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不姓孔,孟子不姓孟,春秋时代的“姓”和“氏”有何意义?

孔子不姓孔,孟子不姓孟,春秋时代的“姓”和“氏”有何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60 更新时间:2023/12/11 8:30:54

说起春秋时代,可能有些读者会比较陌生,所以在进入今天主题之前,我先试着帮大家回忆下我国的朝代。

当年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为了记住中国的朝代,笔者也和很多人一样,背诵朝代"口诀",而我习惯使用的口诀是:

"黄帝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中华民国。"

[var1]

为什么口诀中没有"春秋"呢?我们不妨把目光放到"周"这个朝代上。

当年武王伐纣后,定都镐京,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建立了周朝,直到犬戎入侵,幽王在骊山被杀,平王在部分诸侯拥立下继位,并将国都迁到东边的雒邑,就是我们今天的河南洛阳。

之所以周朝前期称为西周、后期称为东周,就是因为从相对位置来看,西周的国都镐京在西边,东周的国都雒邑在东边。

不只周朝分成西周和东周,东周还能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而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一般认为是韩、赵、魏三家分晋。

[var1]

为什么三家分晋这么关键呢?春秋和战国又有什么不同呢?大家或许听说过,春秋是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但事实上,战国的崩坏程度比春秋严重许多。

而导致崩坏程度大大增加的原因,就在于韩氏、赵氏、魏氏三个家族以臣子的身份把晋国给瓜分了,而这样以下犯上的行为,居然被代表礼法秩序的周天子认可,正式进行了册封。

因此,一般来说春秋时代自平王东迁开始,止于三家分晋,大约是西元前738年到西元前403年,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话题就和春秋时代有关。

那么在对时代背景有些概念之后,就回到我们今天所要谈论的姓氏问题。

首先想问问大家,你知道孔子不姓孔吗?孔子虽然是鲁国人,但与宋国有极深的渊源。在周公东征后,商纣王的哥哥微子被封于宋,微子启死后传位给弟弟微仲,宋国的第二任国君微仲正是孔子的先祖。

[var1]

商朝王族为"子"姓,所以孔子自然也姓"子"!但这边必须补充说明一下,孔子不是因为姓"子"才被称为孔子哦!像孟子,既不姓孟,也不姓子,孟子其实是鲁国贵族的后裔,因此孟子姓姬。而孔子、孟子的"子"则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看到这边,大家在恍然大悟的同时,可能又产生了新的疑问,那孔子的"孔"又代表什么呢?

孔子的"孔"来自孔子的先祖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司马,历经穆公、殇公两朝,备受国君信赖,还又有个漂亮的妻子,大家是不是觉得这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呢?

[var1]

但不幸的事发生了,《左传》在鲁桓公元年有一段记载:"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有次宋国的太宰华父督在路上遇见了孔父的妻子,当下就被彻底迷住了。

接着,"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娶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隔年,华父就找借口杀了孔父,强占了孔父之妻,孔父的儿子木金父逃到鲁国,取了孔父的字为氏,其后代即为孔氏。因此,孔子的"孔"其实是孔子家族的氏名。

我们先来看看"姓"这个字,"姓"是"女"加"生"。《说文解字》说:"姓,人所生也。"本指的是女子所生的子女。

[var1]

在上古时代的母系社会中,人们大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子女从母姓,归属于母亲的家族。我们在阅读春秋时期的文献时,会发现不少部首为"女"部的姓。

比如周王室及大部分诸侯国国君都姓"姬",齐国国君姓"姜",秦国国君姓"嬴",越国国君姓"姒",一般认为这些姓很有可能原本与母系社会有关,后来转变成父系社会仍然被继续延用。

那么"氏"又是怎么回事呢?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口不断地繁衍与流动,姓作为家族实体的性质不断减弱,尤其到了周朝之后,各个氏族细化为许多分支,很多时候同姓只有名义上的关系。

[var1]

取而代之的,在《左传》、《国语》中提到卿大夫家族多以"某氏"来称呼,而"氏"的来源主要有四种可能:

第一种是根据分封的国名为氏,比如周朝将舜的后代封于陈,赐姓为妫,命氏为陈;

第二种可能是以父祖的字为氏,像我们一开始举例的孔氏,就是如此;

第三种则是以官名为氏,像是晋国六卿之一的中行氏,其先祖荀林父,原本出身荀氏,但因为在晋文公时担任了中行主将,便以官为氏,别为中行氏;

第四种可能是以分封的采邑为氏,像是刚刚提到的荀林父有个叫做荀首的弟弟,荀首由于被封于智,便以智为氏,智氏也是后来的晋国六卿之一。

[var1]

在对"姓"和"氏"有些认识之后,我们接着比较一下这两者的异同,"姓"和"氏"都是血缘构成的亲属组织,"姓"是主干,"氏"是分支,不同的地方在于同姓者未必能追溯到共同的祖先了,但同氏者一般有明确的谱系。

而一个人的"姓"是固定的,"氏"是可变动的,父子兄弟之间不一定同氏,像刚刚提到的荀林父、荀首兄弟,一个以官名为氏,一个以采邑为氏。

此外,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氏",就像荀林父和荀首原先为荀氏,后来才有了各自的氏名。

[var1]

