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是怎么灭了韩国和赵国的?破罐子破摔,还没挨打就主动割地!

秦国是怎么灭了韩国和赵国的?破罐子破摔,还没挨打就主动割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809 更新时间:2024/1/5 22:23:27

这一讲我们加快脚步,连跑5年。

首先进入始皇帝十五年(前232年),两件大事:一是秦国伐赵,二是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私自归国。

秦国这次伐赵,《资治通鉴》的措辞是“大兴师”,阵仗不同一般,结果却虎头蛇尾,虽然抢了两处城邑,但遇到李牧了,没敢打就撤回去了。

[var1]

这段记载特别凸显李牧的形象,但我们已经看不到司马光当时依据的史料了,而在《史记》的记载里,李牧实实在在地跟秦军交了手,也实实在在地打赢了。

但对于读者而言,司马光笔下的李牧更加激动人心。刘友益的《资治通鉴纲目书法》大加发挥,说李牧先前已经有过一次辉煌战绩,把秦军打得惨败,这一次只是露露脸就不战而屈人之兵,可见秦军并不是无敌之师,山东六国之所以先后亡国,只是不知自强的缘故。王应麟的《通鉴札记》情绪更激昂,说但凡廉颇不走,李牧不死,赵国简直可以兼并天下,哪至于亡国呢?

我们再看燕国这边,这几年燕国和秦国关系不错,一东一西夹击赵国,让赵国吃尽了地理位置的亏。燕国送去秦国做人质的太子丹偏偏还跟嬴政有过一段美好的过去,当时他们一起在赵国做人质,大概就像两只身处险境的小老虎那样互相鼓舞,相濡以沫,经常舔舐对方的心灵创伤吧。但是,时过境迁,当燕太子丹到咸阳做人质的时候,期待的是发小重逢,没料到嬴政的心态已经变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太子丹在秦国得不到礼遇,为此忿忿不平,想回国了,但人质行动受限,哪能轻易回国呢?

关于太子丹的这段经历,汉朝流行过很多怪谈。王充在《论衡》里提到,当时嬴政坚决不许太子丹归国,还赌咒说,除非西沉的太阳返回中天,天上降下谷子,乌鸦变成白头,马头生出犄角,太子丹才能回去。但没想到,以上说到的种种奇迹竟然真的发生了。嬴政认为太子丹是圣人,就放他回去了。

[var1]

汉代著作,除了《论衡》之外,贾谊的《新书》和应的《风俗通义》都有相关记载。还有一部作者和时代都不明朗的小书,叫作《燕丹子》,以小说笔法详细记载了太子丹和嬴政的恩恩怨怨。我们对太子丹以及对“荆轲刺秦王”的印象,很多生动鲜活的细节都是从《燕丹子》来的。

但司马迁说,自己亲自采访过几位熟知这段往事的人,所以在写《史记》的时候删除了那些不靠谱的细节。

司马光的无神论倾向更强,所以在《资治通鉴》里边也只是说太子丹忿而归国。

但我们有必要知道,传说当中的那些细节早已经变成了文学语码,是诗词里边很常见的典故。比如清朝词家顾贞观为了搭救好友吴兆骞,在写给纳兰性德的词里就有“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这首词流传很广,“乌头马角”指的就是乌鸦变成白头,马头生出犄角这段故事。

无论如何,燕太子丹不管不顾,毅然踏上了逃亡之旅。

在他逃亡归国的第二年,始皇帝十六年(前231年),韩、魏两国先后向秦国割地。这几乎就是破罐子破摔了,还没挨打就主动割地。尤其是韩国,这次割让了南阳之后,已经没剩下多少地盘了,距离灭亡就只差最后一口气了。

[var1]

唯一能打的赵国偏偏流年不利,代地发生了大地震,地面裂开了一个宽达130步的大缝,在当时的赵国人看来,这景象一定很有震慑力,就像恶魔张开的大嘴。

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秦国内史胜一举灭掉了韩国,把韩王安抓了俘虏,再把新占领区设置为颍川郡,韩国正式亡国。赵国因为上一年大地震的缘故陷入饥荒。所以不难想见,秦国马上就会抓住这个机会。

司马光在《稽古录》里点评历史兴亡,说韩国先天缺陷很大,一来国力不强,二来地理位置太糟糕,首尾腹背处处受敌,但即便如此,还能够享国200年,这主要归功于韩昭侯。这位韩昭侯,就是重用申不害的那位韩国国君。正是因为韩昭侯赏罚有度,所以继承人即便素质低,能力差,政权也能存续相当长的时间。

