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为秦国战神,他若在项羽未必能灭秦,却被奸臣陷害致死!

此人为秦国战神,他若在项羽未必能灭秦,却被奸臣陷害致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37 更新时间:2024/1/10 2:04:19

[var1]

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var1]

蒙恬最初作过掌理司法文书的官吏。《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蒙恬在前224年作为李信的副手,一起带兵二十万攻楚,独自带领一支分遣队攻克楚国的寝丘(今安徽临泉),李信在攻破鄢(今河南鄢陵)后,引兵向西,与蒙恬在城父(今河南宝丰县东)会合,不久李信军被楚军击破。秦始皇复用王翦为将,蒙恬父蒙武为裨将军带兵六十万攻楚。始皇三十年(前221年)因为出身将门被秦始皇起用为将军,攻齐国大胜,后任内史。

[var1]

秦始皇外出时,蒙恬的弟弟蒙毅陪同与始皇共乘一车,在朝时又侍从始皇的左右。蒙恬兄弟二人,一个负责对外军事,一个谋划国内政事,有忠信为国的美名。秦国的其他将相都不能与他兄弟二人争宠。蒙氏家族世代为将,战功显赫,到了蒙恬这一代更达到了事业的顶峰。公元前221年,蒙恬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于是率大军攻破齐都,实现了秦始皇梦寐以求的全国统一,秦始皇授给他内史的官职。其实,蒙恬在统一六国的战斗中虽然并没有立下赫赫战功,但却积累了足够的战争经验,他的才华也得到了秦始皇的认可。

[var1]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以蒙恬为帅,统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在黄河之滨,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蒙恬率领的军队以锐不可当的破竹之势,在黄河上游(今宁夏和内蒙古河套一带地区),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汉代贾谊就评价当时匈奴的状态说:“不敢南下而牧马。”蒙恬仅一战就将彪悍勇猛的匈奴重创,使其溃不成军,四处狼奔。匈奴几十年不敢进汉地,蒙恬功至高也。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赵政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想立公子胡亥,于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为太子。因早先赵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执法,引起赵高对蒙氏的怨恨,因此,黑手就首先伸向了蒙氏。

[var1]

秦始皇死后,赵高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对自己不利,就扣住遗诏不发,与胡亥密谋篡夺帝位。他又威逼利诱,迫使李斯和他们合谋,假造遗诏。“遗诏”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

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等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囚禁并杀死了蒙毅,又派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var1]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30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

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

[var1]

蒙恬不仅打仗能够显示出他英勇威武的大将气概和不一般的战略、战术指挥才能,而且在治理边塞和巩固国防等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可英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各色的小人,致使很多英雄经常不是战死在沙场,而是饮恨不能善终蒙恬的死可以说是带着悲壮、无奈与叹惋。对于今天的人,历史就是一张写满字的纸,一切都已写成,无可更改;但对于古人来说,历史却是他们的将来,他们的决定就可以影响历史。忠君儒雅的性格,决定了蒙恬最终的选择,同时也注定了后来的历史。但后来的历史并没有忘记这位爱国将领的丰功伟绩,至今人们还记住了他除去带兵打仗以外的才能。

更多文章

  • 比廉颇还老的赵将庞煖,败于秦国后,转头去给赵国打出了个出海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廉颇赵国人,赵国名将庞暖,赵国老将廉颇坚守长平

    [var1]关于庞煖的身世和年龄之谜。从姓氏来看,祖国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庞”这个姓,但他的英国3354位国家可以有很大的姓。魏国名将庞涓为魏国建立了显赫的专业,同时,庞氏也成为了魏国名声显赫的望族。潘燕兵战败后,庞氏也逐渐失去了当年的地位。后来为了躲避祖国的威胁,魏王把一个叫防空(防波堤)的人和太子

  • 为何扁鹊被移出教科书?专家:争议太大,都不能确定是否有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通过考古学家对大量的史料、遗迹展开研究后发现,内丘蓬鹊山确实是当年有着神医称号的扁鹊,曾经学医行医以及采药的地方。因为他在医学领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所以得到了赵简子赐田,还被封赠食邑。据说在当下依然存在历史悠久规模比较恢宏的扁鹊祠。在史记中,曾经也有关于扁鹊的记载,特别是撰写的扁鹊传,更是通篇按照蓬

