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的两大冤案:魏延造反,邓艾谋逆!

三国时期的两大冤案:魏延造反,邓艾谋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848 更新时间:2024/2/6 3:35:49

一、魏延造反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为前锋,因为司马懿坚守不出,双方形成了相持的局面。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商量退军安排。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命令,要求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从的话,就随他去吧。换而言之,诸葛亮早已预料到魏延会不听号令,不过,他也没有除掉魏延的安排。

不久之后,诸葛亮病逝,秘不发丧,杨仪令费祎前往揣摩魏延意图。魏延回答道:“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 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

大军都随杨仪徐徐退却,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赶在杨仪大军前面,所走过的地方都烧绝阁道。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到底是谁想造反,因为董允和蒋琬二人都担保杨仪怀疑魏延,这导致魏延失去了朝廷的支持。

对此,魏延先占据南谷口,率军进攻杨仪大军,杨仪命令王平在前抵御魏延。王平痛骂魏延的先头部队:“诸葛丞相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安敢如此!?”大军知道错在魏延,不听魏延命令,都鸟兽散了。只有魏延与其儿子数人逃往汉中,因为魏延长期担任汉中太守,他选择向该地区逃跑是比较合理的。并且,因为深受刘备的恩惠,魏延显然没有背叛蜀汉的打算。

到了这个时候,魏延已经不会对蜀汉大局造成什么影响了。但是,杨仪却没有打算放过魏延,而是派遣马岱追上了魏延并且斩了他。马岱将魏延的头颅献于杨仪。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并且诛灭魏延三族。

最后,魏延被冤杀后,蜀汉并没有为他平反。不过,始作俑者杨仪也没有落下什么好下场。因为大军撤回成都后,杨仪对自己的官职不满,所以被后主刘禅流放,而杨仪没有反省,继续口出狂言,所以被逮捕下狱,最终选择自尽。

二、邓艾谋逆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后,成功兵临成都。对此,刘禅率领太子、诸王、群臣六十多人绑住自己、抬棺至军营拜见。邓艾手执符节,解开绑缚,焚烧棺材,接受投降,并宽恕了他们。邓艾约束部众,进城后,没有发生抢掠。他安抚投降的人员,使他们复任旧业,受到蜀人的拥护。

在巨大胜利面前,邓艾擅自循东汉将军邓禹以前作法,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比如邓艾拜刘禅行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而这,自然成为钟会等人陷害他的把柄。

钟会见邓艾居功自恃,乘隙向司马昭诬告其谋反,说他作的事情悖逆不道,已经露出叛乱的苗头。于是,朝廷下诏书派监军卫瓘逮捕邓艾父子,用槛车将其送到京都来,邓艾仰天长叹:“我是忠臣啊,居然到这种地步,白起的境遇,于今又重现了。”

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五,钟会抵达成都,将邓艾押往洛阳。这时,钟会麾下有魏、蜀军队二十余万。钟会排除了有灭蜀大功的邓艾,又掌握庞大的曹魏大军,再加上姜维的支持,这促使钟会决定割据蜀地。

不过,在钟会起兵的时候,护军胡烈之子胡渊率烈部众擂鼓呐喊而出,各营官兵为营救本部将领也一起响应,蜂拥杀入蜀宫,从而斩杀姜维、钟会及部众数百人。在这场内乱中,不仅姜维、钟会被杀,蜀汉的文臣武将大多也遭到了杀戮。魏军大肆掠劫后,监军卫瓘因其参与诬谄邓艾,为了杀人灭口,遂派护军田续追杀邓艾父子于绵竹(今四川德阳)西。更不幸的是,邓艾在洛阳的余子也被诛杀,邓艾的妻子和孙子则被发配到西域。

最后,相对于魏延,邓艾唯一幸运的是冤屈得到平反。泰始三年(267年),议郎段灼上书,替邓艾不平。泰始九年(273年),司马炎下诏书说:“邓艾创立功勋,束手受罪而不逃脱处罚,他的子孙也受到牵连,我常常同情他们,可任命他的嫡孙邓朗为郎中。”司马炎此举,算是为邓艾平了反。

更多文章

  • 王莽大泉五十有价值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莽大泉价格,早期大泉五十和晚期大泉五十区别,大泉五十参数

    大泉五十介绍大泉五十是王莽在位时期铸造最短的一枚货币,仅仅只有三年,但却是王莽时期流传最久铸造量最大的一枚,因此现在也有很多保留了下来,价格也是比较低,虽然铸造量大,但是因为版别众多,所以也有很多珍贵的品种,当然因为王莽在位时期也是比较迷信,所以也有很多大泉五十背面是图案,也就是大家说的压胜钱,大泉

  • 上海博物馆有一西汉古镜,外国人称为魔镜,专家却说:是照妖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上海最稀奇的西洋镜,魔镜和照妖镜的区别,秦朝古镜照妖镜图片

