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后死后,家族被轻松诛灭,缘于吕氏根本没有“篡汉”的想法

吕后死后,家族被轻松诛灭,缘于吕氏根本没有“篡汉”的想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971 更新时间:2024/2/4 4:59:02

无论多么诡异的现象背后,必然有符合逻辑和常识的合理解释,吕氏被阖族诛灭,合理的解释只能并且必须是——吕氏根本就没有篡汉的打算,更没有具体谋划!

整个吕氏家族,只不过是被平白无故安上个“谋逆”的大帽子而已,以便名正言顺地将其彻底铲除,朝臣勋贵和刘氏诸侯王的联手反击,仅仅是大汉朝廷内部的利益再分配而已,以有心算无心,以阴谋对坦诚,当然是必胜之局。

接下来我们就以《史记》为材料,用逻辑和常识来判断吕氏是否有篡汉的意图。

首先,假如吕氏果真有篡汉的意图,那么当吕后这位实至名归的族长在世之时,必然要做出适当的安排,比如说,最起码应该指定一名家族领袖,以及安排谁以什么样的籍口来登上皇帝位。然而,这些都没有,司马迁记载下她的临终遗言却是:高帝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官,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

不难看出,吕后的意思仅仅是告诫族人自保而已,反倒是她担心的“大臣弗平”,是导致吕氏溃败的主因。要知道,当初刘邦分封功臣之时,整个朝廷吵吵闹闹了很久,以至于张良提醒他提防引发叛乱。开国皇帝面前都这样,这些开国元勋如何可能对吕氏这些外戚服气?

其次,吕后死去,吕氏可谓大权独揽,长安的军权在手,天子也完全在掌握之中,假如真的想作乱,随便发个“矫诏”,哪个大臣不得俯首听命,然而,他们并没有。最明显的例子是齐王在封国举兵讨伐吕氏,相国吕产和大将军吕禄随即皇帝的名义,令灌婴率兵讨伐,后者还不是老老实实的出发了,等到了荥阳才敢表露心迹。

最后,当大臣们处心积虑的准备将吕氏连根拔起之时,吕氏的家族领袖们依然跟这些即将对自己下毒手的同僚们过往甚密,无话不谈且信之不疑。吕产之所以在殒命前才准备进宫领兵,还是在郎中令贾寿从齐国出使回来,把灌婴与齐楚联合,准备诛灭诸吕的事情告诉了他之后。吕禄则更可笑,硬是被两个想杀他的大臣一阵忽悠,把兵符和印信一起交出去。当然,同时交出去的,还有吕氏数百口的性命。

此外,司马迁在《吕太后本纪》中,用来指证吕氏篡汉的阴谋之时,仅仅用了一句话含混带过:当是时,诸吕用事擅权,欲为乱,畏高帝故大臣绛、灌等,未敢发。

一个“欲”字,与千年后的“莫须有”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没有实证,单纯的揣测,并且是包藏祸心的揣测。

汉初经过高祖和吕后两人的治理,国内外形势都基本稳定下来,经济得到了恢复、稳定和发展,那么“天下”这块蛋糕的大小也就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吕氏吃得越多,刘氏和大臣们自然就分的少了,比如说,吕后在分封吕姓王时,已经需要通过剥夺刘姓王的爵位和封地来实现了。当然,吕后在世时,她有大义的名分,又有手段,刘氏宗亲和大臣纵然有所不满,也只能隐忍,完全没有机会,也根本不敢尝试。可是等吕后一死,面对懵懵懂懂的吕产、吕禄,自然就可以放开手脚来大干一场了。至于吕氏是否想篡夺皇位,根本就不重要,等到把他们灭族之后,再开动宣传机器,还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当然,在大义光环下的利益群体,自然不会手软的,“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接着竟然直接连皇帝都给一起杀了,“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于邸。”

假如有人认为刘氏宗亲和朝臣们是为了天下的安宁的话,且看看吕后执政时期的情况——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还是那句老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更多文章

  • 刘备的小舅子害死了关羽,气死了哥哥,投降孙吴后备受侮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挥兵东征孙吴,关羽有多爱刘备的老婆,刘备哭关羽

    糜家是当地巨富,家里仆役和门客都多达上万人,先是跟着陶谦在乱世中保全徐州。刘备入主徐州后又跟着刘备,刘备发家基本全靠糜家,所以娶了糜夫人作为政治联姻。糜夫人有两个哥哥,一个叫糜竺,一个叫糜芳,都是刘备前期的重要助手,他们一直跟随刘备直到“蜀汉”政权建立,两兄弟可谓功不可没。然而,刘备的二舅子糜芳却晚

  • 揭秘:诸葛亮一生最为倚重和信赖的一位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真正的大将,诸葛亮为刘禅留下的一员大将,诸葛亮手下大将分别是谁

    诸葛亮在被刘备拜为军师后,刘备手下的关、张、赵三员大将中,只有赵云能够毫无怨言地听命于他。关羽只听大哥刘备的吩咐,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张飞脾气暴怒,难以驾驭;只有赵云忠实沉稳,只要他认为说得对,谁的话都听。诸葛亮备战新野时,主要靠的就是赵云实施;诸葛亮出使东吴时,只吩咐赵云前来接应;诸葛亮入川,成都

