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自缢前将三个儿子分别送走,他的三个儿子都是谁?结局怎样?

崇祯自缢前将三个儿子分别送走,他的三个儿子都是谁?结局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571 更新时间:2024/3/5 19:49:38

常回家看看

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

编辑 | 趙英雄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间,教育、制度、军事、经济一手抓,生灵涂炭的社会逐渐恢复,历史上称之为“洪武之治”。

明太祖根本不会想到,这样的太平盛景,艰难创建的王朝也只存在了短短不到三百年,就断送在了朱氏子孙手中。

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自知无力回天,想尽办法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走后便选择在煤山自缢。那么他的三个儿子都是谁呢?结局如何?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明熹宗子嗣并不兴旺,所以立下遗诏,由同父异母的弟弟,朱由检继承皇位。自此,朱由检成为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定为“崇祯”,所以世人也称这位皇帝为崇祯帝。

崇祯帝不同于其他游手好闲的王爷,他满心热忱,一心想要施展自己的伟大抱负,要带领大明王朝走向“中兴”,重现“ 永乐盛世”。

崇祯帝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稳、准、狠”地铲除掉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党派,快速清除其党羽,结束明朝宦官掌权的局面。

但是,还有东林党、后金侵犯、起义三座“大山”,屹立在这位皇帝面前。即使崇祯帝在政事上十分勤恳,严于律己,提倡节俭,也无法挽回一个王朝的衰落之势。

崇祯帝重用袁崇焕等能人志士,与后金抗衡,收复失地,但以失败告终;又逢全国性的大规模灾荒,哀声四起,四处起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自成

破灭的前夕

三座“大山”压倒了大明王朝,也压碎了崇祯帝的美好“梦境”,他清醒地意识到大势已去。

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自家大门已经被人打破。这个崇祯帝苦苦经营十几年的王朝,在风雨中飘零,摇摇欲坠。

这位皇帝,不能独自抛下所有人离开,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好。他的后宫嫔妃和儿女们,他都要安排好。

李自成军队的烧杀抢掠的恶行,崇祯帝早已有耳闻。他担心自己的女眷惨遭荼毒,于是他不得不下令,让各宫嫔妃自尽。

在崇祯帝用剑砍向自己疼爱的女儿时,长公主长平公主扬手挡剑,被砍掉一只手臂,疼晕过去,也因此得以幸免,活了下来。而昭仁公主则命丧于崇祯帝剑下。

昏迷的长公主后来被救下,得以活命。清王朝为了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同时“收买”民心。

他们隆重地为长平公主完婚,驸马就是当初崇祯帝为长平公主精挑细选的人。但是经历此次变故的长平公主,身心都受到重创。在婚后不到两年的时候内就香消玉殒了。

崇祯帝当时还做了一个看来“重男轻女”的行为,他派自己的心腹太监秘密护送自己的三个儿子离宫,出京城。目的是到南京重掌政权,收复江山。

出逃的太子

崇祯帝自以为已经为三个儿子安排好了退路,只要出了皇宫,出了北京,他们顺利到达南京,已经在南京“准备就位”的大臣,就会扶太子登基,重兴大明王朝。

但是,当他自缢于煤山之时,皇太子朱慈烺在兵荒马乱中被李自成擒住。这位养尊处优的太子,在乱民之中过于扎眼,即使是乔装打扮,也很难蒙混过关。

李自成并没有直接处死这位皇太子,反而善待于他。当太子提出想要将崇祯帝与自己母后合葬的要求后,李自成也是照办不误,将其葬于明十三陵内。

这位闯王能够善待皇太子,自是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想借皇太子来稳固自己的政权。

在闯王与吴三桂谈判时,他特意带去了皇太子,试图用皇太子牵制明朝旧臣吴三桂。可他怎知,吴三桂已经投靠清军,丝毫不念及旧情,根本不把太子放在眼中。

这一仗,闯王李自成惨败。损兵折将,溃败而逃。没有人再有精力估计这位大势已去的皇太子,自此,朱慈烺下落不明。

民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朱慈烺在李自成战败后,仓皇之间,狼狈地逃到自己的外舅父家中,但是舅父十分胆小怕事。担心明朝太子隐匿在家中的事情被人发现举报,引发祸事。便主动将太子送与吴三桂处置,吴三桂遂将其杀害。

还有一种善良的说法,在败兵四处逃散的时节,这位皇太子随着自己曾经的老师一起趁乱脱身,摆脱控制,但也只能逃到一个鲜有人烟的山中,出家做了和尚,以求平安度日。

名号响亮的“朱三太子”

崇祯帝的三子,朱慈炯,与太子一同被捉到李自成处。李自成见是一个13岁的孩子而已,未曾防备,善待之。

“朱三太子”的称呼不知来由,也无从考究,但是从李自成战败后,这位三皇子也再没有相关消息。

但是这并不影响“朱三太子”的名号被利用。因为朱三皇子的失踪,很多人和组织都冒名是朱三皇子,最终都被清王朝打压。也有一种传闻,朱三皇子改名为杨起隆,此人最终被清军杀害。

隐居的四子

四皇子永王可能是其中最幸运的一位。传言他出宫时跟随一位毛姓将领,一路隐姓埋名逃至河南一处偏僻村庄。

从此化身为一位合格的农民,安稳度日。因为本性善良,一户王姓人家,不忍其流落遭难,所以将四皇子收养,为他改名为王士元,余生以教书为生。

娶妻生子的这位朱氏后人,依然按照家族方式给后代起名,引起了有心之人的怀疑,将其举报。

清朝统治者闻听此事,想到之前曾有言“定会善待明氏宗亲。”但是眼下局势,如果真的是朱氏后人,按照承诺要封王善待,难免不成为祸患。

另一方面,一直有人假称是“朱三太子”,现在又出现一位朱四皇子,事情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

