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吉思汗的死有多不堪?真死于西夏王妃之手?为何史书都耻于记载

成吉思汗的死有多不堪?真死于西夏王妃之手?为何史书都耻于记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36 更新时间:2024/2/8 14:23:12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草原上出现了一位武德充沛的军事家。他利用马背上民族善于骑射的优势,一路开疆拓土,将中国的版图扩充到了欧洲地区。要不是因为暴毙,可能如今的世界格局就要为之改变了,他的故事也被史学家们津津乐道,此人就是蒙古族曾经的首领之一——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在扩张领土的过程中,从来不知道如何统治。每征服一处城池,手下的人总是烧杀抢掠,从来不管理,这也是后世诟病他最多的地方。或许成吉思汗的暴毙,对很多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关于成吉思汗的故事,争议最多的就是其死因。后世也有很多较为符合逻辑的推理,根据学者们的推论,成吉思汗的死有多不堪呢?他真是死于西夏妃之手?为何史书都耻于记载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其中的故事。

俘获西夏王妃

从后世学者对成吉思汗死亡之谜的意见来看,大多数人支持的看法都和成吉思汗的后宫相关,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就是西夏王妃。

根据这种说法,成吉思汗是被西夏王妃刺杀才暴毙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说法呢?因为按照当时的历史事实以及一些历史资料的记载,这种说法更符合历史事实。并且,这个俘虏王妃和蒙古一代领袖之间的爱恨情仇,也很能说明她这样做的缘由。这一切,和成吉思汗的征服手段不无关系。

作为统治者,成吉思汗并不合格;但是作为一个草原上的征服者,可能千百年来都没有能和成吉思汗抗衡的。当时草原上的各个部落,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成吉思汗的名号的。

然而,成吉思汗却对不起草原人民对他的敬意。每征服一个部落或者城池,成吉思汗丝毫不去想如何去治理、管控,他所做的就是吩咐手下的士兵大肆抢掠,丝毫不顾手底下百姓的死活。

战争胜利之后,地方女性自然成了成吉思汗的奴隶。至于杀掉还是留着纳入后宫,这就要看成吉思汗的喜好和对方的容貌了。

西夏王妃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当年她的国家被成吉思汗灭掉了,自己作为阶下囚,又是美人一个,自然要成为成吉思汗的王妃。作为一介女流,西夏王妃没办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是复仇的种子,早就留在了她心里。

王妃复仇

草原上的风俗本来和中原王朝就不一样,女性基本上就是可以随意置换的货物,大多数女性都是逆来顺受,根本没有反抗的意愿。加之当时的成吉思汗在草原上根本没有对手,凭借她们也不能把成吉思汗怎么样。

成吉思汗难道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带来无穷无尽的仇恨吗?他自然清楚,然而以他当时的能力和势力,又有几个人敢冒着诛九族的风险去刺杀蒙古王国的大帝呢?这些女人,只不过是他征服路上的战利品罢了。

对成吉思汗来说,西夏王妃是他最好的战利品,因为她号称当时草原上最美丽的女人之一,同成吉思汗的尊贵地位也匹配。西夏王妃成为成吉思汗的王妃之后,得到了格外的宠溺,只不过她自己心里一点都不开心。

更让她受不了的是,自己的亲人全部都被成吉思汗处死了,自己现在还得装模作样地迎合成吉思汗。

慢慢地,西夏王妃心中燃起了一个复仇计划,她要让成吉思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彼时的成吉思汗,南征北战中早就磨光了他的锐气,身体也大不如以前,加之他对西夏王妃非常信任,这就是美人复仇的机会。

按照这个说法,西夏王妃是趁着成吉思汗睡觉的时候杀死她的。但问题是,西夏王妃和成吉思汗的史料记载中,只有刺杀这一段是遗失的,因此,这是后人的杜撰也说不定,这段历史并不能百分百确定。

