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太监为捞钱用假御膳欺瞒慈禧,太后欲发雷霆,李莲英轻松应付

两太监为捞钱用假御膳欺瞒慈禧,太后欲发雷霆,李莲英轻松应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47 更新时间:2024/1/21 18:41:10

慈禧太后掌权数年,她的生活越发奢侈,对御膳相当讲究,每顿至少有上百种精品菜肴。慈禧太后的胃口即使再好,但胃的容量也就那么大,一顿也吃不了那么多品种,最多挑爱吃的菜吃上三两口,有些菜看都不看,更谈不上吃。日子久了,她的这一举动被两个太监看在眼里,他们对此动了心眼,想在御膳上做文章,捞一笔银子。

这两个太监就是小德张和总管李莲英,他们暗中密谋,将有些菜做做应景,摆一下,省下的银子两人平分。小德张有点害怕,但李莲英胸有成竹,他说出了问题,他自有办法去应付。

听了李莲英的话语后,小德张开始行动,他派园内工匠们用纸或蜡仿制了火腿、扣肉、丸子等十几种菜,据他观察,这些菜平时都是太后不爱吃的,几乎未过筷。小德张摆御膳时,将这些“假”菜摆得离慈禧较远,所以慈禧太后不太注意,她只注意身边爱吃的那些菜。

这样一直隐瞒了较长时间,但还是无意中给慈禧太后发现了。那是慈禧要去昆明湖游玩,宫女们陪着慈禧游山逛水,好不惬意。一晃到了中午,慈禧太后要吃午饭,这时一些小太监把美味菜肴一盆盆端到船上。和以往一样,太后爱吃的菜放在她的面前,不爱吃的或“假”的菜肴离她远远的。

太后吃了平时爱吃的几口菜后,忽然提出了要吃“扣肉”这道菜。小德张吓了一跳,这道菜平时太后不吃,都是用蜡制的扣肉做的。这时他急中生智,说此菜已凉,让后厨去热一下。可太后坚持要吃,小德张只好战战兢兢端了蜡制的扣肉,太后用筷子夹,却夹不动,小德张趁势让后厨赶忙去“热”菜。

慈禧太后已发现了其中的猫腻,但她没有立即表露出来,不动声色继续吃喝,很快一碗热气腾腾的扣肉端上来了,可她已经吃饱了,这道菜没动筷子。其他太监准备撤席,这时慈禧叫停了,她说要看看其他菜品。

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板鸭居然是硬纸板做的,火腿是蜡做的,细数下来,一百多种菜肴居然有二三十个是假的。慈禧太后大怒,这帮太监居然敢在她头上作假,于是开始审问小德张。

小德张吓坏了,说话结结巴巴,不知道怎么应付。这时李莲英不慌不乱,眼珠转了转,带着笑脸迎了上来,他说恭喜老佛爷啊,今天您来游昆明湖,龙都高兴,这些御膳都是龙王派人亲自送来的供品,这是大喜事啊。太后听到李莲英的这番话,转怒为喜,因为她非常迷信。这场风波以李莲英的机智回答结束,小德张从此再也不敢糊弄慈禧太后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两个银澡盆,一把特殊椅子,100条毛巾,慈禧洗澡究竟有啥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洗澡的讲究,慈禧尸身不坏的夜明珠,慈禧尸骨里的夜明珠

    清朝覆灭后,何荣儿也遭丈夫抛弃,最后沦为一名佣工。相处久后,何荣儿对雇主不再防备,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年代,她将脑海中关于紫禁城的回忆一并倒了出来。这些回忆后来被整理为《宫女谈往录》。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一睹慈禧太后鲜为人知的晚年生活,包括她的燕游,她的日常起居,她的吃喝拉撒。 慈禧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

  • 李鸿章请美国人吃饭,吃到一半菜没了,他急中生智发明了一道名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鸿章出生的神奇传说,李鸿章一日三餐,老梁讲李鸿章

    那时,作为代表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就是李鸿章。这也是外界对他产生诸多不同看法的重要原因。但从那时清朝的整体情况来看,李鸿章一人之力显然改变不了局面。但不可否认,李鸿章的才华和智慧。其本人打小就聪慧,6岁上学堂,之后更是屡考屡中,成为进士后,开始走上仕途。而其官场道路也十分顺利,很快就升至直隶总督,还创办

