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探寻:同处道光朝,黄爵滋的禁烟倡议为何以失败告终?

历史探寻:同处道光朝,黄爵滋的禁烟倡议为何以失败告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924 更新时间:2024/1/16 9:47:47

林则的虎门销烟便是这场大幕的开端。

禁烟与倡导:

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同样也是晚清衰败的开始,正是因为他的销烟运动,引发了鸦片战争,使得清朝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并逐步灭亡。

但在林则徐销烟的前面,清朝关于鸦片的讨论便一直络绎不绝。

一、纵烟先驱——许乃济

在林则徐销烟之前,在清朝内部曾出现过倡导吸食鸦片的提议,而这个提议的倡导者便是——许乃济。

许乃济跟林则徐一样都是道光年间的官员,任太寺少卿,但不同于林则徐的禁烟,许乃济倡导“纵烟”,他认为当时的清朝鸦片盛行,国内的百姓和乡绅,倾家荡产都要吸食鸦片,根本就是禁止不绝,不如撤掉禁烟的法令,将鸦片的买卖收到国家的手里,从而赚取大量的税收和银钱,以此来充实国库。

并且在1836年,就此想法上书给道光皇帝,请求“纵烟”。有意思的是,道光皇帝并没有反对这条建议,而是“留中”,也就是观察,考虑的意思。

不过,许乃济的这条建议却受到了当时大部分官员的反对,不少官员对许乃济破口大骂,称他为“祸国殃民”的昏官,这条政策是“乱国之策”。

道光帝被逼无奈,只有明确表示不会采用许乃济的意见,才平息了当时朝堂上的一场风波,不过道光帝并没有撤掉许乃济的官职,极有可能是把许乃济的方案当成一个备用方案,如果没有更好的方案就采用他的“纵烟”之策。

但好在这时另一个禁烟英雄黄爵滋站了出来。

二、禁烟先驱——黄爵滋

黄爵滋同样是道光皇帝时期的官员,而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禁烟”派,对于当时荼毒中国的鸦片深恶痛绝,一心想禁掉鸦片。

在看见道光帝没有把许乃济撤掉官职后,黄爵滋知道,道光帝对于许乃济的建议有些心动,但又因为官员的反对而不得不作出反对的样子。

所以黄爵滋在1938年,便上书了《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提出现在的中国之所以没有禁掉鸦片的流通,是因为清廷没有找到鸦片泛滥的根源,所以才不能禁掉它。

而对于这种“实未知其所以禁也”的情况,黄爵滋也提出了自己的办法,即:由皇帝降下圣旨,自今年某日起,到明年某日止,以一年为期,断绝鸦片之瘾,如果一年之后还有吸食鸦片的人,便是乱民,可以实施重刑。

简单来说,就是给烟民一个适应的时间,让烟民慢慢地戒掉鸦片,如果到时间后,还在吸食鸦片,便会被处于死刑或者其他的罪行。

可以说,这种禁烟法,跟林则徐和其他的禁烟法不同,他并不是解决鸦片的来源,而是解决吸食鸦片的人。

因为在黄爵滋看来,既然清廷不能完全杜绝鸦片流入中国,查不到鸦片的来源,解决不了鸦片来源的问题,完全可以解决另一个源头,从根源上杜绝吸食鸦片的人。

黄爵滋的办法其实就是现在普遍实行的戒毒方法,只不过没有政府强行要求,戒不掉就是这么严苛。

黄爵滋的上书在朝廷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的官员都在讨论这个办法的可行性,就连道光皇帝也拿不准主意。

毕竟这种运用酷刑的办法来禁烟,极为容易背上骂名。

所以道光皇帝对于黄爵滋的《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的批复是:著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直省各督抚,各抒所见,妥议章程,迅速具奏。

既没有反对,也没有公开支持。

虽然黄爵滋的意见没有得到道光皇帝的直接支持,但对于不少的官员影响很大,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受到官员和清朝士子的追捧,在清朝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二是不少官员受到他的影响,成为了坚定的禁烟派,比如林则徐。

三是,他的奏折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禁烟运动”,政府也出台《钦定鸦片烟条例》,将禁烟,当成了一项国家制度,使得禁烟有了国家法律的保护。

禁烟的失败:

黄爵滋是清朝第一个明确提出禁烟的官员,同样也是在他的推动下才有了《钦定鸦片烟条例》,可为他的禁烟还是以失败告终呢?

