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统一,很多时候不仅指的是把不同的制度统一起来,也包括着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王朝,在很多制度上的创新与发展。毫无疑问,货币管理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一、现存的秦朝史料,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云梦秦简的出土。云梦秦简之中记载了秦朝货币从铸造到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
云梦秦简,又叫做睡虎地秦简或睡虎地秦墓竹简。因这些竹简是在今湖北省的云梦县睡虎地出土,因此得以名称。云梦秦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
秦朝统一货币,更是拥有货币铸造权。国家统一铸造,使长期复杂的货币得到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多国货币混乱使用的时期。对货币管理制度做了很多创新和统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货币的种类
新币规定了上币、下币二等制。黄金自古就是可以流通的上币,其规制单位是“溢”,即二十两。云梦秦简中记载“购二两”,注译“二两,指黄金二两。”但是由于其单位价值较高,主要适用于社会上层,因而规定其为“上币”。
钱,即是“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上下施行货币统一政策。因为其大都皆以便宜金属铜作为制作的币材,所以其又称之为“铜钱”或只称做“钱”,因其制作材料单位价值低,所以在民间经济活动中使用更广泛,也称为“下币”。
据云梦秦简《金布律》中写道,秦朝除了黄金、铜钱以外,还有一种货币——布。并规定:布与半两钱、金币之间有法定的比价:如“钱十一当一布”。既然黄金为上币,钱为下币,那么布当然可称为“中币”。
曾经长期作为交换媒介作用的珍珠、玉石、龟甲以及银赐等等物品,则被明令禁止作为货币,只能充当贵重物品。
2、货币的形制与单位
战国时期,使用最为广泛的货币是铜钱。秦朝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半两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推广到全国。与刀型、贝型等相比之下,圆钱——半两钱的造型更为简洁合理,也便于携带。
“半两”,便于人们对新币的记忆与使用。秦朝废除了战国后期原有六国的旧钱,统一了货币,建立新的制度,新的制度下新钱更为简单划一,改变了战国时期七雄割据、币制复杂的局面,清除了各国间贸易交往的壁垒。
自此之后,奠定了圆钱在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基本形制,在以后的历朝历代基本的币型皆以圆型为基础,中国古代货币在外形上第一次得到了统一。并且圆型货币贯穿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年,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
3、货币的铸造权
秦始皇执政后下令废除了原来六国各国的旧币,以秦币为基础推行新的货币制度。秦始皇不仅对货币规定:从币的品质、重量、外型、材质等等方面都有着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秦始皇时期的改革币制,首先废除原有的旧币的流通使用,然后同时加大力度严禁民间私铸货币,大大巩固加强了大一统王朝的中央集权,国家牢牢掌控的铸币权和发行权乃是国家命脉,这也是秦始皇统一货币最重要的措施。
二、除了对货币本身的统一管理外,秦朝也对货币的使用确立了规范,完善了货币体系
这在现在看上去不可思议,但是在民间很多时候还保留着以物易物习俗的秦代,可以说是意义深远。
三.秦朝统一货币的管理体系,为当时商业活动的发展,交易市场的秩序维护,国家的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
1、稳定市场
秦朝极其重视货币市场的稳定,如下对货币流通的管理皆得以见得。用现在的观点就是,币值稳定,金融市场则稳定,经济则得以发展,否则难以继续。
法规中明确规定了,良币与劣币是同价使用,不可嫌弃劣币。云梦竹简上的《金布律》记载:
“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
2、巩固统治
秦朝对从商百姓,以及官员,命令规定:不准对货币中的布和钱,有所选择。二者都是秦朝允许流通的货币种类,不得选择使用。一旦发生,若有列伍长(官职)秘而不发,则是吏检官员监管不严,皆是一同问罪。
秦朝的统一货币制度,废除了战国六国原有的旧钱,改为更为简单划一的新币,将原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所设置的重重关卡冲破,打破币制复杂的局面,大大解决了各国间贸易因货币不一而致使的交往不便的困难。
五.结语
大秦王朝在对货币的一系列举措上——从铸造发行到流通后的管制,规范了秦朝货币使用,货币市场得以稳定,交易更为方便,经济市场得以发展。更是国家层层把控财政,加强君主权利,巩固统治,促使秦朝最终成为强劲帝国。
自秦朝之后,圆钱成为中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制,中国古代铸币在形制上第一次得到统一。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年,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
《金布律》
云梦秦简中的“秘密”:秦朝在货币管理上的开创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