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覆灭后,何荣儿也遭丈夫抛弃,最后沦为一名佣工。相处久后,何荣儿对雇主不再防备,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年代,她将脑海中关于紫禁城的回忆一并倒了出来。这些回忆后来被整理为《宫女谈往录》。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一睹慈禧太后鲜为人知的晚年生活,包括她的燕游,她的日常起居,她的吃喝拉撒。
慈禧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最喜爱打扮,对于洗澡,更是非常讲究。
慈禧夏天时,每天必须洗一次澡,冬天才改为2~3天一次,每次洗澡都选在晚饭一小时之后。
在洗澡之前,太监们会先将洗澡的所需物品准备好,摆好澡盆,担够洗澡水,叠好毛巾,备好香皂香水等物。
乍一看这些东西都不足为奇,而如果说她的澡盆是两个银澡盆,毛巾整整100条,还有那张制造特殊的椅子,不少人就犯嘀咕了,这究竟洗的是什么澡?
慈禧观音扮相
慈禧的两个洗澡盆,是木胎镶银的,直径有三尺,中间凹进去,呈漏斗形。这中间凹进去是为了慈禧坐着时能够靠近澡盆。
而为何要用两个盆?这就和慈禧的洗澡方式有关了。
慈禧洗澡,一概都是坐在椅子上洗。慈禧坐着洗澡的椅子,造型很特殊,四条腿胖胖的,分别盘着两条龙,椅子背可以左右移动,为方便慈禧改变坐姿,椅子下面还横着一条拖板,方便慈禧放脚。这是一把专门为慈禧洗澡的椅子。
为慈禧洗澡的有四位固定的宫女,分别站在慈禧的四周,洗澡前,一位宫女会先将25条毛巾放入水中浸透,捞起四条拧干后分发其他三人,四人各平铺手掌,轻轻为慈禧擦拭。完后再打香皂,再用新的毛巾擦拭,反反复复,直到身上没有一点泡沫为止。凡用过的毛巾马上丢弃,不得再进入澡盆。所以,慈禧洗一次澡下来,大约要用去100条毛巾。
慈禧洗澡,必须分上下身洗,洗完上身再洗下身,洗哪里用哪个澡盆,外人看着难以分辨,可宫女们早就烂熟于心。为何非得分上下身洗呢?据宫女回忆,大抵与迷信有关:
这是老太后的天经地义:上身是天,下身是地,地永远不能盖过天去;上身是清,下身是浊,清浊永远也不能相混淆——我听老太后这样念道过,道理我也说不清楚。
因此,每次慈禧洗完澡,澡盆里的水还是和刚打进的一样,纤尘不染。
而不仅仅是洗澡,就连护理双手、保养脸蛋、甚至梳头上,慈禧都有一套定下的流程。
她每天凌晨四五点就要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泡手,宫女们适时地打好热水,将毛巾浸透后再包起慈禧的双手,这双手就在热毛巾里浸泡,毛巾冷后再换热的,往返数次,换上几盆热水后
方罢。
慈禧游湖
随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敷脸,慈禧认为热敷脸蛋能熨平脸上的皱纹,也不知可信不可信,总之宫里的老宫女们后来回忆起慈禧,都称赞她的皮肤比同龄人要年轻几十岁。然而我更认为这与她养尊处优的生活关系更要紧密些。
慈禧敷完脸后,宫女会为她抹些胭脂以增气色,再叫来梳头的太监。彼时太监要等候在门外许久,听到传唤便用头顶着一套梳头工具进来,开始给慈禧梳头。这一梳,便要将近半个时辰。
慈禧还非常钟爱自己的指甲,她的十根指甲,均有二寸长,必须每天修护,每天晚上,宫女们会在一个玉碗盛上热水,慈禧挨次伸手指进去泡软指甲,再进行修理、涂抹护甲油,戴上护甲套。如果有指甲断了,它会被保存在一个专门的盒子里,慈禧会时不时打开欣赏。只可惜,这一手精心呵护的长指甲,在她携光绪西逃前,也不得不咬牙剪掉。
慈禧的宫廷生活,什么都是缓慢的,像一座忘了上发条的老钟,秒针在有力无气的摆着,却怎么也无法跨出那一步。可偏偏这样一个人,却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这个国家之衰败落后,可想而知。时代的巨轮轰隆隆向前驶着,慈禧却还在不慌不忙,在擦澡、梳妆和泡指甲中磨着时光,终于,一个腐败王朝就这么被磨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