一、核心错位,没有抓住关键

黄爵滋在他的奏折中,将禁烟的主要矛盾放在了吸烟的烟民身上,认为只要管控好吸烟的烟民就可以杜绝鸦片的传播,这是一种典型的“没有需求就没有伤害”的思想。

但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因为鸦片贸易不像其他的商品贸易,鸦片有上瘾性,人一旦吸食上鸦片,靠自己的意志很难摆脱鸦片的控制,这种贸易方式一开始就不是一种正当的贸易方式,用正当的“需求”“供给”关系去对鸦片贸易进行限制,显然是不合适的。

就像现在的一样,大多数人对于鸦片的危害都很明白,可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有不少人会主动或被动地吸食鸦片,然后家破人亡, 更何况那时对于鸦片所知甚少的近代人。

所以,鸦片的禁止,从古至今都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杜绝他流入国内,只有没有这个商品,才不会有人去吸食,就算有少数的人因为好奇,想法设法的弄来一点,但对于整个国家危害也会降到最低。

而黄爵滋却弄错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误认为吸食鸦片的人,才是根源,而流入国内的鸦片是表象,所以才会导致他的禁烟政策失败,而自己也被罢官回乡。

在他后面禁烟的林则徐,显然看明白了这个关系,将禁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鸦片商人身上,而不是吸食鸦片的百姓身上。

二、来自多方的阻力

黄爵滋禁烟失败除了错误的认错根源外,另一个原因便是阻碍甚多。

第一阻碍便是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碍。

鸦片从外国流入我国,从中获取巨额利润的除了那些外国商人外,还有不少中国人。他们有的是商人、有的是官员,有的是乡绅,但无一例外,都是鸦片贸易中的既得利益者。

黄爵滋的禁烟活动,虽然没有直接把矛头对准他们,但减少吸烟人数的大举动,也使得他们利益受到侵犯,所以这些人联合起来,明里暗里的都在抵抗黄爵滋法令的实施。

第二个阻碍便是官员的阻碍。

黄爵滋对于吸食鸦片的百姓,制定的法律极为严苛,比如:

开设商铺、勾串外夷、买卖鸦片者——斩。

海口兵丁,受贿故纵,无论多寡——斩。

私开烟馆、引诱百姓者——斩。

种植罂粟、制造鸦片、贩烟者——斩。

其制度之严苛在整个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而在这种制度下,他们自然要反抗黄爵滋的条令,为自己博取一条生路。但主要的妨碍却不是这些人,而是来当地的官员。

清廷有如黄爵滋一般激进的禁烟人员,自然也有保守的一派。

比如以张岳菘为代表的保守派,便公然反对黄爵滋的政策,称这条禁烟令一旦实行,那么整个官府就只需要四处抓人、杀人呢?还如何管理地方呢?所以拒绝实施黄爵滋的条令。

但真实原因是如此吗?其实不然,这些官员都很聪明,知道吸食鸦片的人有不少官员子弟,或者当地的豪强大族,一旦真的四处抓人、杀人,便会得罪不少的人,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官职,而且杀的多了,难免不会引起叛乱,对自己的官员生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说白了,便是禁烟可能导致他们丢掉官职,所以他们便会发对。

因此,在多重阻力下,黄爵滋的禁烟虽然搞得轰轰烈烈,却没有取得太对效果,只得以失败告终。

总结:

黄爵滋的禁烟运动虽然是以失败告终,但他作为第一个明确禁烟的倡导者,在整个禁烟史上都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正是因为他的举动,才有后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才让更多的人知道鸦片的危害。

但他作为一个封建朝的官员,还是没能摆脱时代的局限,没有发现当时的清廷,衰弱的根本原因根本不是鸦片的危害,而是制度的腐败。

就算他在当时禁烟成功,可清廷照样免不了在后面的战争中被列强欺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参考献:《道光皇帝亲自下手的“禁烟”大业为什么推不动?》

《首倡禁烟的黄爵滋》

更多文章

  • 清末有一个寡妇,竟然成为了女首富,慈禧收她为干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末第一宠臣慈禧,重生清末娶了慈禧侄女的小说,慈禧26岁当寡妇完整版

    不同于电视剧,周莹是与父亲卖艺为生的江湖儿女,历史上真实的周莹1869年出生于陕西三原的一个官宦之家,自幼熟读诗书、善于算学。17岁嫁给吴家少爷吴聘,吴家是陕西泾阳安吴堡的大户人家,不成想仅仅过了三年,丈夫吴聘和公公都去世了,吴家没有了主心骨,家道迅速中落,而此时成为寡妇的周莹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

  • 湘军不过是一群农民组成的军队,为何能灭太平、破捻军、复新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捻军菏泽,1860年捻军占领清江浦,捻军十大名将是谁

    公元1851年,相信“古来事业有人做”的洪秀全在金田村振臂一呼,开始了席卷中国18个省,长达14年的太平天国起义。初期的太平军群英荟萃,这些人里有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冯云山;有雷厉风行、机变百出的杨秀清;有金戈铁马、勇悍过人的萧朝贵;有用兵如神、驰骋疆场的石达开。这一段时间,太平军的兵锋十分凌厉。清