除此之外,在春秋时代,还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女子称"姓",而男子称"氏"。主要原因是,春秋时代女子是不可以与"同姓"的人通婚的,如果遇到同姓的人,那么两人向前追几代,肯定是一家人。

而男子之所以称"氏",是因为并非每个男子都有"氏","氏"在春秋时代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只有贵族男子才会有"氏",所以这种象征名誉地位的东西,自然会经常被男子拿出来"显摆"。

春秋时期的姓氏,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姓氏已经大有不同,而春秋时代也是"姓"和"氏"最考究的时代,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有时候我们学习历史,并不仅仅是从古人那里获取智慧,最重要的是,不要闹出孔子姓"孔"的笑话。

更多文章

  • 秦凭什么在10年就灭了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能灭六国吗,秦是如何变强灭掉六国的,秦能灭六国的真正原因

    秦凭什么在10年就灭了六国?文/大国鉴史图/来源网络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为后世的封建王朝建立树立了楷模。在礼崩乐坏之后,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割据势力不断的在吞并或者是分裂。结果就是秦始皇的铁骑踏平了六国。四百多年都没有的统一的这些国家,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政策的演变,及代表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独立,许多诸侯国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例如张仪、苏秦等外交家的纵横外交,这个时期的纵横外交战略对当时的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齐国提出了“外归其义”的和平外交思想比较开放灵活的经济外交政策。我们以秦国最成功的外交活动为例。秦始皇实行“纵横

  • 它是秦国两大工程之一,被誉为镇川之宝,其伟大程度比肩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长城遗址,镇川口长城,秦国留下的超级工程

    "水旱从人,不知,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公元前272年,30岁的李冰父子来到蜀郡担任郡守。为了给秦国打造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基地,李冰决定开建长江流域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var1]从地形和水情的实地勘察,到开始凿山引水,再到筑岛隔江,李冰父子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打出了世界水利文化中最璀璨的

  • 为什么孔子比老子更出名,其实无非就这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孔子和老子谁更伟大,老子孟子孔子顺口溜,老子孔子对话完整版

    [var1]关于孔子的学术著作、教育贡献、政治主张,但凡对中华文化有了解的人基本都能随口就来,但与孔子一同被中国人们记住的,还有一位老圣人,老子。老子本名李耳,他的旷世著作《道德经》绝对可以和孔子的《论语》一比高下,曾有人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在此作为一个老子的追捧着,我也想说,四分之一道德经治理

  • 此人为秦国战神,他若在项羽未必能灭秦,却被奸臣陷害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灭秦后的项羽现状,项羽灭秦国完整版,刘邦项羽带多少人灭秦

    [var1]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

  • 比廉颇还老的赵将庞煖,败于秦国后,转头去给赵国打出了个出海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廉颇赵国人,赵国名将庞暖,赵国老将廉颇坚守长平

    [var1]关于庞煖的身世和年龄之谜。从姓氏来看,祖国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庞”这个姓,但他的英国3354位国家可以有很大的姓。魏国名将庞涓为魏国建立了显赫的专业,同时,庞氏也成为了魏国名声显赫的望族。潘燕兵战败后,庞氏也逐渐失去了当年的地位。后来为了躲避祖国的威胁,魏王把一个叫防空(防波堤)的人和太子

  • 为何扁鹊被移出教科书?专家:争议太大,都不能确定是否有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通过考古学家对大量的史料、遗迹展开研究后发现,内丘蓬鹊山确实是当年有着神医称号的扁鹊,曾经学医行医以及采药的地方。因为他在医学领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所以得到了赵简子赐田,还被封赠食邑。据说在当下依然存在历史悠久规模比较恢宏的扁鹊祠。在史记中,曾经也有关于扁鹊的记载,特别是撰写的扁鹊传,更是通篇按照蓬

  • 得罪魏忠贤的下场,熊廷弼是卫国基石也难逃一死,宦官专权多霸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魏忠贤重用熊廷弼,魏忠贤专权研究书籍,魏忠贤专权完整版

    照我们现在的话说,封建王朝就是典型的独裁政权,皇帝独大,一人之言,号令天下,然而,如果皇帝当了傀儡,那么依然改变不了封建王朝独裁政权的性质,只不过,换了一个人罢了。[var1]那么,明末年间,魏忠贤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然而,魏忠贤之流终究是不能当皇帝的,不是当不了,而是魏忠贤怕后人笑话。所以,魏忠贤

  • 《史记》中耐人寻味的一句话,蔺相如完璧归赵,是一场失败的外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讲了什么,大秦帝国蔺相如完璧归赵,五年级蔺相如完璧归赵阅读理解

    再把完璧归赵的故事和大家讲讲,其主要称赞的是蔺相如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了想要白贪玉石的秦绍襄王,把赵国国宝“和氏璧”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明明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却是给赵国埋下了大坑。蔺相如真的化解了危机吗?并不是!以后的发展,大家没有关注罢了。[var1]公元前238年,赵国的赵惠文王兜兜转转从楚国那里

  • 为何文人夏衍看韩练成不顺眼,却被李克农严厉批评了?良苦用心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莱芜战役期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导致国民党军6万人覆没,扭转了华东战局,成为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一切,是由一位愿意为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而奉献一切睿智的军人来完成的。他就是韩练成。而韩练成与桂系和我党之间又是如何串联起来的呢?他又是如何选择了我党的?说到桂系军阀,主要是指广西李宗仁、白崇禧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