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长平之战赵括深度分析

长平之战赵括深度分析

  • 长平之战,赵括只是加速了失败的进程成为背锅侠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11:40:48阅读:3150

    [var1]公元前260年,秦国左庶长王龁率兵向上党进攻,赵国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山西高平)。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败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秦军又攻赵军垒壁,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

  • 长平之战的失败并非赵括一人之过,他也有着摆脱不了的罪过!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11:40:46阅读:3705

    [var1]只不过,战争有胜利者,那就有失败者。能成就一个人,自然就会毁掉另一个人!长平之战,成就了白起,而毁掉了当时的赵国!本来,如果赵国坚持一直以来的作战方式,长平之战可能就不会爆发,或者说不会爆发的那么早,其结果可能也会不一样。当时,一开始与秦军对峙的,是赵国著名的将领廉颇,他知晓秦军来势汹汹

  • 长平之战,廉颇、赵王难辞其咎,为何后世却只责骂赵括?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10:24:16阅读:1018

    作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可谓是战国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所历战争从无败绩,据统计战国共有近200万人战死沙场,单白起一人便诛杀近百万,这其中又尤以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降卒为甚,遂成就他杀神的名号,而与之对比的则是赵军主帅赵括,以及后世留给他的几千年的纸上谈兵的嘲讽。似乎一场长平之战,所有过失,所有恶果皆由

  • 长平之战的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输掉战争吗?说:军中出现了意外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17:45:28阅读:2701

    [var1]在我们形成的固有印象中,赵括作为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空有其名,只会纸上谈兵,是一个窝囊废。按照《史记》的记载,当赵王任命赵括为将替代廉颇时,他不无担忧地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言下之意,赵括就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将二代”,空有理论没有实战经验,

  • 长平之战,赵括是赵国战败的主因?不是,背后的根本原因才是主因

    历史解密时间:2024/2/7 3:54:33阅读:3365

    公元前260年,赵国举国悲痛,邯郸城内家家戴孝,户户发丧,哭泣之声不绝于耳。长平前线45万赵国军民被秦军尽数坑杀的消息震惊天下,这场战国时代乃至于整个封建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对抗以赵国的全军覆没而告终,这场战争使赵国减员15%,可以说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点,此战过后,东方六国已经无法真正遏制秦国东

  • 长平之战战败只是因为赵括吗?其实最大责任在另外一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9:21:02阅读:3669

    [var1]赵括乃战国名将赵奢之子,将门氏族,身世显赫,自幼习读兵法,司马迁《史记》中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然而这位言兵事天下莫能当的狂傲少年却在长平战场中失败,四十万赵军遭秦军坑杀,赵国自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失去了与秦国争雄天下的资本。很多人谈论起赵括都会不约而同的说他

  • 长平之战,被误解了2000多年的赵括,“战神”白起却这样评价他!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8 15:48:12阅读:2647

    [var1]首先来说一下秦国,当时秦国经过一系列的变法,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发展国力。当时的秦国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农业强大,君臣一心,是当时国力最强盛的国家。赵国也有一位很厉害的领导人,就是赵武灵王,当时他进行了胡服骑射,对赵国的军事进行了改革,从现在来看,还是很先进的,毕竟骑兵的战斗力、行进力都是很

  • 长平之战令白起一战封神,但赵括的“纸上谈兵”,其实并非他全责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22:50:05阅读:1391

    提到战神白起,想必没有人会忘记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换下了坚守3年的廉颇,派出了赵括率军迎战。之后,在白起的进攻下,赵国迎来惨败,四十万赵军遭到坑杀,赵国从此衰败不起,白起一战封神,被冠上“战神”的称号。反观赵括,则被扣上了“纸上谈兵”的帽子,从此遭到世人耻笑。[var1]长平之战的背景与过

  • 长平之战后,白起一句话证明,赵括并非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0 18:19:37阅读:499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所学习到的知识,终究只是浅显的,如果要知道其中所蕴含的深意,还是得从实际行动中才能得到。如果只是单纯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却不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变通,那么当真正遇到问题时,便会落得一个一败涂地的下场。春秋战国时期的赵括便是如此,只懂得“纸上谈兵”,最终在长

  • 长平之战赵国战败灭国,真实原因是什么?沈括的梦溪笔谈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20:42:28阅读:737

    [var1]为了更好地应急救援,秦昭襄王竟然连全郡封爵的方法都用了,全郡封爵代表着全郡任何人,不仅未来不用缴粮缴税,并且一生亨受國家奉禄。这也表明到战场中后期,秦国的后勤部门早已透支到极限。虽然秦国的情况十分狼狈不堪,但赵国却更可怜,可以说是人间地狱了。人假如不吃不喝,只饮水,只会存活40~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