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胡十六国唯一的汉人皇帝,壮志未酬衔恨而终,他死后天生异象

五胡十六国唯一的汉人皇帝,壮志未酬衔恨而终,他死后天生异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981 更新时间:2024/2/15 13:15:10

自西晋八王之乱起,晋室南渡,北方是五胡十六国的天下。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时候的北方天下——“乱糟糟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有点像唐宋之间的乱世五代十国,皇帝换得跟走马灯似的,夸张一点地说,或许百姓还没熟悉某个皇帝的年号,就匆匆地换一任了。跟五代十国不同的时候,那时候,匈奴、羯、羌、氐、鲜卑等胡族纷纷在中原大地“坐龙庭”,华夏正统在长江以南的东晋王朝。自从匈奴人刘渊建国汉赵自立为皇帝起,羯族石勒、氐族苻健、羌族姚苌、鲜卑慕容儁等胡人皇帝轮流坐庄,只有一位皇帝例外,他虽是胡人皇帝的养孙,但他本是地道汉人。他登基之后曾经向东晋朝廷示好,试图延续汉家江山的法统,他还曾向胡人举起屠刀。最终,他死于胡人之手,他死时正值盛夏,山中草木一夜之间枯萎,蝗虫成灾,天不下雨。他死后天生异象,触动了杀死他的慕容儁。慕容儁派人祭祀他,封他为“武悼天王”。

他就是五胡十六国冉魏政权的创立者闵冉,他字永曾,小子棘奴,是后赵皇帝石勒的养孙。闵冉的父亲叫闵瞻,魏郡内黄人士,世世代代都是汉民。冉瞻的祖上是武官,12岁那年被石勒的侄女石虎收为养子,按照辈分冉闵是石勒的曾养孙。石勒去世之后,本来皇位是传给亲生儿子石弘的,第二年石虎就杀了石弘自立为王。

石虎差不多是五胡十六国胡人君主中最残暴的一个,他生性残忍好战,侈糜好色。石虎的皇位本来就是抢石弘的,闵冉杀石鉴自立,也算是遭了报应。冉闵被赐姓石,名唤石闵,史载闵冉“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天生一副英雄好汉的模样。传说闵冉有重瞳,在早于冉闵的时代,传说项羽也是有重瞳的。据说生有重瞳是天生帝王相,但是往往富贵而不得善终,冉闵的命运也逃不开这个魔咒。

少年冉闵聪明果锐,在军中闯出赫赫威名。史载“季龙之败于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及败梁犊之后,威声弥振,胡夏宿将莫不惮之。”有一年,石虎在昌黎大败,唯有闵冉麾下的军队毫发无损。后来打败梁犊之后声威大震,无论胡人还是汉人的宿将对他忌惮三分。梁犊在历史上并不是个大人物,但是他却干了一件差点掀翻后赵的事情。梁犊本是后赵太子石宣的东宫护卫都督,石宣谋反被杀之后,东宫卫士十余万人皆谪戍边疆。

这群东宫的贬卒一路受到非人的虐待,行走到雍州的时候再也不戡忍受。为首梁犊干脆扯起晋征东将军的大旗,打回都城去。或许是石虎的暴政太不得人心,起义军一路攻城略地,很快打到潼关。石虎调集全国兵马镇压,梁犊先后大败赵乐平王石苞,东出潼关,又败李农、张贺度等的步骑十万,这样一个差点结果后赵政权的人物,却被闵冉打败了,可见冉闵何其勇猛。

冉闵不只是武力值爆表的赳赳武夫,他还具备相当的政治谋略。冉闵早早看出苻洪、苻坚父子并非池中之物,当时苻洪手下有5万之众,冉闵认为应该早早把他除掉,以绝后患。石虎却认为还要靠苻洪打仗守江山,没有杀掉苻洪。等石虎死后,冉闵再次向石遵进入,朝廷遏制了苻洪的势力。冉闵看人的眼光很准,果然苻洪称王了,他的孙子就是有名的前秦皇帝苻坚。

冉闵杀掉石鉴立国冉魏,他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唯一的汉人皇帝,是他在北国举起光复汉民族的大旗。那时候晋室南渡,华夏衣冠尽在江南,北国的汉家子弟几乎被屠戮殆尽,中原汉族人口仅剩下四五百万。冉闵曾经颁布了《杀胡令》,传书各地汉民,号召他们起来杀胡复仇。《杀胡令》并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流传下来的部分大概如下:

