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作者二月河去世了,生前为何只给这部好剧打59.5分?

《雍正王朝》作者二月河去世了,生前为何只给这部好剧打59.5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022 更新时间:2024/1/27 5:34:36

【本文是手机百度独家约稿,严禁转载抄袭】

2018年12月15日凌晨,著名历史小说家二月河因病去世,享年73岁。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历史总是给人一种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觉,于是乎,各种历史演义、小说、戏曲、影视剧应运而出。

二月河创作的“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无疑是在这些作品中的佼佼者。在上述作品改编为电视剧后,二月河更是享誉大江南北,时有“南金庸、北二月河”的美称。

图/2005年12月16日下午,应深圳读书月组委会之邀,金庸与二月河先生在深圳广电集团进行对话。

高中毕业生在出道之初不被信任

有人说,金庸是武侠小说的宗师,二月河是历史小说的巨匠。不过很不幸的是,这两位大家均于今年仙逝,令人惋惜。相比于金庸,作为历史小说家的二月河其实更难创作。因为就武侠而言,只需要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而对于历史小说来说,作者的功底和平时的积累就更为重要了。

众所周知,二月河仅高中毕业,从军十余年,没读过大学,更不要说什么历史或文学专业。其出道之初,黄河文艺出版社社长王汉章和编辑顾仕朋找到二月河,稿子只看了半天,剩下的两天半则与二月河聊清史,什么正史野史、笔记小说,诸如此类。不为别的,就是怕他的历史功底不过关!

对于历史与小说,二月河其实有自己的看法:历史小说首先是小说,但其中又讲究两个真实性,一是历史的真实性,二是艺术的真实性。比如,《康熙起居注》记载了康熙一天的生活与工作,如几点起床、几点更衣、几点吃饭、召见臣工、批阅奏折等等。但是,如果仅仅是这一天的经历简单翻译一下,那还是小说吗?

图/电视剧《康熙王朝》剧照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不求真有,但求会有”,这是二月河写历史小说的创作原则。毕竟,历史小说家的本质是小说家,而不是历史学家,用其原话来说就是:“如果只看《清史稿》就能写康熙,那骑自行车也能上月球!”

从这个角度来说,二月河倒是窥得历史与小说的真义所在。事实上,在读历史小说或看历史电视剧时,很多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以“历史的真实性”作为评判标准,浑不知,历史以求真为目的,而小说或电视剧的主要目的是娱乐,纯历史受众寡而文学受众广,这大概就是原因所在吧!

此外,也有人认为二月河的帝王小说带来了清宫戏的磕头之风,并认为这是专制思维的返潮,这个恐怕又是另一种苛责了。试想,清宫戏就必然是辫子戏,帝王戏也不可能没有威仪感,一般的受众只是想要休闲娱乐、打发时间,考虑太多难道不嫌累么?

《雍正皇帝》曾与茅盾文学奖失之交臂

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共计五百余万字,诚然鸿篇巨制,洋洋大观。总的来说,这一系列小说接近于古典演义作品,而这与二月河早年研究过《红楼梦》有关。在其小说中,有一些情节效仿自《红楼梦》,叙述风格上也有相近之处。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二月河的小说当然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不过,所谓“求其上者得其中”,二月河为写好这个帝王系列小说也花了相当的苦功。为了还原当时的历史风貌,二月河一方面着重把握正史,另一方面也大量参考了清人笔记、野史传说等。如此,“落霞三部曲”相对真实地反映出康乾时期的官场世态与风土人情,也就不奇怪了。

以《雍正皇帝》中的“邬先生”为例,这一人物并非凭空构撰,其线索主要来自清人笔记《春冰室野乘》;而在历史上,这位名叫“邬思道”的邬先生还真是田文镜的幕僚,在李绂与田文镜相互攻讦的“科甲案”中,雍正也在奏折中提及这个人。由此可见,邬先生其人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没有书中那么神奇罢了。

图/电视剧《雍正王朝》剧照,传奇幕僚“邬先生”

就文学构架而言,二月河的小说气势雄伟、情节曲折,而于细节处又勾勒细致,人物性格十分突出,令人过目难忘。正因为这些优点,《康熙大帝》等一出版后即洛阳纸贵,广受好评。当然,也有人说二月河的小说在一些地方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不免有些标准混乱、吹毛求疵了。

在当代著名作家中,出身军人的不在少数,如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等等。然而,同样军人出身、作品传播更广泛的二月河却因为种种因素而未能荣膺相对有分量的文学大奖。期间,最为他看重的作品《雍正皇帝》,在茅盾文学奖评选中两次擦肩而过,而且都是在终评时遗憾落选。

