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九龄见到安禄山,马上禀告唐玄宗:此人面有逆相,请治他的罪

张九龄见到安禄山,马上禀告唐玄宗:此人面有逆相,请治他的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74 更新时间:2024/2/2 3:29:07

到达蜀地以后,唐玄宗想起宰相张九龄之前说过的话,不由长叹一声,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张九龄的劝告。可惜此时后悔已晚,张九龄已去世多年,此时的败局也再无法挽回,唐玄宗只能下旨对张九龄进行祭奠,同时追赠他为司徒。

张九龄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去世之后仍然能够受到唐玄宗如此追念,享受到非同一般的殊荣呢?

一、少年聪敏

张九龄出自世代官宦之家,他年少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明,9岁时显露出擅长写文章的才能。

张九龄13岁的时候,按照当时文人求职的习惯,给广州刺史王方庆写了一封信作自我介绍。王方庆看了张九龄的书信之后,大加赞赏,他称赞道: “这个孩子将来一定很有出息!”

张九龄听到王方庆的评价后,深受鼓舞。

后来张九龄的发展果然正如王方庆所说,长大成人后,张九龄进京赶考考中进士,被授予“校书郎”的职位。几年后,张九龄赶上太子李隆基召集天下文士亲自策问,他对答机敏,李隆基十分满意,于是张九龄被提拔为“右拾遗”。

李隆基即位后,张九龄又升迁为“左拾遗”。

二、受到看重

因为文章写得好,张九龄很早就受到当时文人领袖张说的看重,张说夸奖张九龄能够“济时适用”,他还按照“张”姓和张九龄排定辈分,表现得十分亲近。

张说虽然仕途坎坷,但他毕竟是朝廷重臣,张九龄初入仕途,能够得到前辈的如此亲近与看重,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在张说的提携下,723年,张九龄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开始参与朝中较为机密的事务,权力逐渐增加。

张说经常向唐玄宗推荐张九龄,再加上张九龄确实有才能,所以唐玄宗十分重视他。733年,张九龄被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成为主理朝政的重要大臣。

张九龄是岭南人,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宰相的岭南人,有“岭南第一人”之誉。

三、断定安禄山

正是在担任宰相期间,张九龄见到了入朝觐见的安禄山。张九龄善于识人,他看出安禄山外表憨厚,内心奸诈,当时就断定此人日后必定作乱。

不久,张九龄得到了一个除掉安禄山的机会。

当时安禄山正在范阳节度使张守珪手下担任副将,因为讨伐契丹失败,张守珪将安禄山押送到京城,请求朝廷按照律令治罪。

安禄山一向机灵聪慧,他和朝中官员交往密切,又擅长讨唐玄宗的欢心,所以唐玄宗非但不想处决安禄山,反倒还想赦免释放他。

张九龄正直敢言,他一再劝说唐玄宗: “安禄山狼子野心,他面有逆相,请陛下一定要处决他,以绝后患!”

可惜,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复早年的英明决断,他固执地认为安禄山是忠良大臣,根本没有采纳张九龄的进谏,很快就将安禄山释放,让他又回了范阳。

后来的事实证实,唐玄宗确实是放虎归山。

四、追念

可惜,无论安禄山是忠是奸,张九龄都没能看到他的最终结局。

740年,张九龄回家乡扫墓,不久就因病去世,唐玄宗赠封他为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

张九龄风度卓然,他在世之时,唐玄宗对他的进谏置若罔闻,不予采纳;但是张九龄去世以后,唐玄宗却表现出十分怀念,每逢官员推荐人才,唐玄宗都会问上一句: “这人的风度和张九龄比怎么样啊?”将张九龄作为衡量人才风度的标杆。

唐玄宗没能将自己手中主动挑选的权力延续下去,755年,一直被唐玄宗当作忠臣的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举起反旗,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京城进发。

此时的唐玄宗在温柔乡中沉迷日久,他从来没有意识到大唐即将面对的危机。面对即将到来的覆灭危险,在派出的将领们一败再败之后,唐玄宗终于选择了逃跑。

一路仓皇奔逃,唐玄宗苦不堪言,等他好不容易跑到成都之后,心思安定下来,这才想起以前张九龄的提醒,不由追悔莫及。

想到张九龄这位贤相曾经多次大胆直谏,想到他曾经多次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想到他多次挺身而出稳定政局,唐玄宗不由百感交集,他很快拟定旨意对张九龄予以褒奖,称赞他是“正大厦者柱石之力,昌帝业者辅相之臣。”将张九龄进三台之位,追赠司徒,并派人前去张九龄的故乡祭祀。

只是斯人已逝,大唐曾经的繁华盛世也再难挽回。

本文参考《旧唐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让韩信打白登之战,他是否能战胜冒顿,汉初不用和亲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能打败冒顿吗,白登之围冒顿撤兵的真正原因,白登之围时汉初名将都到哪里去了

