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为啥人才喷涌

春秋战国为啥人才喷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038 更新时间:2024/1/17 15:42:59

[var1]

高耸矗立的山峰

一、春秋战国独树一帜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如果说社会大分裂是人才辈出的前提条件,为什么三国、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及辽宋夏金元没有人才的喷涌呢?

[var1]

春秋五霸

[var1]

战国七雄

二、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

正是由于周王室衰微,各种思潮能够毫无忌惮的产生,处于无人管,无人问的自由状态。其二是诸侯国需要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样,他们可以对比各种思潮的优劣,择其优者而用之,达到在竞争中获取优势的目的,所以,各种思潮的崛起,不会影响他们的统治,反正自己也没有义务为周王室出力、为周王室出力,坚守奄奄一息的周王室的制度,其实,周王室已经收缩为诸侯国之一。

孔子宣传克己复礼,可以周游列国,对谁的口味,谁可以用;老子写《道德经》,信不信由你;墨子宣传手工业的重要,可以著书立说,许行可以宣传农业生产的方法,以及生产技术;由于战火连年,孙武著书立说,想称霸的,想自保的都可以学,没人阻拦;喜欢法治的可以重用商鞅李斯;某个诸侯对疾病造成的痛苦深恶痛绝,可以邀请扁鹊治病,授予医术,假如,某诸侯喜欢阴阳八卦,这里有阴阳家。所以,周王室衰微和诸侯崛起都没有干预思想家的必要。

[var1]

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

三、社会大裂变时期

我国几千年历史,真正经历大裂变的朝代并不多,从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辽宋夏金元都是封建社会时期,整体的思想意识具有高度一致性,没有争论的话题,各种思潮自然不活跃,处于休眠期,社会不需要就不会凭空生产思想流派 。虽然,这些朝代更替都有混乱与战争伴随,但,思想家并不需要大论战。

四、政治多元化

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虽然是大分裂时期,战乱纷呈,但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本质区别。这些独立的国家虽然互不隶属,但是,统治者不会容忍各种学说的蜂起,因为,这些国家不同于诸侯的心态,他们的社会制度已经固定,不需要新思潮的帮助。对思想的控制都比较严密。

五、北洋军阀与民国前期

我国的政治版图处于分裂时期,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新的强力统治尝未建立,各种思潮活跃起来,有介绍民主共和的,有翻译西方科技的,有宣传马列、苏俄的。但是,这时的文化繁荣具有学习国外的性质,内生动力却很弱,虽然出来一批著名学者,但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繁荣相比还是差好多。因为社会发生裂变的强度不够。

北洋政府时期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极大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文化大师都涌现于这个时期。各类思潮和主义在中国大地风行,文化理念呈现多元化。各种学说百家争鸣,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人的个性解放和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到了蒋介石统治时期,这种自由状态基本结束。

[var1]

军阀割据图

六、 为什么思想繁荣出现在动乱年代

因为,战争年代,礼崩乐坏,旧制度由于出现了挫折,会有一批人反对,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而统治阶级由于力量衰竭,本身也对社会前途处于迷茫状态,不会强力压制新思想,不认为新思想会动摇其统治基础,而是作为新方法看待。于是,一些大师产生了,但相比春秋战国时期,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因为中国的思想已经从世界领先,退化为二流国家,很多人成了介绍翻译大师、成了模仿移植制度大师。

[var1]

中国领先与领先中国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秦国疆域包括现今哪里?山东六国又分布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统一之前的秦国,浅论秦始皇对秦国的影响,秦始皇是秦国的几代帝王

    [var1]同年,嬴政前往秦国故都雍城行冠礼,也就是秦国历史上定都时间最长的国都,其建都时间约300年,曾经有19位秦君在这里执政,是大秦的崛起之地,也是秦国嬴姓宗庙所在地。故而历代秦王要在雍城举行加冠礼,也是为了向秦国历代先君宣誓,继承先祖之遗志,完成秦国的统一大业。嬴政彻底掌握了军政大权后,便开

  • 一代贤后卫子夫,自杀前留下的一封遗书,汉武帝看后却大骂:贱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汉武帝为何会对卫子夫如此绝情冷漠呢?在她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卫子夫本是平阳公主府中的歌女,她的母亲是平阳府中的仆人。平阳公主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姐姐,平阳公主看见汉武帝结婚多年尚无子嗣就想学习长公主刘嫖为汉武帝进献美女,一来表示自己关心皇帝弟弟的幸福人生;二来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前139年,刘彻前