  • 清朝灭亡后,宫女们没有人敢娶,她们都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灭亡宫女去了哪里,清朝小宫女,清朝宫女用的夜壶

    咱们说,古代的宫女在封建时代的宫廷中,地位比主人当然是低下,尤其是到了明朝这个阶段。但清朝建立以后,一是吸取了明朝宫女们起义反弹的教训,另外宫女们也都是招的本民族女子,所以说宫女们的宫中生活待遇还是比较过得去的,相对前朝的终身制,他们实行了更为人性化的“退休制”。年纪大了可以出宫嫁人,你不嫁人也没人

  • 清朝老太太写了5个字,被外国人发表在杂志上,让大清朝颜面扫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危急关头,清朝皇帝被迫再次祭出祖宗留下的护国之宝:摒弃满汉之见,放手重用汉人之中的贤才,对他们委以重任。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湘军、淮军应运而生,并最终成为逆转局面、力挽狂澜的定海神针,把清朝从灭亡边缘拉了回来。太平军起义平定之后,曾国藩选择了退隐林泉颐养天年,而李鸿章却被慈禧和光绪视为须臾不可暂离的左

  • 清朝神机营,为什么要组建?拥有3万军队的神机营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神机营视频,清朝最厉害的神机营,清朝神机营历任官员

    话说清朝以武功定天下,实赖八旗军效力!史称八旗军“拓疆万里,宾服八荒,勋业之隆,前古无匹。”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旗军的后裔们承平日久,加之其后裔又得益于祖宗军功可以得到皇家照顾,当初彪悍异常的八旗将士渐渐地在舒适的生活中随之腐化了。 一度热播的《康熙王朝》中有姚启圣平台湾一节。因八旗军不堪使用

  • 清朝皇帝很喜欢养狗,为什么却不准老百姓养狗?答案是2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禁狗令,清朝皇帝养不养宠物,中国古代皇宫养什么狗

    千百年来,从肃慎到女真,一直长期定居于偏僻的辽东苦寒之地,远离中原的喧嚣战乱,因此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都得以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翻看史书记载,无论是肃慎、挹娄、勿吉、靺鞨、还是女真,虽然跨越几千年时间,却都有着极为相似的特点。比如他们都擅长射箭,不仅箭术超群,而且制作的“楛矢石砮”一度是献给

  • 清朝皇帝和囚徒都喜欢吃1种动物,囚徒能吃到新鲜的,皇帝却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太监有对食吗,明朝皇帝喜欢吃的肉,清朝皇帝最喜欢的宠物

    宁古塔远离中原京师,距离将近三千里,路途险远。冬天冰天雪地,辽东的冬天长达半年左右,大雪封路是常事,即使在相对温暖的夏秋季节,途中也要经过数百里渺无人迹的原始山林,虎豹野兽出没期间,因此囚徒逃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侥幸逃脱,一无所有的囚徒们衣食难继,十有八九会死在途中。因此宁古塔的囚徒没被关入大

  • 清朝的神机营,拥有3万多部队,为何战斗力一塌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神机营视频,清朝火器营实力,清朝神机营历任官员

    耗费如此巨资打造的神机营成为了以慈禧为代表的清廷统治者的青睐,无论是北京重要地带的守卫抑或是太后、皇帝的出行,神机营都是以近卫军的姿态出现。至于对内作战,神机营参与过平定游荡于陕、晋、直地区的捻军起义;左宗棠出征新疆,神机营亦有部分将士随行征战。因为神机营是清廷的宝贝部队,所以一般用于京畿地区的防

  • 清朝的皇族为什么会有黄带子和红带子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红带子有被封爵的吗,清朝皇族现状,姚氏是清朝皇族吗

    在清初,所谓皇族是指“六祖子孙”,也就是努尔哈赤爷爷福满的六个儿子的后裔,在努尔哈赤时都统称为“宗室”。到了皇太极的天聪九年,大汗颁布了上谕:“天潢之戚,不加表异无以昭国体”,把努尔哈赤的子孙从“六祖子孙”中独立出来,称为“宗室”,其余称“觉罗”,觉罗并以系红带子来标明身份。到崇德三年,他又再次颁

  • 清朝的火器宗师,被康熙流放到了盛京,最终含恨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盛京,康熙到盛京要走多久,康熙年间火器专家

    戴梓是以为博学多能的天才,在兵法、天文、历法、水利、诗画、历史等方面都有颇多的研究,他最杰出的领域还是在火器制造方面。他生活在顺治、康熙时期,康熙初年,三藩尚未平定,戴梓曾经弃笔从戎追随清兵讨伐耿精忠,他向康亲王献出了自己发明的“连珠火铳”,在得胜班师之后得到了康熙的召见。 但是到了清朝后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