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盛事】千三公后裔邓光布将
【威镇闽邦】邓光布将军八闽遗迹
【光布公 将军祠】将军祠修缮挂牌
【邓氏荣耀】沙县将军祠登中央台
【邓氏荣耀】邓公光布将军祠轶事
南宋探花邓驿传
邓景华撰
(2020年4月16日)
邓驿(1153—1218),又名驲,字千里,号常齐,福建省沙县人。淳熙二年(1175年)乙未科詹骙榜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充嘉王直讲。绍熙元年(1190年),擢右正言,迁左司谏,亮直敢言,不避权倖,受世人敬仰。
绍熙二年(1191年),临安知府潘景珪结贵倖以进,左司谏邓驿疏其罪,景珪反以计倾之,诏驿罢职出朝,以朝散大夫知漳州事。次年,邓驿寻除江东提刑。
绍熙五年(1194年)七月,宋光宗退位,嘉王赵扩在赵汝愚和韩侂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宋宁宗。八月,邓驿除起居舍人。朱熹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九月,因太师韩侂胄与右丞相赵汝愚不和,遂垄断言路,排斥贤良,罢去理学家朱熹为皇帝所设讲筵,逐出朝廷。邓驿与中书舍人陈傅良、御史吴猎等面奏乞留,宁宗不许。
庆元元年(1195年)二月,李沐除正言,驿公行词寓规戒意,沐銜之。受韩侂胄党羽排斥,赵汝愚被罢相,出知福州。太府寺丞吕祖俭上疏留赵汝愚,并论朱熹等不当逐,语侵韩侂胄,贬至韶州,旋改送吉州。时任中书舍人邓驿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缴奏祖俭不当罪遣。”邓驿又联合兵部侍郎章颖、国子祭酒李祥和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等“六君子”,上书为赵汝愚喊冤。诏以杨宏中等“扇摇国是”,各送五百里外州军编管。邓驿上奏曰:“臣仰惟国家开设学校,教养士类,德至渥也。自建太学以来,上书言事者,无时无之。累朝仁圣相继,天覆海涵,不加之罪。甚者押归本贯或它州,听读而已。绍熙间,有布衣俞古上书狂悖,若以指斥之罪坐之,诚不为过。太上皇帝始者震怒,降旨编管。已而臣僚论奏,竟从宽典。陛下今日编管杨宏中六人,若以扇摇国是非之,则未若指斥乘舆之罪大也。以六辈之言,则一夫为至寡也。圣明初政,仁厚播闻;睿断过严,人情震骇。所有录黄,未敢书行。”韩侂胄见之大怒,李沐遂谮驿与吕祖俭等为党。未几,驿公被贬出朝,以集英殿修撰知泉州。进华文阁待制、奉祠。
庆元三年(1197年),宁宗又听信韩侂胄党羽谗言,把赵汝愚、留正、朱熹、彭龟年、吕祖俭、杨宏中等59人打入“伪学逆党籍”,朱熹被列为“伪学魁首”。次年下诏禁“伪学”,凡名列党籍者均受到程度不等的处罚;凡与他们有关系者,也不许担任官职或参加科举考试,史称“庆元党禁”。邓驿虽不在“伪学逆党籍”59人当中,但在三年前已被谪职出朝。
庆元六年(1200年),朱熹在血雨腥风的庆元党禁运动中去世。
开禧三年(1207年),由于“韩侂胄窃柄久,中外交愤,及妄开边衅,怨者益众”,侂胄被杀,并诏暴侂胄罪恶。次年,朝廷追封赵汝愚为观文殿大学士,谥忠定。邓驿晚年已隐居在江西省吉州巴坵县白茅镇(今属新干县)。
嘉定十一年(1218年),邓驿卒葬于沙县城南麻窠闸石。《邓氏族谱》有载墓图,坐丙向壬,位于曾氏夫人墓北侧,载明山界四至范围,方圆十五里。妣曾氏夫人,先于驿公卒,生卒时间未详。
宝庆三年(1227年),宋理宗为了用儒学治理天下,曾下诏:“朕每观朱熹《大学》《论语》《中庸》《孟子》注解,发挥圣贤之蕴,羽翼斯文,有补治道。朕方励志讲学,缅怀典型,深用叹慕!可特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可惜此时朱熹、邓驿等贤良已不在人世。
宋元时期,驿公后裔分别徙居江西省吉州新干县东郭村和福建省明溪县夏阳乡,繁衍生息。沙县城西洞天岩置有探花祠,以奉祀驿公。
【备注】2020年6月,该邓驿传记被中共沙县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官方全文采用,载入新编《沙县志》(1989—2005年)第五章《人物》第924—925页,填补了《沙县志》尚未记载南宋探花邓驿传记的空白。
武显八闽 威震闽邦 ||怀远将军 隆陆祖公
八省区市 恭公联谱 ||祭祀先祖 感恩祈福
邓氏太乙 宗亲会歌 || 茅台邓氏 宗祠竣工
广东最豪 邓氏宗祠 ||仲奇公支 盛会筹备
邓氏祭祖 场面震撼 || 诞辰纪念 缅怀祖先
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