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文化不自信,一改明朝对传教士的宽容政策,把他们全赶到澳门

清朝文化不自信,一改明朝对传教士的宽容政策,把他们全赶到澳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22 更新时间:2024/1/23 2:46:12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大清宫廷里的西洋人

近代西方的入侵使得中国教案频发,社会上也兴起了一阵阵反教热潮,并随着革命活动的开展而达到顶峰。在清朝建立之后到1840年西方入侵之间,清朝历代皇帝一改大明时期的传教士政策,逐渐削弱传教士在华影响,并采取严格的禁教政策。

一、明清更迭与政策变迁

清朝时期的中国,还是有不少西洋传教士的。但他们在中国已经不再以传教士的身份行动,而是以画家、医生或官员的身份服务于皇室。

《如懿传》郎世宁和如懿

为什么身为传教士,却只能生活在宫廷中,以传教士以外的身份生活工作呢?这就不得不提及清代前中期的传教士政策了。在传统的历史叙事中,传教士部分是十分割裂的,人们往往只看到明末出现了大量的传教士,又看到清末又有大量的教案发生,而明末至清末的数百年历史仿佛凭空消失了。

那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满清入关之后,一反之前大明的对外国策,开始在对外交往方面实行紧缩政策,明末政府借助传教士的技术和关系网,协助明军抗击清军,可见明朝在化方面的整体氛围是包容开放且宽容的,对于西方传来的新鲜事物,无论是军事技术,还是科技文化,都采取了正面的态度。但清代不同,这是一个以异族身份入主中原的朝,他们对汉族中原文化都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更况是来自西洋的异国文化与传教士。对先进的西洋科技,清帝在不得不使用的基础上,一改前朝的宽松政策。

《大明风华》中的葡萄牙人

二、清帝的传教政策

近代以来,中国内部教案接连不断,但其实早在清初便发生了不少教案,而这些教案又大多成为清帝用以禁止传教的理由。1664年,清初最为严重的一次教案爆发,由于这场教案与历法息息相关,因此被称为“历案”,历案说到底是中国天文官员与西洋传教士在观测天象测定历法方面发生的矛盾。尽管“历案”后来被平反,传教士也得以继续在钦天监担任官职,但康熙皇帝早先以“历案”为由,下令大清国内“永远禁止传习”的政策却并未随平反而发生改变。

钦天监牌匾

作为清代基业的主要开创者,康熙时期的大清在许多方面都继承明制,尽管他下令禁止传教,但康熙本人与传教士的关系却十分紧密。对相关禁令,康熙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了晚年,“礼仪之争”爆发,康熙再度颁布传教禁令,但此时的康熙已无力顾及这些次要事务,真正的禁教其实是从雍正皇帝开始的。

西洋人在清朝宫廷

雍正在位时间虽然只有十几年,但他却是大清国脉的重要中枢,康熙开创基业,国家到雍正时期才算是真正稳固或整顿下来。自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他便下令严禁传教士在华传教,朝廷规定除驻留北京的传教士之外,全国各地的教士一律遣返至澳门地区,民间不准出现一个传教士。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全国数百所教堂全数被改组为学校、祠堂、庙宇或粮仓,数十名传教士被驱逐至两广澳门一带,甚至有教士或教徒因此而死。

雍正皇帝

乾隆时期的宫廷中有大量的传教士,他们的职务涵盖宫廷画师、宫廷医生、钦天监官员等各方面,可见乾隆在即位前期并未继承其父的政策,对传教士同样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福建巡抚上奏,当地教士白多禄在当地发展教徒2000多人,说天主教已经发展到十分壮大的地步,如若放任自流,将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圣白多禄主教雕塑

在乾隆的默认下,白多禄被下令处死,至此乾隆朝结束了初期的宽松政策,开始执行严厉的禁教方略,先后有7名传教士被处死,大量相关书籍被销毁。在1840年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之前,这一次天主教算是遭遇了毁灭性打击。

西人绘制白多禄行刑图

三、禁教的原因和影响

禁教在清朝是一个缓慢且漫长的过程,历经数代皇帝的多次反复,这背后所牵涉的原因很复杂,但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看传教士对朝廷是否具有“使用价值”。清朝对西洋文化的态度,并不像明末那般包容悦纳,而是看重其实用价值,鸦片战争之前的清朝,整体上处于和平稳定的环境中,清代帝王也大多较为勤勉,他们不再需要西洋人,西洋人最擅长的天文技术,经过百年的模仿学习,也早已被中方官员所掌握。况且在华传教士大多是以个体的方式活动,他们背后的国家力量此时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而传教士个人的力量相对于庞大的清帝国来说,实在是太过于渺小了。

在鸦片战争之前,经过清政府禁教政策的百余年教化,老百姓对教士与天主教持怀疑与惊恐的态度,与此同时,官员也对传教士十分陌生,他们同样认为传教士是来迫害他们的。而西方传教士则仿佛要将憋了百余年的怨气发泄出来一样,他们借助《不平等条约》所获得的传教权在中国各地肆意传教,并做出许多出格的事情,导致清末教案频发,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

