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皇后召武则天二度进宫却反被休,只因她低估了武则天的这个能力

王皇后召武则天二度进宫却反被休,只因她低估了武则天的这个能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39 更新时间:2024/1/5 13:57:09

放开被封印已久的武则天,从此武则天即将开她开挂的人生。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壹:武则天的“赌性”源于她的父亲,对于政治和形势判断有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

说起武女皇就不得不先提起她的父亲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yue第一调)原本是山西的一位农民,祖上虽然有过几代人为官,但官位都不大,世家身份不显赫。

武士彟这个人可不太安分,他可不想也不甘心一辈子就当个农民,想着人这辈子总要折腾出点啥名堂来。

第一次机会:时值隋炀帝这位永远精力旺盛无时无刻不在折腾的男子,大兴土木大搞国家工程建设的时代大背景,武士彟看到机会并且抓住了,他在扬州贩卖木材取得成功,赚到了大把的真金白银,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完成人生中第一次身份的转变,从农民转变到商人。

不过在士农工商身份阶级划分严明的隋唐时代,商人是最没有社会地位的,钱是赚到了,但身份这个事情一直是武士彟的痛点,他渴望再一次实现身份的转变。

在科举制度还没有诞生之前,想要改变身份进入上流社会参军是最佳途径。经过分析后武士彟直接用钱买军职,一下子跳过从基层士兵,直接从基层军官干起,不过这离他的人生目标王侯将相世家还离得很远。

第二次机会:在隋朝为武官的李渊早年路过武士彟山西老家时,武士彟觉得这个人是个达官贵人,日后可能靠得上,于是好酒好肉招待过李渊。

之后没有多久隋朝大乱,李渊起兵,武士彟毅然决然一家老小全部投军,还奉上兵书和早年经商获得的资金,死心塌地跟着李渊搞革命。这让李渊着实感动,尤其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得到一笔经费来扩充军队简直不要太重要。

这次武士彟赌对了。李渊开创李唐皇朝之后提拔武士彟做库部郎,主管国家财务,而后又多次提拔死的时候已经是,官至三品的工部尚书。这是第二次身份的转变。

第三次机会:由于武士彟中年丧妻,又是朝中高官,总不能让开国大臣中年寂寞吧,于是唐高祖李渊亲自做媒,给武士彟介绍了一个大龄女青年杨夫人,这个杨夫人可是很有家庭背景的,父亲等人做过隋朝的宰相,所以武士彟答应并组建了这个半路家庭。有了杨夫人身份的加持,武士彟的身份地位再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至此,武士彟凭借过人的胆识和眼力以及与生俱来的“赌性”,完成自己的身份转变,实现了人生理想,也为武则天的诞生做好了准备。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贰:武则天首次进宫以失宠而告终,只因年幼高调不懂暗察人性

武士彟和杨夫人结合后在长安生下了三个女儿,这其中的二女儿就是武则天。

武则天的称号和别名很多,但唯独小名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到底她父母怎么称呼她小名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这不影响我们解读并借鉴她这精彩的一生。

武则天的童年和大多数富家小姐有两个不太一样的地方,一是传承了她母亲杨夫人喜欢读书的性格和习惯,史料记载杨夫人就是一个不在玩弄绣花只爱读史书的富家小姐;二是她跟随父亲官迁各地,比如山西、四川、湖北、陕西等,游历了小半个大唐江山,极大地开拓了她的视野和见识。

因为人长得很漂亮又是功臣遗孤,于是在公元637年(贞观十一年)被唐太宗选召入宫。

时值李世民的挚爱长孙皇后刚刚去世,太宗皇帝不甘后宫寂寞,起初唐太宗李世民确实也很喜欢武则天这个聪明漂亮的后宫,还给她取了个武媚娘的称号,封她为才人,官居五品。

爱情这东西讲究的是缘分,而缘分说白了就是彼此在性格和处事上有没有相互吸引的地方。

李世民是在马背上打江山的人,加上玄武门事件以后一直很在意有王族想叛变并且谋害他,所以他爱的女人是像长孙皇后那种,低调但懂得政治、沉稳且不做作、贤惠但不是风情的女人。

反观此时的武则天并不具备以上的这些性格特点

有一天李世民邀请后宫众多嫔妃参观驯马,其中有一匹鬃毛酷似狮子的马匹叫狮子骢,身形壮硕高大威猛,但非常难以驯服,李世民问众爱妃谁人能驯服它,半响都无人作声,此时年轻的武则天站出来说她可以驯服,李世民问用什么办法,她回答道,用三样东西就可以驯服,铁链、锤子、匕首。先用铁链打它,如果它不顺从就用铁锤锤它,还是不从就用匕首捅它。

