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刚刚迁都凤阳,当晚却听到怪声,次日杀掉1千名民工

朱元璋刚刚迁都凤阳,当晚却听到怪声,次日杀掉1千名民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10 更新时间:2024/2/7 16:30:02

但是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刚提出这个建议,就遭到了当时两位辅政大臣李善长刘基的反对。因为凤阳的位置位于平原,并且经济建设十分落后,因此刘基就说了一句很难听的话:“凤阳毫无帝之气,绝对不适合建都。”

不过朱元璋可是一个固执的人,于是面对群臣的质疑,朱元璋在早朝的时候对大臣们说:“凤阳在长江和淮河之间,其中有着京杭大运河穿过,这里有着水运的优势,为什么不能建都呢?”于是他干脆下旨,将南京降为陪都,而将凤阳提升为明朝的“中都”。

于是为了营造凤阳新都,朱元璋征调无数民工,在凤阳当地大兴土木,前后花了6年的时间,终于让凤阳城焕然一新。据史书记载,中都凤阳的规模十分庞大,甚至还要比现今的故宫面积还要大12公顷,看起来十分气派。在凤阳新都建好之后,朱元璋还以守护陵墓的名义迁入了大量老百姓,使得整个凤阳欣欣向荣。朱元璋看到这种情况不禁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想干什么事情就一定能够做成,可是接下来所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朱元璋害怕了。

原来朱元璋当天晚上在凤阳新都过夜的时候,总是感觉有人在屋顶上持兵器互相打架,并且还发出叮叮咣咣的声音,让朱元璋难以入睡。于是次日早上,一晚上都没有睡好的朱元璋急忙召见李善长询问原因。

于是李善长回答说:“一定是当初修建此宫殿的工匠偷偷在地基埋下了诅咒用的木头人,想要伺机行使厌(yā )胜之术,请求陛下将其法办。”朱元璋听后立刻勃然大怒,命令当时的工部尚书薛祥严查此事,并且最后将参与修建朱元璋宫殿的1千多名民间工匠全部处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最繁华的几座城市,现在依然很繁华,看看有你的家乡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唐朝时期最繁华的十个城市,大家都知道我国唐朝时候经济空前繁荣,对外往来也很频繁,可以说唐朝是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唐朝时候最繁华的城市非长安莫属,长安是唐朝时期的都城。说到长安很多人都会觉得耳熟,要问长安如今是哪个城市相信应该有一部分人是答不出上来的。唐朝的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西

  • 朱元璋为何说:“元以宽仁失天下”?那么元朝宽仁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到今,每一个外族在统治汉族的时候,都会颁发许多不公平的政策,优待自己的民族,却极力限制汉族的发展。不只是元朝如此,满清也是如此。讲真,元朝统治的宽仁是两极化的,对于那些贵族来说,他们享受很多特权,这些特权即便是我们现在看来,也是极为残忍的,和“宽仁”无关。下面举几个例子。蒙古人拥有所谓的初夜权,

  • 唐朝诗人36岁结婚,为妻子写了首情诗,为何后来会被女人所不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有名的诗人白居易,他的那一份浪漫也从未消弭,在结婚之际为妻子写下情诗,被誉为“大唐最美情诗”。但是现在对这首《赠内》重新解读后,却被天下女人所不喜,这首诗是怎样的呢?为何处于古代的白居易36岁才结婚呢?晚婚的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被称为“诗魔”和“诗王”,小时候的白居易遇上了战乱,祖父

  • 明朝一个江湖小混混的神奇骗局改变了东亚战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00万历二十年(1592年)朝鲜战争正式爆发,日本太阁丰臣秀吉派兵入侵朝鲜,总兵力约十五万人,但他的真正目的是要试探明朝的底线。大明为此的对策是,力争以外交手段平息此事,同时为集结兵力争取足够的时间。最后派往朝鲜的是一个叫沈惟敬的特殊人物。这个人的特殊,还不止他不是大明官员。01一鸣惊人朝鲜国王李昖

  • 唐玄宗创造一职业,被明成祖发扬光大,顺治将其废黜,现在很热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到了唐玄宗时期,文艺青年李隆基,热爱音律舞蹈,为了更好的欣赏艺人们的表演,在大明宫内设置了宫廷乐舞机构内教坊和梨园。教坊和梨园的区别在于,教坊侧重培养“舞蹈演员、歌曲演员”,而梨园侧重“曲法的编排”即对固定格式的曲子的编排和表演设计,梨园的设立为也后世世宋词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初唐时期,教坊表演最

  • 被粗大明之说,误导的明代良工美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明代玉器继承了宋代、元代的艺术和工艺特点,造型粗犷,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胎体较厚,镂雕用法广泛,平面雕两层花,俗称“花上压花”。装饰线条刚劲利落,棱角分明,不拘小节。明 龙纹杯明代社会的特点是国家始终处在内乱频频,内忧外患之中。但是承袭两宋特别是南宋以来商业贸易的飞速发展,明代的商业非常发达,民间也

  •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名将,唯独此人排名最蹊跷,勇猛无敌却排在末尾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是唐朝时任李贺所著的《南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凌烟阁”在当时就是一个传奇的存在,里面画像的每个人都立下了赫赫战功。贞观十七年二月,已经是不惑之年的唐太宗想到了当年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这些或高龄或去世。唐太宗命令阎立本

  • 元朝的“四等人制”是否存在,不同等级的人都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对“四等人制”的说法各持己论,一方面认为,“四等人制”概念是由民国学家屠寄提出的,而元朝的历史文献并没有对这四个字的记载,后代学者在研究元朝法律的时候也发现,元朝法律中并没有对“四等人制”有过明确的明文记载和有关法律的实施,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后人对“四等人制”的提出是持反对意见的。但是另一部

  • 魏晋南北朝时期逃难的中原汉人在粤东闽南强势同化了俚僚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隋书是中国重要官方史书南蛮中蜓为疍家,儴俚僚伍则在由于中原移民入侵岭南后在不停地演变中消失了。这些民族部落是岭南土著文化的根,在这根上长出来现在不同的少数民族和所谓广府人。所谓广府人人实则是消失的俚僚人后代有历史考证和语言佐证的是有些俚人转变为黎族壮族傣族侗族以及广府,有些僚人转变为瑶族苗族畲族布依

  • 明代官窑青花使用国产青料之肇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国产青料氧化铁(Fe2O3)含量较低、氧化锰(MnO₂)含量较高,所以与使用进口青料的元青花、永乐青花相比,使用国产青料的宣德青花发色偏灰、铁锈斑没那么明显。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豆 首都博物馆藏 明宣德 青花海水白龙纹盘苏州博物馆藏宣德时期国产青料的开始使用或许和明王朝在宣德初年停止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