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死后她什么结局?

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死后她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887 更新时间:2024/2/8 4:17:27

那么周幽王为什么要点燃烽火博其爱妃褒姒发笑呢?原来是因为褒姒是一个“冷美人”,平时不怎么爱笑。

但褒姒天生丽质,容貌绝美,且美的不一般。褒姒之美是由内向外散发,是一位不喜欢谄媚的冷美人,且冰冷与妩媚并存,极具吸引力,让人一看便难免心动,朝思暮想。

即便贵为天子的周幽王也无法对褒姒之美置若罔闻,视而不见。自周幽王从诸侯褒国“抢”来这位冷美人后,就对其非常宠爱。

尽管褒姒整日摆出一副冷冰冰的模样,但周幽王心中却始终无法割舍下这位冷美人,反而对其更加宠爱。自从将褒姒接回宗周镐京后,周幽王几乎都不再怎么去其他妃子那里,即便是王后申后也受到了冷待。

甚至周幽王由于非常宠爱褒姒,还废掉了原王后申后和原太子姬宜臼,并改立褒姒为王后,其子姬伯服为宗周太子。从周幽王对褒姒的宠爱程度也能看出,褒姒在当时的确是一位很美的女子。

不过周幽王整日看着美人褒姒一副冷冰冰的模样,心里也不得劲,心想:“如果爱妃褒姒能笑出来的就好了!”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史记》

为此周幽王想尽各种办法来逗爱妃褒姒开心而发笑,但这位冷美人好像没有笑容这一神态表情似的,无论周幽王怎么做,褒姒却始终不笑,哪怕是一丝笑容,周幽王对此既心酸又无奈。

然而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前来周都镐京时,美人褒姒却笑了出来。

周幽王想尽办法都没有让这位冷美人发笑,那么褒姒又是因何而发笑呢?

原来是褒姒和周幽王站在镐京城楼上时,看到率兵赶来的诸侯忙来忙去,皆是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为此冷美人褒姒终于笑了出来。

而诸侯惊慌是因为周都镐京靠近戎狄部落,烽火一旦点燃,意味着战事出现,周都镐京遭到了外敌入侵。但诸侯率兵赶到镐京城下时,却发现并没有敌人入侵,在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故而在惊慌的神态上又添加了失措的神情。

然而周幽王看见爱妃褒姒终于笑了出来,感到很高兴,直接将一脸惊慌失措的诸侯们晾在了一边,和褒姒有说有笑的聊了起来,一众率兵想要救援的诸侯无奈又率兵各自回到了封国。而周幽王也因太过宠爱美人褒姒,最终断送了西周的江山社稷。

周幽王为博爱妃一笑,数次烽火戏弄诸侯,失信于天下诸侯

不过冷美人褒姒自这次笑了之后,又变回了以前冷冰冰的模样。周幽王再次用尽各种办法还是无法让爱妃褒姒发笑,为此很是沮丧。

“幽王举起烽火大鼓,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史记》

不过周幽王想到了一个办法,终于又让美人褒姒发出了笑声,便是再次点燃烽火,敲击大鼓警示,吸引召集诸侯前来“救援宗周”。

等诸侯率兵赶来救援时,依然没有看到外敌入侵王城,一众诸侯脸上又浮现出了惊慌失色的神情,而美人褒姒见此,果然又大笑了起来。

周幽王见此,不仅没有意识到这么做的危险,反而更加确定了这是能让爱妃褒姒发笑的“好办法”。于是之后每当想让褒姒发笑或褒姒不开心时,周幽王便点燃烽火,敲击大鼓,以召集调戏诸侯来取悦于爱妃褒姒。

尽管此举使得美人褒姒笑了,但周幽王反复多次点燃烽火戏耍天下诸侯,导致周王与诸侯之间的信任逐渐丧失,结果便是应召前来的“救援”的诸侯越来越少,以至于后来竟然没有一个诸侯在应召前来,而美人褒姒也不再发笑。

然而周幽王多次用烽火欺骗诸侯所造成的后果并不止是这些,随着烽火、大鼓逐渐失去了召集诸侯前来的救援宗周的作用后,西周镐京也迎来了真正的危机。

原王后之父申后借犬戎之兵攻打周都镐京,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室分封的申侯联合一些诸侯,并向犬戎借兵,随后就率兵包围了西周王城镐京。

