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满朝大臣都被阉割做太监?五代十国时期这个王朝,被人诟病上千年

满朝大臣都被阉割做太监?五代十国时期这个王朝,被人诟病上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48 更新时间:2024/1/24 16:22:36

公元942年,也就是五代十国的后期,在今天广东、广西、越南这一地区,建立起了一个割据政权,南汉,这个南汉是十国中的一个国家。这个南汉的开国皇帝名字叫刘,这个字演变得很复杂,上面一个龙字,下面一个天字,这个字是他自己创造的,意思为飞龙在天、唯我独尊。他造字的意思跟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造“曌”是一个意思,武则天造“曌”为日月当空之意,这个刘就有样学样,造了个字。这一年呢,这个刘也终于如愿以偿,龙飞九天,归西了。他的儿子刘玢继位为皇帝,他的儿子晋王刘弘熙辅政,历史上称这个刘玢为南汉殇帝。

此时23岁的刘玢,继承了老爹的皇帝位置。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孝道,就是对自己父母亲要绝对服从,这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理论依据。在父母死后更是有个守丧期,在守丧期间要遵守很多的规矩,以示对自己父母的尊重,皇帝作为天子,是万民的表率,天子的一言一行当为整个天下的表率。虽然南汉只是一方割据势力,但既然已经建立了政权,刘玢在整个南汉中当为天子,他的一言一行皆被南汉臣民看在眼里。可是这个刘玢十分的不着调,在宫中还在为自己的父亲刘办丧事期间,这个刘玢丝毫没有伤心的意思,不伤心也就算了,还身穿丧服在宫中玩乐,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在家开party庆祝自己成为了皇帝。这个事情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是十分过分的事情,更别说刘玢是皇帝了。玩乐的内容也是不堪入目,他命令娼女和自己的狐朋狗友脱光衣服在宫中玩乐、追逐。皇帝驾崩整个国家都是要替皇帝守丧,因为名义上皇帝是整个国家的君父。要么说这个刘玢不着调,他在宫中胡作非为也就算了,他还在守丧期间带着狐朋狗友和一群娼女在民间游山玩水。朝臣和百姓对这个皇帝是失望透顶,上面不是说南汉还有个辅政大臣晋王刘弘熙吗?他在干什么呢?皇帝这么不着调,刘弘熙身为辅政大臣能不出来劝劝吗?此时的刘弘熙不仅没有劝谏,反而是处处顺着刘玢胡来,甚至还在后面推波助澜。知道刘玢喜欢娼女,这个晋王刘弘熙在整个南汉国内替刘玢寻找漂亮的美女献上去。刘玢还喜欢手博,手博就是徒手搏斗,刘弘熙知道自己的这个哥哥喜欢这些,就在自己的府上养了很多身强力壮的手博高手。刘弘熙为什么要这么做吗?辅政大臣的作用不是匡扶皇帝过失的吗?五代十国乱就乱在这里,各种礼崩乐坏的事情都在这个乱世里发生了。刘弘熙这么做当然是有他的目的,他可不是一个喜欢阿谀奉承的人,之所以会这么顺从刘玢就是因为要捧杀他。让刘玢在玩乐中失掉全部的民心,自己才好上位,成为皇帝。

刘弘熙的算盘打得很好,事情也朝着他预想的样子在发展。刘玢是越来越不得人心了,刘弘熙感觉时机已经到了,一日以观看手博为借口,将刘玢叫到了自己府上。刘玢也没有起任何的疑心,因为他经常去自己这个弟弟府上玩乐,他以为这次也会跟往常一样,被自己的这个弟弟伺候的舒舒服服。宴会刚开始的时候,确实跟往常没有任何区别,觥筹交错,好不快活,直到将刘玢完全灌醉,刘弘熙终于是图穷匕见,他卸掉了自己伪善的面孔,看着自己醉酒昏迷的哥哥,他命手博属下将刘玢给杀了,并且把宴会上的人全部给杀了。