    这是西汉古墓出土的一面镜子,原是不稀奇的,但罕见在它的技术上。它叫做西汉透光镜,被专家们说成是照妖镜,外国学者们称它为魔镜,这足以看出它的不同寻常。这件西汉透光镜是一件罕见的稀世国宝,因为它的技术堪称逆天,而这种技术早就失传,不仅令国内外专家困惑不解了许多年,现在虽破解开但是仍然也无法复制!西汉“见

  • 曹操曾直言:“我得此人可得天下”!他是谁,曹操得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从曹操的诗中看曹操,是谁在曹操被徐荣埋伏时保护曹操,老版曹操与新版曹操

    很多人读历史,都很喜欢读三国,因为在汉末三国时期,有着各种各样极为有趣的典故,这些典故有些是真实发生的,有些是被后人夸大而来的。比如说三国时期的一句名言:“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然而可惜的是,刘备二人兼得,却仍然与天下失之交臂。除了这句话,曹操也曾说过一句,称得到此人天下不足为虑,这句话是真实地

  • 陈胜身边的那些武将们:邓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胜手下的文官武将,邓宗父子,历史上邓宗秦将军

    《史记》有句话:“天下苦秦久矣”。这句话民间所传颂千年,历来被底层庶民作为发动叛秦起义的原因。天下为什么苦秦?简单的说,就是秦有严酷刑法。秦之刑法,是庶民之噩梦。对于这种噩梦的印象,成为庶民们的共识。这种噩梦的影响,深入庶民们的骨髓。噩梦的压迫感,战争多的时候可以依靠战争来化解掉。秦朝统一天下以后,

  • 曹魏武将中,有三位谥号为“愍侯”,结局都不太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忠愍谥号,曹魏名将 一览表,谥号中的顺平侯

    一、夏侯渊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夏侯渊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后代,东汉末年,夏侯渊跟随曹操征伐四方,先后任骑都尉和陈留、颍川二郡太守。参加官渡之战,负责督运粮草。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出其不意,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渭南之战后,夏侯渊率军剿灭关

  • 《叨叨漫画帝王史》:出乎嬴政意料之外,亡秦者并非胡人,乃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漫画秦史,叨叨漫画嬴政,人性历史漫画秦国

    《叨叨漫画帝王史》文:青源阳阳翻开《叨叨漫画帝王史》,幽默风趣兼备,历史知识多多益善有一句一语成谶的话:亡秦者,胡也。知道了这句话之后的秦始皇嬴政顿时感觉如坐针毡,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胡人,也就是当时的匈奴人全部消灭掉,这也是当时他要修建万里长城的目的所在。原来,这个典故是出自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

  • 汉景帝为什么会在宴饮时,说要传位梁孝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景帝传位梁孝王,汉景帝传位给弟弟吗,汉景帝刘启传位给谁了

    最让人不解的是,他居然在皇家宴会时,突然说要传位给梁孝王,那么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其原因有两点。1、讨窦太后欢心汉景帝这个人的性格,本就是很随意的,再加上喝了点酒,一开心就随口说要传位给梁孝王。那么他怎么不说传位给其他的兄弟呢?因为窦太后很喜欢梁孝王,不是很喜欢汉景帝,古代以孝为大,皇帝也不能例外。

  • 《大秦赋》李信,神秘消失的将领背后,是嬴政用人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嬴政手下的名将李信,大秦赋李信的出场,嬴政pk李信

    《大秦赋》的热播带火了很多人,猛然发现,原来那款著名的杀时间游戏里面的好多人,居然都是这个时期的名将。白起廉颇这些大家本来就很熟,自然不必多说,李信这么默默无闻的人,本来可能只是游戏里的一个角色,但通过《大秦赋》大家才知道,原来他这么厉害呀。李信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突然出现在历史中,在秦灭六国最重要的

  • 刘邦登基前,刘太公送他三句话,让他受益终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和刘太公晚死二年,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邦 刘太公

    刘太公喝了一口茶道:“老三,你有事?”刘邦看了看站在帐外目不斜视、手按大刀的樊哙,心里安定了些。刘邦也喝了一奶茶说:“这八年我不是逃命就是要别人的命,没一天能睡安稳!现在天下已定,觉得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刘太公忍不住笑起来:“三啊,你刀山血海都过来了,现在倒怕了?“刘邦低头想了下:“爹,我不是怕,

  • 打仗花光家底,汉武帝为了搞钱,都想出哪些法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武帝打仗越打越穷,汉武帝为何腰斩女儿,秦始皇到汉武帝纪录片

    话说汉文帝、汉景帝,充分利用了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出现了“文景之治”。不光种地的老百姓高兴,国家也很高兴,为啥呢?因为国库里的钱多到用不完了。据说,汉景帝时候,国库里的铜钱因为太久没被扒拉了,加上那时候又没抽风换气防潮技术,钱就静静地躺在库房没人来动一下,最后闲的都生出了铜绿,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