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被腰斩时,为何无人求情?一个极端利己者的失败,不值得同情

李斯被腰斩时,为何无人求情?一个极端利己者的失败,不值得同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972 更新时间:2024/1/19 4:52:50

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这是在生命最后一刻,李斯对次子所说的话,想必此时刑场上的李斯心中必定百感交集:回想他这波澜壮阔的一生,自认对大秦忠心耿耿,没想到却落到如今结局,只是可惜没有机会再和儿子一起牵犬猎兔了。

李斯的成功之道:老鼠哲学

时间回到多年前,当时李斯还只是楚国的一介小吏,那时正值春秋战国礼乐败坏的时期,追名逐利成为潮流,而李斯这个小人物也有一番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李斯对当前位卑言轻的处境十分不甘,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直到遇到两只境遇不同的老鼠,他才有所领悟。

原来李斯工作的地方有很多老鼠,有一天他看到茅房中的老鼠只能吃脏东西,个个瘦骨嶙峋的样子,遇到人或者犬来,它们都惊慌逃窜,反观粮仓中的老鼠则不必为食物担忧,吃得肚皮圆滚滚的,甚至有人来了都懒得逃跑。

同样是老鼠,为何境遇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这引起了李斯的深思,最后他得出结论:两类鼠的生存方式差距那么大,是因为所处环境处境不同,由此推断,人也是一样,混得不好是因为他周围的环境不好,要想出人头地,就要去“粮仓”那样的地方。

这便是李斯所悟出的“老鼠哲学”,当时李斯只是一底层小吏,设法改变处境本是合情合理的,但他立志做“仓鼠”,享受荣华富贵就有些市侩了,说到底,李斯所信奉的就是利益二字,而李斯此后的人生也都是围绕这两个字展开的。

当时六国什么最稀缺?当然是人才,而李斯只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普通人,为了让自己更具身价,他拜入名士荀子的门下学习,经过多年钻研苦读,终于学有所成,可以出山建功立业了。

投奔秦国

出山后的李斯面临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到哪国发展,哪里才是适合他的“粮仓”,在李斯看来,楚国虽是大国,但楚王无大志导致楚国开始走下坡路,不是施展自己才华的好地方,而其他山东诸国还不如楚国,最后李斯决定前往秦国。

秦国此时经过变法国富民强,秦王更是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他这等人才正是秦王所需要的,秦国便是容纳他的最好“粮仓”。

来到秦国之后,李斯找到门路投入国相吕不韦的门下,凭借出色的才能,李斯在吕不韦众多门客中脱颖而出,被提拔为郎官到宫中做事,这使得李斯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嬴政

李斯向嬴政献策削弱六国之计,成功被嬴政引为心腹,可是很快,李斯迎来一次巨大危机,秦国要驱逐客卿!事情起源于一个名叫郑国的人以修建水渠为由,窃取秦国情报,原本就看这些客卿们不满的秦国旧贵族们当即要求嬴政驱逐一些异国人。

李斯眼看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粮仓”就要驱赶他走了,李斯自然不愿意,于是一封《谏逐客书》横空出世,说动嬴政取消了逐客令,而李斯也因此被提拔为廷尉。

秦国统一天下后,李斯的功绩就更多了,取消分封制,采用郡县制、销毁民间私藏兵器、书同文等等,后来李斯还提出了要统一天下百姓的思想,本来其出发点是好的,可惜在实施过程中演变成了“焚书坑儒”。

此举使得李斯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地位骤降,就算是一些支持他的人也产生了兔死狐悲之感,这些人后来着实为李斯之死推波助澜了一把。

腰斩于市,无人问津

一个人追求荣华富贵没有错,但若是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置国家利益于不顾,那么这就是取死之道了。

李斯是个利己主义者,一切以个人利益为重,当初嬴政十分欣赏韩非的才华,李斯怕韩非取代自己的位置,于是屡进谗言,最后导致韩非死在狱中。

嬴政东巡途中去世后,李斯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答应赵高联合的条件,扶持胡亥上位,成为大秦新一任皇帝,结果公子扶苏自杀、蒙恬蒙毅等国之柱石被杀,就来胡亥的一些兄弟姐们也一并被杀……

更可怕的是,李斯发现胡亥更宠信赵高,自己的位置似乎也没有那么稳定,这下李斯慌了,他想劝胡亥终止这近乎疯狂的举动,但在赵高的挑拨下,胡亥认为李斯有谋逆之心,于是将李斯下狱并诛其三族。

李斯用秦,机、云入洛,一时呼吸风雷,华曜日月,天下奔走而慕艳。事移时易,求牵黄犬出上蔡东门,听华亭之鹤唳,岂可得哉?

李斯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全拜“老鼠哲学”所赐,但这也使得他因贪恋权力,而不顾秦国大业扶持胡亥继位,最终导致其腰斩于市的下场,有意思的是,在李斯被判处腰斩之刑时,朝堂上竟无人为其求情。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首先李斯贪恋权位,在朝堂上得罪的官员必然不少,最起码老秦贵族因当初逐客令一事,对李斯是不太待见的,其次是李斯的人缘比较差,法家出身的李斯对手下和级别较低的官员有些严苛,让人不敢亲近。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来自赵高的压力,要知道李斯为相那么多年,没有一两个心腹也说不过去,但当时赵高权倾朝野,公然做出“指鹿为马”的事情来,谁又敢冒着性命之危去为李斯说情呢?