太宗皇帝听罢默不作声,当然太宗皇帝也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责罚或者奖赏武则天,但看到了年纪轻轻的武则天有如此性格和心肠,却也慢慢疏远她。

武则天则因为急于出风头,再加上后来的民谣传到太宗皇帝的耳朵后,说是李唐社稷将会在三代以后易主,并且这个接替李唐王朝的人就是姓武的女子,并且目前已在宫中,太宗皇帝找占卜大师确认是否真有此天象,大师直言确有此天象,虽有李君羡这个莫名的替死鬼让她逃过一劫,但她不得宠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也为后面她削发为尼埋下伏笔。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叁:从削发为尼到二度进宫,武则天打的是一套抓住人性弱点的漂亮组合拳

早在太宗皇帝行将谢幕之时,武则天彼时已经和太子李治暗度陈仓。武则天并不是一个很受人伦道德约束的人,在太宗皇帝晚年时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她需要找到新的靠山,而这个靠山正好就是太宗皇帝的第九子李治。

李治本没有机会当太子的,但因为太宗皇帝的嫡长子和嫡次子因为太子之位发生一系列的争执,从而让太宗皇帝决定废掉两位哥哥而立李治为太子。这算得上是天上掉馅饼的事。

太子李治的性格说白了就是一个浪漫的文艺青年,特点有如下几点:

①孝顺:李治对长辈非常孝顺,太宗皇帝征战归来受创伤他直接用嘴吸出脓疮;长孙皇后去世也是他哭得最伤心,感动太宗皇帝和满朝百官;

②有爱:大哥二哥因争位被贬,他上书太宗皇帝给他们多谢衣物,好生让他们多活几年,这让太宗皇帝觉得这个人当皇帝至少不会害死他其他的儿子;

③聪明:尤其是在文艺上的造诣早年就已经显现;

④懦弱:胆小怕事人尽皆知,因此太宗皇帝晚年征高丽伐胡人先为其打造一个和平的国际局势;再杀掉朝中比较有性格的大臣,交代好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辅佐大臣为其营造稳定的内部环境;

⑤恋母情结重:喜欢比自己年长的女子,从他留恋师父薛婕妤,薛婕妤要出家他极力劝说为她在长安城修寺庙可以看出一二。

尤其是第四第五条性格,武则天是知道李治的痛点的,因此她推断太子喜欢的女人应该是行事果断有魄力的女人,自己的性格是符合的,并且还比太子李治年长4岁,这也是能满足有恋母情结的李治需求,可以发展姐弟恋。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武则天二度进宫准备的三步曲:

①第一步:病榻偷情。在李世民卧病在床之时就先和太子李治有暧昧关系,这样就可以确保日后即便因先帝去世,因自己没有突出贡献和才华被削发为尼,也还有当朝皇帝曾经和自己暧昧过保存了一丝希望的火种;

②第二步:尼寺传情。太宗皇帝去世后因没有突出才华和贡献的武则天被迫出家在感业寺,但她并不因此而消沉,反而是想办法让高宗皇帝李治知道,她是如何相思成疾的,让高宗皇帝不敢忘记她,于是有武则天亲做的千古名诗《如意娘》,原句及大意如下:

看朱成碧丝纷纷,(想你想得我都眼睛出问题了,红色的也看成了蓝色)

憔悴支离为忆君。(身体憔悴,精神恍惚只因太过思念你)

不信比来下长泪,(如果你不相信我近来因为想你经常流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那就请打开衣箱看看我石榴裙上斑斑的泪痕吧)

这首诗到了高宗皇帝的耳朵里之后,可想而知皇帝是有多么惊喜又难过

③第三步:执手激情。有了前面的铺垫,果然,在永辉元年五月二十六日,高宗皇帝在给太宗皇帝周年祭行香的寺庙就选在了感业寺。在感业寺行香当然是为了见武则天,而武则天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救命稻草,于是两人在感业寺里当着众多随从面前来了一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飙泪情感大戏。

这也为武则天二度进宫做好了先决条件。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肆:创造条件,抓住机会,善于分析矛盾,找出关键决策人逐一击破

女人间的争斗有时候也会间接改变王朝的命运和历史的走向

武则天想要回到后宫并不容易,原因有如下三种阻力

①身份问题。她是先皇的才人(父亲的小妾),此时高宗召她进宫有违背人伦之道;

②冠宠问题。此时后宫最受宠的人是萧淑妃,她进宫有以新人换旧人之嫌;

③母仪天下。王皇后此时母仪天下,虽然没有子女但懦弱的高宗皇帝断然不敢和她提及此事。

条件不成熟那怎么办?