    [var1]吕后整个汉朝,前期都施行和亲的政策,说白了就是认怂,毫无疑问,匈奴是当时汉朝最大的外敌。而且匈奴的生活习性,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使汉朝一时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望洋兴叹。就是汉武帝那么牛的,也和匈奴打了一辈子,才把他们打服!但也把整个汉朝打的民生凋敝!韩信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

  • 武则天是雄才大略的女皇帝,而非人世间的传奇绯闻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武则天作为承上启下的女帝王,在后世的史学家,尤其是两宋时期,褒贬不一,对历史功绩的反应不充分,趋于片面化,而对于其负面的事件显然有夸大的成分。尤其是作为女人在政治斗争、酷吏恐怖以及宫庭生活方面多有评判和传奇故事,而对历史作为,雄才大略,爱惜民众方面没有突出客观公正的反映。两宋时期的史学家和学者,

  • 号称女中扁鹊的淳于衍,为何毒杀汉宣帝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襁褓之中的刘病已被关进了暗无天日的监狱,多亏了廷尉监的多方照顾,刘病已得以存活下来,后来汉武帝大赦天下,刘病已出狱,汉武帝临终前留下遗诏将刘病已养育在掖庭之中。当时的掖庭令张贺是原来太子刘据的属下小吏,他为了报答主人昔日的恩情,打算把孙女嫁给已经长大的刘病已。哪想到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弟弟右将军张安世

  • 唐朝版“崇祯帝”,有励精图治之心,却亲手将唐朝推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转入衰败。虽然有唐宪宗、唐武宗等帝王励精图治,但依然没有能挽救唐朝转入彻底衰败的命运。到了公元888年,随着唐朝版“崇祯帝”唐昭宗李晔的登基,这位有励精图治之心的帝王却以自己的错误行动,亲手将唐朝推向灭亡的深渊。李晔驾崩后仅仅过了3年,随着唐哀帝被朱温害死,唐朝灭亡。历史进入五代

  • 河外之战:山东六国最后的怒吼,史载:秦军四散溃逃,遍地弃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 信陵君 在魏国境内上,赵、楚、燕、韩、魏五国的十几万大军成功会师,信陵君魏无忌登高一呼大喊道:今虎狼之秦欲亡我魏国宗庙之心不死,然天下大势如我魏国所灭,列国岂能独善其身,他秦国本是一养马之奴,今却想灭我六国,其心可诛。今日五国会师,意在为惨死在秦国手里的数十万列国将士复仇,这将是一场保

  • 南北朝最厉害的4个女子,3个权力滔天,1个却沦为玩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古时,有这么一个朝代,出色女子辈出,甚至还遥遥领先位列金字塔顶尖,这就是南北朝。今天我们介绍四个厉害人物:一,北魏冯太后冯太后的名讳,史书没有记载。在她成为太后以前,身份却是一个亡国公主。北魏拓跋氏灭掉北燕以后,她就以奴婢的身份进入后宫,没多久嫁给拓跋睿。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冯氏与丈夫的感情非

  • 河南有这么一个老人家,做了一件事,为大楚国续命二百五十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小沈24岁时,因为才华实在遮不住了,被楚王发现,封到了一个边关之处,就是叶地。叶地这个地方,隶属楚国北部边界,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加上战争不断,人民生活非常艰难。小沈看在眼里,他休兵息民,短期内跟战争说拜拜。然后撸起袖子开干,民以食为天,首先大力发展农业,于是乎,小沈变成了“沈工”。这段时间,“沈工”

  • 《破晓东方》特务动大刑审李白,慧英深信组织会营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慧英最后嫁给谁了,破晓东方女特务身份,破晓东方分集剧情介绍

    田国立(代号夜莺)乔装打扮把国民党江防军事部署方案送给李白。李白为了将这个影响我们解放进度的电报发出去。明知有新的信号探测车巡逻,他不顾自身安危坚持发电。他的太太裘慧英很想他立刻从阁楼逃走。抓住了李白的手肘,李白回头一个眼神,她立马放开了。她瞬间明白丈夫的意思,他们是战友!而他手里的情报今天不发出去

  • 为何81岁的武则天仍离不开男宠?除了寂寞,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真的很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一生的四个秘密,武则天为什么一直得宠,14岁的武则天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一天晚上,宰相张柬之等人包围了太子李显,率兵入宫,发动龙门政变。当队伍控制皇宫时,武则天的两个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率先败下阵来,随后他们进入了武则天的寝宫。病重的武则天觉得来人不善,急忙召见张易之和张昌宗。突然,张柬之道:“皇上,不用找他们了,这两个人闹到朝堂上,已经被大臣们处分了!”闻言,武则天仰天

  • 孔子的“遗产”有多强?让后代吃了2000多年,第77代孙出生即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真正的后代,孔子后代出了什么人才,孔子的后代为什么能流传

    编辑|史说百家【前言】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被后世的统治者们尊为“孔圣人”,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无比深远的影响。而作为孔子的后代,他们世世代代都享受着世袭的“衍圣公”爵位,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特别是孔子的第77代子孙,更是依靠着孔子的荣耀和成就出生即为巅峰,成为台湾唯一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