这里还有另一个问题:若他真的命丧王妃手中,为什么蒙古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呢?其实,就算这是历史事实,蒙古人不记载这件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成吉思汗作为蒙古人世世代代的精神领袖,马背上发家的他武德充沛,是每个蒙古小伙子的榜样。这样一个征战四方的人,被敌人的女人杀死在了病榻上,怎么看都是不体面的。蒙古人自觉羞耻,也不可能将这段历史记录在案。

另外的说法

除上述说法外,“毒杀”也是流传很广的一种说法。

首先,有些学者认为,成吉思汗是死在战场上的。指挥战斗的过程中,成吉思汗被敌方埋伏的弓箭手射中,箭头抹了剧毒,最后不治身亡。从逻辑上来看,这种说法也比较合理,但是太过轻率了。

作为首领,成吉思汗早就不是当初的“铁木真”了,需要他冲锋陷阵的机会寥寥无几。方圆几十里都是他的眼线,敌军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射杀他?当时的弓弩射程也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所以这个说法有些牵强。

另一种说法就是成吉思汗死在了自己儿子窝阔台手中。窝阔台是成吉思汗的儿子之一,当年成吉思汗快病逝的时候,还没有说清楚继承问题。尽管窝阔台已经是太子了,但是他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就这样,窝阔台一狠心,直接下毒毒死了自己的父亲。窝阔台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当时成吉思汗更喜欢自己的小儿子,窝阔台非常害怕父亲临死之前突然改变主意,导致自己煮熟的鸭子飞了。

这种说法自然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只不过一些人认为,窝阔台当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了。况且,做太子的这段时间里,窝阔台也培养了自己的势力,根本不用怕自己兄弟夺权。

更重要的是,尽管影视剧中(一些武侠作品的改编),都将下毒身亡这一情形表现了出来,然而,这一点却没有任何史料支撑。蒙古族的历史记述中,并没有以文字形式体现出这就是一代天骄的死因。

因此,持有这一观点的一部分人认为,成吉思汗不是在马上被毒箭射中了,而是坠马而死。毕竟,当时的成吉思汗已经到了晚年,体力和之前早就不能比了,坠马而死也是非常合理的。

此外,还有人说成吉思汗遭雷劈了,才失去了性命。只不过,这种说法实在是太过“魔幻”了:因为成吉思汗对自己的母亲非常不好,因此触怒了神灵,这才导致自己遭雷劈了。

虽然他的做法不对,但是给历史事实加上民间传说和迷信,这样的做法是不能作为佐证的。

结语

古代蒙古人对待死亡的态度,跟中原王朝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成吉思汗死后,按照蒙古贵族的丧葬文化,连遗体都没有留下,只有一个衣冠冢。其实不仅是成吉思汗,大多数蒙古贵族的死亡都非常离奇。

一般来说,贵族都会因为战争、内部权力斗争而殒命。可能成吉思汗的死也与之相同,只不过他身份特殊,随之而来的猜想也不一而足。遗憾的是,成吉思汗的死亡之谜,目前还没有定论,只能等待更多的证据出现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朱元璋、赵匡胤、刘邦、嬴政、杨坚、成吉思汗实力排名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这些君主真正带过兵的:李世民、朱元璋、赵匡胤、刘邦、杨坚、成吉思汗。嬴政没有亲自带过兵,基本上都是手下去打战。唐太宗李世民而在带兵的这些君王里面,带兵能力来说,朱元璋、赵匡胤就可以先被排除在外了。赵匡胤就算是带兵能力非常强,但是后期建的大宋本身实力太弱,所以也就无可比性了。剩下就是李世民、刘邦、

  • 南北朝篡权最容易的皇帝,啥都没做就总揽大权,莫名其妙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420年,刘裕逼迫东晋恭帝禅让,建立“宋”,史书上称之为刘宋。东晋灭亡后,我国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之所以叫南北朝,是因为我国南方和北方同时存在众多政权,南方的叫南朝,北方的叫北朝。南北朝先后存在9个政权,这九个政权中南齐的建立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先看一下南北朝政权的建立。第一看一下北朝的北魏,这个

