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后,白起一句话证明,赵括并非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

长平之战后,白起一句话证明,赵括并非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990 更新时间:2024/2/10 18:19:37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所学习到的知识,终究只是浅显的,如果要知道其中所蕴含的深意,还是得从实际行动中才能得到。

如果只是单纯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却不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变通,那么当真正遇到问题时,便会落得一个一败涂地的下场。

春秋战国时期的赵括便是如此,只懂得“纸上谈兵”,最终在长平之战中折损了赵国的四十余万大军。

因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人们对于赵括都有一个固有印象。那就是此人是一个书呆子,是一个十足的庸才。

明明通晓那么多兵法,但却完全不懂得变通,轻轻松松便被白起打败了。

[var1]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一个能做到通晓如此多兵书之人,竟然如此轻易被战败了?仿佛换做任何一个将领,都能轻易击败赵括一样。

从长平之战后,白起的一声感慨中,我们可以看出赵括并非十足的庸才,也是有一定的真才实学的。

秦国当时的国力虽然强大,但是也并不能做到以一敌六,只能慢慢地逐个击破。其所奉行的“远交近攻”的政策,便可以帮助它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

[var1]

“柿子先挑软的捏”,韩国当时在秦朝邻国中属于弱国,便成为了秦朝所首先要攻占的目标。在白起的带领下,秦军很快被占领了韩国的领土野王邑

野王邑一被占领,对于韩国来说便如鲠在喉一样,难受无比。不仅失去了野王邑这块领土,上党与本国之间的联络便也被中断了。

为了挽回损失,韩国派人去向秦朝求和,选择将上党割让给秦国,以此来换回野王邑。

[var1]

秦国同意了韩国的提议,二者签订了协议。虽然两国之间达成了协议。但是上党的主事者冯亭,却并不甘心如此将上党轻易地交给秦国,他使出了一招“驱虎吞狼”之计。

他派出使者到达赵国,对赵孝成王表示不愿将上党让给秦国,反而愿意无偿献给赵国。赵孝成王大喜,唤来了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前来商议。

虽然赵豹看穿了冯亭的计谋,但是在赵胜的谏言下,赵孝成王还是忍不住十七座城池的诱惑,选择了欣然接受。

[var1]

当然这其中很大的一方面原因,也是由于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让赵国的国力变得强盛许多,并不怕秦国来袭。

况且当时还有廉颇这一位老将在,在廉颇的统领下赵国完全能抵挡住秦国的攻势。

如此大的亏,秦国岂能咽下去。很快秦国便派出军队向上党发起了战争,很快上党便被秦国夺了过去,这还不算完。秦国的军队又一路向着赵国的长平之地而去。

[var1]

廉颇奉命驻守于长平以抗秦军,在战争的初期赵国节节败退,被秦国攻占了两个重要据点。廉颇一看秦军势不可挡,便筑起了围墙,在营垒内坚守不出。

任由秦国多次挑衅,廉颇始终不为所动,按兵不出。廉颇能忍,可远在千里外的赵孝成王可忍不了,他多次派人责备廉颇,让其出兵以退秦军。由于此时时机不到,廉颇始终不曾听令。

赵孝成王被初战的失利已经吓到了,在臣子的建议下派出使者前往秦国议和。

[var1]

秦国虽然没有议和之心,但是为了防止其他各国联合起来抗秦,反而对其使者殷勤款待。

果不其然,楚国和魏国皆以为二者已经议和,便不再考虑派兵援助赵国。

秦国可是想要一统六国的,岂会止步于此,现在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麻痹赵国,为了战争做更充分的准备罢了。

[var1]

他一方面安抚赵国,一方面又派人去赵国使出“反间计”:说赵括比廉颇厉害多了,秦国最怕的就是此人。赵孝成王果然上当了,果断将廉颇撤职,让赵括走马上任。

赵括此人并不是无名之辈,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名声。他父亲乃是赵国有名的大将赵奢,与其父讨论兵法时更是回答得头头是道,挑不出一丝毛病。

