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他强力推行法律条令的前提下,整个国家都变得安全了很多。贞观六年,全国上下总共有390名死刑犯。李世民在过年之前,到监狱当中去视察。突然大发慈悲将这390名死刑犯放回家过年,再见亲人最后一面。
但是约定好了,这些犯人过年之后要自己回来。当时有很多大臣都觉得,这是放虎归山。但是没有想到,过年之后390名死刑犯人都回来了,一个不少。这个现象,也是对李世民政绩很大的肯定。
一、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出现,完全是由李世民一手造就的。李世民继承皇位之后,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唐朝的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安定。
李世民在位期间,广开言路,十分重视那些谏臣他们对国家的看法和建议。忠臣魏征曾经在朝堂上,直接说出了李世民的一些缺点和过失。甚至有的时候,让李世民很下不来台。
但是因为隋朝的隋炀帝,就是因为不听大臣的劝谏,才导致亡国。所以李世民就以此为戒,鼓励大臣们对他进行批评和建议。而且在李世民执政的期间,他特别重视法治。首先李世民安排一些文臣,制定并且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让唐朝的老百姓有法可依。
然后就是法律的施行,李世民在推行法律上十分坚定。不管是平民还是官绅或者是朝廷重臣,只要犯了罪。那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应该受到惩罚。而且为了避免产生冤情,李世民对监狱当中的重罪犯人也十分关心。
有一年临近过年的时候,李世民到监狱当中去看那些死刑犯。而据历史的记载,由于李世民在位期间严于法治。所以国家的犯罪率都降到了很低,贞观四年全国的死刑犯总共才不到30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贞观六年的时候死刑犯人增加到了390人。
李世民到监狱视察,这些犯人也都哭喊着求李世民饶他们一命。本来就临近过年,李世民看到这幅凄惨的景象,也是于心不忍。但是法律就是法律,如果一旦法外容情,有了第一次特例,那么就会破坏法律的客观性。
但是这个时候,众多死刑犯人当中有一位,开口求李世民放他们回家过年,过完年他们会自己回来服刑。这个犯人一开口之后,其他一些犯人也都附和。希望能回家再看一眼妻儿或者父母,李世民就答应了。那个时候,李世民身边带的几位大臣都表示不同意。
这些大臣觉得,这无异于是放虎归山。一旦把这些犯人放回老家,他们怎么可能自己回来找死。但是李世民却很坚定,这也体现了李世民对自己治理国家的一种自信。结果没想到,最后这390个死刑犯人过完年之后,一个不少的都回来服刑了。
这个结果当然是很令人满意的,但是当时有很多大臣不明白这些死刑犯为什么会老老实实的回来。其实这就体现了李世民很善于揣度人心,因为那些死刑犯人,在社会大众的刻板眼光里,不值得被信任,他们也从来不被信任。
但是李世民突然站出来,表示愿意相信他们。这虽然不是赦免他们的死罪,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相当于给了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李世民为政期间,充分体现了一个皇帝的帝王之术和文韬武略。而他在继位之前,也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他帮助自己的父亲夺下了皇位。
二、助父谋权
早年间李世民还在部队里,是个普通士兵,他的父亲也不过是个小官。李世民人生的第一个转机,出现在了隋炀帝被围困的时候。那个时候李世民所在的部队,刚好要带兵去援救隋炀帝。但是无奈对手很强大,人数很多、兵力很足。
这时候,青年李世民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建议长官运用旗帜和军鼓先把阵仗摆起来,这样一来让敌军觉得是救兵已经大张旗鼓地到来了。长官采用了李世民的计策,果然让突厥人退兵了。李世民的能力得到了认可,而且李世民观察,当时隋朝各个方面都出现了衰败的情况。
于是李世民就建议自己的父亲李渊,起兵谋反。当时李渊在太原任职。所以他们就以太原为大本营,谋大事。在整个过程中,李世民一方面是凭藉着自己傲人的领兵打仗的才能,一步一步的把隋朝的江山都收入囊中。
另一方面,李世民广收门客又对自己的手下很好,和隋朝的暴政完全不同。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很多人都自愿投到李世民的阵营当中。这也使得李家的势力迅速壮大,最后逼的隋恭帝禅位给李渊。而且前后,李世民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三、玄武事变
李渊当了皇帝之后,封李世民当了大将军和尚书令。这就使得唐朝的兵权,很大一部分掌握在李世民的手中。而同时李世民又在朝廷任职,所以他对政治也有涉足。
而且李世民又在战场上历练了那么久,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所以李世民应该是继承李渊皇位的不二人选。但是李渊却立了李建成当太子,一是因为李建成是嫡长子。按传统文化,就应该如此。第二,李建成虽然不如李世民,但是也不弱。
只不过李世民根本就不是愿意乖乖被人拿捏的人。所以最后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直接杀了太子,把朝政控制在自己手里。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渊就不得不把皇位留给了李世民。
四、总结
李世民的前半生,充分阐述了什么叫天之骄子。因为他作为一个管理者,基本上没有什么短板。军事上他能带兵打仗、平定叛乱,又能想到一些少胜多、兵不血刃的策略。
政治上他又能吸取前朝的经验,广开言路,让大臣们指出他的短板和不足,自己再改善。而对于老百姓,他也能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爱民如子。虽然李世民到老年之后,也稍有昏聩的表现,但是总体来说他还是天生的帝王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