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地会创始人陈近南的后人:成正白旗人,幼子是台湾省第一位进士

天地会创始人陈近南的后人:成正白旗人,幼子是台湾省第一位进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74 更新时间:2024/1/4 11:35:13

电影《鹿鼎记》里的陈近南师傅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为大家介绍金庸先生小说《鹿鼎记》里韦小宝的师傅,传说中的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后人情况。

首先说,《鹿鼎记》中陈近南总舵主是有原型的,他的原型就是郑成功麾下出色的谋士,郑成功之子郑经最信任的文官陈永华。

郑成功曾称赞陈永华“乃今之卧龙也”,而郑经也把全台的行政事务都交给陈永华打理,并且任命陈永华为东宁总制使。

可惜陈永华因受郑经重用,遭到冯锡范、刘国轩的排挤,陈永华为了避免激化矛盾,自解兵权隐退,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郁郁而终。

金庸先生在小说里把陈永华塑造成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还真是很符合陈永华的历史形象。

只不过,这里兰台要和大家说一句,陈永华真不是天地会的创始人。

刘松仁扮演的陈近南

根据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导蔡少卿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院博导秦宝琦教授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清宫档案考证,天地会应该创办于乾隆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61年。

而日本历史学家佐佐木正哉则通过研究清廷的上谕以及天地会成员的供词,提出天地会应该创办于乾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67年。

不管是1761年还是1767年,此时距离陈永华去世至少都过去了80年。

因此,陈永华绝不可能是天地会的创始人。

其次,历史上的陈永华虽然文武双全,但是他在战略上和军事上却显得才能平平,根据现存史料,陈永华在郑成功时期只提出两次重要建议,但是这两次建议本质上就是“和稀泥”,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建议。

所以,历史上真正的陈永华尽管在郑成功以及郑森麾下担任武职,但是他一直干的是理政治民的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刘国轩和冯锡范与陈永华发生矛盾后,远在福建征战的郑森并没有旗帜鲜明的支持陈永华的原因:毕竟郑氏集团以军事为第一要务,武将的重要性是在文官之上的。

那么,清朝收复台湾后,陈永华后人又有怎么样的遭遇呢?

八旗中的正白旗

01、

清朝收复台湾时,陈永华的两个儿子都还健在,陈永华的后人都被编入了八旗正白旗汉军,成了满人。

不过从这一次“入旗”可以看出,清廷对陈永华还是相当敬重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清朝收复台湾后,把郑克塽以及刘国轩都编入了八旗正红旗汉军,在八旗制度下,正红旗属于“下五旗”,而陈永华的后人则被编入了属于“上三旗”的正八旗汉军,可以说是相当优待了。

陈永华的长子叫陈梦炜,当澎湖之战结束,郑克塽决定投降清朝时,奉郑克塽之名与清朝联络投降事宜。

之后因为陈永华素有贤名,清廷任命陈梦炜担任了福建船厂副将,后来因为陈梦炜任职期间很勤勉,于是被提拔为了辽阳参领。

看到这儿,有朋友可能会很疑惑,陈梦炜之前担任副将(二品),而后来当参领(三品),这不是降级吗?怎么能说提拔呢?

其实是这么一回事,清代福建造船厂的“船厂副将”其实更类似享受“副将待遇”的监督官,本身并没有真正的品级。

而陈梦炜被提拔为参领,这就是正式进入了八旗武职序列,同时,由于当时清朝在东三省并没有民政机构,辽阳参领还要负责当地行政事务。

清代历史上很少有新归附的汉军旗人被派到东三省任职的,陈梦炜能被康熙帝派到东三省担任辽阳参领,想来应该是沾了他父亲陈永华的光。

清朝考进士

02、

陈永华的二儿子陈梦球值得隆重介绍一下。

因为陈梦球是台湾省历史上第一位进士,他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考中进士,成绩是第二甲31名。

当时康熙帝看到陈梦球中了进士后,还对周围的亲信大臣表示,陈梦球是“忠义陈永华子也。”

因为爱新觉罗家族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而陈永华又被郑成功赞誉为“今之卧龙也”,同时陈永华又对郑氏忠心耿耿,为了顾全大局宁愿委屈自己,这都让康熙帝对陈永华充满好感。