第二天皇帝被杀的消息才传了出去,王公大臣被吓坏了,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所以根本不敢上朝,直到刘弘熙登基称帝的消息传来才忐忑不安的上了朝堂。之所以王宫大臣会这么害怕,主要原因是惧怕这个晋王,这个晋王刘弘熙可是个狠人,他有一项纪录,据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无人能破。他一共有十八个兄弟,光被他杀掉的就有十五个,他本人荣登史上杀兄弟最多而登基的皇帝。这一项纪录也可以证明,五代十国的政治斗争是有多么的残酷。对待自己的兄弟尚且如此,对待朝臣就更不用多说了,动辄杀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是无论怎么说,这个刘弘熙还是成为了皇帝,那么他已经成为了皇帝,是不是应该收敛一点呢?完全没有,不仅没有反而更加残暴了。如果是他的哥哥只是昏庸无能,没有给南汉造成太大伤害的话,那么这个刘弘熙就是完全继承了自己父亲刘的残暴,并且将残暴发扬光大。残忍弑杀可是南汉皇帝的家学渊源,不是说这个刘玢不杀人,只是跟他的父亲和弟弟比是小巫见大巫了。刘弘熙为了满足自己的特殊癖好,在南汉建立了一个所谓活地狱的部门。这个部门是参照阴曹地府而建造的,就是一座特殊的监狱,里面各种残酷的刑罚是应有尽有,刘弘熙把他的政敌全部送进了活地狱,虐待的时候,刘弘熙必须在旁边观看。

最后这个刘弘熙因为想要长生不老,吃丹药给吃死了。要知道,历史上所谓的长生不老药经后世研究,其中都是一些重金属物质组成的,吃了不仅不能长生不老反而会加速死亡。这个刘弘熙也算是飞龙在天了,跟随着他的父亲和哥哥而去了。刘弘熙的长子刘鋹继位,这个刘鋹依然是继承了刘家的家学,那就是残暴。可是这个刘鋹,他把残暴玩出了花样。之所以会这么说,就是因为,他很不信任朝中的大臣,认为朝中的大臣都有可能推翻自己的统治,为此他想到了一个自认聪明的办法。那就是但凡想要在朝中为官,就要进行阉割。朝中的所有大臣一时之间全部哀声哉道,刘鋹可管不了那么多了,他认为只有太监才最值得信任,没有了下面的东西,在想要推翻自己的政权已经是不可能了。所有的朝廷大臣连后代都没有,怎么造自己的反。刘鋹的如意算盘打的是比他父亲还好,不仅是朝中的大臣要阉割,在整个南汉国内有点才华的读书人都要进行阉割。中进士的状元也免不了这一刀,也就是说,状元在得知自己金榜题名以后,第一件事情不是带红花骑高头大马,而是要去一刀切。一时之间整个南汉国内出现了太监成群的奇景,南汉法律还十分人性化的规定,如果嫌弃官家单位阉割排队时间长,预约不上,也是可以挥刀自宫的。和尚、道士等等,想要在南汉传道,也要来一刀。小小的南汉国不足百万的人口,一下就冒出来不下两万人的阉人,被其他国家嘲笑为太监之国。

宋太祖赵匡胤在听说这个国家以后,当即决定灭掉这个国家,命令大将潘美带着大军即可赶赴南汉。国小民穷,又被几任暴君折腾之下的南汉,哪里是宋朝官兵的对手。潘美带着大军,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把这个太监国给灭了。刘鋹见着自己的国家要被灭了,慌乱地选择了逃跑,他把整个宫殿之内的财宝都打算带上逃跑,可是这个刘鋹万万没想到,自己最宠幸的一个太监在这个时候竟然背叛了他,太监带着自己的珠宝先给跑了。刘鋹是欲哭无泪啊,相信了一辈子的太监,最后还是被太监给背叛了。刘鋹本人逃跑不成,被潘美给活捉了,至此这个乌烟瘴气的南汉国终于是彻底消失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曾经出现过很多游牧民族,当时地处中原的汉族常以正统自居,把这些地处边缘的游牧民族都看作“蛮夷”,而一些剽悍骁勇的游牧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等,都曾经对中原虎视眈眈,小到烧杀抢掠,大到发动战争,他们在中华历史的长卷上,都留下了短暂而又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宋朝时的契丹,更是在很长一

