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先从李自成的出身说起。李自成出生于今陕北地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家里世世代代都是穷人,他小时候还曾经被家里人丢到寺庙里当小和尚,后来长大了一点便去当地的地主那放羊,积攒了一些资本后,便找了一块地种。李自成本想着自己这辈子就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么安安生生的过一辈子。确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天启年间灾荒不断,李自成的那块地颗粒无收。而当时的官府对于农民的赋税分文不减。李自成没有办法便向当地的土豪劣绅借了一笔钱先把赋税垫上。可是却没想到接连几年都是灾荒。
后来李自成变卖了土地也还不上债务。而借给他钱的那个地主却对他毫不怜悯,给他戴上枷锁对他严刑拷打,他在同伴的帮助下逃了出来,并杀掉了那个地主。身负一条人命的李自成深知此地不宜久留,便连夜逃往甘肃边境去当兵。李自成凭借着出色的领导能力很快就当上了把总并且赢得了一定的威望。
崇祯二年冬,后金兵大举南下,北京城眼看就要被攻下,朝廷急调四方军队赴北京防守。甘肃边兵李自成所属的军队随参将王国向京师进发,途经今甘肃榆中,兵士们受不了严寒,部队还不发棉衣,便要求发饷,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李自成被逼无奈便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被杀,兵民发动了兵变。从此李自成变开始了他的起义生涯,李自成从一个小首领慢慢的变成的一个拥有几万兵力的大军阀。被人拥为闯王。
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率兵攻打河南,攻打下河南之后,曾经深受饥荒折磨的李自成当即下令开仓放粮。并且放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自此之后闯王的名声便传了开来。百姓对于李自成的做法无不称赞,各地的才俊纷纷前来投奔。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
李自成的势力因此变得越来越大。没过多久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便击溃了明朝的主力军,明朝只剩下吴三桂这一残存势力。李自成于1644年自立为王,国号“大顺“。可还没等李自成的皇位坐热乎,便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贪图享乐并纵容自己的手下烧杀抢掠,百姓怨声载道。而在山海关的吴三桂看准了时机,联合清军和兴起的民间武装一举推翻了李自成的统治。而李自成在逃窜中被民间武装所杀,尸体也被偷偷掩埋,结束了他荒诞的一生。
小编觉的他很可惜呀,虽然李自成从从穷人到皇帝,但他却不懂得“君似舟,民似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假如他保持初心,可能一切又是另外一种结局,不知道大家你们有什么看法吗?欢迎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