“申侯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史记》

在此突然性的危机时刻下,周幽王急忙命人点燃烽火,敲击大鼓,结果竟然无一诸侯率兵前来救援。

尽管周幽王这次不再是为了取悦于爱妃褒姒,是真的想召集诸侯率兵前来救援王城镐京。但周幽王之前反复多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已经丧失了周王信用,以至于诸侯们不再相信周幽王点燃烽火是因为王城镐京真的遇到了外敌入侵。

甚至一些诸侯就算知道王城镐京遭到了外敌入侵,也不会率兵去救援周幽王,因为他们已经对这位整日沉湎酒色,不理国政的昏庸天子失去了期望和信任。

周幽王在位时,宗周地区由于旱灾、地震时有发生,百姓的日常生活本就陷入了困顿窘迫的处境,为此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朝着尖锐化发展,政局已然出现了动荡不稳的情况。

“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史记》

但在这种情况下,周幽王反而却加重了对百姓的剥削,重用贪图财利的姬姓西虢国君主姬鼓(虢石父)为卿士,管理宗周国政。在虢石父的治理下,宗周百姓生活更加困苦,为此多有怨言。

周幽王之所以重用虢石父执政,是因为他为人巧言令色,擅长阿谀奉承。而且有说法称,周幽王“以烽火戏弄诸侯,取悦于褒姒发笑”的主意就是虢石父所出,为此还得到了千金赏赐。

“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褒姒而爱之,生子伯服。幽王嬖爱褒姒,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史记》

除此之外,周幽王由于非常宠爱褒姒,还将原王后和原太子废黜,改立爱妃褒姒为王后,以及和褒姒所生的儿子姬伯服为太子。作为天子,周幽王竟然违背先祖为了便于维系宗周世袭统治而制定的宗法制度,“废嫡立庶”。

周幽王此举也激怒了申国君主申侯,同时一定程度上给了申侯出兵的借口。因为周幽王不仅废了他女儿申后的王后之位和外孙姬宜臼的太子之位,竟然还想要杀死他的女儿和外孙,甚至在虢石父的建议下,周幽王还想伐灭申国,以彻底解决后患。

原太子姬宜臼在得到风声后,便和母亲申后暗中逃到申国,并将此事告知了外公申侯。为此申侯就算有心不追究周幽王废黜自己女儿和外孙一事,在宗周形势逼迫下,申国也不得不做出反抗。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申国虽为一方诸侯,但国小兵弱,仅凭申国一国之力根本难以抵抗宗周,更别谈撼动宗周的地位。

申侯为此暗中联合一些诸侯,以及向犬戎借兵数万。并决定先下手为强,在宗周军队还未出动征伐申国时,率先带领诸侯犬戎联军包围了周都王城镐京。

于是就出现了上文中的那一幕,周幽王因没有事先做出准备,只能点燃烽火,寄托于诸侯率兵前来救援王城。

然而周幽王之前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宗周百姓和诸侯们的愤怒和不满,终归被无情的结果打了脸,不仅诸侯没有率兵前来救援,宗周百姓也没有帮助周幽王对抗联军。

面对申侯的提前部署和谋划,守卫宗周的六师警卫军最终被诸侯犬戎联军击败,周幽王最终于骊山之下被犬戎兵杀死,历时近三百年的西周宣告灭亡。

周幽王死后,褒姒的结局

在宗周王城镐京被联军包围后,由于未能用烽火召集诸侯前来救援,周幽王只好命执政的虢石父率军突围,但虢石父并不是武将,他只擅长用花言巧语奉承讨好周幽王,并不擅长指挥打仗。

但虢石父又不敢违抗周幽王的命令,只好硬着头皮率军出城迎敌突围。联军一方的申侯一眼便看见了这个进谗言置自己于死地的小人,当即就指着虢石父对诸侯君主和犬戎大王说到:“这厮就是欺君误国的贼人,说何也不能放走他”。

犬戎大王一听,就对麾下的一众将领说到:“哪位将军能帮孤拿下此人?”

一位名叫孛丁的犬戎将军当即应声:“末将愿为大王斩杀此贼!”

