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

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38 更新时间:2023/12/19 9:43:26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出生的第二年,适逢靖康之变,随家人离开汴京难逃,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他的父亲陆宰,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受他父亲的影响,陆游从小就培养起爱国的思想,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报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陆游一生都以抗金为目标,但总是不得志。他二十九岁中进士,但因“喜论恢复”,触怒秦桧,遭罢黜。秦桧死后三年,他才重新出仕。后陆游提出许多积极抗金的方略,协助张浚北伐,但北伐失败,他被罢官归隐山林。四十六岁那年,陆游入蜀任夔州通判。此间八年,是陆游一生中的重要阶段,他来到当时的军事要地、前线据点南郑,与战士们一起枕戈待旦,守卫国门;打猎捕虎,锻炼杀敌本领;阅马饮酒,结交中原豪杰。原本以为多年来梦寐以求报国杀敌的愿望终于能实现了,但由于朝廷实行的始终是投降路线,对爱国将士的行动加以限制和打击,因此又将陆游闲置一边了。而后,陆游去蜀东归,先后担任福建、江西、浙江等地的地方官。因他始终坚持抗金,遭到投降派的忌恨,又被罢官了。六十六岁时,他回到家乡,过上了孤寂贫困的晚年生活。

陆游是一位多产的诗人,现存诗9300多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诗的内容丰富多彩,广泛反映了南宋社会的生活。从题材上可分为爱国诗、田园诗、闲适诗和爱情诗。数量最多的是闲适诗,而质量最高的是爱国诗。从风格上看主要有豪放、清新、平淡三种风格,而以豪放悲壮为主调。爱国诗多为豪放一类,田园诗则清新俊逸,闲适诗多平淡自然。

陆游的爱国诗感情异常真挚强烈。他从小时候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忧国忧民,白天渴望跃马疆场,夜晚也梦见冲锋杀敌,收复故土:“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楼上醉书》)年轻力壮时要征战沙场,老病交加时仍不忘报国:“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生前不能消灭敌人,死后也要化作利剑,清除奸臣和妖孽:“肝心独不化,凝结变金铁。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书志》)这种时时处处以身许国的强烈精神,是在其他诗人的作品中找不到的。更可贵的是,他不以战死沙场为苦,而是作为终生最大的光荣和快乐。他鄙视在享乐中庸碌度日:“丈夫可为酒色死?战场横尸胜床第!”(《前有樽酒行》)他亦不满自己作为一个诗人度过此生:“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而认为“从军乐事世间无。”(《独酌有怀南郑》)这是超出前代边塞诗道思想境界。唐诗中的边塞诗不乏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但往往也流露出对军旅艰苦生活的埋怨情绪。这种终生不渝的爱国热情,以战死沙场为荣的思想性格,使他的诗篇充溢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强烈的战斗精神,形成了慷慨激昂的风格特征。

然而,尽管陆游拥有一腔报国决心,却仍敌不过投降派的扼杀。他屡次被贬官罢官,最后被迫归隐乡间,这就使他斗志昂扬的诗篇,往往又带有壮志未酬的愤懑,形成了苍凉沉郁的风格特征,如《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追述壮年时在边疆守卫国土的豪情壮志,自伤今日迟暮,慨叹世事多艰,投降派误国,致令恢复中原的时机不可复得。感情既豪壮又深沉,是一篇意义深刻的力作。

他的爱国诗的另一个特点是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抒情性。他很少对客观现实作具体的铺叙,细致的刻画,而是着力抒写个人的主观感受,往往把巨大的现实内容压缩在几句诗里,即使是叙事性很强的题材,他也写成抒情诗,使诗作具有凝练、抒情的特征。如《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短短十二句诗,就概括了隆兴和议缔结十五年来南宋文恬武嬉的腐朽朝政、战士亟思报国又虚度年华的怨恨、遗民渴望恢复而又不得的痛苦等,可说对南宋朝政进行了集中而全面的抨击,而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他的爱国诗的第三个特点是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他的诗是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显示出浪漫主义的特征。他的诗借鉴李白诗的创作手法,运用奇特的夸张、瑰丽的想象、奔放的气势,尽情地抒发他炽热的爱国激情,使诗篇热情洋溢,豪迈放逸,在当时获得“小李白”的称号。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中原山河的壮丽,更突出对南宋朝廷不思恢复国土的愤恨。将诗人的感情渲染得分外强烈,对形成诗歌悲壮奔放对风格起了重要作用。

陆游的田园诗反映民生疾苦和描绘田园的秀丽风光。这方面的作品,受梅臣和陶渊明的影响较深,风格趋向清新自然。如《农家叹》: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门前谁剥啄?县吏徵租声。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老人傥得食,妻子鸿毛轻。

全诗用农夫的口吻申述劳动的辛劳和受剥削的痛苦,朴素自然而意义深刻。描绘田园风光的有《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中描绘了淳厚的民风,掩映在花红柳绿之中美丽的山村,语言既浅白自然又富有美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是以对偶工巧和写景如画而闻名。

陆游的闲适诗多写日常生活的琐事,感情较为消沉,但在艺术上刻画景物细致入微。如《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诗中写春日客居京城的无聊寂寞,其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刻画了江南春景细致优美。

陆游的爱情诗缠绵悱恻,描写了他与发妻唐琬的爱情悲剧。伉俪情深,无奈母亲反对,只好选择离开。多年后相遇于沈园,却早已各自成婚。不久,唐琬逝世,陆游以诗言情,来纪念逝去的爱人。如《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诗人故地重游,只见沈园已不复当年与唐琬相逢的情景,只有桥下那一池绿水,曾映照过爱情美丽的容颜,不禁悲从中来。时隔数十年,诗人也垂垂老矣,仍然对唐氏之爱历久弥新,可谓对爱情忠贞不渝。