“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特以此昭告天下。“

中原汉民几乎被五胡屠戮殆尽的确是事实,冉闵作为一个血统纯正的汉人,虽然被羯族皇帝作为养孙抚养长大,在他内心深处藏着光复汉家山河的梦想。他先后颁布了三道”杀胡令“:

第一道是“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这个挺狠的,只要是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杀了。

第二道是”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这道杀胡令比较含糊,如何才能判断是否与官同心

第三道是“所有汉人,凡是斩一个胡人,凭人头加官晋爵”。

这三道让冉闵颇受争议的《杀胡令》,颁发是有历史背景的。当时后赵发生宫变,皇帝石鉴想干掉冉闵,冉闵也调集人马反扑。双方在都城里厮杀激烈,石鉴方的孙伏都等人集结了三千羯兵暗中埋伏在胡人居住的区域。冉闵做掉了孙伏都,于是让内外宫廷发布命令“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后赵都城里的胡人攻破城门越墙而出,逃亡者不可胜数。

眼见这种情况,冉闵再向城内发令:“与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冉闵下令城门不再戒严,于是场外百里以内的汉人纷纷涌进城,城里逃亡的胡人都快堵塞了城门。冉闵知道胡人是不会为己所用的,他颁布了第三道令:“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这三道“杀胡令”环环相扣,是有因果的。一天之内,数万胡人被杀。冉闵亲自率领后赵的汉闵诛杀胡羯,不论贵贱男女少长一律杀头,死者达二十余万。在后赵堵城外的胡人,被当地的军队所杀,那时候只要外表长的高目深鼻的胡人,几乎都难逃一死。在此之前,汉人在胡族统治者的铁蹄之下,备受凌虐。各地纷纷响应《杀胡令》,胡人的势力在中原大地稍微弱势。

冉闵曾经派遣使者联络晋室:“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可是晋室并没有搭理冉闵,他们并不明白若能跟北方唯一的汉人政权联手冉魏联手,或许就能光复汉家江山,而不是偏安一隅。

冉闵的冉魏政权还没站稳脚跟,就收到来自石虎儿子石袛的挑战。石祗联合鲜卑、羌人夹击冉闵。冉闵几经鏖战,收拾了石袛,自己也元气大伤。冉魏政权最后受到了鲜卑慕容氏前燕政权的围剿,占据辽东的慕容氏率领三路军队南下。起初冉闵出击,十战十胜。后来中计陷入鲜卑骑兵重围。冉闵突围东走二十余里,他坐骑朱龙马突然死亡,冉闵于是被赶上来的燕兵生擒。

冉闵被擒,冉闵的大后方邺城向慕容氏投降了。前燕皇帝慕容儁一副胜利者的嘴脸,问他:“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冉闵不愧是条好汉,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慕容儁大怒,命人鞭之三百,把冉闵拉到龙城遏陉山斩杀。当年山左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虫大起。从五月起直至十二月一直大旱,没有下过雨。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闵,谥号为武悼天王,当天降大雪。

老天都替冉闵惋惜吧?他生而有英雄志,奈何跟项羽一样,含恨而终。他的出现,可以说是拯救了饱受异族铁蹄蹂躏的汉民,是非功过任由后人凭说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真的是“弱宋”吗?错!其强盛超过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是最强盛的吗,宋朝是中国的巅峰时期吗,强唐弱宋所以宋朝是历史的耻辱

    大家好,我是葩姐。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历史,走进人物背后的故事。悠悠中华,泱泱大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可谓是长且曲折。期间,经历过无数朝代,上演了精彩纷呈的故事。如果有人问: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个朝代最为强盛?想必大多数人的回答肯定相同的:那就是唐朝。唐朝,前有唐太祖李渊,后有唐太宗李世民,下有唐玄

  • 杨贵妃和寿王妃是同一个人吗?唐玄宗强抢儿媳,有正史记载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家喻户晓,即便不怎么读历史的人,也知道安史之乱惊散了这对大唐眷侣的爱情,杨玉环身死马嵬驿,李隆基入蜀避乱,最后孤独终老。“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有一段公案未了。人人都道杨玉环原本是李隆基的儿媳,唐明皇强夺子媳,拆散一对小夫妻,才成全自己的晚年风流。可

  • 唐太宗李世民的14个儿子最终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王李世民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唐太宗李世民的孙子怎么死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几个儿子怎么死的

