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口误给一水果赐名,后人也跟着叫错三百年,沿用至今

康熙口误给一水果赐名,后人也跟着叫错三百年,沿用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46 更新时间:2024/1/28 0:32:06

随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与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得到有效的交流。很多异国的水果都经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

明清时期,国力强盛,很多附属小国都需向中国朝贡,而在此期间便发生了一件关于水果的趣事。

康熙的统治下,中国进入了一个盛世。为了表达敬意,有一个小国家向康熙进贡了一种水果,康熙不识,说错了这水果的名字,导致后人也都跟着这样叫,直到现在。

这种水果就是有名的新疆水果——哈密瓜。

“哈密”的历史

西汉时期,汉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一条以长安为起点,途径甘肃,新疆,连接中亚、西亚,在到达欧洲各国的路上通道,史称丝绸之路。

这条连接中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通道的出现,丰富了沿途国家的文化多样性,不少本土特色的动物植物药材等,都经由这条丝绸之路得到传播和交融。

而新疆在古时被称为西域,丝绸之路便是通过新疆连接到亚洲内陆,可以说,丝绸之路的贸易大部分都会经过新疆,所以新疆的经济文化和物种交融空前繁荣。

在我国新疆东部,有一个市,叫哈密市,这里是哈密瓜的故乡,哈密市西部还与吐鲁番的鄯善县相邻。

古时,哈密和鄯善都是国家,处于古丝绸之路非常重要的位置。

这里昼夜温差大,昼长夜短,且日晒充足,非常适合哈密瓜的生长。而其中又数鄯善生产的甜瓜品质最好。

根据明朝《西域番国志》记载:鲁陈(今鄯善)广植葡萄,甜瓜,葫芦之属。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新疆那边的哈密、鄯善等地,都有种植甜瓜的历史。

而中国中原种植这种外皮有网纹,甜味浓醉人的甜瓜,最早可追溯到汉朝。

古时敦煌被称为瓜州,丝绸之路开通后,哈密瓜的种植方法,就从哈密经瓜州传入了中原。考古工作者分别在晋、唐、元等朝代的墓中,都曾发掘过甜瓜的痕迹。

但是由于气候原因,只有哈密生产的甜瓜最清甜可口,所以哈密甜瓜是唯一上贡的甜瓜。

朝贡的艰辛

跟现如今的社会关系不同,古时候很多比较小的国家,为了生存,往往会依附大国,寻求保护。

而大国会要求小国上交一些特有的,但大国又缺的物资作为交换,这便称为朝贡。

康熙统治时期,准格尔势力崛起,屡次骚扰大清及其附近的小国,百姓苦不堪言。为了平定准格尔,康熙曾三次御驾亲征,暂平漠北战事。

古时,战火不断,百姓都颠沛流离,所以对于和平,他们都异常的渴望。

经此一战后,西北各个小国均开始寻求大清庇护,朝贡各国特色物品,哈密国便是其中一个小国。鄯善国是附属哈密国的一个小国,而哈密国又附属于大清。

哈密投诚大清后,左思右想,应该进贡什么给康熙帝好呢?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用盛产与鄯善的甜瓜作为贡品,进贡给大清皇帝。

当时鄯善生产的甜瓜还不叫哈密瓜,而是被称为“鄯善瓜”。这种瓜由于糖分很高,很难运输和保存。更何况从新疆到京城,走陆地都要至少几个月的时间。

在当时没有防腐技术,交通也不便利的情况下,如何把瓜从远在千里的新疆运到紫禁城,成了非常大的一个问题。

后来,负责进贡的使臣想到了一个主意:把未成熟的瓜移栽到盆上,在用鄯善的泥土覆盖,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小心呵护,保证日光和水充足。等到到达京城的时候,瓜也熟了。

但是这还存在一个问题,其他地区的气候温度都不同于鄯善地区的,在运输的路上可能有很多瓜苗没到达之前就已经死了,所以能成功到达京城进贡给皇帝的瓜就更加稀少珍贵。

康熙帝的“赐名”

康熙帝在尝到这种产自哈密国的甜瓜后,觉得香甜可口,甘甜多汁,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当康熙帝问及这种甜瓜的名字时,在场的人个个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瓜。

这时候有人说,这个是哈密国的哈密王进贡的水果。于是康熙帝想了想,果然是好瓜,连世人都没怎么见过,既然是哈密国的贡品,那肯定就叫哈密瓜了!

后来这种叫法就被流传了下来,人们都把新疆哈密盛产的甜瓜称为“哈密瓜”,一直沿用至今。

据清廷文书记载:乾隆四十六年的十月,甘肃总督每年到了冬天,都会进贡哈密瓜、皮张等。这证实哈密瓜这个词已有三百年历史。

哈密国的国王估计自己也没有想到,康熙帝会如此喜欢这种甜瓜。这样简单粗暴的赐名,让后世的人都知道了哈密的存在。

时间只是过了仅仅几百年,在封建时代还是贡品的哈密瓜,在几百年后,摇身一变,变成了大众水果

得益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交通便捷起来,培育手段丰富起来。

不止是哈密瓜,还有“红尘一骑妃子笑”的荔枝,“苜蓿随天马,葡萄出汉臣”的葡萄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点一点地,进入了平常老百姓的食谱。

