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晋八王之乱起,晋室南渡,北方是五胡十六国的天下。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时候的北方天下——“乱糟糟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有点像唐宋之间的乱世五代十国,皇帝换得跟走马灯似的,夸张一点地说,或许百姓还没熟悉某个皇帝的年号,就匆匆地换一任了。跟五代十国不同的时候,那时候,匈奴、羯、羌、氐、鲜卑等胡族纷纷在中原大地“坐龙庭”,华夏正统在长江以南的东晋王朝。自从匈奴人刘渊建国汉赵自立为皇帝起,羯族石勒、氐族苻健、羌族姚苌、鲜卑慕容儁等胡人皇帝轮流坐庄,只有一位皇帝例外,他虽是胡人皇帝的养孙,但他本是地道汉人。他登基之后曾经向东晋朝廷示好,试图延续汉家江山的法统,他还曾向胡人举起屠刀。最终,他死于胡人之手,他死时正值盛夏,山中草木一夜之间枯萎,蝗虫成灾,天不下雨。他死后天生异象,触动了杀死他的慕容儁。慕容儁派人祭祀他,封他为“武悼天王”。
他就是五胡十六国冉魏政权的创立者闵冉,他字永曾,小子棘奴,是后赵皇帝石勒的养孙。闵冉的父亲叫闵瞻,魏郡内黄人士,世世代代都是汉民。冉瞻的祖上是武官,12岁那年被石勒的侄女石虎收为养子,按照辈分冉闵是石勒的曾养孙。石勒去世之后,本来皇位是传给亲生儿子石弘的,第二年石虎就杀了石弘自立为王。
石虎差不多是五胡十六国胡人君主中最残暴的一个,他生性残忍好战,侈糜好色。石虎的皇位本来就是抢石弘的,闵冉杀石鉴自立,也算是遭了报应。冉闵被赐姓石,名唤石闵,史载闵冉“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天生一副英雄好汉的模样。传说闵冉有重瞳,在早于冉闵的时代,传说项羽也是有重瞳的。据说生有重瞳是天生帝王相,但是往往富贵而不得善终,冉闵的命运也逃不开这个魔咒。
少年冉闵聪明果锐,在军中闯出赫赫威名。史载“季龙之败于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及败梁犊之后,威声弥振,胡夏宿将莫不惮之。”有一年,石虎在昌黎大败,唯有闵冉麾下的军队毫发无损。后来打败梁犊之后声威大震,无论胡人还是汉人的宿将对他忌惮三分。梁犊在历史上并不是个大人物,但是他却干了一件差点掀翻后赵的事情。梁犊本是后赵太子石宣的东宫护卫都督,石宣谋反被杀之后,东宫卫士十余万人皆谪戍边疆。
这群东宫的贬卒一路受到非人的虐待,行走到雍州的时候再也不戡忍受。为首梁犊干脆扯起晋征东将军的大旗,打回都城去。或许是石虎的暴政太不得人心,起义军一路攻城略地,很快打到潼关。石虎调集全国兵马镇压,梁犊先后大败赵乐平王石苞,东出潼关,又败李农、张贺度等的步骑十万,这样一个差点结果后赵政权的人物,却被闵冉打败了,可见冉闵何其勇猛。
冉闵不只是武力值爆表的赳赳武夫,他还具备相当的政治谋略。冉闵早早看出苻洪、苻坚父子并非池中之物,当时苻洪手下有5万之众,冉闵认为应该早早把他除掉,以绝后患。石虎却认为还要靠苻洪打仗守江山,没有杀掉苻洪。等石虎死后,冉闵再次向石遵进入,朝廷遏制了苻洪的势力。冉闵看人的眼光很准,果然苻洪称王了,他的孙子就是有名的前秦皇帝苻坚。
冉闵杀掉石鉴立国冉魏,他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唯一的汉人皇帝,是他在北国举起光复汉民族的大旗。那时候晋室南渡,华夏衣冠尽在江南,北国的汉家子弟几乎被屠戮殆尽,中原汉族人口仅剩下四五百万。冉闵曾经颁布了《杀胡令》,传书各地汉民,号召他们起来杀胡复仇。《杀胡令》并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流传下来的部分大概如下:
“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特以此昭告天下。“
中原汉民几乎被五胡屠戮殆尽的确是事实,冉闵作为一个血统纯正的汉人,虽然被羯族皇帝作为养孙抚养长大,在他内心深处藏着光复汉家山河的梦想。他先后颁布了三道”杀胡令“:
第一道是“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这个挺狠的,只要是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杀了。
第二道是”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这道杀胡令比较含糊,如何才能判断是否与官同心
第三道是“所有汉人,凡是斩一个胡人,凭人头加官晋爵”。
这三道让冉闵颇受争议的《杀胡令》,颁发是有历史背景的。当时后赵发生宫变,皇帝石鉴想干掉冉闵,冉闵也调集人马反扑。双方在都城里厮杀激烈,石鉴方的孙伏都等人集结了三千羯兵暗中埋伏在胡人居住的区域。冉闵做掉了孙伏都,于是让内外宫廷发布命令“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后赵都城里的胡人攻破城门越墙而出,逃亡者不可胜数。
眼见这种情况,冉闵再向城内发令:“与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冉闵下令城门不再戒严,于是场外百里以内的汉人纷纷涌进城,城里逃亡的胡人都快堵塞了城门。冉闵知道胡人是不会为己所用的,他颁布了第三道令:“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这三道“杀胡令”环环相扣,是有因果的。一天之内,数万胡人被杀。冉闵亲自率领后赵的汉闵诛杀胡羯,不论贵贱男女少长一律杀头,死者达二十余万。在后赵堵城外的胡人,被当地的军队所杀,那时候只要外表长的高目深鼻的胡人,几乎都难逃一死。在此之前,汉人在胡族统治者的铁蹄之下,备受凌虐。各地纷纷响应《杀胡令》,胡人的势力在中原大地稍微弱势。
冉闵曾经派遣使者联络晋室:“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可是晋室并没有搭理冉闵,他们并不明白若能跟北方唯一的汉人政权联手冉魏联手,或许就能光复汉家江山,而不是偏安一隅。
冉闵的冉魏政权还没站稳脚跟,就收到来自石虎儿子石袛的挑战。石祗联合鲜卑、羌人夹击冉闵。冉闵几经鏖战,收拾了石袛,自己也元气大伤。冉魏政权最后受到了鲜卑慕容氏前燕政权的围剿,占据辽东的慕容氏率领三路军队南下。起初冉闵出击,十战十胜。后来中计陷入鲜卑骑兵重围。冉闵突围东走二十余里,他坐骑朱龙马突然死亡,冉闵于是被赶上来的燕兵生擒。
冉闵被擒,冉闵的大后方邺城向慕容氏投降了。前燕皇帝慕容儁一副胜利者的嘴脸,问他:“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冉闵不愧是条好汉,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慕容儁大怒,命人鞭之三百,把冉闵拉到龙城遏陉山斩杀。当年山左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虫大起。从五月起直至十二月一直大旱,没有下过雨。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闵,谥号为武悼天王,当天降大雪。
老天都替冉闵惋惜吧?他生而有英雄志,奈何跟项羽一样,含恨而终。他的出现,可以说是拯救了饱受异族铁蹄蹂躏的汉民,是非功过任由后人凭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