  • 唐朝时期,历任节度使的变化,都是因为朝廷的主动更换、任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历任节度使的变化,都是因为朝廷的主动更换、任命——根据自广德元年(763年)到中和三年(883年)历任河东节度使的人选以及任期情况可以看出,安史之乱结束后,自广德元年(763)辛云京担任河东节度使开始到乾符五年(878)曹翔担任河东节度使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河东节度使对于唐中央都是绝对服从

  • 大西开国皇帝,杀人魔王张献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封文武百官。数月后有人禀报,库房里没银子了,百官领不到薪水了。张很奇怪,问以前怎么没有这种事?属下告诉他:以前成都是个地区,现在成都是个帝国,满朝文武都得吃饭。张大怒:我养这帮没用的孙子干什么?让他们滚蛋!属下说:不可,这帮读书人回去后会说咱坏话。张一挥手:杀!张献忠最宠爱的义子孙

  • 李渊有四个儿子 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 就知道李渊的野心有多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在大势已成的局面下选择了定都长安,派出自己的儿子和武将们征战,李渊的嫡系儿子一共有四人,这四人为了李家的基业立下了不世之功,特别是长子李建成和二子李世民。古代的人取名字都有着一定的寓意,特别是名门望族,名字绝对不可能乱来,细心的人观察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会发现:其中蕴含之意不简单,年轻时候的李渊也

  • 李自成打得赢明军却打不过清军,原来是因为这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从表面上看,最后攻破北京的是闯王李自成的部队,但是不意味着李自成部队的战斗力就比明军强,因为明朝把大部分的精锐部队,尤其是边军都用于对抗清军,并且在一次次的会战中被清军歼灭,尤其是松锦会战,明朝精锐边军几乎全部战殁,给李自成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当时的大明王朝可谓是内忧外患,国内有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外

  • 探析:唐太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太宗践行以民为贵思想的措施,唐太宗的思想品格,唐太宗的核心观点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但真正实施于现实中的人却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在位时期政治清明文化繁荣,以农为本、休养生息,即使与外族人战争不断最后也是以和平结束,双方和睦相处天下繁荣昌盛。唐太宗统治下的大唐王朝,不仅被誉为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贞观之治”,也为后来武周遗风、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更成为了

  • 用两万人入侵明朝,西班牙帝国这个计划为何会流产?天真的西班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凭着早期的优势,西班牙和葡萄牙迅速成为殖民大国。西班牙人更是通过不断的扩张,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可以说,16世纪到17世纪初,是西班牙的黄金时代。此时的西班牙,在各大洲都拥有自己的殖民地,这也让他成为日不落帝国。凭着强大的实力,西班牙也想入侵中国,当时是明朝时期。他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最终这个计划

  • 大唐往事(394):会‘来事’又会‘办事’的李林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宰相李林甫简介,重回大唐李林甫解析,大唐第一奸臣李林甫

    张九龄和裴耀卿干了半年,宰相班子再次迎来调整。大概考虑到裴耀卿主抓漕运,张九龄一个人忙不过来,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五月,‘以裴耀卿为侍中,张九龄为中书令,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裴张二人各提一级,大奸臣李林甫,就此登场。当然奸臣这顶帽子,是后人给他戴上的,当时的李林甫,是以能臣的面目

  • 生命与尊严,崇祯选择了后者,事实真是如此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崇祯放下尊严,生命与尊严,一句话评价崇祯

    此时,李自成大军虽然攻破明朝都城,但南方尚有半壁江山,军队百万。所谓“卷土重来未可知”,崇祯皇帝一样有着难逃的选项。在生命与尊严之间,崇祯似乎选择了后者,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所谓的“君王死社稷”,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罢了。崇祯殉国,从事实上来说,完全有不得已的原因,而非崇祯非要去死。 首先,优

  • 李渊退位后生了一大堆孩子,李世民父子头痛不已,武则天一招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和李渊生了多少个孩子,武则天与李渊关系,武则天和李渊有关系吗

    比如,清圣祖康熙皇帝一共生育了五十五个孩子、明太祖朱元璋四十四个、宋徽宗赵佶居然有八十五个子女,唐高祖李渊有四十一个子女。与前面提到的皇帝不同,李渊是子女大部分是他退居太上皇的时候所生,这些孩子给他们的哥哥李世民、侄子李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一直到武则天登基后这一隐患才彻底被解决。那么,李渊、李治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