在韩国亡国的同年,秦国也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故:华阳太后终于离开了人世。

当年她是安国君最宠爱的女人,因为这份宠爱被立为夫人,又因为既受宠又有地位,在吕不韦的密谋下把公子异人认作了自己的孩子。然后安国君继位,成为秦孝文王,然后秦孝文王驾崩,改名子楚的公子异人继位,成为秦庄襄王,然后秦庄襄王驾崩,嬴政继位,嬴政的母亲,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帝太后的那个风流女人开始呼风唤雨。

在这不长的时间里,前台风云人物走马灯一般轮转,再没有华阳太后的声音了,直到这一年出现了她的死讯。

[var1]

东方的卫国似乎也有丧事,《资治通鉴》记载卫元君故去,卫君角继位。这段记载未必准确,但并不重要,我们也就不必深究了。

始皇帝十八年(前229年),秦国趁着赵国先有地震,后有饥荒的虚弱时刻,派大将王翦和杨端和兵分两路,联合出击,遇到了赵国大将李牧和司马尚的抵抗。假如两军正面交锋,赵国毕竟国力大损,即便有李牧这样的良将,胜算也不会太大。但即便如此,秦国还是避免和李牧硬碰硬,而是派遣间谍,以重金贿赂赵王迁的宠臣郭开,由郭开进逸言,诬告李牧和司马尚筹划谋反。

赵王迁本来就是一个浪荡公子,毫无治国智慧;郭开更是个陷害忠良的高手,曾经成功阻挠廉颇归国。这一对昏君奸臣臭味相投,其利断金,果然积极给秦国打配合,撤换李牧、司马尚,派赵葱和颜聚上阵接替。且不论赵葱、颜聚能不能打,单是临阵换将这种事已经足以动摇军心了。

结果性格决定命运,虽然司马尚交出了指挥权,但李牧拒不受命,落得一个被捕获处死的下场。作为山东六国最后一位名将,李牧就这样迎来了自己的悲剧结局。

这个时候,赵王迁并不知道,李牧之死正是自己亡国的前兆。

[var1]

转过年来,始皇帝十九年(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杀赵葱,逐颜聚,攻克邯郸,把赵王迁抓了俘虏,赵国从此灭亡。

司马光在《稽古录》里发表看法,说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三晋当中以赵国为最强,但赵国先是贪图上党的土地,出了昏招,接下来打输了长平之战,国力大受损耗,最后因为郭开的谗言连折廉颇、李牧两员大将,致使亡国灭宗,令人唏嘘感叹。

回顾李牧的一生,我们可以参照司马光的一首五言诗:

椎牛飨壮士,拔距养奇材。虏帐方惊避,秦金已闇(àn)来。旌旗移幕府,荆棘蔓丛台。部曲依稀在,犹能话郭开。——《五哀诗·李牧》

诗的首联写李牧北御匈奴的战术,颔联写秦军不敢和李牧正面交锋,用重金暗施离间计,颈联写赵王迁临阵换将,致使邯郸沦陷,丛台荒废,尾联写李牧死后,老部下论及往事,对郭开恨意难消。诗的前6句句句用典,在你已经了解了李牧的一生之后,这些典故就会由理解诗义的拦路虎变成帮助记忆的指示牌了。

那么,赵国灭亡之后,赵王迁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我们下一讲再谈。

上期回顾:得罪多人,狱中服毒自杀,韩非死在狱中,为何司马光认为他活该?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的失败结局真是令人惋惜!从中我们能想到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死后季桃给他收尸了么,十个张良萧何也比不上一个韩信,爱江山更爱美人韩信

    被人誉为西汉“三杰”之一,是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年轻时不好劳作,衣食无着,有时候不得不典卖东西为生。有一次,他带着家传的宝剑拿出叫卖,但是卖了很久,却卖不出去。一天,他正把宝剑挂在腰中,在街上行走,遇到一个屠夫。屠夫有意给他难堪,他站在街心,挡住了韩信的去路,并嘲笑他说∶"我看你身材高大,其实十分懦

  • 大唐开国帝王李渊,因为杀了一个人,最终难敌儿子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渊死后李世民活了几年,经典传奇李渊李世民,李世民和李渊什么关系