    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联合,企图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并屡次对李世民人身进行迫害,还在李渊面前进谗言诬陷李世民,形势严峻下李世民决定奋起反击。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庚申日,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将领发动“玄武门之变”,设伏射杀了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成功坐上了太子之位。除李渊三子李

  • 取经归来后,唐僧是怎样向唐太宗汇报工作的?他的工作合格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僧向唐太宗汇报工作,唐三藏西行取经唐太宗送了什么,老梁讲唐太宗取经

    先讨论一下,唐僧用不用向唐太宗汇报工作。在部分人眼里,唐僧取经归来,相当于土鸡变凤凰。在取经之前,他是大唐的臣民,见皇帝要三拜九叩。但是取经完成之后,他已经是灵山上地位显赫的旃檀功德佛。神仙是比人高一个等级的存在,所以唐太宗应该叩拜唐僧。这时,唐僧完全没必要向唐太宗汇报工作。但这种想法,忽略一个重要

  • 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墓中一盗墓贼,在金银堆中枯坐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陕西发现武则天墓视频,陕西省考古武则天墓,西安武则天古墓考古结果

    1958年,我国的考古专家发现了唐代永泰公主的古墓,在这座墓葬之中除了那些价值连城的陪葬品外,还发现了一具在墙角枯坐千年的尸骨。永泰公主陵墓被挖掘1958年乾县的当地政府想要在乾陵西侧修建水库,害怕在挖掘的过程中伤及乾陵周围的生态环境,在那之前特地请来陕西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挖掘前的勘测,也正是在

  • 短命的秦朝和隋朝之后,为何会同时出现强大的国家?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朝和隋朝那么强大为何如此短命,秦朝和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朝隋朝民国短命王朝

    隋朝同样如此。隋文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常年战乱的局面,建立一个各方面都居于世界首位的强大帝国。他选定的继承人杨广也颇有将才,在随父皇征战天下的过程中战功无数。并且继位时早已成年,不存在被权臣挟持的问题。杨广虽然贪色,可也推行了一系列有益于国家的政令。可是隋朝也二世而亡,不得不让人唏嘘。秦朝和隋朝除

  • 惊曝!当暴君隋炀帝的陵墓被打开后,在场人都呆住了,我们竟犯了千古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炀帝墓里的惊天秘密,杨广千古第一暴君,隋炀帝墓被谁挖开了

    历史上记载的隋炀帝杨广,横征暴敛,荒淫无道。他不顾当时的国力情况,强行开大运河,导致那个时候修河的河工死了不少。但是隋炀帝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在他在时,又重新开拓了出来,他把隋文帝创立的科举制度更为完善地开创了出来,并且三征高句丽,而京杭大运河直到现在,也还在使用之中。有后人提出

  • 唐朝第二个李世民,幸好肃宗有妙招,否则成第二个李渊,太子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渊死后李世民活了几年,李世民李渊对话,李渊与李世民哪个厉害

    眼看李世民的战功越攒越多,李渊一方面心里乐开了花,自己有个这么能干的儿子,当爹的如何能不高兴,可是一想到太子李建成,李渊也是百感交集。李世民不仅有能力,也有野心,他不可能让自己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太子李建成,即便他答应,他手下的功臣集团也不答应。功臣集团拥戴李世民,文官集团拥护李建成,两大势力必然要

  • 李隆基晚年做了一件事,影响了数百年后的崇祯,竟然导致明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直到左中允李明睿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李明睿是崇祯南迁的忠实拥护者,可大明祖制在前,朱由检不得不犹豫,而且朝中大臣反对南迁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朱由检举棋不定。李明睿的折中方案是,让太子坐镇南京,朱由检坚守北京指挥作战。李明睿的意思很明显,太子南迁以防崇祯有什么不测,国家不至于没有君王。崇祯明白李明睿

  • 古代人对妇女的贞操有多看重?唐朝最开放,宋朝以后让人窒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vs 宋朝,宋朝女人出轨历史记载,古代女子的贞洁有多重要

    《史记》中有过一则记载:乐毅攻破齐国时,齐国官员受到燕军的生命威胁时,说了一句话,“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事二夫。”由此可见,在春秋时就有关于妇女贞操的观念。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始皇帝几次命人刻石的碑文上都留有要求女子守节的记录。到了汉代,崇尚贞节的观念又有了新发展。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刘向编纂的《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