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多年前,他花100万买下明代老宅,霸气!

20多年前,他花100万买下明代老宅,霸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561 更新时间:2024/1/29 6:38:31

◆◆

1997年,山西平遥人耿保国在一次拍卖会上,用自己的半生积蓄、贷款以及亲戚借来的钱,凑了100万,买下了家乡一座有400年历史的明代老宅。

耿保国是一名漆器手艺人,住进老宅后,他一边做漆器,一边修复房子,断断续续修了20年,投入了四、五百万,至今仍然没有完工。房子刚买下来的时候屋顶漏雨、破烂不堪,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座传世老宅,成了平遥的名片。

山西浑漆斋大院

耿保国做漆器这一行已经55年了,

现在跟妻子、两个儿子一起,

住在山西平遥古城的一个明代老宅里,

这个老宅有3000平米,

房间加起来一共有70多间。

耿保国是在20多年的

一个拍卖会上买下这个宅子的,

纯粹是因为喜欢。

从小巷进入宅门穿过深深的门洞就进入了一进院。

从一进院看宅门上方建有看家楼,是家丁居住的地方。

这是二门,是四合院中装饰得最华丽的一道门,也是由外院进到正院的分界门。

二门的门楣上精美的木雕

精美绝伦的木雕

门口石雕

石雕上叭着招财的金蟾,只有三只脚,它很会吐钱,所以被当作旺财瑞兽。

墙上的土地龛,是供奉土地神的地方。

二门歇山式门楼

门楼上的博风板装饰

整个宅院建筑保存得非完好,有三进主院落偏院,这是二进院正房。

二进院西厢房

这是三进院。在传统的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

三进院正房

连廊的外立木柱二层楼高,约有十米长,这么长的木料风吹雨淋的历经400年不腐。

精美的雕花雀替

雕花牛腿

二层平台的镂空女儿墙

侧院

这个大院是明末清初时建的,

它是“日升昌”票号的掌柜冀玉刚的祖业,

有400多年的历史。

整个平遥有4000多个古院,

这个院子的位置最好、历史最长、面积最大,

比乔家大院还要早250年。

院子是个四品官的规格,

总体结构是三进两院过道厅,

第一进院就是看家护院的功能,

第二进院一般是管家、会计去住。

过道厅

过道厅在第二进院之后,

过去的人很讲究,

进了家门先在过道厅里面停留,

一般不会轻易招待客人到主院,

所以,过道厅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客厅。

第三进院是主院,

有主人居住的正房和厢房,

主院的建造风格是正方的五个窑洞,

上面七根粱,叫“五间七架”。

窑洞是过去有地位有钱的人才能修得起,

住到里面冬暖夏凉。

1997年,院子修复前的样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

这个院子曾经是工厂、党校,

耿保国在1997年买下来的时候,

院子基本已经荒废,

特别是二楼屋顶的草,有半人高。

他用了10年时间搞土建和木结构维修,

又用了10年装饰内部。

一进院的门楼,早已不复存在,

耿保国看遍了平遥县大大小小几百个门楼。

再根据平遥县古建的风格

自己去画图、设计,

最终花了四五个月的时间,

完成了复原。

为了打造修旧如旧的效果,

耿保国甚至专门到农村

去找一些明清的砖瓦、石雕。

还请来了平遥当地懂古建的师傅,

有个木工师傅,

在这里有20多年了,

一直都是维修这个院。

主院的“高山仰止”的匾额,

从写字到制作雕刻,

都是耿保国一个人完成的。

他采用了漆艺里面最高端的一个手法,

叫烤木漆,

底必须要没有瑕疵,

直接往上面刷漆八九次,

上面都是用的真金

就是泡到水里也不怕。

二楼整层目前没有人居住,

全部拿来做展厅,

里面现在放的是漆画作品,

耿保国计划把这里打造成一个私人美术馆。

最后面的院子原来是一个大型的礼堂,

耿保国把它拆掉,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里面改成工作室。

耿保国漆画作品

2008年,耿保国被认定为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化遗产传承人。

这个房子买下来之后,加上后期修建,

总投资达到了四、五百万。

由于拿不出这么多钱,

所以只能卖一点漆器,

先赚一点,再投入院子的维修。

小儿子漆画作品

耿保国今年70岁了,

可他还是放不下漆艺,

还想做一些能够传世的作品,

所以也在漆艺上做了些新的创作,

特别是线描。

两个儿子都继承了他的漆艺,

轮流在工作室里帮他做漆器。

特别是小儿子,

去年在全国得了一个金奖。

3000平米的院子,

耿保国住在这里从来不觉得害怕,

反而觉得很习惯,

清早起来打扫卫生、浇花,

吃饭以后就开始画画。

曾经有人就问他,

耿老师您把这个院搞成宾馆不就赚大钱了吗?

您把一生的心血放进去值得吗?

耿保国觉得,

人的一生应该办一点事,

留一点痕迹。

他说,

“我要把一生所学放到这个院子里,

等将来我走了,

这个院子还能留给家人一点念想。”

延伸阅读:

比学历和人脉更重要,这一种能力,请一定逼孩子养成!