说话之间,孛丁就牵动缰绳,挥舞着兵器,率军冲着虢石父杀了过去。双方并未相斗多少回合,孛丁就将虢石父一刀斩于兵车之下。

随后联军攻克周都镐京,周幽王见大势已去,便携带爱妃褒姒、太子姬伯服和司徒郑桓公等一行人向郑国逃去,不过行至骊山时就被犬戎军队后追而至。

周幽王一行人见此惊慌失色,但犬戎又怎么会放下他们手中的兵器呢!经过一阵厮杀后,除了被犬戎当场杀死的部分护卫士兵外,其余人基本都四散逃离。

此时周幽王身边只剩下王后褒姒和太子姬伯服等数名忠心的近侍,犬戎兵一眼便看见了身穿天子服饰的周幽王,二话没说,直接便持刀冲了过去,最终周幽王在骊山之下被犬戎兵所杀。

“犬戎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史记》

周幽王死后,犬戎兵从美人褒姒手中强行夺过被立为太子的姬伯服,一同送他与其父周幽王结伴而去,郑国开国君主郑桓公也在此次变故中一同遇害,最后只留下貌美动人的褒姒,最终被犬戎掳走。

此时诸侯才知道周都镐京真的有外敌入侵,这才急忙联合起来,率军前来救援。犬戎见此,抓紧时间洗劫宗周多年积累的财物,在劫掠一空,并纵火之后才撤军离去。

申侯和诸侯联合共立原太子为周王,开东周历史

犬戎军队退走后,申侯、缯侯、鲁侯、许文公等诸侯君主在已经遭到战争破坏的宗周,共同拥立原太子姬宜臼为周天子,也就是申侯的外孙,史称“周平王”。

或许在周幽王废黜申侯外孙姬宜臼的太子位后,申侯就开始谋划攻打王城镐京,推翻周幽王,毕竟自己的外孙即位对他而言更为有利。

而且清华大学收藏整理的获赠战国竹简(清华简)中并没有发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相关故事,只是记述了西周灭亡是周幽王主动进攻原王后申后父亲的申国,之后被申侯联合犬戎部族打败而灭亡。

“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史记》

周平王即位后,由于王城镐京已经残破不堪,加上宗周附近的大多土地也被犬戎攻占,为了躲避犬戎的频繁侵扰,于是便决定向东迁都。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在晋、卫、郑、秦等国的出兵护送下,将都城迁到了丰镐东面的洛邑。而作为宗周附庸的秦国也因此次功劳被周平王正式封为诸侯。

由于宗周新都洛邑在原王城镐京的东面,故而此后的宗周被史称为“东周”。

结语:

西周灭亡后,宗周实力大为衰减,周平王还是在郑武公晋文侯的辅佐支持下,才勉强支撑起残局。由于实力衰微,宗周王室在一些事情上甚至还要看诸侯大国的脸色行事。

比如“周郑交质”事件,周平王为了缓和安抚与郑庄公的关系,竟然相互交换公子为质来作保证明,因此东周时期的周王沦为了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随着周天子大权旁落,失去对天下诸侯的实际控制能力后,一个个强大的诸侯粉墨登场,各国之间互相征伐,开启了春秋争霸战争。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谢谢大家的支持。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盘庚迁殷有功,后世商王反而不待见他,直待周灭商才想起他的好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盘庚迁殷,大名鼎鼎。《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五(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盘庚迁新都,施新政。自他开始的“商晚期”,再次出现“中兴”转机,特别是到了武丁一代,更呈现出商王朝的新繁荣。按说,盘庚在有商一朝是立了大功的。然而,后世商王似乎并不太待见这位先王。甲骨

  • 楚怀王招募妃子,先让她们上前闻闻自己的体味,有的恶心直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var1]之前热播的《芈月传》也曾经提到过在楚怀王选秀的时候还专门让所有人上前来闻闻自己身上的味道,并且谈谈自己的感想。当时很多妃子都闻到了很难闻的味道,但因为害怕惹怒楚怀王都选择不说话或者说并没有闻到任何味道,甚至还有人因为实在忍受不住这个味道,所以捂着嘴干呕

  • 上下五千年13:少康中兴,寒浞灭族,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4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寒浞建立的什么朝代,上下五千年的上古时期,春秋历史解读

    话说寒浞灭后羿以后,自立为王,然而对朝中老臣并不放心,所以对原朝臣和贵族展开杀戮,造成贵族大逃亡。同时对人民横征暴敛,荒淫暴虐,让很多人民流离失所。这些人对寒浞深恶痛绝,最后在少康复国时跟随少康,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话说寒浞在杀害朝中大臣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追杀流亡的仲康之子相,相被杀时他的妃子怀孕逃