等待时机,伺机而动。

很快机会来了

王皇后因为在和萧淑妃的争宠中处于下风,长期就不对付,而高宗皇帝此时又决封萧淑妃的儿子为雍王,要知道这雍王很重要按常规是要封给皇后的孩子,这明摆着不是要欺负老娘嘛!

于是王皇后想起了高宗皇帝的那个尼姑情人武则天

王皇后当然知道这样做有风险,因为召武则天进宫极有可能会给自己培养下一个类似萧淑妃的竞争对手,但眼前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萧淑妃,至于武则天会怎么样那是一下步才要考虑的问题。再说她过高自信自己的影响力、感恩报答和人伦之道的约束力,殊不知对于敢破常规、弃人伦的武则天来说,这些不足挂齿。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王皇后口讯通知武则天准备二度进宫。

而武则距离第一次进宫已经过去十四年了,这十四年中她早就不是当初那么莽撞、急于表现的小姑娘了。

她已经学会了低调内敛、察言观色、冷静分析、行事果断的为人处世。

她分析此时能够影响并决定自己命运的有三类人,一是皇帝,二是皇后,三是宫女,于是她开始着手布局并落地执行方案。

对皇上,百般体恤,关键时刻能为皇帝分忧;

对皇后,善于屈从,不急于争功争宠,赢得皇后的好感和口碑,进而利用皇后跟皇帝消弱萧淑妃;

对宫女,不摆架子,对待宫女和善赢得宫女的好感和后宫中的第一手情报资料;

执行以上这套方案奏效非常快,不久就把萧淑妃从冠宠的宝座上拉了下来。

但此时摆在她面前的依然还有两个大难题,一是如何获得皇帝的全力支持,二是如何废掉王皇后。

先说王皇后,她身世显赫,在宫中当皇后多年,想要扳倒她可不容易,但武则天就是善于创造并利用条件的人,仅用两个精心策划的方案就搞定王皇后。

第一个方案:小女儿之死。事件大概是这么个经过,武则天生下小女儿以后,作为母仪天下的王皇后当然要去看看这个小公主,可完看离开后小公主就离奇死亡了,到底是王皇后还武则天弄死这个可爱的小宝宝这里篇幅原因不做分析,我们只需要看这事是如何被她加以利用就行。

新生小公主皇帝那是多高兴啊,武则天等着皇帝退朝一起高高兴兴地进房间看小闺女,发现小闺女没了!何等伤心欲绝,但还不忘问了一句,刚刚是谁来过?

下人皆回答王皇后刚刚来过,这直接导致王皇后更被疏远。

第二个方案:压胜之术。压胜是类似于蛊术的一种邪术。武则天精心策划一场王皇后和她母亲实施压胜之术的方案,更是让皇帝对皇后厌恶和提防到了极点,最终废掉了没有孩子的王皇后。

第一个大难题解决了,第二个如何获得皇帝的全力支持?

利用皇帝向百官之首的长孙无忌提及立皇后之事,问题是她知道长孙无忌是不会轻易答应皇帝这个请求的,但经过这件事直接刺激到了高宗皇帝,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并没有实权,做个决策还得给下人送礼求情,而且还被拒绝了!

这时候皇帝终于有了想从前朝重臣手里夺回实权的想法

而这个想法和武则天的利益及目标完全一致,很快他们就形成了战略同盟。

最后一步是争取宫外大臣的支持,经过分析矛盾,利弊诱导很快她又达成了这一目标。

最终于永辉六年(公元655年)被封为皇后

此时距离她二度进宫时间仅仅过去4年多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伍:目标清晰,善于分析,周密的前置方案和坚定执行是一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

武则天一生的功过是非,皆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评头论足的。

我们在回顾她年轻时的这段经历,至少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应该是有所启发和可以借鉴之处。

她对于自身的性格和条件非常清楚,胆大心细,懂得利用人性的弱点,做好充分准备,善于抓住并利用一切有利机会。

启示:

第一、做任何事情之前最好有个清晰的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大胆的想象;

第二、有了目标之后要有具体的可以落地执行的周密方案;

第三、执行方案的时候要心态要好,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困难要懂得静下心好好分析,找出阶段性的主要矛盾实,时调整方案,良性循环。

对于武则天年轻时的这段人生经历你有什么看法呢?

完!