那些逝去的 风流!

写给孩子的旷世经典《山海经》,6岁以上闭眼入!

多少书画家,死在了这两个字上!

用作品说话,头衔、官职、证书等全都扯淡!

当我老了,还有书画!

静!

君子若竹!

苦,才是生活!

书画圈18怪!

嘴就要,我却拿命创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放400死囚回家探亲,但秋后要回来问斩,回来了几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唐朝的皇帝中,说起雄才大略治国经世之能,首屈一指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在历史上只有一个污点,发动了玄武门兵变,弑杀弟兄登上皇位。这是历史学家唯一能够诟病他的地方。李世民虽然他登上皇位的方式不光彩,但是他这个皇帝当得尤其光彩。历史上各朝各代这么多皇帝之中能称之为千古一帝的皇帝寥寥无几,李世民恰

  • 岳飞被害后,秦桧是怎么对待岳飞的妻子儿女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作为戎马一生的将军,马革裹尸不是战死疆场,而是死于冤狱,震惊朝野, 不免让人唏嘘。纵观中国的封建王朝,宋朝一直是一个文明开化,制度比较人性化的时代,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还立下不得杀士大夫以及上书言者的祖训,一直被宋朝历代皇帝所遵循,所以宋朝是中国文化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也是盛产文人墨客的朝代。在宋

  • 李世民杀了李元吉和他所有的儿子,却又娶她的老婆为妻,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永远都抹不去的污点,尽管历史证明,李世民当皇帝是一件再正确不过的事情,但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和哥哥,就算是年幼的侄儿也都没有放过,但凡李元吉和李建成的子嗣都被诛杀,所有侄儿一个不留,李建成的最大的儿子李承道自杀,李元吉最小的儿子义阳王李承度甚至都还不会走路,却也被

  • 好痒,要涨知识啦!一键入秋!那没有秋裤的明朝百姓会穿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入秋之后,大家若是想要继续穿着汉服的话,排在第一位的,自然就是明制汉服了。的确,明制汉服厚度适中,且衣身宽大,里面可以塞下好多衣物,自然是大家秋季穿衣的首选啦。那么,大家知道在五百年前的明朝,人们在秋天都是怎么穿衣的吗?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明朝的穿衣体系,与汉唐相比,是有一定传承的,差别倒

  • 满满的唐风,赵孟頫的源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纸本大小30*186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延历寺第十代住持增命和尚圆寂时,由朝廷赐予“静观”之谥号,同时,增命之师、已故之圆珍(814-891)和尚则被升晋为僧人中地位最高的“法印大和尚位”,并赐予“智证大师”之谥号。时为延长五年(西元927年),也就是圆珍和尚圆寂后第三十六年的事。本卷即是当时用

  • 李世民自信到什么程度?放死刑犯回家探亲,还让他们按时归来赴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不管谁来评说,李世民都是一个堪称榜样的好皇帝。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从幕后走上台前的关键历史事件,没有玄武门之变,就没有之后的唐太宗,没有玄武门之变,自然也就不会有杀兄霸嫂的恶名。李世民一生之中只有玄武门这一个洗刷不掉的污点,然而换一句话说,如果李世民没点胆气和气魄,也压不住初唐这么多的名臣武将,更开创

  • 李世民犯了个错误,武则天抓住机会最终称帝,就连宋庆龄都称赞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李世民死后,大唐帝国经历了曲折激荡的几十年,最终皇权旁落,武则天经过仔细谋划,登上了权力巅峰。在这个过程中,无数李姓子孙和朝廷重臣被杀或流放,下场极其惨烈。而造成这一切的最初原因,都来自李世民的一个错误决定。李世民画像一、李世民的错误决定李世民文治武功,爱民如子,在中国历史上是位杰出的帝王,但他在

  • 朱元璋侄子朱文正,曾抵挡六十万大军,最后为何会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问题耐人深思,洪都之战,朱文正死扛陈友谅60万大军三个月,可谓功勋显赫。连当时跟随朱文正一起守城的下属邓愈都成为了明朝开国六公之一。身为朱元璋亲侄子的朱文正立下如此大功,怎么都能混上亲王的地位吧,但是朱文正为什么要谋反呢?很简单,因为他没有摆正好自己的位置,在极大的心态失衡之下,选择铤而走险。

  • 赵匡胤武功高强,年轻时自创一套拳法,几乎无敌于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都知道,宋朝是一个重视文治的朝代,统治者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抑制武将的发展,重视文人治天下。但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是马上得天下,

  • 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是如何进行宫斗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论外事,长孙皇后善于规劝李世民虚心纳谏,维护像魏征这样的 忠臣谏士,在后宫,长孙皇后待下宽仁,不善妒,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后宫的嫔妃,如李世民的一个妃嫔因难产而死,留下一个女婴。长孙皇后亲自抚育。(《新唐书》原文:下嫔生豫章公主而死,后视如所生,皇后养育之)。但问题是,长孙皇后真的如历史记载得那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