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作战能力强大,最有名的“千里走单骑”时,过五关斩六将,堪称无人可挡,击退了无数的敌军。据悉,夏侯惇因为关羽斩了他的部下,特地赶来抓人,有着几分报仇的意味,两人便曾在黄河岸边大战数十回合,结果不分胜负。
回顾两人的特色,夏侯惇其实相当强大,曾经打刺死徐荣,还流传一段史迹“挺枪跃马,直取吕布”,就结果来说,虽然最终败下阵来,但面对战神,能全身而退,绝对不是简单的货色。
反之,关羽虽然过五关斩六将,但杀的多半是所谓的“虾兵蟹将”,没几个有实力的,就人数堆叠起来,相当壮况。所以当他碰上武力一流的夏侯惇时,就不是那么能轻易斩杀的了,也成了关羽的一大敌手。除了实力上无法碾压之外,还有一点,则是可能在人情上。
夏侯惇的动态与曹营息息相关,能力超群,是曹操身边最倚仗的心腹爱将之一。正因为如此,对于一向讲究义气的关羽来说,自然也要考虑曹操的感受,以及对于人情的一份尊重,因而不会对夏侯惇痛下杀手,成为关羽终生“打不过的1人” 。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究竟关羽跟夏侯惇谁比较强?也是众说纷纭,也成为三国历史中的一段有趣对战。
不过据史书记载,夏侯惇确实非常勇猛,年仅14岁时,有人侮辱他的老师,夏侯惇便把那人杀死,由此以烈气闻名。夏侯惇是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曹操举兵讨伐黄巾军时,便已跟随,担任裨将。
公元190年,讨董卓联军组成后,曹操行使奋武将军,更以夏侯惇为司马,跟随曹操到扬州募兵。曹操建立势力后,派夏侯惇屯白马,不久又升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
明代罗贯中所撰之《三国演义》第18回写道,夏侯惇在徐州攻防战时,迎战吕布部将高顺,高顺败逃,夏侯惇从后追赶,不料遭另一名敌将曹性射箭偷袭。夏侯惇左眼被射中,痛得怒吼一声便匆忙用手拔箭,却不慎连著眼珠子拔了出来。夏侯惇立即大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便把眼睛塞进嘴巴吞咽下去;然后又挺枪纵马,上前杀掉曹性报回一箭之仇。
虽然《三国演义》书内多有杜撰创作成分,故此“夏侯吞眼”一事理应纯属虚构。但是由于这段情节精密紧凑,直接描绘出夏侯惇的勇猛无惧,由是更加强人们对夏侯惇刚烈强悍的印象。
公元219年,曹操到摩陂,召夏侯惇同车,不经通传,自由进入曹操的卧室。曹操建立魏公国后,曹操不少下属担任魏国官员,只有夏侯惇是汉朝朝廷命官,夏侯惇上书希望曹操改封他魏官。但曹操却认为夏侯惇与他同为汉官,是友臣,怎能屈就魏的官号。在夏侯惇一再要求下,任命夏侯惇为前将军。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