结语

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向来是不顾一切为自己谋取利益,在个人利益面前,其他不管什么都要靠后,李斯目光短浅,同意扶持胡亥上位,结果使得大秦二世而亡,天下陷入乱局。

如果再给李斯一次选择的机会,他是否会再次与赵高同流合污,我想以他的利己思维而言,可能依旧会与赵高合作,所以李斯的下场不值得同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西汉灭亡后,刘氏宗亲最终结局如何?后来刘秀又是怎么对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等到刘秀建立东汉之后,最开始的时候,为了稳定政权,刘秀曾经大力恢复老刘家的爵位,尽量造成一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不过后来,等到东汉开国时间越来越长,国家稳定了之后,这时候刘秀就开始对这些老刘家同族下手了。当然,刘秀也没杀他们,只不过是尽量用各种手段,让他们靠边站而已。毕竟,蛋糕就这么大,如今换做刘

  • 如果刘备不选择入蜀,而是好好经营荆州,三国历史会怎样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征荆州,刘景升想把荆州交给刘备,孙尚香帮刘备逃回荆州

    首先,让我们把视线拉回赤壁之战刚刚结束的时候。赤壁之战,刘备和孙权联军虽然打赢了曹操,彻底守住了江南,刘备也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块地盘。但是,在赤壁一战当中伤亡惨重的曹操,其实并没有彻底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因为曹魏的实力,实在是太雄厚了。虽然在演义小说当中,三国时代是三足鼎立的状态。但实际上,当时曹魏的

  • 刘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为何只当了27天便被废了?两千字看懂刘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贺后面谁当皇帝,刘贺当皇帝干了什么事,历史上的刘贺活了多久

    有关刘贺的故事,我们还得从当年汉武帝那会儿说起。刘贺生于公元前92年,他的父亲刘髆,是汉武帝的第五个儿子。刘贺出生的时候,汉武帝已经64岁了,在刘贺之前,汉武帝已经有了一大堆的孙子,甚至就连重孙子都快有了。所以刘贺的出生,对于当时的汉朝高层来说,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就在刘贺出生一年之后,汉朝却

  • 历史上最倒霉的督邮,历史上被刘备鞭打,三国演义里被张飞鞭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飞为何鞭打督邮,张飞鞭打督邮故事30字,张飞鞭笞督邮gif

    既然是以汉末三国为背景,那么《三国演义》里面登场的人物则是有着历史原型的,包括其中很多精彩的故事情节也是如此。只不过,相比正史,作为一本小说,改编一下是在所难免的。就好比“怒鞭督邮”这个小说中的一个精彩情节,就与历史发生的原型事件有所不同。在小说中,刘备因为讨伐黄巾立有功劳,被朝廷任命为安喜县县尉。

  • 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为何最后没有被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广真实水平能封侯吗,当年万里觅封侯李广,李敢封侯而李广没封侯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话出自王昌龄,但是这句话到底说的是谁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人说是李广,还有人说是霍去病,什么说法都有,所以,不能不能作为评判李广军功的依据。根据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想一想,一般老板会在什么情况下,给职员升职加薪?一般情况下,员工为公司创造了巨大收益,或者员工作为老板的

  • 孙策去世后,孙权上位,孙策的子孙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策儿子死时孙策说了什么,孙策带着射手追孙策,孙策可以坐孙策的船吗

    一方面,对于孙策的女儿,孙权堪称视若己出,甚至比自己亲闺女还亲。孙策的几个女儿,在孙权的操作下,全都嫁给了吴国重臣的孩子,甚至比孙权自己的女儿嫁得都好,一生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另一方面,对于孙策的儿子,孙权给的待遇,真的很不咋地。孙策唯一的儿子,也就只封了一个侯爵。最重要的是,后来孙策唯一的孙子

  • 为什么有人说曹操其实不姓曹?曹阿瞒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不姓曹是真实的吗,曹操的曹的拼音咋写,口加一个曹操的曹是什么字

    至于为何曹操姓曹,为何叫阿瞒,这就说来话长了。曹操字孟德,又名曹阿瞒,生于公元155年,一生活了65岁。纵观曹操的一生,绝对算得上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同时曹操还是一位诗人,具有出色的文学功底。曹操的一生,对于中国历史更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曹操的父亲叫做曹嵩,是大太监曹腾的养

  • 曹操让多员大将一起围攻吕布,为何不敢围攻张飞?原因想不到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飞吕布谁大,关羽张飞马超围攻吕布,张飞对吕布视频完整版

    当然是吕布!关羽、张飞、刘备三人合力攻打吕布,险胜吕布。关羽和张飞有错人的勇气,武力值不言而喻。刘备!虽然实力一般,但或多或少还是发挥了那么一点作用!这场战争确立了吕布三国第一军事将领的地位,无人撼动!对于吕布三国第一的位置,张飞表示了1万的不服,每三五天就会找吕布单挑一次,还故意刺激吕布的话,暴露

  • 东汉风云:阴后被废邓绥册后,和帝亲政崇尚儒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阴皇后妒恨邓贵人,已被和帝察觉,随时加防,到了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间,有人告发阴皇后,说是与外祖母邓朱等共为巫盅,私下咒诅等情况。和帝即令中常侍张慎与尚书陈褒,会同掖庭令,捕入邓朱并二子邓奉、邓毅,及阴后弟阴轶、阴辅、阴敞一并到案,严刑拷讯。当即录述口供证明咒诅属实,应以大逆不道论罪,定谳

  • 这位妃子的一次“例假”,为刘邦建立的大汉王朝又续命195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野史关于刘邦的记载,刘邦的下臣与戚姬,刘邦的后宫谁最厉害

    蜀汉创立者是刘备,刘备总是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出门在外,常挂嘴边。而刘胜的父亲便是汉景帝刘启。今天不说刘胜,来说上一说汉景帝的另外一个儿子——长沙定王刘发。听到名字,感觉到俗,发,发什么……汉景帝说:“发觉了,这个女人压根不是她。”怎么回事?故事得从程姬说起……程姬很受汉景帝的宠爱,这天刘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