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谈谈岳飞被害死之后南宋、金、蒙古的百年三国杀

谈谈岳飞被害死之后南宋、金、蒙古的百年三国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486 更新时间:2024/2/8 4:15:15

不止于此,这种杀害忠良、做敌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儿给整个汉民族带来了精神上的伤害,给大家造成一种潜意识,那就是:做忠臣良将很容易没有好下场。也就是说宋朝岳飞和明朝于谦的被害,打伤了汉人的脊梁,以至于在乱世需要汉臣站出来抵御外敌的时候,一些人就会拿这个当借口,而敌人也会拿这个事儿来做文章,气节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宋末、明末、清末、民国这些时期,都出现了大量的汉奸,我觉得,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岳飞被害了,他的仇后来终于有人为他报了,只是,为他报仇是蒙古人,蒙古人后来把金和南宋灭的干干净净,共同点都是过程非常惨烈,现场堪称人间地狱,区别在于金的皇帝是自缢而死的,南宋的皇帝是投海而死的。在岳飞被害92年后,也就是公元1234年,蒙古人联合南宋(南宋的兵马我觉得是去摘桃子的)在蔡州把金国给灭了,又过了45年,也就是公元1279年,蒙古人在广东崖山对南宋的逃亡朝廷发动最后一击,南宋军民10万人战死、10万人投海,其中就有宰相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时年8岁)跳海而亡。

这座雕像在深圳赤湾

下面从岳飞被害那年讲起,公元1142年岳飞被害,南宋和金达成了和平协议,这个时候金国的统治者是第三代皇帝金熙宗完颜亶,他的主要特点是喜欢汉文化,推崇儒学,认为女真原来的文化过于粗鄙、很野蛮,很是瞧不起身边这帮野蛮人,所以他推行汉化,在他的努力下金国完成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七年之后的公元1149年,他因为乱杀人被丞相完颜亮(他也是皇室宗亲)干掉了,完颜亮是金国第四代君主,后世称为荒淫残暴的海陵王,完颜亮掌权12年以后于公元1161年向南宋宣战,此前金宋两国已经保持了将近20年的和平。

这个期间南宋的皇帝很稳定,仍然是高宗赵构,这个时候秦桧已经死了6年了,但是秦桧的爵位和谥号还在。赵构面对金人的进攻惊慌失措,又想要逃跑,在众多大臣的坚持下他答应反抗,这个时候他无意之间起用了一个人,这个人给他带来了奇迹。这个人是虞允文,是个文官,职位是个不起眼的中书舍人,赵构派给他的任务是当个军事参谋到前线去慰问,结果天才就是天才,哪怕给他有一个机会,他也会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虞允文到了前线,居然把士气鼓舞起来了,而且还充当了指挥官的角色,硬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在采石那个地方把完颜亮的军队杀的大败,而完颜亮的后院也起火了,他的本家兄弟完颜雍趁着他攻打南宋,在辽阳称帝了,而且金国人普遍的都支持完颜雍,完颜亮恼羞成怒,嚷嚷着让手下人三天之内打过长江去,否则就把他们给杀了,他手下的将领当然不干这个赔本的买卖,就合伙把他干掉了,然后金兵回撤,双方初步议和。

这个时候蒙古在干什么呢?蒙古还是各个分散的部落,不仅是一盘散沙,力量弱小,而且还互相攻杀,金国人在旁边还不断地挑唆、拱火,有时候金国的军队还亲自出手,对蒙古人进行残酷的屠杀,其中就发生了金熙宗把成吉思汗的祖父俺巴孩汉钉死在木驴上这件事,蒙古人把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心里。

转过年来,到了公元1162年,这个时候离岳飞被害已经40年了。这一年发生了几件大事,第一、南宋这边高宗赵构不当皇帝了,他把皇位让给了宋孝宗赵昚,南宋王朝迎来了他们152年历史上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孝宗刚当上皇帝就给岳飞平反,重整朝纲、锐意进取,意在收复北方失地。第二、金国那边,第五代领导人完颜雍已经都城从东京(辽阳)迁到了中都(燕京),从这一年起,金世宗完颜雍开始统治金国,他也是金国119年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金国百姓生活安宁、政治清明、一度出现繁荣的局面,后人甚至称呼他为“小舜”。第三、蒙古那边,铁木真出生了,此刻宋和金的两国领导人做梦也没想到他们王朝的掘墓人在遥远的北方草原诞生了,在以后的岁月里,铁木真带着蒙古大军东征西伐,他的后代子孙站在他建立的基业上几乎横扫了整个亚欧大陆。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 1163年,南宋在孝宗的提议下发动了北伐,史称“隆兴北伐”,打了有一年半,前期南宋开局还比较顺利,主要是士气比较高、百姓也很支持、北方的人民还思念故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后来南宋的内部开始搞内讧,大将不和,在主要的战役中互相掣肘,结果溃败,第二年南宋主动跟金议和,议和的结果就是南宋的皇帝管金国的皇帝叫叔父,割六个州给金国,岁币相应减少了一些。这以后南宋和金保持了40年的和平。完颜雍于公元1189年驾崩、宋孝宗于公元1194年驾崩,两位贤明的皇帝离世之间有5年时间。