    隋朝和史上的秦朝一样,都是在结束了四分五裂的状态后,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都对推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许多大事件,比如秦朝有郡县制、统一钱币、度量衡,比如隋朝有科举考试、大运河等等,无一不是影响后世十分深远的事情,但如同秦朝一样,隋朝也是很快在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中风雨飘扬,最后李渊为代表的地

  • 科普:屈原你都知道,但他究竟是汉族还是苗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屈原是苗族吗,屈原的民族是什么,屈原是湖南的还是湖北的

    [var1]可以明确的是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现今苗族及部分汉族的祖先在战国时期都是楚国人。现今苗族的文化根源属于楚文化,汉族除了楚文化还有中原文化等。所以才会有屈原或楚国人是苗族的祖先的说法。但同时屈原或楚国人同样也是部分汉族人的祖先。严格意义说苗族和部分汉族(主要是我国南方汉族)同根同源,苗族历

  • 白马啸西风:唐僧唯一的把兄弟不是李世民,是被李世民给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淳风见李世民李世民称呼的变化,白马啸西风李世民,送唐僧去取经的是李世民吗

    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春,万里取经的玄奘法师骑着白马到了高昌。此时的高昌城,周约五公里,和长安城一样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居民人数约三万,其中僧侣就有三千多。唐僧在这儿像“白马王子”一样风光,高昌国王麴文泰请他给大家讲经,自己牵马坠蹬都觉得不足以表达对高僧的深情,干脆天天趴下来让唐僧踩着

  • 李世民继位后,历史上从此再无徐茂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徐茂功徐茂功到底是虚构的人物,还是真实存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徐茂功,原名是徐世绩,字懋功,是现今山东人,家里以前很富有,经常帮助别人,在徐世绩约17岁的时候,正是隋末大乱的时候,徐世绩看到后,决定参军,参加了翟让的部队,他告诉翟让,附近都是我们的乡里,不能侵扰他们,我们可以去劫掠官私财物,隋将张

  • 泊头京杭大运河纵贯市区、神医扁鹊韩婴西汉大将军任丘故里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婴简介,任丘扁鹊故里图片,扁鹊任丘

    泊头,始建于东汉,因运河槽运兴起而得名。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泊头市面积为1008.9平方公里,市城区面积29平方公里。泊头是著名的中国铸造名城、中国汽车冲压模具制造基地、中国鸭梨第一乡。泊头,春秋时大部属晋国,东部(今运河以东部分)属齐国。战国时隶赵国。秦统一后,置郡县,市境属赵国钜鹿郡。西

  • 明朝一官员论罪当斩,儿子拿出唐代免死金牌,朱元璋为何免他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自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大禹接替舜,成为了君主,并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夏启,华夏历史正式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从那时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中华大地上,上演了无数次的王朝更迭。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每个朝代都是相互独立的,前朝的东西,大都不会被新的王朝承认或认可,尤其是所谓的免死金牌等,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说到

  • 张九龄见到安禄山,马上禀告唐玄宗:此人面有逆相,请治他的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到达蜀地以后,唐玄宗想起宰相张九龄之前说过的话,不由长叹一声,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张九龄的劝告。可惜此时后悔已晚,张九龄已去世多年,此时的败局也再无法挽回,唐玄宗只能下旨对张九龄进行祭奠,同时追赠他为司徒。张九龄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去世之后仍然能够受到唐玄宗如此追念,享受到非同一般的殊荣呢?一、少年聪

  • 如果让韩信打白登之战,他是否能战胜冒顿,汉初不用和亲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能打败冒顿吗,白登之围冒顿撤兵的真正原因,白登之围时汉初名将都到哪里去了

    [var1]吕后整个汉朝,前期都施行和亲的政策,说白了就是认怂,毫无疑问,匈奴是当时汉朝最大的外敌。而且匈奴的生活习性,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使汉朝一时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望洋兴叹。就是汉武帝那么牛的,也和匈奴打了一辈子,才把他们打服!但也把整个汉朝打的民生凋敝!韩信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

  • 武则天是雄才大略的女皇帝,而非人世间的传奇绯闻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武则天作为承上启下的女帝王,在后世的史学家,尤其是两宋时期,褒贬不一,对历史功绩的反应不充分,趋于片面化,而对于其负面的事件显然有夸大的成分。尤其是作为女人在政治斗争、酷吏恐怖以及宫庭生活方面多有评判和传奇故事,而对历史作为,雄才大略,爱惜民众方面没有突出客观公正的反映。两宋时期的史学家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