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危难,此人提出2条奇策,一条可灭八旗,一条可增国土22万

明朝危难,此人提出2条奇策,一条可灭八旗,一条可增国土22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877 更新时间:2024/3/12 4:24:04

明末清初之际,内政腐败、外临强敌的明朝危在旦夕,在此危急存亡之秋,明朝大学士徐光提出2条奇策,一条可灭八旗,一条可增国土22万。

只可惜,当时统治者的庸碌使得徐光启的妙计没能完全发挥出一百分的作用,两百余年的大明王朝最终也为满清政权所取代。

师夷长技以制旗

徐光启最初是万历年间进士出身,后步入仕途,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等。他虽是一届文官,但由于早年入天主教接触了西方先进技术的原因,此人对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更有研究。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徐光启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于本国缺乏的西方先进科学及技术器物的研究上,他在多方面学术研究上都颇有建树,结合西方先进科技与自身基于基本国情的理解创作出许多技术方面的著作。

除此之外,徐光启在军事方面也有自己的一番独特见解,他强调军事思想的核心应当是“求精”与“责实”。

面对东北方向虎视眈眈的女真族金人政权的屡次来犯,徐光启向皇帝进言造实用器械以备中外守战的不时之需,还要选练精兵以保大获全胜,更要在都城建造先进热武器炮台以保百年安定无

当时,东北地区的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带领着金兵攻城略地,眼看着金人势力迅速雄霸辽东一方,势不可挡的八旗铁骑已然有了踏破明军关外的防线的苗头。

眼看关外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就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思想先进的徐光启向皇帝进言了一条奇策,那便是加快学习西方技术先进的军事技术来抵抗势如破竹的金兵部队。

徐光启提议从澳门引进西式火炮,然后训练火器部队,此建议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同意,之后向澳门地区宣读皇帝圣旨,征调当地的葡萄牙人进行火炮教习。

当时的大明王朝虽然内部腐烂溃败,宦官、权臣当道,但对外仍然是一个统一的大国,澳门当地的葡萄牙人碍于暂居大明王朝的领土之上,因此便也遵从了大明皇帝的旨意,为王朝效力。

就这样,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与训练,拥有了西式先进的火炮装备的明军部队如虎添翼,不仅增添了强悍的战斗力,而且屡战屡胜更是激发了士兵斗志,热武器的加持下对金兵实行降维打击,因此连连得胜。

与之相对的是金兵遭到猛烈袭击,八旗子弟兵损失惨重,连连溃败,慌乱之间寡不敌众只得被迫落败逃溃,一直退居到关外以求修养生息,明军的西式火器队从此一战成名,此举更是几乎歼灭了八旗,明军收获了短暂的高光时刻。

废藩直辖,合围后金

在大明王朝陷入危难之际,徐光启除了提出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促进本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之外,还有一条堪称千古奇策的外交策略,那便是极力向皇帝极言派遣使臣监护辽东朝鲜,以联合外势对后金政权前后夹击,以立于不败之地。

当时的明朝早在与金的萨尔浒之战中便元气大伤,当时经过了几日混战之后,后金以六万兵力以少胜多战胜了明军的二十万大军,成为了明清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明亡清始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

此次战败之后,明朝更是经历着外忧内患,还来不及休养生息,就不仅要面对国内屡禁不止的农民起义,对外更是有强敌盘踞于东北角虎视眈眈,再加上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专权腐败,连年财政赤字更让最高统治者皇帝一愁莫展。

文官徐光启外联朝鲜以抗金的奇策就是在这个时候提出的,此策略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在明朝早期国力强盛之时朝鲜王朝自开国之初便与大明王朝建立了彰显君臣上下尊卑的朝贡关系而提出的。

不过,虽说朝鲜王朝百年来都是大明王朝的附属国,但军权仍然掌握在朝鲜国王自己的手中。

徐光启的言下之意是,通过居于大后方的朝鲜王朝来牵制气势汹汹的后金,还可增国土22万,建议皇帝能够派使者向朝鲜王朝传递明王朝的命令,使臣辅以监国。

如此一来,大明王朝就可以联合朝鲜王朝将后金政权团团包围其中,进而合力围攻将其歼灭,以保两国安定,实现合作双赢。

这本是一条万全之策,但当时目光短浅的万历皇帝却否定了徐光启这一妙计,他认为朝鲜的兵力应该用于其国家自强,而非沦为战争的工具。

相反地,后来称帝的皇太极便是用了此法先征服了朝鲜解决后顾之忧,不至于使自己带领军队前方征战时被朝鲜偷袭导致后院失火钱,避免了被动地处于顾头不顾尾的危险境地。

而这一事实证明了明朝皇帝不采纳徐光启的奇策属实大错特错,明朝也因此错过了一条自我挽救的机会,更快地走向万劫不复的地步。

短暂的高光难阻颓败大势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必然而又残酷的自然定律;王朝的新旧交替,朝代变迁也是客观的历史规律。

