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康之变5千多宋朝女子被掳走,只有1人生还,宋高宗一见她就磕头

靖康之变5千多宋朝女子被掳走,只有1人生还,宋高宗一见她就磕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66 更新时间:2024/1/23 16:12:27

公元1126年到1127年,强悍的金兵挥师南下,以势如破竹、雷霆万钧之势,击穿北宋边防线,一口气打到宋朝国都汴梁城下。北宋朝顿时陷入国破家亡的巨大危机之中。尽管当时宋朝仍然拥有数十万雄厚兵力,但宋徽宗宋钦宗这一对父子活宝,在战和之间犹豫不决,连出昏招,最终导致靖康之变的亡国之祸,北宋由此灭亡。

宋徽宗和宋钦宗,从帝王之尊沦为金国人的奴隶,纯属咎由自取,丝毫不值得同情。然而这一对亡国之君造成的恶果,却最终转嫁到了北宋臣民头上。金国人从苦寒荒凉的塞北,来到了这锦绣繁华的汴梁城,简直像叫花子进了宝山,开始了不顾一切的疯狂掠夺。

皇宫和国家府库中难以计数的金银财宝、民间百姓的个人财产,都被金国人抢夺一空。最为惨痛的是,金国人还从北宋掠走了大量人口。史料《南征录汇》记载,“妇女上自嫔御,下及乐户,数逾五千,皆择盛装而出”,共有5000多名宋朝女子被金国人强行掳掠而去。

这五千名女子的下场都极为悲惨。由于俘虏人数太多,缺乏足够车马,这些平时足不出户的弱女子被迫步行从汴梁走到塞外辽东。几千里的艰苦跋涉,衣食难继,风餐露宿,很多人不堪忍受折磨而死。《宋俘记》记载,仅仅出发的第一个月内,就有1500多女子死在途中。她们到达金国后,很快被金国贵族瓜分一空。有的沦为王公大臣的姬妾,有的沦为奴隶,有的被转卖到更为遥远的高丽、蒙古,在无尽的痛苦屈辱中度过一生,终身再未能回到中原故土。

不过,这五千多女子中,却有一个人得以幸运生还。此人就是宋徽宗的一个妃嫔韦贤妃。韦贤妃,北宋汴梁人,因貌美娇艳,被宰相苏颂进献给宋徽宗。最初韦贤妃并不怎样受宠,直到靖康之变前才正式被册封为贤妃。

靖康之变中,46岁的韦贤妃也被金国人掳走,先后到达燕京、上京,最后被和宋徽宗一起关押在五国城,前后在金国度过了16年的艰苦时光。16年中,韦贤妃从一个锦衣玉食的宫廷贵妇,完全变成了一个衣衫褴褛、满脸风霜的农妇。侥幸的是,塞外的苦寒,金国人的折磨欺辱,她都挺了过来。

韦贤妃和宋徽宗生过一个儿子,康王赵构。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在江南建立南宋,赵构成为南宋开国之君宋高宗。宋高宗在位期间,无时无刻不挂念着在北国受苦的母亲。经过十余年宋金战争,宋金双方进入僵持阶段,双方开始进入停战谈判阶段。

谈判中,宋高宗把放归韦贤妃作为条件之一和底线,他多次向金国使者明说,“今立誓信,当明言归我太后,朕不耻和,不然,朕不惮用兵”。经过一番艰苦谈判,双方最终在绍兴十一年订立和议,金国同意把韦贤妃放回南宋。绍兴十二年三月,金国使者护送韦贤妃,来到了南宋临安。宋高宗亲自出城到郊外迎接母亲,一见母亲,宋高宗当即下跪磕头,喜极而泣,母子终于得以重逢。韦贤妃后来在南宋安然活到79岁善终。

参考史料:《宋史》《南征录汇》

更多文章

  • 闯王李自成的失败原因,忽视了一寸土,滥杀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闯王李自成被谁杀的,甘肃发现闯王李自成墓宝藏,1980版闯王李自成

    晚明,在崇祯皇帝妄想恢复大明盛世的垂死挣扎中,在自上而下的载撤冗员中,驿卒们纷纷下岗,很不幸,一个叫做李自成的米脂汉子也失去了他赖以生存的职业,而后,丢了饭碗的李自成随波逐流,身不由己的汇入了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起义的滚滚洪流之中。无论姚雪垠老先生如何捧高李自成的地位和历史意义,在我眼里,李自成依然