权衡利弊,为了根除后患,清王朝以“假冒宗室”的罪名处死了这位隐居多年的皇子及其家小。

结语

在南京苦苦等待太子登基的大臣,终究是没有等到失踪的太子,只能另立皇帝,史称南明。但是苟延残喘几年之后,也被清朝彻底清除。

至此,大明王朝彻底走下历史舞台。即使崇祯帝处心积虑,想要力挽狂澜,但是晚明时期的政治腐败,早就蛀空了大厦。朝代更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老人自称朱元璋后人,自愿上交守护600年的画像,专家鉴定是真的

名妓李师师:没有为宋徽宗守身如玉,面对金兵却能以死抗争

请大师“开光”后的东西,有啥不一样?什么是开光?真的灵验吗

“解铃还须系铃人”中是“须”还是“需”?“系”读xì还是jì?

儒家和法家,谁的影响力更大?

酒局划拳“五魁首”的来历

与古为徒 厚重华滋

这有

古往与今来

族谱与祖训

名人与古迹

这里

弘扬传统文化

深耕姓氏人文

凝聚精神动力

点和

说说你的看法

↓↓↓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浅概清光绪时期的瓷器特征|晚清瓷官窑瓷出手收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光绪瓷器鉴定造型特征:光绪瓷器除了沿用传统样式外,新创的器型有官窑荷叶式盖罐和加铜丝提梁的茶壶,以及器体较大的盆、碗、面盆、花盆及“大雅斋”款的瓶、盆之类,制作规整,样式较多。2、光绪瓷器鉴定胎体特征:胎体仍然厚重,但和同治时相比,质量略提高;瓷土筛廉较细,胎质较为慎密。仿康熙的器物,胎质粗细兼

  • 明代社会历史画卷再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的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新华社记者 王 曦摄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水的“蜀世子宝”金印。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水的“荣世子宝”金印局部。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现的青铜兵器。新华社记者 王 曦摄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水的银手镯。日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抢救

  • 张栻弟子:魏了翁南宋理学家、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魏了翁(1178年6月25日-1237年4月14日)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县(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大臣。魏了翁于庆元五年(1199年)中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掌权时,力辞召命,后起知汉州、眉

  • 马建平:魏了翁及南宋士大夫的政治诗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巴蜀全书2020/08/30 15:07汇集巴蜀文献,交流学术信息,研究巴蜀文化,服务《巴蜀全书》 来自安徽省南宋中后期的文学史描述历程中往往都忽略了当时存在的士大夫文学,这些士大夫深受理学思想影响,其诗歌创作与江湖派有极大的不同,如果忽略了他们的存在,文学史的叙述就是不完整的。这些士大夫如楼钥

  • 靖难之役爆发,建文帝下了一道口谕,朱棣听后大喜:皇位稳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后人在复盘靖难之役的时候,会认为朱棣采纳姚广孝的建议,孤军南下直扑京城是取胜冠军,也就是擒贼先擒王的道理,朱允炆被扳倒之后,大部分明军都会放下武器。也有人认为,李景隆和朱橞主动开城投降,是朱允炆失败的关键原因。毕竟以南京城坚固的防守,再加上剩余明军的拼死抵抗,完全可以将朱棣牢牢牵制住,等待各地兵马勤

  • 明朝的蓝玉案到底杀了多少人呢?蓝玉案又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明朝皇帝朱元璋,很多人会说他残忍,甚至忘恩负义。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几乎把所有帮助过他的打江山的元老都杀了。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朝的蓝玉案。那么明朝的蓝玉案到底杀了多少人呢?蓝玉案又有什么影响?蓝玉案是明朝的一件大事。当时,朱元璋下令杀死蓝玉和他的部下等。从那时起,明朝几乎

  • 西班牙曾想用两万人征服明朝的计划,为何最后没有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580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以葡萄牙国王曼诺尔外甥的身份兼任葡萄牙国王,组建“无敌舰队”,使西班牙成为欧洲第一海上强国。在亚洲,葡萄牙在印度建立了殖民据点,占领了马六甲,并征服了菲律宾群岛。这时的西班牙殖民者打算利用菲律宾为基地来征服中国。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上书国王说:“如果陛下

  • 朱元璋为什么捧胡惟庸上台?又是如何废除丞相制度的?后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在杀了胡惟庸后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和影响后世的决定——废除一千多年来的丞相制度。至此中国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一切权力归皇帝。朱元璋是如何一步步把丞相制度给废除的?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带来什么结果?大明王朝开国初年,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但满朝文武似乎并没有把心思主要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在了另

  • 元朝究竟是个怎样的朝代?为什么很少有人愿意拍摄元朝的影视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近些年很多清宫剧一上映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也有很多其他朝代的影视剧夹在在清宫剧的中间,但是几乎很少有元朝的时间被翻拍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记得有一部影视剧叫《射雕英雄传》,勾起了几代人的回忆,里面叙述的是宋朝时期,蒙古入侵中原,可以看到描写的情节不多,只是点到为止。那为什么现代人都不想提这些历史

  • 为什么说明朝是反腐最严重的朝代,也是贪腐最严重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后建立明朝,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朱元璋出身贫寒,做过乞丐,做过僧人,知道王朝的来之不易。在成为皇帝之后,朱元璋深知腐败对国家的危害,所以他用铁腕反腐,重罚腐败。但朱元璋死后,一直到明朝灭亡之前,明王朝的腐败问题是最严重的。明朝陈邦彦对明朝的腐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