可是也仅仅如此,他并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残酷,仅仅以为这是一场游戏,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

[var1]

其父便曾直言其不可为帅,奈何赵孝成王被中了敌军的“反间计”,这也导致赵国接下来的大败。

赵括上任后,一改廉颇所制定的防守之策,开始积极发起进攻。白起假装战败而逃,赵括果然上当一路追击,结果被白起围堵在了秦军的壁垒附近,更是切断了他的一切后路,同时也切断了他的粮道。

[var1]

赵括知道中计后,曾数次派出军队突围,可都被秦军拦了下来。没有粮食便只能慢慢等死,最后赵括亲自率军突围,被乱箭射死,其所率领的数十余万部队也尽皆被灭,自此赵国一蹶不振。

世人皆以为秦国是轻易取胜的,其实并不是如此。战后白起曾发出一声感慨:“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半数矣”。

秦国虽然消灭了赵国的四十五万军队,可是秦朝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六十余万大军直接打没了一半,这一战后秦国也元气大伤,无力继续打下去了,经过一阵时间的修生养息才渐渐恢复过来。

[var1]

虽然赵国被全军覆灭,损失的军队也远远多于秦国,高达15万。可这是建立在秦国军队的数量要多于赵国15万的基础上,由此可见赵括也并不是十足的庸才,也给秦国造成了十分大的冲击。

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赵括依旧率领军队坚守46天,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给对方造成如此的损失,可见其并非只会纸上谈兵。

在秦国的眼中,只是由于他不如廉颇老练,所以才设计让其上位的。如果赵括能经过数年的战争历练,未尝不能成为一代名将。

读书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能“读死书”,“死读书”,学成一个书呆子,要学会灵活变通,毕竟生活中的事情千千万,书本上不可能尽皆描绘到。

[var1]

俗话说“前辈所吃的盐比你所喝的水都要多”,可能在你眼中前辈的一些方法或许已经落伍,不适宜时代了,但是那毕竟是其经过多年的历练经验所作出的决定,还是有很深的道理,不能一味的否认。

在做出决定之前,要多考虑一下前辈的意见,不然就应了那句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更多文章

  • 商鞅车裂后,秦朝坚持变法;为何张居正去世,明王朝却废止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鞅和张居正变法有什么不同,商鞅助秦变强为什么惨遭车裂之刑,大秦帝国之裂变商鞅车裂视频

    [var1]在他主持变法的十年,明王朝内政外交硕果累累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人,消除南方倭寇和北方边患;而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张居正先加强了对官员的考核,然后再推行“一条鞭法”,使得明王朝的经济收入快速增长,国库的存银从之前的不足一年开支,增长到足够使用十年。[var1]可以说张居正改革对明王朝的

  • 秦武王死时,秦昭襄王远在燕国作人质,为何却能继承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武王和秦昭襄的母亲是一个人吗,秦昭襄王死时秦国版图,嬴政在燕国当过人质吗

    [var1]陈小香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父亲是陈惠文王,母亲是宣太后。但是陈惠文王的王后不是先太后,而是来自卫国的女人。秦武王就是这位王后生的。陈武王出生于公元329年,比萧襄王大4岁。晋武王去世时,晋国确实发生了“济东生争”的事,英职可以继承王位,与三人有直接关系。首先是英直的生母善太后!宣太后

  • 旋龟是山海经中的奇异生物,长得奇怪还帮助大禹治过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山海经旋龟图,大禹与旋龟,旋龟助大禹读后感100字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只要敢想,什么都有可能想象出来。现代人对于外星人特别好奇,也会想象出各种各样外星人的样子。其实,在古代,已经有人想象出了很多奇异的生物。这些奇异的生物都记载在山海经中,有很多很多超乎正常思维模式的生物。[var1]在山海经中,记载了一种很奇怪的爬行动物,它就是旋龟。在没有了解过山