据原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雍正皇帝》的责任编辑周百义回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初评时,《雍正皇帝》获得23位评委中的19票,但在终评阶段,有专家认为《雍正皇帝》的情节和人物不符合历史,如雍正死因、李卫的出身还有乔引娣与雍正有“乱伦”的嫌疑;还有人认为,小说中的诗词歌赋不合格律。最终,《雍正皇帝》一书落选。

第五次茅盾文学奖评审时,《雍正皇帝》一书再次挺进终评阶段,但有位大学教授始终认为《雍正皇帝》不合史实,而其意见又影响了其他评委的态度。最终,《雍正皇帝》一书仍告落败。对一个专业作家而言,这大概是一件至为遗憾的事吧!

对于不尊重原著的改编,二月河:无话可说

对于什么是“历史的真实性”,二月河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历史的真实性并不是指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而是整个历史大氛围的真实性。对整个历史要进行抽象,去伪存真、由此及彼,让它变成我们带有艺术思维,让人能够手不释卷,让不懂历史的人拿起书来也感觉到不看下去不甘心放下。这样一种感觉,它才能称之为合格的历史小说。”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严重违背史实”来质疑一本历史小说可能有些要求太高了,因为历史与文学本身就有不同的标准。相比于《甄嬛传》、《延禧攻略》这些天马行空的架空穿越,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称得上良心作品,其书中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设定相对靠谱,既有历史的严肃性,也有小说的可读性。反过来说,如果严格按照史实来创作,那岂不成了帝王将相们的流水账,又有何可取之处呢?

当然,“落霞三部曲”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篇幅拉得太长、再如《康熙大帝》的前半部分情节散漫,风格也受到武侠小说的影响,等等。直到写到“九王夺嫡”部分,二月河的写作手法才开始变得成熟,而之后的《雍正皇帝》系列,即渐入佳境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雍正皇帝》、《康熙大帝》等相继被改编成电视剧,一时风行,收视率屡创新高,二月河也由此名利双收。从某个角度上说,电视剧的热播对于二月河小说影响力的飞速提升,无疑是居功至伟的。

然而,二月河本人对这些改编电视剧却并不是特别满意。当有记者采访其看法时,二月河有些不高兴地表示:有些人喜欢改编就由他去,但是像《雍正皇帝》的电视剧,我认为是努力在尊重原著,有些东西做得不地道是能力问题。《乾隆》、《康熙》因为有很多人喜欢,我也不说什么了。对于改动比较大的,我一般的回应是:无话可说,不说什么。

对于口碑极高的《雍正王朝》一剧,外间传二月河给它打60分,而二月河本人却说,打59.5分。他的解释是:可能有人觉得我打分低,但我不给别的电视剧打分,因为它们不值得,59.5分就是高分了。

或许因为对自己作品的珍爱,二月河对改编的电视剧自有看法。不过,以笔者之见,《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两部电视剧虽然源于二月河的小说,但对小说的层次与传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去繁就简、逻辑推进、人物刻画等方面,更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编剧、导演乃至主要演员,其对二月河作品乃至清史的理解,并不在二月河之下。

更多文章

  • 大清第一刁民陈德:一个老实本分的穷苦人,因为太穷竟要刺杀嘉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刁民陈德,刺杀嘉庆的陈德,陈德个人图片

    一、案发前的荒唐事件和珅除掉以后,宫廷中如去一痈疽,主要官员经调整后,也略为精干,出现了一时的平静,表面上勉强能维持乾隆末期的局面,而实际社会上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却愈来愈激化,各地民变不断发生,特别是嘉庆继位之时的川、楚、陕、甘、豫白莲教起义发生了震动宫廷的影响。嘉庆六年三月嘉庆释服以后,随即册立

  • 不为人知的编遣会议:一场裁军博弈,引发民国史上最大军阀混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张图读懂民国军阀混战史,民国之军阀系统,民国军阀姨太太出轨

    南京政府成立后,国民党只是取得了形式上的统一,理由为:一是在其一党政府的名义下,事实上各地方实力派依旧是各霸一方,与南京的关系复杂微妙;二是其党内派系纷争严重,反蒋派与拥蒋派斗争激烈,大有你死我活之势。一、编遣会议的幕后尤其是蒋介石利用“中山舰事件”夺得党、政、军大权以来,凭借军事实力分派权力和用暴