也有学者认为陈梦球籍贯是“正白旗”,不能算台湾省历史上第一位进士,但是有许多史料证明陈氏兄弟虽然被编入了正白旗,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并没有被要求去北京居住,所以,陈梦球是货真价实的台湾第一位进士。

顺便说一句,台湾第二位进士出现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此时距离陈梦球中进士已经过去了63年。

还有,陈梦球的二甲31名也是台湾省科举历史上的最高名次。

陈梦球最值得称道的一件事是他考中进士回福建老家同安县探亲的时候,正好遇到同安有一位黄姓土财主想要强买堂弟家的祖宅,正好陈梦球回乡探亲,当地地方官为了不得罪新科进士,表示要重重治这个黄姓土财主的罪,但是陈梦球却表示不用,只需要判“物归原主”就好,并且表示同乡邻居之间应该相亲相爱。

而当黄姓土财主正以为大难临头时,没想到竟然免罪,于是对陈家非常的感激,两家人成了世代相敬相爱的邻里关系。

康熙三十九年,陈梦球以翰林院侍讲(从四品)身份被提升为山西学政(三品),可惜还没有到任就因病去世了。

陈永华之墓

03、

之后陈永华的长孙陈还在康熙三十九年考中了进士,不过成绩不太理想,没能留在翰林院,而是被任命为广东肇庆开平县知县。

陈永华的一位堂侄孙还在康熙年间考中了武举人(康熙帝只是将陈永华一家纳入八旗,陈氏家族并没有都加入八旗),雍正元年担任蓝翎侍卫,后来还外放了广东春江游击。

不过在陈永华的长孙陈还之后,陈永华家族就逐渐沉寂下去。

到了乾隆年间,由于此时八旗已经成为清朝沉重的负担,于是乾隆帝就开始清理八旗,让许多汉军旗“出旗为民”。

当时“出旗为民”的原则是尽量让三藩之乱后加入八旗体系的汉军旗旗人“出旗为民”,因此,并没有在八旗内部担任什么要职,而且此时后人都比较平庸的陈永华后人就得以“出旗为民”了。

对于陈永华的后人来说,“出旗为民”还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任意迁居,而不必在福州满城居住。

“出旗为民”后,陈永华的后人们没有选择回同安老家居住,而是选择回到台湾省居住,而此时台湾省老百姓依然很感念陈永华当年的功绩。

这就是为什么连横《台湾通史》里说陈永华两个儿子的后人“居台繁衍至今(1920年),为邑望族”的原因。

现在陈永华后裔除在台湾繁衍外,还在北美、澳洲、欧洲及东南亚等地繁衍生息。

好了,以上就是韦小宝师傅“陈近南”后人的情况,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

参考资料:

《再探陈近南的原型陈永华》,陈忠杰、陈馨,《闽南风》2014年第6期;

《论陈永华史事中的几个问题》,罗春寒,《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狂儒”辜鸿铭犯众怒被赶出北大 疑胡适暗箱操作蔡元培无能为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辛亥革命后的晚清,街道上早就因“剪发易服”运动而失去了男士长辫的踪影,人人都要破除陈规陋习,但却因过分西化而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这何尝不是另一种陋习呢。正如辜鸿铭先生隐晦地表达:”心中无旧习,外在即使有辫子有何妨,但若是内心被另一种陋习所拘束,即使没了辫子也难逃心中的枷锁。“这位怪诞的奇才早已发现,当

  • 岳飞后人从不与这2个姓氏通婚,一个深仇大恨,另一个情深似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岳飞却因为被小人陷害,最终含恨而终。在岳飞死后,岳家留下了两条族规,那就是不得与这两个姓氏的人通婚。一个是因为有深仇大恨,另一个却是情深似海,这是怎么一回事?立志精忠报国这事儿还要从赵匡胤这儿说起,他在建立宋朝后,害怕历史重演。因为他是凭借手握重兵才上位的,所以他对此事很忌讳,于是就杯酒释兵权,