  • 王斗怼齐宣王:没有“管仲”就不用贤才,没有宝马就不用驾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可这时王斗却故意为难齐宣王:“我快步去谒见大王是贪慕权势,大王快步前来见我是喜好贤才。大王认为如何?”[var1] 谒者听了,不得不回去通报齐宣王。 听了谒者的回话,齐宣王并没有生气,反倒大度地说:“那就请先生慢点进来吧,寡人出去接他!”说完,他就快步走到宫门前,去迎接王斗。两人一起进宫时,齐宣王又

  • 刘邦抱着美夫人会见大臣,大臣怒骂:桀纣,刘邦闻言为何不怒反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周昌一进宫殿大堂,便看见刘邦正抱着坐在自己腿上的戚夫人,在那里嬉笑打闹。看到这一幕,周昌冷笑一声,扭头便走。可是,此时的刘邦好像被野蛮附身,他急忙跑上前去,把周昌按倒在地,并骑在周昌的胸脯上,洋洋得意地问:“你说我这一国之君怎么样?”周昌闻言,不假思索地答道:“你的所作所为就是桀纣昏君的楷模!”在彭

  • 王伯当为何至死不投降秦王李世民?为何叫他“白衣神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伯当李世民,白衣神箭王伯当,王伯当的历史简介

    王伯当原名王勇,是河南兰考人,外号勇三郎。他是起义军首领李密手下最信任得力的将领,因为他自始至终效忠于李密,后来与李密一道被唐军杀死。[var1] 王伯当 演义中王伯当虽然一路跟随李密,并且与李密一同赴死。但是却并不代表他没有生机,实际上他不但有生机,而且还有一个很好的前程。不过后来被他自己拒绝了,

  • 在齐桓公称霸天下的过程中为什么很少看到晋国、秦国的身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齐桓公秦国,秦国和晋国实力相当吗,齐桓公怎么称霸诸侯的

    春秋时期,诸侯各自封地称王,周王室名存实亡,诸侯王纷纷争霸天下,可是真正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也只有晋,楚,齐,秦,宋,鲁等几十个诸侯国。不过,齐桓公“九合诸侯”的时候,历史记载中却几乎找不到晋国和秦国的身影,这又是为什么呢?[var1]齐桓公晋国内乱,力不从心晋国第一代诸侯的册封就极具传奇色彩,《史记

  • 炼丹术:中国的炼丹术最早在战国时候就有了,其中内丹的境界很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最详细的内丹修炼法,张三丰内丹功法详解,炼丹术的发展史

    [var1] 《葛洪炼丹》,李铣绘 不过内丹只能提升等级,但要当神仙,还是要外丹。炼外丹需要原材料,葛洪特别重视一种叫丹砂的东西。丹砂也就是朱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所以称为还丹。丹砂就是硫化汞。葛洪说的这个过程,用化学家的庸俗解释,就是说煅烧硫化汞可游离出金属汞(水银),再使水银同硫黄

  • 魏惠王之弟,商鞅的老朋友公子昂到底是草包还是大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惠王商鞅,公子卬和魏惠王的关系,魏惠王为什么那么长寿

    [var1]公子昂的事迹,史书记载不多。由于《大秦帝国之裂变》中演义的公子卬喜好音乐,带着美人行军,让士兵演奏音乐,昏庸无比而且头脑简单,在河西大战中被商鞅玩弄于股掌之间而被网友戏称为草包。[var1]先看史书记载中的公子昂:公子昂,魏惠王的弟弟,为人性格豪爽,擅长吟诗作画,是一位标准的贵族公子哥,

  • 东汉末日:何进依计诛杀蹇硕,为何又召董卓进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何进如果不死能镇得住董卓吗,蹇硕和何进,三国宦官蹇硕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有疾,卧床数日,不能视朝,公卿以下,各请册立太子,杳无复音;待至旬余,不闻召入大臣宣扬末命。只上军校尉蹇硕却出入寝宫,得与灵帝商决后事。正想依旨宣布,不料灵帝病变,仓猝归阴。蹇硕秘不发丧,矫诏召大将军何进,入受顾命。何进接了诏旨,匆匆入宫;甫至宫门,正与蹇硕司马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