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两位大佬,南明的大佬是福王朱由崧,不过是他是大佬算是抬举他了,朱由崧是皇帝没错,可是这人没脑子,啥事都做不了主,坐在龙椅上就是摆设。南明朝廷的权力都旁落到马士英和阮大铖手里,而这两位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排除异己、收受贿赂,坏事没少干,正事都不干,南明朝堂被搞得乌烟瘴气。反观南宋皇帝赵构就好很多,虽然赵构也非中兴之主,但好歹还能拿个主意,而且大臣们都听他的,是战是和还都有人出谋划策,赵构也都有自己的主见,朝局还算平稳。
双方对阵最直接的实力就是军力,军力一看兵力二看将领,南明的兵力不可谓不多,总兵力在百万左右。不过都是有各大军阀控制,左良玉的湖北军大概有四十万左右,江北四镇兵力也在四十万上下。南明的将领们各自之间都不对付,其中大军阀左良玉还起兵造反,真是火上浇油。反观南宋那边就和谐的多,南宋的军队数量远少于南明,而且也都在各大军头手中,但是像韩世忠、岳飞这样的军头都还忠心,而且南宋的士兵素质相当高,就说当时的岳家军,那是号称超越时代的存在,金军见到岳家军打不打掉头就跑。就算到了南宋末期,军力已经江河日下,但还是能硬抗蒙古铁蹄五十余年,成为蒙古军团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如果拿南宋初期的军力对抗蒙古人,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可见宋朝军力并不像外界说的那么疲软,只能怪蒙古人太BUG了。至于说跟南明来比,那更是甩了几条街。
说来也是南明政权自己作,南国水乡那么好的地形不知道利用,没放一枪一炮就缴械投降了。你看人南宋多鸡贼,知道北方人不善水战,就专门把金军拖入江河中作战,把自己的地形优势发挥地淋漓尽致。金军的优势骑兵在江河湖海上没办法施展开来,只能跟南宋打自己不擅长的水战,自然不是宋军的对手,韩世忠和岳飞就曾多次利用水网地形击败金军。
本不愿说气数这个事,不过又不得不提,可能还真有这种模棱两可的事情。南北两宋同气连枝,本是一脉相承。北宋亡了后政权南迁,这时的老百姓依旧认可赵家王朝,谁让老百姓在北宋年间过的好呢,人心思宋自然就心向南宋。反观南明那边,大明帝国都活了近三百年了,而且最近的半个世纪老百姓都没个安生日子,再加上有天灾连连,老百姓早就想改朝换代尝尝新王朝的滋味了。简单来说就是,大明王朝气数已尽,而赵宋王朝还有一口气能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