  • 铁面无私的包拯脸也是铁色的?他可能比你都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真实的包拯并没有戏剧评书中描述的那般脸黑,甚至额头上那个月牙也没有。当然他也并没有《少年包青天》中开挂一般的人生,他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尊敬,恰恰是因为他公正廉洁,不畏强权,铁面无私,为民做主。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几个包拯弹劾的达官贵人。阎士良是宋仁宗的亲信,因为贪污腐败,被包拯弹劾。王逸仗着宋仁宗的庇

  • 郑和之后无航海,郑和航图被毁,罪行比焚书坑儒更可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促进了和世界的文化交流,其壮举远超麦哲伦、哥伦布等航海家,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然而自从郑和之后再无航海,从明朝中期中国就闭关锁国,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长达百年的屈辱史。 郑和之后中国再无航海,这种局面当然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莫

  • 道士说了6个字,让一女子成为大宋皇后,宋朝3个皇帝都管不住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宋历史小故事,历史上真实的大宋女皇,南宋皇后传奇故事

    到了南宋初年,皇家这种积习依然如故。宋高宗虽然历经劫难,比他的前任们更为冷静和理智,但对道士和道家依然崇信不已。他的母亲韦太后,靖康之变中被金国人掳走十几年,后来双方和议,才被金人放回。结果韦太后因为受尽折磨,一身疾病,两眼几乎失明。宫廷御医使尽手段,没有丝毫好转。宋高宗非常焦虑,让人四处寻找高人

  • 这个皇帝正要改写明朝命运却意外猝死,几个事实令人细思极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陈亨明朝,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朱标不死明朝会不会被改写

    在明朝16位皇帝中,想要兢兢业业当皇帝的大多早逝,活得长的却又总是“不务正业”,加上明朝政治制度的空前发展,即便是前几任皇帝拼命地维护皇权,但到了明中期时,皇权依旧有衰微的迹象。1449年,明英宗亲征瓦剌惨败引发兵变,土木堡之变被视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节点,文官集团实际上掌控了国家大权,此时,掌握在文

  • 赵匡胤定下祖制“不杀士大夫”,是治国高招还是昏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太祖下令不杀士大夫,赵光义为什么不杀赵匡胤孙子,赵匡胤立下的三条祖训

    宋朝虽然也是和隋唐元明清等并列的古代中原王朝,但严格来说,宋朝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大一统王朝。从北宋王朝建立直到灭亡,疆域面积一直非常有限,全盛时期国土面积也不过区区280万平方公里,还不到唐朝四分之一。连历代中原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幽云十六州,宋朝也始终未能占有,一直处在辽国与金国控制下。 宋朝的立

  • 赵匡胤和一个武将的儿子开玩笑,说了6个字,武将立即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给后代的三句话,赵匡胤有几员大将,赵匡胤几个人起兵

    赵匡胤原是后周武将,是一代英主周世宗柴荣的得力干将,曾经为后周征战南北,屡建奇功。但后周武将人才济济,和赵匡胤实力相近、功业相似的大有人在。有两个人的地位甚至比赵匡胤还要高,也比赵匡胤更受皇帝信任。一个是后周检校太尉、侍中、兼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一个是后周检校太傅、昭义节度使李筠。 李重进和李筠两人

  • 赵匡胤49岁猝死,4个儿子都没活到30岁,难道是因为他发过1条毒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登基后,对外扫除各个割据势力,荆南、南唐、后蜀、南汉等小国被纳入宋朝版图,战乱局面逐渐结束,久违的太平景象重现人间;对内任选贤能,轻薄徭役,与民休息,革除五代以来相沿数十年的种种弊端,一个强大而兴盛的北宋王朝巍然崛起,颇有几分当年盛唐气象,一派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的大好局面。 赵匡胤雄心勃勃,

  • 历史上真实的元朝-元朝统治的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朝是怎么灭亡的元朝灭亡惨状,元朝末年镇守广西的元朝将领,元朝时期韩国归元朝吗

    至正新政至顺四年(1333),妥欢贴睦尔即帝位。从此,元朝进入元顺帝统治的最后36年衰败时期。年仅13岁的妥欢贴睦尔,面临着年复一年造成的积重难返的政治局面:权臣擅权、吏冶腐败、财政空虚、社会动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深感社会危机的严重,因而力图推行新政,实现中兴,以摆脱危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铲除权

  • 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如何?马皇后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感情很好,这也是皇帝当中少见的。朱元璋在投奔了郭子兴之后,受到器重。郭子兴还把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马氏与朱元璋成亲后,和朱元璋感情深厚,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精心辅佐朱元璋。两人是结发夫妻,更是患难真情。或许这还看不到他们的感情。但是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虽然有了更多的女人,但他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