  • 刘伯温嫉妒诸葛亮,挖开诸葛亮坟墓后,却长跪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伯温挖诸葛亮坟墓是真是假,刘伯温找到了诸葛亮的墓吗,刘伯温怎么评价诸葛亮

    刘伯温是明初的一个地位非常高的军事家,也是远近闻名的政治家,是明朝战功累累的开国大将。刘伯温嫉妒诸葛亮,挖开诸葛亮坟墓后,却长跪不起。刘伯温有许多名字,一三七零年,皇上为了奖励他的奉献,就册封他为诚意伯这个称号,所以有许多人也叫刘伯温叫诚意伯。刘伯温一三七五年死后,武帝觉得他功德无量,就追封他为太师

  • 史上一桩诡异迷案:一个匈奴人为给汉人复仇,竟杀光匈奴皇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匈奴墓出土的匈奴女性的帽子,霍去病征服匈奴后匈奴去哪里了,秦攻匈奴之战匈奴兵力

    靳准扶持刘粲夺位 靳准出身匈奴靳氏部落,一开始当了个郎官,后来出任中护军。而让他飞黄腾达的,则是成了汉赵昭武帝刘聪的老丈人。靳准有两个女儿,分别是靳月光和靳月华。刘聪为了拉拢靳准,便将靳月光和靳月华都娶了,其中靳月光被封为上皇后,靳月华为右皇后。尽管刘聪喜爱靳月光,但并不妨碍他也喜欢后宫的其他女人。

  • 刘备为阿斗娶了张飞两个女儿,而忽略关羽的女儿,有何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死前梦到关羽张飞,刘备为啥让阿斗娶了张飞两个女儿,刘备关羽张飞身份证

    221年刘备终于在蜀汉登基称帝,而此时作为太子的刘禅已经14岁了,在古代的他到了娶亲的年龄了。刘备为了自家江山社稷着想,肯定会首先考虑亲上加亲的联姻。虽然张飞,关羽都是他的好兄弟,但是刘备却只选了张飞为亲家,忽视了关羽。张飞对刘备不仅是绝对服从,没有任何私心,而且张飞的妻子夏侯氏可是曹操的本家。关羽

  • 三国时期的两大冤案:魏延造反,邓艾谋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志最强黑科技邓艾,邓艾的个人简历,邓艾后代今何在

    一、魏延造反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为前锋,因为司马懿坚守不出,双方形成了相持的局面。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商量退军安排。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命令,要求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从的话,就随他去吧。换而言之,诸葛亮早已预料到魏延会不听号令,

  • 王莽大泉五十有价值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莽大泉价格,早期大泉五十和晚期大泉五十区别,大泉五十参数

    大泉五十介绍大泉五十是王莽在位时期铸造最短的一枚货币,仅仅只有三年,但却是王莽时期流传最久铸造量最大的一枚,因此现在也有很多保留了下来,价格也是比较低,虽然铸造量大,但是因为版别众多,所以也有很多珍贵的品种,当然因为王莽在位时期也是比较迷信,所以也有很多大泉五十背面是图案,也就是大家说的压胜钱,大泉

  • 上海博物馆有一西汉古镜,外国人称为魔镜,专家却说:是照妖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上海最稀奇的西洋镜,魔镜和照妖镜的区别,秦朝古镜照妖镜图片

    这是西汉古墓出土的一面镜子,原是不稀奇的,但罕见在它的技术上。它叫做西汉透光镜,被专家们说成是照妖镜,外国学者们称它为魔镜,这足以看出它的不同寻常。这件西汉透光镜是一件罕见的稀世国宝,因为它的技术堪称逆天,而这种技术早就失传,不仅令国内外专家困惑不解了许多年,现在虽破解开但是仍然也无法复制!西汉“见

  • 曹操曾直言:“我得此人可得天下”!他是谁,曹操得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从曹操的诗中看曹操,是谁在曹操被徐荣埋伏时保护曹操,老版曹操与新版曹操

    很多人读历史,都很喜欢读三国,因为在汉末三国时期,有着各种各样极为有趣的典故,这些典故有些是真实发生的,有些是被后人夸大而来的。比如说三国时期的一句名言:“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然而可惜的是,刘备二人兼得,却仍然与天下失之交臂。除了这句话,曹操也曾说过一句,称得到此人天下不足为虑,这句话是真实地

  • 陈胜身边的那些武将们:邓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胜手下的文官武将,邓宗父子,历史上邓宗秦将军

    《史记》有句话:“天下苦秦久矣”。这句话民间所传颂千年,历来被底层庶民作为发动叛秦起义的原因。天下为什么苦秦?简单的说,就是秦有严酷刑法。秦之刑法,是庶民之噩梦。对于这种噩梦的印象,成为庶民们的共识。这种噩梦的影响,深入庶民们的骨髓。噩梦的压迫感,战争多的时候可以依靠战争来化解掉。秦朝统一天下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