在宋孝宗驾崩10年之后,也就是在公元1204年,铁木真经过多年的征战,基本统一了蒙古草原各部,1206年他在斡难河源即皇帝(汗)位,建立大蒙古国,从此开始了一系列的征服战争,这一年他44岁。

南宋在铁木真当上皇帝这一年,又开始了一次对金国的北伐,史称“开禧北伐”,这次南宋的皇帝是宁宗。宋孝宗死后是他的儿子宋光宗即位,光宗当了5年皇帝,没有什么作为,然后被逼退位让给了他的儿子宋宁宗,宋宁宗即位以后,觉得动不动就称呼金国为皇帝为叔叔简直是奇耻大辱,在宰相韩侂胄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北伐,还用了辛弃疾、陆游这些著名的主战派。

这一次北伐较上一次北伐相比,准备不充足,朝廷里反对的声音居多,北方人民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已经不再想念宋朝,金国的准备也很充分,这个时期金国的统治者是第六位皇帝金世宗完颜璟,也算是比较有能力的一位君主,南宋的这次北伐也就一开始顺利一些,然后就不停的失利,打了不到2年,南宋感觉坚持不下去了,就开始研究议和,这次议和的代价是南宋把主战的宰相韩侂胄杀了给金国人看,然后把岁币从20万两涨到了30万两,最难堪的是金宋皇帝之间由原来的“叔侄”变成了“伯侄”,以前管人家叫叔叔,现在叔叔升级成了大伯父了,南宋可以说颜面尽失。。。。这次以后,南宋在三国之间就成了纯打酱油的角色,再次派兵去北方那是28年以后,去蔡州配合蒙古兵灭亡金国,在这期间蒙古和金是主角。

1208年宋、金订立嘉定和议,开禧北伐以失败彻底结束,这一年金章宗完颜璟驾崩,金国第七位统治者卫绍王完颜永济即位,在历史的记载中这是一位非常平庸的帝王,因为成吉思汗见过他本人,知道他的斤两,听说他居然能当金国的皇帝,成吉思汗觉得敌人不过如此,战略上完全可以藐视对手了,给自己的胜利平添了几分信心,这个时候的蒙古在他的率领下,已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以为祖先报仇为名,开始正式对金发动战争。先说下蒙古人战斗力为什么这么强大?我个人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蒙古各部落常年互相攻杀、也要时刻提防着金国人的阴谋,在客观上造成了蒙古人从小的时候就精于骑射、个个都是战士,单兵作战能力就强,第二、从铁木真开始,蒙古部落连续好几代人都成批的出现军事天才,不光成吉思汗的儿子、孙子辈几乎各个能征善战,精于谋略,就连他的手下的大将及子孙都非常厉害,大家可以查查他的四骏、四獒、四弟、四养子,单拿出来都是不世出的军事人才,然后凑巧就集中在这个历史时期出现了,这个没办法解释,只能说:天命。第三、周边几个强大的王朝正好都在走下坡路,比如宋、金,西夏,都是由盛转衰,战斗力早就不如建国之初,假如成吉思汗碰到的是完颜阿骨打那一波人,胜负还真不好说,第四、蒙古人有非常强的学习本领,吸纳了汉人和金人的精英,听取了正确的策略,从对方缴获的器具都能加以吸收并改良。

这一年的八月,蒙古和金都集结大军,在野狐岭(现在的张家口附近)进行了一场决定生死命运的大战,蒙古的军队大约是10万人左右,而金国则准备了30万人迎敌,战役的过程是这样的:蒙古主动发起攻击,金军拼命抵抗,双方杀的难解难分,成吉思汗正游移不定,他的大将木华黎上前豪气万丈地说:敌众我寡,我们要豁出命去厮杀才能取胜。然后手擎长枪带头冲向进军,后面跟着敢死队,这样就把金军的队形冲乱了,而又一支蒙古军队从侧后方发起了攻击,金军腹背受敌,很快就溃散了,兵败如山倒,尸体把道路都堵塞了,这一战金军死伤二十万人,从此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一直被打了24年,直到全军覆没。