教案频发

文史君说

传教士在华传教一事,简单来讲是文化在东西方之间的传播,但背后却体现出一个国家对外来文明的态度。晚明在对传教士进行诸多限制的同时,尽最大限度保障其正当权益,但清代却一改前朝的宽松政策,将传教士及其背后的西方文化视为洪水猛兽,致使教案接连发生,对整个清朝乃至之后的民国,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陶飞亚:《怀疑远人:清前中期的禁教缘由及影响》,《复旦学报》2009年第4期。

陶飞亚:《教会防范教案:甲午战后新教传教士集体上疏清廷考》,《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 6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大唐何时亡?袁天罡:猪上树时!唐太宗大喜可他至死未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等等,即便后来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还是出现了短暂的中兴。真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笔者认为“宏伟”再合适不过。抛开这些不言,很多人最好奇的一个点还是大唐的军事实力。说它实力弱,大唐靠军事实力让周边许多小国臣服;说它实力强,安史之乱又动摇了整个大唐的统治。再怎么去辩解,都显得有些

  • 李世民为何敢发动玄武门之变?真相藏在这2处细节中,胜负早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这都是李世民的历史大功绩。奈何,对于李世民个人来言,历史功绩是一回事,他的玄武门之变却又是另一回事。李世民虽是玄武门之变的胜利者,同时也是“失败者”。在李世民晚年时期,他便结结实实地,领教到了这种历史轮回的可怕——太子李承乾,竟然也想给他唱一出“玄武门”。据《资治通鉴》记载,李承乾谋反案后,李世民都

  • 李世民年轻时四处征战,身体非常强壮,但为何年仅51岁便去世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出生于公元597年。十几岁的时候,就高举义旗,在洛阳一战的时候,更是直接就征服了各路诸侯,为唐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李世民上位,其开创的贞观之治也是被无数后人所称道。而根据史料记载,李世民早期身体是非常健康的,不然也不至于打仗时敢于冲在最前面,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世民刚刚年过半百就死了。

  • 李世民的亲弟弟贪财好色,为何他的一项绝技被鲁迅称为民族瑰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一、“玄武门事变”的幸存者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李世民集团和太子集团的矛盾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事变结果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诛,李渊被迫退位,称为“太上皇”。更残忍的是,李世民将李建成、李元吉的子孙和家族成员全部杀害,是为“清除异己”。而李渊的儿子没有收到牵连,反而在李

  • 赵匡胤赐死北宋名将,抄家时看到将领家的仆人,痛哭道:朕杀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有着极为特殊的身份和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在选择掌握权力的同时,不得不将这些情感割舍掉。历代皇族之中很少看到普通家庭中的天伦之乐,反而手足相残、父子反目的事情屡见不鲜吗,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皇帝大肆屠杀对自己产生威胁的大臣。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众多皇帝当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无论是成为皇帝的

  • 李世民释放390名死刑犯回家过年,约定年后问斩,后来回来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在他强力推行法律条令的前提下,整个国家都变得安全了很多。贞观六年,全国上下总共有390名死刑犯。李世民在过年之前,到监狱当中去视察。突然大发慈悲将这390名死刑犯放回家过年,再见亲人最后一面。但是约定好了,这些犯人过年之后要自己回来。当时有很多大臣都觉得,这是放虎归山。但是没有想到,过年之后39

  • 20多年前,他花100万买下明代老宅,霸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1997年,山西平遥人耿保国在一次拍卖会上,用自己的半生积蓄、贷款以及向亲戚借来的钱,凑了100万,买下了家乡一座有400年历史的明代老宅。耿保国是一名漆器手艺人,住进老宅后,他一边做漆器,一边修复房子,断断续续修了20年,投入了四、五百万,至今仍然没有完工。房子刚买下来的时候屋顶漏雨、破烂不

  • 李世民放400死囚回家探亲,但秋后要回来问斩,回来了几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唐朝的皇帝中,说起雄才大略治国经世之能,首屈一指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在历史上只有一个污点,发动了玄武门兵变,弑杀弟兄登上皇位。这是历史学家唯一能够诟病他的地方。李世民虽然他登上皇位的方式不光彩,但是他这个皇帝当得尤其光彩。历史上各朝各代这么多皇帝之中能称之为千古一帝的皇帝寥寥无几,李世民恰

  • 岳飞被害后,秦桧是怎么对待岳飞的妻子儿女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作为戎马一生的将军,马革裹尸不是战死疆场,而是死于冤狱,震惊朝野, 不免让人唏嘘。纵观中国的封建王朝,宋朝一直是一个文明开化,制度比较人性化的时代,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还立下不得杀士大夫以及上书言者的祖训,一直被宋朝历代皇帝所遵循,所以宋朝是中国文化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也是盛产文人墨客的朝代。在宋

  • 李世民杀了李元吉和他所有的儿子,却又娶她的老婆为妻,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永远都抹不去的污点,尽管历史证明,李世民当皇帝是一件再正确不过的事情,但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和哥哥,就算是年幼的侄儿也都没有放过,但凡李元吉和李建成的子嗣都被诛杀,所有侄儿一个不留,李建成的最大的儿子李承道自杀,李元吉最小的儿子义阳王李承度甚至都还不会走路,却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