无论有无外敌入侵,一个朝代内部自身的腐败覆灭都无疑会加速新旧交替的步伐,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的英明与昏庸更是在国家的朝代变迁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显然,明末皇帝较满清政权的英明强干的统治者而言是昏庸无能的,皇帝面对徐光启提出的奇策,一条采纳大获全胜,使苟延残喘的明末获得短暂高光;另一条没有采纳,则进一步导致短暂兴盛后颓败大势翻江倒海而来,再难阻挠。

在明朝危难存亡之际,文理皆修的官员徐光启较多地接触了西方先进科技,认知先进的他为救国救民提出了2条奇策。

一条师夷长技以制旗足以可灭八旗,另一条联朝鲜合攻后金不仅可增国土22万,更能牵制并伺机灭金,只可惜均未能挽救明朝江河日下之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堂弟率大军造反,死前大骂你会和我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2022年玄武门规划,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有多惨烈,玄武门全集免费

    这个堂弟名叫李瑗,要算起来李瑗的身份和皇族之间挨得也算是很近,虽然他并不是李渊的儿子,但是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学员关系,李瑗的父亲李哲是隋朝柱国、备身将军,在唐建立以后,被李渊追授为庐江王,因为去世得很早,所以在唐建立以后,李瑗就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并担任了刑部侍郎等官职。但在史书上,李瑗的评价并不是很

  • 读了《宋徽宗》一书,我顿悟了:好运气有时候是一场灾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天青色是什么样的颜色呢?传说宋徽宗有一次在梦中看到,雨过天晴后的天空,颜色很令人着迷。醒后,他给烧瓷工匠下了一道圣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这可难倒了不少工匠,最后还是汝窑的一位老窑工突发奇想,在釉料中加入玛瑙矿,终于烧制出了“雨过天晴色”。后来这种颜色被命名为“天青色”。而天青色

  • 王阳明主题雕塑,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王守仁是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另外两位是靖远伯王骥和威宁伯王越)。晚年官拜南京兵

  • 看到武则天的复原图后,才明白为何李世民不爱,而李治却深爱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是李世民老婆还是李治老婆,大唐皇帝李世民李治登基,李世民和李治谁对武则天最好

    在遥远的大唐盛世,有这样一位女子,她自打出生以来,就被人称作“不凡之童”,襁褓中的她,就曾被算命先生误认为是一个能够闯荡江湖的男孩子。渐渐长大以后,她又生的落落大方,内外兼修,无论是颜值还是气质,都俨然一副出众模样。不过,最鲜明的特点,还是要属她的性格了——爽朗霸气、爱憎分明。没错,这个人,就是我们

  • 开始预约!《清明上河图》纪念钞艺券(微缩长卷)!完美复刻,发行价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幅千年前的神作,长5米多,被北宋皇帝赞为“神品”。不过出于对文物的保护,《清明上河图》真迹每展出一次,就需要沉睡10年才能重现。▲2015年故宫特展《清明上河图》第一天就有上千人排队观看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国宝艺术之美,国家印钞企业——西安印钞有限公司获批承印并出品——《清明上河图》纪念钞艺券(微缩

  • 王阳明雕塑——明代杰出的思想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 [30] 逝世,时年五十七。明穆宗继位,

  • 独孤天下:伽罗永远也想不到,亲自抚养的李渊,最后竟杀了血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独孤天下伽罗李渊,伽罗和李渊,独孤天下伽罗如何当上太子

    古装权谋大剧《独孤天下》马上就要迎来大结局了,主角们的结局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在独孤天下最新剧情中,曼陀联合阿史那皇后毒杀宇文阐陷害杨坚,又设计让杨坚宠幸宫女,以至于变相把亲妹妹伽罗害死,这真的是疯狂到无药可救了!李渊虽由伽罗教导数年,但曼陀终究是生母,他谨记母亲临终之言。终究,李渊夺去了杨坚的江

  • 好水川之战:北宋与西夏军队的机动能力差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041年,历史上的第一次宋夏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尽管有三川口之战的惨痛经历,远在汴梁的北宋君臣却依旧无法摆脱思维定势,自觉只是在攻略某支侥幸走运的孱弱蛮族攻。因而丝毫不顾及敌我双方的强弱之势逆转,继续对督军前线的官员们下死命令,要他们务必以最短时间完结战斗。 结果,这种自带麻痹效果的莽撞心理

  • 延续900年、史上最早的家族信托,竟是范仲淹设立的!~普益集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晚年的范仲淹,虽然“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乃至病逝于调任颍州途中,却早已深谋远略,殚精竭虑,一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信托架构——范氏义庄。 历史上最早的家族信托诞生 1050 年,范仲淹第三次被贬后,深感家道变化对家族影响巨大,于是用多年俸禄购置了原籍苏州的一千多亩土地,用来

  • 重温《武则天》:才明白15岁的敏月,和她娘共侍一夫的真实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可直到她临终前,她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流产?为什么会精神崩溃?她虽然是一个寡妇,但是有一个做皇后的妹妹,她仰仗着妹妹的权势,同样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早日实现愿望,她主动勾引皇上,给皇上煲汤做点心,还告诉皇上,第一次见到皇上时,就喜欢上了皇上。武皇后看着这幅温馨的场景,恍然大悟,姐姐早已霸占了自己