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以唐太宗为楷模的宋朝皇帝,用王安石变法改革,壮志未酬暴病而亡

以唐太宗为楷模的宋朝皇帝,用王安石变法改革,壮志未酬暴病而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691 更新时间:2024/3/11 1:09:23

据史书记载,他最喜欢读的书就是《韩非子》,每读罢一节,总要拿法家的理论来与现实的政治举措比照一番。从法家的理论出发,他认为当时的北宋王朝已处于“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的局面。

宋英宗治平四年,年仅二十岁的赵顼入主大统成为北宋王朝的第六位皇帝。风华正茂的他,自即位伊始,就立下豪情壮志一定要把百弊丛生的赵宋王朝变得国强民富。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体察民情,整日以求治为事。

宋神宗统治初期的政治危机

赵顼即位之初,即以创下“贞观之治”的太宗李世民为楷模。然而,由于生不逢时,他所面临的形势要比李世民即位之初的形势严峻得多。自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以来,到赵顼即位时,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在这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原来生气勃勃的大宋王朝,由于各种原因,已逐渐变得因循守旧,毫无活力。宋仁宗赵祯统治时期,朝廷上下更是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到了宋英宗赵曙统治时期,北宋的各种弊端已暴露无遗社会危机迫在眉睫。最能说明这种危机局面的,就是当时的国家财政收入。

早在宋仁宗赵祯时期,宋朝就出现了财政上入不出的情况。稍微留心时事的人都很清楚,朝廷财政的困难,并不是由于税收的减少,而是由于开支太大。所谓开支太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冗官太多,其次,冗兵太多,再次,朝廷的无度挥霍太多。

因此,要想缓解财政困难,除了增加财政收入外,裁法官员,减少冗兵,节约开支,也就势在必行。不过,这些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每个问题的解决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范仲淹“庆历新政”之所以失败,原因正在于此。正所谓初生牛不怕虎。赵顼虽然一无经验,二无良谋,但却血气方刚,有胆有识。在他看清了症结所在之后,便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改革,除旧布新。

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

宋神宗改革的计划定下来了后,接下来便是物色由谁来主持改革的问题。赵顼早就听说过王安石其人,知道王安石不仅学问渊博,而且长期以来政绩显著。

更重要的是,王安石也一直鼓吹改革,反对因循守旧,他曾在一份奏章中说道:“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畏,祖宗不足法。”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胸襟!于是,赵顼毅然命王安石入朝,并拜他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改革事宜。

王安石果然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人才。他走马上任之初,即大刀阔斧推行变法措施。然而,王安石又是一位主观、武断之人,由于急于求成,致使改革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并造成了局势的混乱。

无奈之下,赵顼只好将王安石罢相,自己亲自领导变法。鉴于王安石的固执和主观,他这次起用了吴充等人主持朝政,并一再强调一切变法措施,都要“先奏取旨”,也就是要首先得到他的允许。

实行官制改革,统一薪金

在经过了前期的一波三折之后,赵顼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图来进行改革。针对北宋中期以来冗官成灾,官僚机构严重臃肿的局面,他首先对官制进行改革。

在中央机构方面,他使“台、省、守、监之官实典职事,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因以制禄”,也就是把台、省、守、监等机构加以合并,使官员名实相符,有职有权。他又设立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统管中央行政。

这样,宋初以来中央机构虚职多而实职少的弊端得以扭转原来“三省长官不预朝政”的怪现象,基本得以消除。

在完成了官制的改革后,赵顼又对全国大大小小官员的薪金加以统一。原来只领薪金的虚官,一律改为相应的官阶,并按官阶的大小来领取薪金,以便于对官员的考核和使用。

经过这一改革,“卿大夫莅官居职,知使责任,而不失宠禄之实,大小官员的积极性被空前地调动起来。

推行军事改革

在改革官制的同时,赵顼还对因袭了一百多年的军事体制加以改革。怀有一腔热血的赵顼,自即位之初,就把统一全国、兼并辽国和西夏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

他深知,要想实现这一理想,就必须对祖宗留下来的军事体制加以改革。

宋太祖赵匡胤因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即位之后,为了防止武人专权,他采取“杯酒释兵权”的策略,把将帅的兵权全部收归己有,并用文人来担任武职。

他还经常将将帅调动换防,从而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赵匡胤此举,一方面剥夺了将帅的兵权,另一方面也严重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此外,为了防止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赵匡胤又采取“强干弱枝”的措施,把全国的部队分为禁军和厢军两部分,禁军为精锐部队,驻守京师;厢兵多老弱病残,驻扎各地。

经过多年的养兵,到赵顼时全国的兵卒总数已达到一百多万。这种军事建置,虽然花费了巨额的财政,但战斗力却极其低下。面对军事上的这些弊端,赵顼认识到,要想统一全国,就必须在军政制度上加以改革。