  • 明朝首富沈万三,究竟有多少钱?大贪官和珅的财产,不足他的一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和珅富还是明朝沈万三富,万三,明朝沈三魁

    无论在哪个时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基础都永不过时,要想办大事,没有金钱是不可能的。明朝有这么一个人,他叫沈万三,他不当官,拥有做生意的聪明头脑,不少人都说他富可敌国,那么他的钱是怎么赚得的呢?沈万三童年时期跟随父亲来到江苏省昆山市的周庄。他先是依靠垦殖田地,辛勤地种植小麦,整日在田间除草、松土,由此获

  • 慈禧死的时候排场有多大?7千多人抬棺万人下跪,送葬队伍走了5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为什么死后一年才下葬,慈禧死于哪一年何时下葬,慈禧死后谁抬的棺材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后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诞生,中国接受了一次次考验,中国的国土也在分分合合中拼凑完整。历史上的王朝是旧社会统治人民的体制方式,随着一代代王朝的变迁和权力的倾斜,封建的王朝最终覆灭。时间的秒针不停地转动,历史的车轮一直在转动,每一次的探索和失败,都为更好的国家提供

  • 辛亥革命之武昌首义:真正发起者居然不是同盟会,而是这两个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辛亥首义张振武后人,武昌首义和辛亥首义,恩施辛亥首义功臣名单

    湖北武汉之所以成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与清末湖北新政的成败得失密切相关。由于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长期的苦心经营,使湖北成为清末新政的先进地区。正是湖北新政的发展,为革命造就了许多客观条件。1、辛亥革命发生在武汉的原因?一方面,湖北新政为革命客观上准备了物质条件和人才条件。新政时期的实业建设为革命运动

  • 慈禧历经清末4朝,身边大红人却因无意碰见她洗澡,在清朝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慈禧最耻辱的三件事,慈禧临终前的两大决定,慈禧的一生干了哪些坏事

    慈禧是咸丰的妃子,虽然是叶赫那拉氏后代,但自小家境却并不是很好,进入皇宫之后才算是翻了身。清朝末期之所以能灭亡得那么顺利,还是多亏了慈禧的“功绩”,也因此在历史上留下的赫赫声名。人们对于封建王朝的掌权者,总是褒贬不一,有功有过,人们在评价这个历史人物的时候总是会将他们的功绩和过错分开,但唯有对慈禧的

  • 是一片赤心?还是篡夺叛逆?瓜尔佳鳌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鳌拜在当辅政大臣时,手中的权势达到了极点,同时受封为太子太傅。但凡能够位极人臣,必对皇家或国家有着卓越的贡献,鳌拜也不例外。瓜尔佳氏是满洲八大姓之一,出身苏完部落的瓜尔佳是则更加尊贵,而他是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的亲孙子,尊贵程度可想而知。其父曾担任过八门提督,有卫戍京城之责。苏完部落是一个规模比较庞大

  • 大清第一“巨贪”,抄家时却找不到赃款,官员:“给我一把锤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巨贪被抄家的视频,古代一巨贪抄家时死活找不出黄金,和珅被抄家的赃款

    说起大清除了能想到“康强盛世”以外,还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他被称作是中国古代第一“巨贪”,在被抄家时竟找不到一文赃款,官员:给我一把锤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再看一看。在大清时期,说起最受宠的大臣,我愿称和珅为“宠臣之最”,乾隆在位时期,和珅可谓是耀武扬威,说他能呼风唤雨都不为过,和珅在乾隆执政时

  • 左宗棠65岁高龄,抬棺挺进新疆,为何主张缓进急战?此战有多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左宗棠抬棺材平定新疆,左宗棠当年进疆与谁作战,新疆人对左宗棠的抬棺出征的看法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左宗棠是我国晚清著名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同时也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正是因为有他的正确领导,清朝才能收复被侵占多时的国土。清朝晚期,国家内部混乱不堪,本有内忧,又遇外患,左宗棠先是为国平定了捻军之乱,之后又平定了回民斩杀汉人的暴乱。但“一波

  • 国库九百多万两白银不翼而飞,道光下令追缴,后面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道光时期国库的白银,14岁女孩遭道光纳入后宫,道光七年

    虽然当时这些官员把钱财全部上交为了国家,但是道光帝对这件事情并没有重视起来。国库里的钱财消失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它反映的是当时朝廷腐败问题。但是当时道光帝仅仅就把钱财追来了却并没有选择整治这些腐败问题,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在1843年,当时发生了一起非常大规模的官员贪污案。道光帝知道之后非常生气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