40岁?原来跟他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什么明朝皇帝只有三个活到60岁,明朝皇帝的五大特征,明朝皇帝为什么不活40岁

    明朝皇帝自明成祖朱棣发动十万民夫建造武当山后,其后世子孙大多信奉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对道家丹药最感兴趣,而这些所谓的丹药大多含有铅汞等重金属,对身体有相当大大的伤害,尤其是明朝皇帝有三位都服食一种叫红丸的丹药暴毙而亡,所以服食这些丹药的皇帝,就可想而知他们的寿命了。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能听取臣

  • 洪秀全不仅自称上帝次子,还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了大哥耶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洪秀全的本名不叫这个,按照百度百科上的说法,他的原名叫做火秀,族名仁坤,洪秀全的这个名字是他后来给自己的取的,关于他为什么会给自己取这个名字,有一种说法就是“秀全”两个字拆开来看的话是“禾乃人王”。在广东的白话里面,“禾”的发音和“我”的发音相近,因此这个名字的含义就是洪秀全想要自称自己是人王,让当

  • 她是民国离婚第一人,丈夫眼里的“乡下土包子”,后逆袭成银行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国时期离婚后逆袭成为大商人,民国银行行长,土包子夏雪同居了吗

    1920年的一个深秋早晨,一位20岁的少妇从上海乘船出发,历经3个月的旅途到达法国马赛港。她此行是来投奔留学英国的丈夫,前一天晚上,她才从随身行李之中拿出压箱底的新衣服,带着雀跃的心情换上。这套衣服是她在老家浙江硖石千挑万选准备的,她的夫家是硖石的首富,丈夫是当时身任浙江都督秘书的兄长替她挑的,写得

  • 康熙偶感风寒,却含恨猝死,原因传说好几种,你觉得哪种是真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偶感风寒,康熙为什么会猝死,康熙有心脏疾病吗

    康熙六十一年冬月,各个王公大臣和礼部为给康熙皇帝七十大寿预备大庆典礼,谁料康熙帝竟然生起病来。这场病却是非同小可,竟是浑身火热,气急异常,太医院内几个太医,轮流入内,忙个不停。服药数剂,稍稍减退,身子慢慢好了起来。在此次康熙生病期间,皇四子雍正侍奉没有以前那么殷勤了。后来皇四子雍正建议康熙要出去散心

  • 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满清的皇室还可以继续在紫禁城中居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皇帝为什么不住紫禁城,紫禁城 现在有人居住吗,满清遗留的皇族都去哪了

    清朝末期的时候朝廷昏庸无能,内外交困,使得清朝这个两百多年的大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在辛亥革命之后,清朝也正式灭亡了。清朝和之前灭亡的许多王朝不同的是,清朝的皇室在自己的统治瓦解了之后依然被允许居住在皇宫,也就是紫禁城当中,这是为什么呢?此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持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正

  • 清朝最有权势的家族,因这条祖训,一直站在权力的高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吴家祖训,清朝最有权势的女人,明朝24字祖训

    自努尔哈赤起兵建立政权,到皇太极领兵入山海关逐鹿中原,再到千古一帝的康熙,有这五个家族可以说一直是爱新觉罗氏的左膀右臂,忠心耿耿的辅佐。这五个家族分别是:佟佳氏,赫舍里氏,钮钴禄氏,瓜尔佳氏,富察氏。其中佟佳氏家族的政治生命力是最强的。从努尔哈赤时期兴起,一直到康熙,雍正时期整个家族的地位达到顶峰。

  • 《延禧攻略》没告诉你的事,富察皇后病逝,大清官场遭遇“地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富察皇后最催泪片段,富察贵人怀孕肚子疼电视剧,乾隆最爱富察还是令妃

    《延禧攻略》的热播,带动了富察热,科普了一个事实:乾隆一生最爱的女人,不是香妃也不是令妃,更不会是紫薇的娘夏雨荷,而是他的原配皇后——富察氏。《延禧攻略》中她叫富察音容,其实这是个杜撰的名字,乾隆的原配皇后没有留下名字。但是,有一点可以很肯定的是,看上去很风流的乾隆,其实很爱她。爱新觉罗家出情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