结语

我们都生于一个好的时代,一个人人平等,丰衣足食的时代。这样的繁华盛世,和平年代,是我们祖先用生命换来的,这也是他们做梦都想得到的好日子。

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开通了丝绸之路,可以让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世界,同时又输入其他国家的特色,融合创新,才能让后人得益。

正是因为这样的盛世来之不易,我们更要好好珍惜,珍惜我们吃的每一口“哈密瓜”,每一件“丝绸缎衣”。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在提高。遥想过去,这几百年前的人,恐怕他们想都不敢想,有一天平常百姓,也能很容易地就吃到皇帝才能吃的贡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国时期为什么要出台《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不能曲解太平天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的部分代表人物民国时期,为什么要出台《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这项法案对太平天国有了一个公正评价。1929年,国民政府突然对北洋军阀和满清时代的各种辱骂太平天国的文字资料全部查禁,一时间,一切书籍、杂志、报刊、教材、读物上但凡攻击太平天国的言论“销声匿迹”,这标志着满清时期掌控的话语权重新回到

  • 康熙一次南巡,老妇人下跪接驾,皇帝看了一眼大惊失色,连忙搀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皇帝,都有自己的乳母,有的甚至还对自己的乳母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而古代和现代的乳母则不同,现代的乳母主要负责喂奶,而古代的乳母是兼顾保姆,负责皇子的一切生活教育,直到皇子成童,对于皇帝来说,乳母对自己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年幼患病时乳母的照顾则更为重要,今天给你们讲的就是关于一个皇帝和自己的

  • 虎毒不食子,努尔哈赤为何要处死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原因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虎毒不食子,努尔哈赤为什么要这么做?而这位努尔哈赤最疼爱的儿子是谁?他又有什么本事,让努尔哈赤如此看重?努尔哈赤21岁的时候,有了自己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叫褚英。褚英四岁的时候就随着父亲南征北战。正是因为跟随父亲在战场上那种刀口舔血的境况中长大,自然也造就了他性格上的勇敢和躁烈。褚英也不负父亲

  • 曾国藩如何读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清代名臣,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将士的刽子手,又是一个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的理论家和古文学家。 曾国藩是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一八一一年)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的机

  • 和珅除了爱财,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癖好,谁都不敢干就他敢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乾隆,使用他那机智灵巧,和能说会道的嘴巴征服了乾隆。得到重用,和珅少年家境贫寒,后来经过努力终于讨得乾隆的开心,步步攀升。这与当时的八旗子弟相比,和珅确实勤奋上进,出类拔萃。和珅当时经办李侍尧一案,和珅私吞了其大部分的财产,在加上皇上的赏赐,和珅觉得自己大权在握,开始了自己的贪

  • 乾隆在路边吃瓜,连声夸赞西瓜甜,走出百米后却下令:处死瓜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还珠格格》的故事发生在乾隆时期。在剧中,不仅呈现了主角们在宫中的生活,更有跟着乾隆皇帝出巡的故事。而微服私访是历朝历代皇帝都会做的事情,一是可以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疾苦,二来可以欣赏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就是在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时发生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真正体会到“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的

  • 清朝“巨人”詹世钗:高3.19米娶英国娇妻,儿子回乡却被扫地出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时候,人们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在商代,一尺约今16.95cm;周秦时期,一尺约合23.1cm;汉时可达21.35-23.75cm,而到了明清时期,一尺约为31.1cm。生于道光二十一年的詹世钗,据传是有记录以来世界上最高的人,詹世钗的父詹真重和二哥詹世钟,身躯都有八尺之高,詹家第四子詹世钗,身高则

  • 乾隆问哥哥:你今年多大?哥哥:46岁!乾隆:改名为“四十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人都应该知道康熙皇帝是非常喜欢乾隆的,也正是有了乾隆的存在,让雍正增加了优势,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在康熙年间,除了乾隆十分受康熙皇帝喜欢,还有一个人也十分受宠,甚至比乾隆还要受宠一点,这个人就是废太子的儿子弘皙,弘皙是废太子的第二个儿子,第一个儿子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夭折了。不仅如此,弘皙还

  • 雍正王朝最被忽略的人精图里琛,打从一开始就知道八阿哥夺嫡没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图里琛作为康熙亲信的带刀侍卫,常年侍奉在皇帝身边,以他精明圆滑的世故眼光,估计在《雍正王朝》第一集乾清宫商议黄河赈灾时,就已经敏锐得嗅出,八阿哥胤祀绝没有继位的可能。为何做此推断呢?首先还要从诸位皇子阿哥的出身说起。太子胤礽的生母,是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封建王朝的皇位继承制度,是立嫡立长,胤礽作为当之

  • 民国第一大奇案:此土匪王制造劫车绑票案,扑朔迷离,结局仍悲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孙美瑶是个纯爷们——典型的山东大汉,浓眉大眼,膀大腰粗,声如洪钟,气度不凡。他出身好,属于典型的富二代,祖上是当地北庄镇有声望的“地主”。因此,孙美瑶从小就过着富足的生活,潇洒而快乐。然而,民国的纷乱改变了这一切。当时山东地带军阀和土匪并存,形成了两股中流砥柱的势力。当然,两者的名字不一样,但生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