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朝时期的内蒙古阴山东段地区生活着一群突厥后裔组成的部落汪古部,由于他们地处漠北和中原的交通要冲而成为周边势力最重要的笼络对象。1204年成吉思汗为了笼络汪古部将自己最心爱的三女儿阿剌海嫁给了54岁的汪古部首领阿剌兀思,不久汪古内部反对归附成吉思汗的部众发动叛乱杀害了阿剌兀思,而阿剌海则带着阿剌兀思的幼子和侄子死里逃生。
不久成吉思汗平定了汪古部的叛乱,在阿剌海的求情下素有屠城习惯的成吉思汗此次没有屠灭汪古,这让汪古部成为史上唯一背叛成吉思汗而没有被屠灭的部落。阿剌海在成吉思汗的支持下成为汪古部的实际统治者,汪古部由此成为成吉思汗最忠实的拥护者,而成吉思汗则给了汪古部蒙古帝国最重要的资源:草原丝路。
汪古部管辖的净州路、集宁路等著名城镇成为欧亚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和桥梁,而汪古族民由此成为最开化和最富有的部落。只会征服的成吉思汗和他的黄金家族子孙们将颇费脑子的治理工作交给了阿剌海,阿剌海不负众望将成吉思汗打下来的广袤领地治理的井井有条,她被称为“监国公主”是蒙古帝国真正的管理者,而汪古部则为蒙古军队的南征和西征提供了重要后勤保障。
汪古部不仅为成吉思汗提供物质保障,还为他输送了大量的军事将领和士兵,如孛要合、镇海、汪德臣、汪德臣、汪惟正等等。1259年,汪德臣助蒙古可汗蒙哥攻打钓鱼城,汪德臣不愧为一员骁将,开战第五天就攻克了钓鱼城水军码头和东西一字城,可是由于钓鱼城特殊的地理形势和守军的强烈反抗,宋蒙对峙5个多月一直未有进展。
蒙哥为打破僵局派汪德臣亲自带领敢死队寻找到钓鱼城的弱点,并在钓鱼城西北外城地下挖掘地道。6月5日夜晚汪德臣又亲自率军通过地道攻破了钓鱼陈镇西门,只剩下内城城墙最后一道防线。面对近在咫尺的胜利,汪德臣自认为钓鱼城守军已山穷水尽便到城下劝降,不料却被顽抗的守军扔下的滚木砸中不治身亡,享年38岁。
蒙哥听闻汪德臣死讯,连续5个月攻不破钓鱼城的耻辱连带着对爱将不幸去世的惋惜转变成心中的愤怒彻底爆发,他第二天下令全面进攻并亲自擂鼓为军队助威,可是在作战中被宋军的抛石机轰击蒙军瞭望台产生的砲风所伤而不治身亡。钓鱼城事件让蒙军彻底中断了西征的进程而进入各部争权夺利时期,蒙古帝国也瞬间瓦解,可以说汪德臣的死起到一定间接作用。
1368年元朝灭亡,黄金家族虽为蒙古可汗但早已没有了成吉思汗往昔的号召力,但是作为黄金家族安达忽达的汪古部仍对成吉思汗的后裔不离不弃,1461年满怀着振兴汪古部与蒙古帝国的汪古部14岁少女满都海嫁给了大自己22岁的成吉思汗第12代孙满都古勒汗,她将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黄金家族与生死存亡之间。
满都古勒汗去世后没有留下子嗣,满都海继承了丈夫所有的财产和部众,她通过各种途径终于找到了黄金家族仅存的唯一血脉巴图孟克。满都海找回了落难的年仅7岁的巴图孟克并将他抚养长大,她为他打败了黄金家族的最大敌人瓦剌,剿灭了他的杀父之仇亦思马因,最后她还以40岁高龄为他生育了7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为频临灭种的黄金家族开枝散叶延续了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