  • 三藩因何之乱?吴三桂拥兵数十万,为何会败给年仅19岁的康熙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丨墨染影史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这时的康熙年仅19岁,而吴三桂、尚可信、耿精忠这三位藩王年事已高。这三位汉人藩王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并且依靠清朝对他们的财力支持,那是兵强马壮。 这一场持续了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是怎样爆发的呢? 康熙要怎样做才能平定这次叛乱呢?接下来就由我给大家讲讲。三藩的由

  • 三千佳丽不敌二婚女,让皇太极夜夜宠幸的海兰珠到底有什么魅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不费一兵一卒就将蒙古最强的两个部落:科尔沁、喀尔喀部等编入八旗归己所用。还有什么比娶媳妇嫁女儿更划算的买卖呢?继承后金政权的皇太极,为了巩固政权,更是从蒙古先后娶了7位妃子,其中有3位来自铁杆盟友——科尔沁部落。她们就是世人所熟知的哲哲、孝庄、海兰珠。 根据史料记载,皇太极一共有15位宾妃,但是最受

  • 一张留存的慈禧老照片,故宫问多少钱捐,老人如何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慈禧照片故宫镇馆之宝,慈禧太后故宫照片,北京故宫发现慈禧真实照片

    在1982年,故宫博物院的人来到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他们不为别的,只因听说陈老手上有慈禧生前的老照片,故宫希望可以跟陈老沟通,将照片买回来,存放故宫博物院中。 陈老却是是老照片的收藏者,据他说,在1980年他在家中的柜子找到了这张照片,看到照片已经很旧了,就找人将照片裱起来。因为老照片被裱起来

  • 一个美国人狂妄自大,叫嚣大清无人敢动他,李鸿章冷笑:淹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清李鸿章,为什么李鸿章被称为大清的裱糊匠,李鸿章霸气说过的话

    然而,当我们客观地回顾晚清的这段历史时,会发现清朝上下文武百官除了李鸿章之外,再无能对外独当一面的外交官员。在《马关条约》签订过程中,李鸿章在遭遇枪击后仍坚持为清朝“争回一分,即免一分之害。”当时,人们只是把对于清朝的怨恨转移发泄到了李鸿章的身上,也难怪后来梁启超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

  • 一个是满人,一个是蒙古人,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爱情被一个汉字体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太极临终前说出为什么爱海兰珠,皇太极海兰珠电视剧,历史上海兰珠与皇太极

    当然,世人最熟悉的还是他和海兰珠之间的爱情。 人们皆说,帝王无情,心中唯有王权和江山。 但谁能想得到,作为大清的建立者,皇太极偏偏是个专情之人,偏偏爱美人不爱江山,偏偏为了海兰珠,打破了一切规矩和传统。 当然,最有趣的是,皇太极明明是个满人,海兰珠是个蒙古人,但他们之间的爱情,却最后是用汉文化来

  • 王世襄:我收藏生涯捡过最大的便宜,花80买一个清朝紫檀案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收藏家不惜花重金买一件自己钟意的古董,而这就需要极其高的鉴赏能力,才可以让自己的钱花的物有所值,而你可能想象不到,收藏届同样也是有标杆人物的。不知你是否看过《百家讲坛》,其中有一位在百家讲坛上分享一个又一个故事的人,叫做马未都,说起马未那可是是当代收藏家中的大佬,他对各种古玩研究得透,看得是清清

  • 因为西周以来,有职业官史的存在,因此孔子便有《书》可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西周有职业史官,“史”的职能已经具备。周人烁金为鼎,铸鼎纪事。从金文的内容来看,凡大事、大功、王命,往往做一吉金为铭,刻辞以扬王法成命,以显赫王命之尊,以记身世之威,以佑子子孙孙永保用。铸一吉金为纪一事,铸百千吉金便成史。周史记王室之事而成为史,以此作为起点的中国古代史学,自然就有官史色彩。近代学者

  • 端平入洛:是南宋自不量力的启衅之举,还是大胜后的顺势而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烟雨凭栏灯火处2023-01-23 13:39湖北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已关注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二月,上元佳节已过,然而整个临安城依旧沉浸在难以抑制的兴奋和狂喜之中,乃至君臣将帅、贩夫平民,都认为这段时间,是南宋百年历史上,最扬眉吐气、最值得炫耀和铭记的高光时刻。就在上个月,联蒙灭金的军事行动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