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师从名门,曾拜于太师陈球、大儒马融门下,性格刚毅,品德高尚,是值得令人尊敬的贤德人,他一生追求公私分明,不与奸臣乱党之人同流污,只是时代的变迁,他未能守住自己的国家,没能阻止朝政变动,东汉末年本是汉朝动乱的时候,所以战争是不乏避免的。
[var1]
卢植一身才华,是个博学之人,常常精读文章,解说经文,是旁人值得敬上三分的人,他恪守己分,即使到了花天酒地的环境里,他也不动二心,是个耿直正直的人,就这样,他的贤德的名声便传遍四方。卢植与大儒马融是师徒关系又是朋友关系,两人之间也是相互尊敬的。卢植在马融门下学成之后,便回到他的故乡涿郡开始教学生涯,期间拜他门下的弟子有刘备和公孙瓒等,后来因为性格与关心朝政成为议郎,专写历史记录史实,并根据经典书籍为《东观汉记》续写,后来刘宏认为让卢植写书太屈才,便任命他为尚书。
[var1]
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是一场轰动境内的农民起义,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谋划已久,他们埋恨那些强抢百姓物资的官兵,为了不做受气的窝囊,他们起义反抗,但是他们也与那些官兵一样,反过来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朝廷,许多官府被洗劫干净然后被火烧,整个境内烟火不断,这是令朝廷头疼的一件大事。卢植是最先被派去平定黄巾军的主力,卢植成功地将张角为首的主力军逼退到广宗县,卢植屡次获得战绩,并计划在最后一战前巩固势力,准备好器械,然后攻破张角的主力军。
[var1]
可惜,这一战还没打,卢植被判刑了。当时刘宏太过心急,派左丰观察战况,卢植没有采纳手下提出贿赂左丰的劝说,左丰也因此没有得到期待的身外之物,就不想让卢植好过,左丰回到宫中扭曲事实,说卢植可以攻入广宗县却一直坐以待毙,是想让老天来收服黄巾军主力的吧,刘宏听了一怒之下革去卢植的职位甚至判下无期徒刑。
[var1]
朝廷拥护董卓代替卢植的职位,刘宏派董卓继续平定张角头目,然而,果然是太急切去攻破黄巾军,没有理解为何卢植迟迟没有去平定,董卓必定是战败。董卓战败后,皇甫嵩上谏,认为解除了党禁并多奖赏得功兵将,可以提高士气,同时皇甫嵩也有参与平定黄巾之乱,他与黄巾军周旋了几次,有一次被围攻,幸好有曹操的援兵,汉军得以反胜,在黄巾军进入低谷时期有了一些松懈,皇甫嵩乘胜追击最后平息了黄巾之乱。
[var1]
皇甫嵩带着功劳面朝,且将功劳让给了卢植,卢植因此复职。自从经历此事,卢植对董卓此人就一直很谨慎,所以到了刘宏去世,大将军何进掌握了大权,何进听取袁绍等人的提议赋职给董卓,卢植定会出来阻止,何进却是不以为然,何进被算计被人刺杀,董卓的职位则越来越高,同时董卓另外立新君,在所有大臣不敢有异议的时候,卢植站出来反对,董卓一怒便要处决卢植,虽有大臣出面求情,但卢植还是被董卓除去了职位,卢植也许是心灰意冷,只好以身体的不适还乡。
[var1]
董卓为了在大臣中树立明君的形象,在大臣的求情下饶恕了卢植,但在暗下派人追杀卢植,卢植为了保身也只好归隐,他想避开朝政,只向往独自的生活。卢植死后还是受到后世人的敬仰,曹操路过卢植之墓时,也会停下来行礼且令部下扫墓。做过的功绩不会消失,名留千史后人难忘,一代枭雄曹操也礼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