  • 得罪魏忠贤的下场,熊廷弼是卫国基石也难逃一死,宦官专权多霸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魏忠贤重用熊廷弼,魏忠贤专权研究书籍,魏忠贤专权完整版

    照我们现在的话说,封建王朝就是典型的独裁政权,皇帝独大,一人之言,号令天下,然而,如果皇帝当了傀儡,那么依然改变不了封建王朝独裁政权的性质,只不过,换了一个人罢了。[var1]那么,明末年间,魏忠贤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然而,魏忠贤之流终究是不能当皇帝的,不是当不了,而是魏忠贤怕后人笑话。所以,魏忠贤

  • 《史记》中耐人寻味的一句话,蔺相如完璧归赵,是一场失败的外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讲了什么,大秦帝国蔺相如完璧归赵,五年级蔺相如完璧归赵阅读理解

    再把完璧归赵的故事和大家讲讲,其主要称赞的是蔺相如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了想要白贪玉石的秦绍襄王,把赵国国宝“和氏璧”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明明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却是给赵国埋下了大坑。蔺相如真的化解了危机吗?并不是!以后的发展,大家没有关注罢了。[var1]公元前238年,赵国的赵惠文王兜兜转转从楚国那里

  • 为何文人夏衍看韩练成不顺眼,却被李克农严厉批评了?良苦用心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莱芜战役期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导致国民党军6万人覆没,扭转了华东战局,成为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一切,是由一位愿意为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而奉献一切睿智的军人来完成的。他就是韩练成。而韩练成与桂系和我党之间又是如何串联起来的呢?他又是如何选择了我党的?说到桂系军阀,主要是指广西李宗仁、白崇禧的部

  • 他是春秋有名的大土豪,后人做生意都以他为榜样,娶了个漂亮老婆叫西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四大美女之西施,春秋吴国娶西施的小说,施旦是西施后人吗

    [var1]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著《范蠡》二篇,今佚。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

  • 唯一能阻止秦灭六国之人,却因一碗水没端平,被儿子们折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赵武灵王在位期间,大力推进后福骑马射击,提高祖国国力,梁启超评价赵武灵王为“商人,周以来4千多年来的第一位”,但可以看出,赵武灵王的能力和水平自己非常有效,但他的家务却一塌糊涂。[var1]赵武灵王的长子叫孔子长,原来是太子建的,但是赵武灵王太喜欢胡非吴瓦,后来以吴瓦的儿子赵夏立为太子,

  • 《天下长河》康熙一共有几个皇后?《天下长河》里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河皇后,天下长河皇后谁演的,康熙的三位皇后

    皇后病逝那么这位皇后到底是谁?康熙皇帝为何冷落她?康熙皇帝一生又立了几位皇后?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一生立过三位皇后: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康熙皇帝12岁时第一次大婚,迎娶11岁的赫舍里氏并册封她为皇后,赫舍里氏为康熙生下过2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在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就夭折了

  • 历史探寻:同处道光朝,黄爵滋的禁烟倡议为何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道光为什么只在广州禁烟,国际禁烟日,禁烟多久肺开始清干净

    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便是这场大幕的开端。禁烟与倡导: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同样也是晚清衰败的开始,正是因为他的销烟运动,引发了鸦片战争,使得清朝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并逐步灭亡。但在林则徐销烟的前面,清朝关于鸦片的讨论便一直络绎不绝。一、纵烟先驱——许乃济在林则徐销烟之前,在清朝内部曾出现过倡

  • 清末有一个寡妇,竟然成为了女首富,慈禧收她为干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末第一宠臣慈禧,重生清末娶了慈禧侄女的小说,慈禧26岁当寡妇完整版

    不同于电视剧,周莹是与父亲卖艺为生的江湖儿女,历史上真实的周莹1869年出生于陕西三原的一个官宦之家,自幼熟读诗书、善于算学。17岁嫁给吴家少爷吴聘,吴家是陕西泾阳安吴堡的大户人家,不成想仅仅过了三年,丈夫吴聘和公公都去世了,吴家没有了主心骨,家道迅速中落,而此时成为寡妇的周莹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