于是、他一方面提拔年轻有为的将官,另一方面又裁汰老弱病残的土兵,以节省开支,增强战斗力。

然而,正当宋神宗踌躇满志,大展宏图之时,一场疾病把他的理想化为泡影。

元丰八年(1085年),赵顼在一次宴会上“忽暴得风疾”,一病不起,死时年仅三十七岁,如果宋神宗没有暴病而死,也许进入统一的宋朝还能换发二次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代胡人牵三彩单峰驼:古丝绸之路贸易繁荣的见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胡人牵三彩单峰驼。11月17日,王宣懿介绍唐代胡人牵三彩单峰驼背后的故事。本报记者 刘坤文/图在古代,骆驼是远行商旅的坐骑,也是驮运物资的工具,被誉为“沙漠之舟”。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中,有一组骆驼主题的珍贵文物——唐代胡人牵三彩单峰驼,其釉色光亮、保存完整,是唐三彩中的极品。驼铃传响,踏破了荒凉

  • 她是最倒霉的皇妃,离世7年才被发现,乾隆大怒,无数官员被处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马常在是雍正的嫔妃,这时的雍正已经登位很久了,后宫中的皇后、熹妃、齐妃等都已经容颜衰老,色衰爱弛,于是1729年,也就是雍正上位的第七年,容颜有佳的马氏进入了皇帝的视野之中,她这时还是一个小小的宫女,被雍正宠幸后被封为了答应。而这一段时间内,她受圣宠无数,第二年便被册封为马常在了。可惜的是,天有不测

  • 【重庆文化故事】杜甫三分之一的诗在这里写下——走进杜诗里的重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文/张昌龙杜甫是诗圣,他的诗是“诗史”,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1200多年前,杜甫一家在今天的重庆渝中区、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寓居了三年,杜甫吃过重庆火锅吗?1000多年前的重庆与今天的重庆差别大吗?杜诗的回答是:太大了!那时的交通工具只有木船和马;那时用皇帝年号纪年;那时常见

  • 一组百年老照片:李鸿章女儿确实漂亮,图4官员小妾不输现代女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照片在中国早已不稀罕了,但是早在100多年前的19世纪,照相机刚刚由西方传教士带入我国的时候,民间的百姓都认为照相机是可以摄取人灵魂的。不过就算有这种愚昧的思想,也抵不住人们对照相机的好奇,以及对拍照留念的兴趣。正因如此,清朝的贵族、平民等各个阶层的人民都留下了不少照片,能让后世人们窥得清末时代他们

  • 上官婉儿一生有过多少男人?在其墓中的发现,掀开了历史的真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李治时期的才人、武则天时期的女丞相、李显时期的昭容,上官婉儿的一生真是多姿多彩。 被武则天宠爱的近臣、和武则天抢男宠的女人、唐隆

  • 她13岁入宫嫁乾隆,从未诞下皇子,一生无宠活92岁,成后宫大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就是婉贵太妃,她出生于1717年,在乾隆还没有登基之前便已经嫁给了他,而那时的她还只有十三岁,照如今来说,她在未成年的年龄中承受了太多。乾隆继位后,她被封为陈常在,由此可见,她应该不太受皇帝的喜爱。后来的事情越发证明了这个女子在乾隆的后宫中几乎没有存在感。自1749年晋升为婉嫔后,她的位份再也

  • 2006年,4个工人在宁夏路边发现3块金板,经专家鉴定竟是隋朝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2006年9月,宁夏自治区盐池县内盐池至中宁的一段高速公路正在抢修,原来因为该地域土质松软,加上近一周连日大雨,导致附近山体滑坡。长达数十米的高速道路被山上滑落下来的土壤所掩盖,严重之处已被沉积的土壤压至塌方,严重阻碍了交通出行。当地政府收到数百通电话紧急联络,当即组织施工队对盐中高速进行抢修。9月

  • 天地会残部逃到海外,建立2个国家,面积超韩国2倍,至今说广东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天地会主要是清朝的秘密组织,关于它创立的时间早已说不清楚,但是创始人却是赫赫有名的陈近南,当然也传说有其他人建立,但总归这是个对抗清廷的组织。经过日晷移动,白云苍狗,天地会不复原先的盛况,分崩离析的他们也并未被清朝统治者一网打尽,其中有两个人甚至跑到国外建立了两个国家。这两个人名叫吴元盛和罗芳伯,他

  • 历史解密:古代唐朝为什么评价那么高?唐朝有什么值得我们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即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并于657年建东都洛阳。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705年神龙革命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

  • 多尔衮死亡之谜被揭开,清史学者:死得太隐晦,难怪史书没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多尔衮这个名字,我们可以想象的就是《孝庄秘史》中那个多情的男人。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多尔衮,天生就是一个马背上的猎手。他出生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是皇太极的弟弟。明崇祯二年(公元1628年),多尔衮就随着大兄皇太极征战沙场,被尊为“墨尔根黛青”,就是最聪明的统帅。随后在明崇祯三年(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