野狐岭战役结束以后,蒙古人进攻中都(燕京)以及附近的城市,金国人付出惨重的代价才保住中都,而卫绍王不久之后被发动政变的大将胡沙虎杀掉,金国迎来了他们的第八位皇帝金宣宗完颜珣,他在1213年即位,当了11年皇帝,这十一年是被动挨打、担惊受怕、三面树敌的十一年,但是他好歹是病死的,相对于他的继任者金哀宗完颜守绪他可是幸运多了。他即位不久就把首都从燕京搬到了开封,因为天天挨打实在是受不了了。公元1224年,在内忧外困的情况下,他病死在开封。

三年之后,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西夏即将被他灭亡之际病卒于清水县,临终时遗命借道南宋,绕过潼关以灭金,他的第三个儿子窝阔台即位。

公元1232年,蒙古人分三路南下灭金,其中拖雷带着四万精兵就是绕道从陕西迂回,出现在了金军的侧后方。这时候金哀宗急调黄河沿岸守军20万,至禹山一带阻击拖雷。拖雷在三峰山一带设伏,并以3000轻骑诱金主力入伏。金援兵中计,尾随蒙古轻骑且战且行,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突然天气大变,几天连降大雪,泥淖没胫,金军饥寒交加,人马疲惫,战力锐减。拖雷乘机发动攻击,以围三缺一,虚留生路的办法让金军大溃败,这一战结束以后,金军里面能打的将领被一网打尽,几乎全都战死,金国灭亡走进了倒计时。

当年十二月份,金哀宗见开封府粮尽援绝,他走上了逃亡之路,率领少部分手下辗转奔归德、亳州,尔后在蔡州驻守下来。第二年,公元1233年正月,金国的开封守将崔立向蒙古军投降。同年八月,蒙古与南宋达成联兵灭金协议,十一月,南宋派孟珙率军2万、运米30万石,与蒙古军会师蔡州域下,联兵攻城。宋朝又一次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丝毫没有吸取北宋联金灭辽的教训,在这个问题上,竟然没有战略眼光,不懂平衡之道,这之后他们就为此付出了亡国的代价。

公元1234年,在蔡州,金人弹尽粮绝,已经到了人相食的地步,而宋和蒙古人在城下正在喝酒吃肉进行狂欢,金哀宗坚持不下去了,他本不是亡国之君,却承担了亡国之名,无力回天但也确实不甘,在气节方面,他无愧于一国君主,他宣布传位于末帝完颜承麟。然后在城里一个叫幽兰轩的小竹屋上吊自杀,在这之前已经准备好点火之物,让手下在自己死后点火把一切都烧掉。很快,蒙古人杀进城了,完颜承麟被杀,金哀宗的遗骨被蒙古和南宋一边分一半。

金国灭亡了,比宋的靖康之耻更加惨烈。现在剩下蒙古和南宋了。

这以后的历史发展脉络是这样的,蒙、宋联合灭金后,宋乘蒙古军北撤之机,派兵北上收复原北宋西京、东京、南京,也叫端平入洛。但宋的做法和羸弱被蒙古悉收眼底 ,蒙古人没怎么费力就把宋军给打回去了,此后就是蒙古人一直压着南宋打。

公元1251年,蒙哥即位,1259年蒙哥汗攻宋命丧钓鱼城后,忽必烈继汗位,是为元世祖。由于忽必烈攻宋方略正确,善择良将,注重发展水军和大力实行招降安抚政策,形成了军事、政治优势,致宋军于被动挨打境地,终于在公元1279年灭亡南宋,结束了自北宋灭亡后一百五十多年的南北对峙局面,重新统一中国。

更多文章

  • 谜底揭晓?深受楚顷襄王重用的屈原为何被发配?又去了哪里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屈原个人简介,屈原被父亲责罚,端午节和屈原的故事

    [var1]屈原听到这消息,悲愤交加。他既对楚怀王昏庸无能、被囚而死感到悲痛,又对秦王奸诈凶狠、背信弃义感到愤慨。他把这种感情抒发出来,写了《招魂》-诗。正当楚怀王被扣留在秦国的时候,楚国立了太子横为国君,就是楚顷襄王。这位楚王同他父亲差不多,也是个糊涂虫。他上台以后,就让子兰取代昭睢,当了令尹,同

  • 只要商鞅在永,秦国就永远的赢驷的位置,秦皇见识了苍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膑评价商鞅,商鞅死后嬴驷三年不上朝是真的吗,大秦帝国第一部商鞅