如果你喜欢本篇文章欢迎点赞加转发~~~~

如果有不同看法的欢迎留言区留言交流探讨~~~~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豪气又大方,竟拿出60万亩地大封功臣,外加30多块丹书铁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表彰跟他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将,朱元璋大封了一批功臣,专门设置了公爵、侯爵、侯爵三个级别的功勋爵位,其中公爵6位、侯爵28位。众所周知,汤和是朱元璋的发小,还是他走向成功的领路人。然而,没有想到朱元璋一上来就没将好友老汤放在六公之中,被妻子马氏发现了,她立马一顿唠叨。说老朱是糊涂了,这汤和举义那么早

  • 朱元璋深夜批阅奏折,宫女送来一碗粥,却被朱元璋下令杖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出身贫苦,年少时,穷困到连埋葬已去世的父母、兄长的墓地,都要找人借的地步。朱元璋为了生存下去,只能出家为僧,游历四方,化缘为生。由此,也看遍了世间百姓的疾苦。让朱元璋从内心同情天下百姓,他希望能够治理好国家,给百姓一个安定温饱的家园。朱元璋很努力,但是,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宰相胡惟庸为了自

  • 明朝最后的希望,袁崇焕为何必须得死?五步棋,步步下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率军渡过大凌河,包围锦州,发起了宁锦之战。在袁崇焕的协调和指挥下,明军将士英勇奋战,后金军再一次大败而归。袁崇焕也因此成为令人瞩目的抗金名将。崇祯元年,他又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结果却在两年后被朝廷以最残酷的磔刑凌迟处死。袁崇焕作为明末著名的抗

  • 明朝和民国为什么能够从南往北实现统一?本来就是两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是周朝,虽然说不上是一种大一统,因为当时的中原天下局限在河南一带。但是,周朝却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却极大地拓展了统治范围。那么周朝是从哪里统一的?就是从关中地区,也就是从陕西打河南,统一是从西向东的过程。秦朝呢?秦朝也是一个道理,得关中者得天下,秦汉以前的这个关中铁律就一直在发挥作用。秦朝是怎么统

  • 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组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一首朝代歌,诉尽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明朝可以说备受史学家们的关注。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曾历经十六帝,第一代皇帝便是著名的布衣天子明太祖朱元璋。此后朱元璋共十六代子孙统治王朝近300年,有意思的是,将明朝的十六位皇帝的名字放在一起时,你就会发现一个

  • 朱元璋到少林寺问:朕也要跪?方丈的机智回答,挽救了全寺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少林寺的出名,跟民间广为流传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有很大的关系,而现代的武侠电影中,也有很多跟少林寺相关的电影,少林功夫也从此名扬天下。除了唐王李世民曾被少林僧人救助,拜访过少林之外,据传后世的很多皇帝也多有赐封或者亲自拜访少林寺。其中,著名的女皇武则天也曾“封禅嵩山”,到访过少林。至于朱元璋有

  • 父亲抢了我的爱妻之安史之乱,贵妃“殒命”马嵬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密诏绞杀杨国忠”为借口发兵15万,进攻皇城,扬言要诛杀杨国忠,掳获杨玉环。天宝之乱爆发了。由于皇帝听信杨国忠谗言先后斩杀了高仙芝等大将,导致战事节节失利,虽有哥舒翰和颜真卿的抵抗,但也是杯水车薪。到了做决定的时候了。 整日沉迷酒色的皇帝,早已失去了斗志和勇气,就听从了杨国忠的建

  • 朱元璋女儿墓中发现一活人,还在里面居住了37年,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活人还在里面过了37年,全因对死者的一句承诺。这个明朝墓地埋葬的福清公主,她死朱元璋第八个女儿。根据史书记载,福清公主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还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奇女子。除了精通琴棋书画之外,她对治国安邦之道也有一定了解。她曾为朱元璋分担了不少政务。可惜的是,这个精敏能干的女子,并不是一个长寿的人。她不

  • 以唐代为例,看登闻鼓制度对我国古代司法诉讼体制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登闻鼓制度,为什么敲了登闻鼓就活不了了,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特点

    在当代涉及历史朝代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往往能看到身负冤屈的角色在官府门前击鼓鸣冤,而他们所击打的那面大鼓,就是我国古代司法诉讼体制中的重要一环——登闻鼓。登闻鼓制度概述早在尧舜时代,中国就已出现了言谏制度,随着社会秩序以及王权的不断发展,专职言官这一特殊群体走上了历史舞台,言谏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出现了

  • 朱元璋大年夜微服私访,和衙门小吏喝酒唠嗑,小吏不知情官升5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统治是非常暴虐的,从他发动的洪武四大案中就可见一斑,有一次大年夜,身边已没有多少亲人陪伴的朱元璋决定出宫走走。他溜溜哒哒的来到了衙门的门口,以往比较热闹的衙门在大年夜时显得冷冷清清。朱元璋往里一看,发现一个小吏正在那自顾自的喝酒,朱元璋一时兴起便走了进去。这是一个值班的小吏,他的级别非常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