  • 魏国三代励精图治,建立百年霸业,却被“叛徒”商鞅打回原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商鞅为什么帮魏国丞相,大秦帝国商鞅出兵魏国,商鞅初到魏国

    [var1]然后说到这里,就要佩服晋国。春秋时代,晋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霸主,战国时代被分为赵、魏、汉三个国家,其中除韩国外,魏国和赵国分别是富足的存在。特别是选出魏国最多,战国后期,魏国的表现非常一般,但在战国初期,魏国可以说是横行的楚霸王。谈到魏国的强大,不能提及魏国的开国君主——魏文侯。事实上,三

  • 秦朝如何做才能避免二世而亡,商君早给了方法,可惜秦国没听进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朝时期的商君之法,秦国为什么二世而亡,芈月传秦国实行商君之法

    秦国在春秋战国版图的最西边,是个文化荒地。别看现在陕西是一个历史文化大省,但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陕西这块地可以说是最没有文化的一个地儿。有没有证据呢?小伙伴们看看诸子百家就知道,没有一个诸子百家是在陕西这地儿产生的。人家楚国一直被称之为楚蛮子,但好歹出了屈原大圣人不是。[var1]但是,陕西这地儿虽然

  • 13岁的秦王嬴政有多强?李斯的这段话,意味深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斯和嬴政,对秦王嬴政的评价简述,李斯与嬴政谁厉害

    而在这个重新推导的过程中,我们也有机会得到一些令人震惊的结论。例如,李斯从吕不韦的食客变成了秦王嬴政的长史,就值得细细推敲一番。甚至于吕不韦为何被嬴政快速剪除?都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端倪。[var1]依照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来到秦国之后,就投入了吕不韦门下,吕不韦给了李斯一个“舍人”的官职

  • 自春秋战国到宋代,社会思想的转变,影响城市建设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代思想,宋代陈亮主要思想,宋代绘画思想背景

    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典型的城市规划思想。一是以管子思想为主要代表,追求“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规划思想。二是以《周礼考工记》中描述的营国制度并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以礼制思想为核心,反映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的规划思想。[var1]第二种规划思想在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长期占据主导

  • 比凌迟还残忍的“刑罚”,惨无人道,孔子得意门生就死于此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最残酷的10大刑罚,古代最解恨的刑罚,历史上有哪些残酷的刑罚

    说到古代刑罚,我认为大部分人会想到“晚”。陵诗开始出现在辽代,那么陵志是什么?也就是说,不能让受刑者痛快地死去,目睹自己被刀剑摧毁,但不能立即死亡,会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死亡)这样看,晚了就够残忍了,但晚了之前还有更残忍的刑法,作为孔子最勇猛的弟子,他死于这一刑罚。[va

  • 《大秦赋》只露一面的魏国小将,嬴政悬赏千金未得,后成灭秦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秦赋嬴政霸气宣言,嬴政妻子,秦王嬴政50集全完整版

    [var1]王本不占战胜魏国的优势,波罗政府提供王本15万人,听起来很多,但梁威驻军将有8万人,粮草可以支援3年,魏国前期土地,魏国战斗力强,梁城很强,所以王本占据大梁城并不容易。事实上,在魏国围攻初期,魏军中的两名少将指出了秦军的缺点。他们都属于军官般的少管所。当时不知名的他们以后成为了陈灭的著名

  • 自商鞅试行“耕战”政策强国以后,秦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显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耕战制度,商鞅走遍秦国,秦国商鞅死的原因

    [var1]这种政策独重农业耕作,形成了一种忽略工业、商业等经济成分的特殊农业系统。然而,这一政策在战国时期被列国普遍采用。从上古伏羲、女娲时期开始,氏族社会的生活方式由渔猎转至游牧,度过了中华文明中蒙昧、原始的“创世纪”时代。到殷商中后期的奴隶制社会,居于都城内部的贵族将奴隶的居住地安排在城郭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