  • 如懿和令妃谁更受乾隆的宠爱?她们是乾隆心头的朱砂痣和白月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魏佳氏被封为令贵妃。从这份地位不断上升的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令妃是很受乾隆皇帝的喜爱的。魏佳氏容颜秀美,心地善良,乾隆帝之所以封她为令妃,是取“令”字在《诗经·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在古代汉语中有美好之意,皇帝听到和看到的都是魏佳氏温柔善良、善解人意的一面,所以她才会得此封号。令妃和乾隆

  • 朱元璋恢复殉葬制度,让年轻妃子陪葬,只是为了防止戴绿帽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明朝啊,大家会想到。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一路走来也是万分艰苦,毕竟能从放牛娃干到皇帝的人。有人说为了能稳住江山,才恢复殉葬制,但他实施的制度在现在看来实在是过于残忍。史上著名的蓝玉案、胡惟庸案,个个是惨不忍睹,就连在他死后一招人神共愤的殉葬纸,他也搬了出来。朱元璋总

  • 乾隆和傅恒媳妇的野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一组清朝宫廷服饰图片)乾隆作为大清最为知名的皇帝,在野史上十分有牌面。例如,乾隆是不是海宁陈家的孩子?亲生母亲真的是熹妃吗?一生最爱是富察皇后还是令妃?野史上的乾隆,从头到尾被质疑,甚至还流传着乾隆挚爱,是小舅子傅恒的妻子叶赫那拉氏,并且俩人生育一子福康安。傅恒的妻子,历史记载是叶赫那拉氏的姑娘。

  • 宋太宗的一次“败家投资”,却让大宋赚足了全世界的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太宗简介,王立群读宋史之宋太宗,宋太宗雪中送炭的典故

    而一切的大宋富国梦的开始,皆是由一个男人,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投资”,让大宋走上了商旅兴国之路。这个男人就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也许他的一生在和他哥哥宋太祖相比,稍显逊色,但是纵观宋家王朝,他的的确确让大宋富了起来。宋太宗遍求南洋诸宝,宋朝开始富裕咱们现在都普遍流行网购,还可以进行海外淘

  • 红楼梦:袭人送给宝钗的7个投名状,都是什么?(2)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继续这个话题,袭人向薛宝钗递投名状。 第三个投名状是,让薛宝钗在宝玉房里绣鸳鸯。 王夫人因为袭人苦劝宝玉远离坏人,亲近好人,让宝玉搬出大观园,获得了王夫人的首肯。王夫人把宝玉交给了袭人,让袭人保全宝玉。也就是让袭人监视贾宝玉和林黛玉,避免他们有做鬼儿的事儿。王夫人投桃报李,提拔袭人为准姨娘。薛宝

  • 宋代一尼姑“阴阳双体”,祸害了上百人,真身被戳破后判斩立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宋尼姑奇案,尼姑刘月婷为什么杀人,九华山尼姑照片

    尼姑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都是善良淳朴,为他人着想,更重要的是尼姑庵中普遍都是女性,但是我们今天要为大家的介绍的尼姑,并非我们刻板印象中的尼姑。因为她的性别不仅仅不是女性,就连她的所作所为都是令人厌恶至极的,她凭借着自己尼姑的身份,祸害了上百人,但幸运的是,这中披着羊皮的狼并没有逍遥法外,而是受到了相

  • 《天下长河》孝庄怒回康熙那番关于谣言成历史的话值得读史者警醒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电视剧《天下长河》中,当康熙陪自己非正式名义上的额娘溜马时,这个被顺治废掉、头脑有点不清醒的皇后大概是想起当年被顺治冷落,董鄂妃却获独宠的事来,于是忽地吃起醋来,说了句“姓董的那个小狐狸”。尽管国史馆中对顺治后宫的记录有限,顺治的妃嫔中姓董的也不止一人,但能获顺治专宠、令其他妃嫔甚至皇后妒忌的只有董

  • 宋朝经济发达,要是家里没儿子,女儿能继承财产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因朝而异的。宋朝,国家政治的统一与繁荣的商品经济引起了宋朝法律与社会秩序的复杂化,使其更加发展和完备。由此带来的女性的财产继承权具有鲜明的特色,在中国法制史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宋朝人要是没儿子,女儿能继承财产吗?一、宋代女性财产权的确立——因袭唐代,系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