  • “围魏救赵”:比孙膑“桂陵之战”更精彩的是齐威王的政治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膑两次围魏救赵,桂陵之战是围魏救赵吗,围魏救赵孙膑的计谋好在哪里

    “桂陵之战”是孙膑“围魏救赵”战略的一部分,后世赞颂孙膑的战略思想与战术布局,然而客观地说“围魏救赵”战略失败且“桂陵之战”军事惨败,因奠定齐国崛起的光芒掩盖“围魏救赵”失利的瑕疵罢了,本文带您剖析“桂陵之战”的前因后果,解读齐威王在整场战役发挥的作用。[var1]桂陵之战要图魏国与赵国难以避免的战

  • 毛主席特批的“免礼将军”,比关羽还坚强的刀王,在雁门关杀鬼子一个换三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每次都能打出五比一的伤亡,抗战也早就胜利了,但是当年要想杀掉一个武器装备精良且野蛮强悍的鬼子,往往要付出十位甚至二十位抗日将士的宝贵生命。老蒋的军队前期武器比较落后,战斗技能也有待提高,所以才让鬼子嚣张了很多年,直到八路军开赴前线,平型关之战打破了鬼子不可战胜的神话,抗日战局才出现了改观,有一位

  • 曹操是人妻控,为何不敢碰貂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被围困在下邳,又因部下反叛被曹操擒获绞杀,留下爱妾貂蝉,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对人妻情有独钟的曹操在击败吕布后,并未对貂蝉下手,而是选择及时远离。这并非是曹操不好色,而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压抑了自己的欲望,只因为 他得知司徒王允透过貂蝉设计离间董卓和吕布后,自此对貂蝉有了戒心

  • 东兴之战:曹魏15万大军进攻东吴,结果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东吴在防御曹魏的进攻上,也打了不少胜仗。比如大家熟悉的赤壁之战,就是东吴防御能力的最好体现。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东兴之战,也属于东吴成功防御曹魏进攻的情况。当然,这场战役的主角,不再是曹操、孙权等人了。一具体来说,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集团及其党羽。自此之后,司马懿家族

  • 作为秦国最后的军事支柱,章邯在巨鹿之战中为何消极怠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章邯手握兵权为什么不杀赵高,项羽杀章邯降兵20万,章邯为什么投降

    [var1] 巨鹿之战形势图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王离,并杀死秦将苏角,引得涉间举火自焚。其他的秦军将士死伤无数,围困巨鹿的秦军已然崩溃。当时项羽破釜沉舟,在各个诸侯不敢出兵之时,本着大无畏的精神率先

  • 张飞大战张郃,发生了什么,为何出现人皆惊惧?你看张郃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张翼德大战张郃,发生了什么,为何出现人皆惊惧,三国演义中,许褚裸衣斗马超时,双方将士皆骇然,襄樊之战,关公大战庞德,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了。由此可见,双方厮杀除了血肉模糊,有时还会发现别样的风景。就连诸葛亮也遇见过类似场景,常闻张翼德大战张郃人皆惊惧,吾今见之,方知其勇也。这里出

  • 赵国主要领土在山西,为什么却将国都迁至山西以外的邯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国都城邯郸,赵武是赵国创始人吗,赵国的文字

    [var1]周武王灭商建周后,由于当时所面临的形势很严峻,以及为了安置殷商遗民,为此开始实行分封制,将商王之子武庚封于殷地,建立邶国,以继续管理殷商余民,此举使殷民大悦,暂时接受了新建立起来的周朝。而邯郸邑此时被划于邶国,属于武庚的封地。不过周武王也担心武庚还未心悦诚服,为了防止叛乱,以及加强对殷商

  • 吕布一生仅斩杀两个菜鸟!为何被誉为三国第一?这项纪录无人能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布容貌3d复原图,赵子龙大战吕布,吕布个人资料

    都说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可纵观演义,吕布在单挑中斩杀的也只有方悦、穆顺,相较于其他猛将的战绩,要逊色不少,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赵云挑了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黄忠斩杀下夏侯渊等。那么问题来了,吕布何德何能霸占天下第一的宝座?这就得按武力标准来看,斩将记录只是一方面,重点是吕布是各方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