  • 明朝看出了丰臣秀吉的野心,却仍旧享受着大战前的平静日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丰臣秀吉和明朝的战争,丰臣秀吉攻打明朝是哪一年,丰臣秀吉为什么敢入侵明朝

    日本在数年内储备了大量的军粮、战船和火器,矛头直指邻国朝鲜,试图把朝鲜的三千里富饶江山变为日本的一个行省,使之成为日本向亚洲大陆扩张的桥头堡。这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企图在亚洲实施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朝鲜几乎是明朝的一个缩微翻版。朝鲜当时为李氏王廷统治,党争激烈,政局不稳。和明朝的体制几乎一样,朝鲜也

  • 南北朝与五代十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南朝的政权源于东晋,东晋大将刘裕夺取东晋政权称帝,建立刘宋王朝。此后,依次还有三个王朝更迭:齐、梁、陈。自420年始,589年隋灭陈告终。这四个朝代,也可以称为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这四个王朝合在一起史称南朝。因建立者的姓氏,还可以称为刘宋、萧齐、萧梁,但陈的建立者也姓陈,就不能叫陈陈了。

  • 李世民驾崩前,问武则天:我死了,你如何自处?武则天如何回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王朝当年在整个世界中属于顶尖的国度,边境多数小国家都纷纷向大唐俯首称臣、连年进贡,且不断派使臣到大唐学习中原文化。大唐可以说是整个古代历史封建王朝的抛物线顶端。而这一切的鼎盛,都是来源于唐太宗李世民奠定的坚实基础。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乃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虽说李渊是开国皇帝,但众所

  • 读苏轼的诗,读懂文人,读懂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团练副使,一个有职无权的虚官,对于做事务实的苏轼来说,简直是对其能力的藐视,所以苏轼一度心灰意冷。看他在黄州期间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不愧是豪放派诗人,郁闷只是人生的一种

  • 现代版“武则天”,山东一农妇称帝,在村中贴告示扩充后宫男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新中国的历史上,有几个自称皇帝的人。他们中有纠集信众反叛的,有逃避计划生育占领医院的,有子承父业准备原地复国的。而他们的结局,却是令人愉悦的。这群人中有被村支书带人扭送有公安局的,有在人口普查时暴露被干警一锅端的,动静最大的是惊动当地驻军出兵平叛的。所有人都得到应有的惩罚。晁正坤是他们中少有的女性。

  • 崇祯自尽之前杀害妻女,却放儿子逃生,清政府的反应却出乎他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意思是说人活一辈子,很多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有些憋屈和无奈,却没有办法表达出来,只能一个人承受。对于此人,可能很多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古代的皇帝,身为最高的掌权者,所有人都要听从他的命令,大约不会有什么“不如意事”,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

  • 武则天退位时众臣欢呼,唯有一人垂头痛哭,1年后没哭的人全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从一位才女到成为一代女皇,武则天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传奇。自夏朝时代起,中国便有了王朝,到秦始皇统一七国,首创秦朝大一统,设立皇权,中国从此有了皇帝制度。此后无论历朝历代,皇帝一直都处于正统之位,是权位象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一共出现了一千多名皇帝,但真正居于正统封建王朝的只有494人

  • 明知一入宫门深似海,但是深爱赵祯的苗心禾,却依旧义无反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苗心禾赵祯,宋仁宗赵祯为什么无子,赵祯最爱的女人

    《清平乐》开局,赵祯和刘娥的矛盾让人心疼;憨憨郭皇后让我们有了无数笑点,而让我们感动的,却是苗心禾。作为赵祯乳母的女儿,苗心禾和赵祯从小一起长大,是真正的青梅竹马。正因为如此,在这个充满隐瞒算计的皇宫内院,苗心禾是最懂赵祯的人,也正因如此,所以在赵祯难受的时候,除了苗心禾之外,谁都没有办法见到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