    确实是秦国之所以能够灭亡,不仅仅是秦始焕灭六国,实现天下大业的宏伟计划。统一,也是秦国君主与秦国结盟的结果。秦孝公时期,以大臣商鞅为首的拉卡提改革。秦国的实力平平,其中一个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有描述,但与真实相比呃情况,变法前的秦国商鞅,很穷很落后。商鞅变法之前,历史上秦国的真实情况如何?殷周时期

  • 008玩命作死的曹操与给他玩命擦屁屁的老爹曹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77年,宦官联名举荐,夸小曹工作认真,能力突出,不升职天理不容,然后把曹操调任顿丘当县长,把这个瘟神给整走了,大家又可以出来活动了。在顿丘当县长期间,史料没有任何记载,不过《三国志》中记载,曹操准备集结大军去小孙权,让曹植留守邺城,走之前和曹植说,儿啊,想当年我在当顿丘现在的时候是23岁,你今

  • 秦末楚汉为何如此好看?因为六国豪杰都自有精彩,并非主角的陪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楚汉鸿沟全景图,楚汉80集陈道明,秦末楚汉争霸谁最厉害

    【楚河汉界系列09】呈上,我主页上视频和图文合集都有哦~上一篇我们讲到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虽然他们只坚持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但在这短短时间内,陈胜的种种安排却深刻地影响着秦末局势的发展。这一篇我们就从六国的视角,来看一看秦末这几年,涌现出多少的英雄豪杰。一、赵国---脱离陈胜单干赵国能够复国,得益

  • 儒家圣君何在-王莽揭秘(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莽儒家,王莽与赵飞燕,王莽诡异事件

    西汉外戚崛起逻辑——王莽揭秘(一)汉初诸子百家学派思想之变迁——王莽揭秘(二)西汉儒家进阶之路——王莽揭秘(三)儒家站上天平的一端——王莽揭秘(四)十、“汉道”余威,儒家碰壁第一位儒家天子汉宣帝临终时,给儿子汉元帝留下辅政班底如下:外戚乐陵侯史高(宣帝表叔)为大司马,就是之前的太尉,掌握军权;丞相于

  • 四面皆敌的赵国,后期唯一可以硬扛强秦的国家,赵雍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戏剧的前几集,主要看到秦国是如何打击魏、韩两国的。因为,这两国离得近,而且各自占据了全部的豫西通道,所以成为了秦国东出的首要打击目标。随着各国君主的一代不如一代,都无法直接与秦国抗衡。[var1]不过,三晋还是有个争气的后人的。赵国成为中原最后的门面,扛起了中原抵抗强秦的最后一百年,因为此时赵国有个

  • 汉末三国时正一系师张鲁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天师道前三代张陵、张衡、张鲁被后世分别尊称祖天师、嗣天师、系天师。其中,系天师张鲁,汉末三国时期雄据汉中三十年,并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政教合一制度。张鲁还是天师道的实际开拓者,在他手中,天师道从巴蜀走向华北,进而在全国开花结果,道教因此成为与儒教、佛教并列的中国三大教之一。正一系师张鲁剧照一

  • 春秋时期,晋国的军队如何构成?探究晋国的军功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军功等级一览表,春秋时期的晋国有多强,秦国军功制

    春秋时期,中国古代社会进入大变革时代。周天子政权逐渐式微,各诸侯国伺机而动,以期成就一番霸业。若想在诸侯列国中脱颖而出,增强自身的军事实力非常重要,而军队制度是增强军队实力的关键。秦国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农战”结合的方式,对军队制度的调整。作为春秋国际社会上的大国之一,晋国的军

  •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马懿手握大权,为何曹操一直没有动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司马懿第一次见面,司马懿献计曹操攻荆州,曹操压制司马懿

    公元216年,曹操称魏王,尽管曹操是此时的实际掌权者,但他始终并没有逾越自己的本分,直至去世也没有取代汉献帝,名义上始终是汉朝的臣子。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曹丕并没有按捺自己的野心,直接废汉称帝,并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之后又经过曹睿、曹芳两代君主,曹魏的气数日渐微弱,司马家族趁势崛起。公元266年,司

  • 战国法家思想论说(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针对当时一些学者批判法家暴虐不仁的指责,韩非解释说:“愚人不知,顾以为暴,愚者固欲治而恶其所以治,皆恶危而喜其所以危者。何以知之?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也;哀怜百姓轻刑罚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以危也。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在法家看来,轻赏重罚或轻罪重罚,是为了社会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