更多文章

  • 从宋代婴戏题材绘画中,看到的宋代女子的身份地位:弱小且低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代局势动荡绘画,宋代堆塑龙纹瓷婴有什么用,宋代耀州窑婴戏碗

    宋代婴戏题材绘画中女童的身份塑造 一、女童形象体现“弱者”身份宋代宫廷画家多描绘贵族儿童生活。在此背景下,画家大胆地将儿童设为“主角”独立入画,记录儿童生存状态。此外,不仅描绘男童形象,同时也出现女童形象。画中女童不仅在数量上远少于男童,而且在画面内容重要性上往往也弱于男童,游戏活动的参与度上呈现

  • 从乞丐逆袭为皇帝!朱元璋位登九五后,如何对待他的兄长和姐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是怎么从乞丐变皇帝的,乞丐朱元璋和马秀英,小乞丐曾被朱元璋收养

    所以,对待他儿子以外的父系亲族,朱元璋也是相当上心的。朱元璋出生于贫苦农民之家,老爹朱五四和老娘朱陈氏养育着两女四男六个孩子,朱元璋排在老末。在他之前有大姐朱某(名已不可考)和二姐朱佛女,大哥朱兴隆、二哥朱兴盛和三哥朱兴祖。需要说明的是,他几个哥哥的名字都是后来他给取的,因为当时的普通百姓根本不会

  • 亿万两黄金沉江之谜,张献忠宝藏是否属实!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献忠江口沉银之谜视频,北碚区沉江的传说,沉江

    关于张献忠万万两金银之谜,成都民间流传过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传说清兵入关,四川境内发生连年混战,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民谣就是说的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为了将来能找到所藏之宝,不至于因年代久远而迷失,便设计了石牛和石鼓作

  • 宋太祖赵匡胤:武勇有余,文治不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梦归秋辰:第503期)在古代的王朝里,宋朝的建立是最容易的。因为赵匡胤不像刘邦一样需要崛起汉中,然后还要在楚汉之争中获得胜利。他更不像朱元璋一样,从濠州率领二十四个人开创基业,然后打败陈友谅、张士诚和元军建立大明。赵匡胤出身官僚世家,陈桥兵变更是不费一刀一枪便把周世宗柴荣的劳动果实据为己有,其实后

  • 五代时期,哪位宦官被欧阳修称赞为:一字活千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欧阳修个人简介,劳停驿欧阳修,蝶恋花欧阳修拼音版

    朝廷也曾经为此还掀起了一阵“大灭宦官”的风波,唐昭宗时,张居翰担任范阳军的监军,和节度使刘仁恭关系很好。本来作为宦官的张居翰也一定是逃不掉的,幸运的是,当时刘仁恭也十分重视他自己的这个朋友,所以也肯定会愿意保护他的,所以,刘仁恭还专门抓了一个犯人,让其顶替张居翰,这样才使得张居翰逃过了这一劫。 此后

  • 面对千疮百孔的大明朝,崇祯要怎么做,才有挽救明朝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崇祯是怎么葬送明朝的,重生明朝之铁血崇祯,老梁故事汇明朝崇祯

    但崇祯不这么想,一上台就想搞波大的,自以为有力挽狂澜的本事,先杀魏忠贤,后又听了袁崇焕的鬼话5年平辽东,对于陕西大规模农民起义不顾,内乱不断,最后弄得两面夹击。虽然明末天灾不断,比其他时期的多,但中国的历朝历代有几个不是天灾不断的?关键就是治理的问题。明末土地兼并太严重了,导致流寇四起,这个问题一旦

  • 为何最懒皇帝“万历”,28年都不愿意上朝呢?因为有这三人足够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皇帝在登基的时候刚刚10岁,而他一生中在位了48年,但是有28年就没有亲临朝政,而很多人都说是因为他懒,不想上朝了。但是在其登基的前十年一直在励精图治又作何解释呢?经过小编分析了史料之后发现,当时的朝政已经十分稳定,有三个人一直在帮助着万历皇帝,而万历就算是在后宫中,也能够很好的把控朝政。

  • 为何明朝初期再无江湖传奇,朱元璋早已给出了答案,原因很有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传奇人物朱元璋,朱元璋传奇50集全完整版,浅尝江湖朱元璋

    其实有关于江湖武林的快意恩仇是都存在过的真实性一直存在着争论,毕竟小说中大侠们飞天遁地、内功劈石等等放到现在物理理论来看几乎是天方夜谭,也就是说江湖存在于小说之中,小说承载着江湖武林的进程。回看金庸的武侠世界,抛开早期春秋时期阿青不算的话,按照朝代顺序来的话第一个便是北宋时期的天龙八部,不过细数下去

  • 为什么说宋朝“富而不强”?主要体现在这三个差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为什么富而不强,宋朝江南路两浙路谁富,高晓松谈宋朝有多富

    为什么说宋朝“富而不强”?主要体现在这三个差距! 文/大国鉴史图/来源网络说到宋朝,很多人都会说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一个朝代,然后就会列举出一个个数据来证明。但是自古以来为何“富强”二字总是分不开的?那是因为只有财富才会带来国家的强大。但是在宋朝却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他们十分的富裕,但是并不强大。在

  • 明朝一人,为表忠心在身上纹“精忠报国”,皇帝大怒:欺君罔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